DB37/T 3015-2017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 DB37/T 3015-2017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为格式
  • 文件大小:0.96 MB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19-11-12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B37/T 3015-2017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5.2.3.1辨识时应依据GB/T13861的规定充分考虑四种不安全因素: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 管理因素,并充分考虑危害因素的根源和性质。 5.2.3.2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对作业活动开展危险源辨识时,应在对作业活动划分为作业步骤 或作业内容的基础上,系统地辨识危险源,填写辨识分析记录(参见附录B.3)。在作业活动划分时, 可以采取按区域划分、按作业任务划分的方法,或几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划分出的作业活动在功能或性 质上相对独立,既不能太复杂(如包括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简单(如仅由一、 两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构成)。V 5.2.3.3运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对场所、设备或设施等进行危险源辨识,应将设备设施按功能或结 构划分为若干检查项目,针对每一检查项目,列出检查标准,对照检查标准逐项检查并确定不符合标准 的情况和后果,填写辨识分析记录(参见附录B.4)。

    5.3.1风险评价方法

    建筑施工企业宜采用“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LEC法)(参见附录E),也可采用事故树分 险矩阵分析法和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法等,

    5.3.2风险评价准则

    DB37/T 30152017

    建筑施工企业在对风险点和各类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时,应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实际,制定事故(事 件)发生的可能性、频繁程度、损失后果、风险值的取值标准和评价级别,进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准 则的制定应充分考虑以下要求: a)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b 国家、行业和地方技术标准; c)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d)本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技术标准; )相关方的投诉,

    5.3.3风险评价与分级

    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风险危险程度,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一、二、三、四等四个风险级别, 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 a)一级风险,即重大风险,意指现场的作业条件或作业环境非常危险,现场的危险源多且难以控 制,如继续施工,极易引发群死群伤事故,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b) 二级风险,即较大风险,意指现场的施工条件或作业环境处于一种不安全状态,现场的危险源 较多且管控难度较大,如继续施工,极易引发一般生产安全事故,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C) 三级风险,即一般风险,意指现场的风险基本可控,但依然存在着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诱因, 如继续施工,可能会引发人员伤亡事故,或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四级风险,即低风险,意指现场所存在的风险基本可控,如继续施工,可能会导致人员伤害, 或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对于现场所存在的低风险,虽不需要增加另外的控制措施,但需要在 工作中遂步加以改进

    5.3.4确定重大风险

    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 a) 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b) 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C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d)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塌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及以上的; e 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5.3.5风险点级别确定

    风险点中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风险点的级别。其中列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印发 (2009)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附件二的分部分项工程应作为一级风 入附件一的分部分项工程应作为二级风险。

    5.4.1建筑施工企业应依据DB37/T2882一2016第6.5.1、6.5.2条规定的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和要求, 结合施工企业特点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5.4.2风险控制措施应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识别并评 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现有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或改进的控制措施。 5.4.3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 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DB37/T30152017

    5.4.4设备设施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通常包括:荷载限制装置、限位装置、保护装置、防护设施、通 信装置、防坠装置、避雷装置等设备本身带有的控制措施和检查、检测、验收、维修保养等常规的管理 猎施。 5.4.5作业活动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通常考虑以下方面:管理制度健全性、操作规程的完备性、管理 流程合理性、作业环境可控性、作业对象完好状态及作业人员技术能力等方面。 5.4.6重大风险控制措施应符合DB37/T2882一2016第6.5.3条的要求。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 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对于评价出的不可接受风险,应制定补充建议措施并实施,直至风险可 以接受。 5.4.7风险控制措施在实施前应依据DB37/T2882一2016第6.5.2.2条的要求组织评审

    5.5.1险分级管控要求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 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 逐级落实具体措施;管控层级可进行增加、合并或提级, 风险管控层级分为企业、项目部、施工班组、作业人员等。 a)一级风险的管控,由企业负责管控; b) 二级风险的管控,由项目部负责管控; C) 三级风险的管控,由施工班组(包括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单位)负责管控; d) 四级风险的管控,由作业人员负责管控。 注:当该等级风险不属于对应管控层级职能范围时,应当提级直至企业管控层级

    5.5.2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应编制包括全部风险点各类风险信息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附录F.1、F.2)。 项目部应当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对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价,应编制完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并随 着工程进度情况及时更新; b 建筑施工企业在综合工程项目部管控清单基础上,应当根据承包工程情况及时更新完善风险分 级管控清单。

    5.5.3.1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

    在工程项目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示牌和标示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 场所和岗位设置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b)告知内容应包括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类别典型后果、风险级别、控制措施等。 5.5.3.2根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将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及工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应采取的措施 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等方式告知各岗位人员及相关方,使其掌握规避风险的措施并落实到 立

    DB37/T 30152017

    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等;涉及重大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 应单独建档管理。

    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企业应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a) 全体人员熟悉、掌握风险分级管控的相关知识、方法,安全意识得到提升,降低安全风险,较 少安全事故发生; b) 原有管控措施得到改进,或者增加新的管控措施降低风险等级; c) 重大风险的公示、标识牌、警示标志得到保持和改进; d) 作业人员风险分级认识能力得到提升; e)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制度得到改进和完善; f)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得到改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得到完善,

    建筑施工企业和工程项目部应对风险管控情况进行评审。 a) 建筑施工企业,每年应组织各部门进行一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并应对风险管控情况 进行管理评审,及时发现问题改进管控手段; b)工程项目部,项目施工结束后竣工前,应对项目风险管控情况进行评审。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建筑施工企业应对风险管控的影响, 新风险信息。 a) 企业安全管理目标、要求发生变化时; b) 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 c) 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的再评价; d) 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 e) 补充新辨识出的危险源评价; f) 风险程度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调整; 9 已有的管

    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风险管控沟通机制, 效传递风险信息,树立内外部风险管控信心,提高风险管控效果和效率。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 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DB37/T 3015201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风险点登记台账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风险点登记台账

    (记录受控号)单位: No: 可能导致的 序号 风险点名称 类型 区域位置 所属单位 备注 主要事故类型 填表人: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年月日

    是初步划分风险点时的记录表格。可能导致事故类型: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填写。)

    DB37/T 30152017

    B.3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B.3. 1 填表说明

    a)分析人为岗位人员,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b 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风险分级是指按照5.3.3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 黄、蓝”标识

    DB37/T 30152017

    B.4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

    a)分析人为岗位人员,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C 风险分级是指按照5.3.3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 黄、蓝”标识。

    DB37/T 30152017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通过对工划程的探来分析,伐出具 险的方法之一。适合于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包括作业活动划分、选定、危险源辨识等步 骤。

    C.3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步骤

    0.3.1将《作业活动清单》中的每项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 0.3.2根据GB/T13861的规定,辨识每一步骤的危险源及潜在事件。 C.3.3根据GB6441规定,分析造成的后果。 0.3.4识别现有控制措施。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评估 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能 0.3.5根据风险判定准则评估风险,判定等级

    根据风险判定准则评估风险,判定等级。 将分析结果,填入《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附录表B.3)

    将分析结果,填入《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附录表B.3)

    DB37/T 30152017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安全检查表法(SCL)

    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判别检查。适用于对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安全间距、作业环境等存 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包括编制安全检查表、列出设备设施清单、进行危险源辨识等步骤。

    D.2安全检查表编制依据

    a) 有关法规、标准、规范及规定,例如JGJ59、《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 质(2009)87号)等; b) 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事故情况; C 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d) 分析人员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 e有关研究成果,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检查表等,

    a)有关法规、标准、规范及规定,例如JGJ59、 质(2009)87号)等; 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事故情况; 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d) )分析人员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 e)有关研究成果,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检查表等,

    列出《设备设施清单》(见附录表B.2); b 依据《设备设施清单》,按功能或结构划分为若干危险源,对照安全检查表逐个分析潜在的危 害; 对每个危险源,按照《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见附录B.4)进行全过程的系统 分析和记录。

    综合考虑设备设施内外部和工艺危害。识别顺序:

    DB37/T 30152017

    a)场地、地形、地貌、地质、周围环境、周边安全距离方面的危害; b)施工现场平面布局、功能分区、设备设施布置、内部安全距离等方面的危害; c)具体的建筑物、建构筑物、管线敷设等; d)水文、气象条件。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简称LEC)。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 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consequence,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 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danger,危险性)来评价作业 D=LXEXC..... 式中: D一一危险源带来的风险值,值越大,说明该作业活动危险性大、风险大; L一一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一一人员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一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B37/T 30152017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LEC)

    E1事故发生可能性(L)

    DB37/T 30152017

    表E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值表

    表E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分值表

    E.3风险分级划分(D)

    根据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将风险划分为四级

    表E4风险等级划分表

    DB37/T 30152017

    附录F (资料性附录)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表F.1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细和具体。 注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注3:风险分级是指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注4:管控层级是指根据企业机构设置情况确定的管控层级,一般分为企业、项目部、作业班组和作业人员。

    表F.2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管控措施指按一定程序确定的所有管控措施,包括“现有安全控制措施”和“建议改进措施”,内容 细和具体。

    DB37/T 30152017

    注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注3:风险分级是指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注4:管控层级是指根据企业机构设置情况确定的管控层级,一般分为企业、项目部、作业班组和作业人员。

    注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 注3:风险分级是指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 注4:管控层级是指根据企业机构设置情况确定的管控层级,一般分为企业、项目部、作业班组和作业

    ....
  • 生产标准
  • 相关专题: 安全生产风险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