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452-2018 电梯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 DB37/T 3452-2018  电梯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24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19-11-27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4. 3. 2 隐患排查制度

    使用单位应规定电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职责;规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运行和管理的措施,明确排查主体、周期、内容及实施流程,确定 改、验收工作流程等。

    4. 3. 3 奖惩考核制度

    应将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情况,与本单位各岗位人员的薪酬挂钩,进行考核奖惩

    焊接钢管标准4. 4. 1 培训内容

    培训主要内容包括: 电梯双重预防体系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制度、操作规程;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

    电梯风险点评价概况; 电梯风险管控措施; 其他风险信息。

    4. 4. 2 培训记录

    DB37/T34522018

    电梯使用单位培训过程应保留培训记录,培训记录包括: 一培训计划; 一培训课件或教材; 一培训签到表: 一培训考核或效果评价记录; 其他相关资料。

    危险源辨识时,电梯使用单位应当贯彻电梯安全管理“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和操作、 护保养的要求,按照TSG03列出的事故特征,对该台电梯及其作业过程中潜在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 痒识范围应考虑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个方面,其中: 人的因素包括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电梯安全管理员和电梯司机的持证情况、安全培训、人员 配置,电梯检验人员、维保人员和乘客的行为等; 物的因素包括机房区域及警示标识、驱动主机、层门门锁、井道、轿厢、底坑、控制柜状况以 及电梯维护保养状况等; 环境因素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构造、设备使用频率以及温度、湿度、雨雪冰冻等自然环境等: 管理因素包括电梯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安全技术档案等。

    5.2.2危险源引发的事故特征及后果

    电梯相关的事故特征主要包括坠落、剪切、打击、触电、碰撞、挤压、故障、受困等;引发的 括人身伤害、人员受困、财产损失、影响信誉等。

    5.2.3危险源辨识的程序

    使用单位可参考以下流程进行危险源辨识: 由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电梯安全管理员、电梯维保人员、电梯司机以及行业专家等人员组成 辨识小组; 收集有关电梯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制度等相关资料; 分析电梯已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或故障; 结合单位实际状况,对危险源(危害因素)进行分类辨识。

    5.3.1风险等级评价方法

    DB37/T34522018

    按照DB37/T3078“附录C:风险矩阵(LS)评价法”的规定执行,也可结合单位实际,采用其它适 宜的方法进行评价。

    5.3.2风险等级确定原则

    单台电梯风险等级是以该台电梯的全部危险源中辨识结果最高的等级确定。风险等级按照从高

    5.3.3风险控制措施

    5.3.3.1工程技术措施包括:

    对维保单位维保项目及时核实确认,加强对维保单位的监督,保证维保质量; 开展定期检验、定期维保和隐患排查工作; 设置警示标识、警示用语和乘梯须知,提高安全乘梯意识; 停用; #

    3.3.2管理措施包括

    制定实施电梯安全使用规定等; 建立并落实安全操作规程、日常检查制度、维保制度、定期报检制度、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 作业和运营人员培训考核制度等各种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岗位职责,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等; 配备足够数量的电梯作业人员; 相关人员按照规定持证作业;

    5.3.3.3培训教育措施包括

    员工入职培训: 每年再培训; 安全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继续教育; 相关规范、标准更新发布后,组织学习培训; 其他。

    每年再培训: 安全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继续教育; 相关规范、标准更新发布后,组织学习培训; 一其他。 5.3.3.4个体防护措施包括:应配备劳保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体防护措施。 5.3.3.5应急措施包括: 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 一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 小 一其他。 5.3.3.6使用单位根据风险评价与风险分级结果,应从上述措施等方面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若现有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采取一种或多种消除或者降低风险的相应管控措施,直至风险 可以接受,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内容,

    5.3.3.4个体防护措施包括:应配备劳保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体防

    5.3.3.4个体防护措施

    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 一其他。 3.3.6使用单位根据风险评价与风险分级结果,应从上述措施等方面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 现有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采取一种或多种消除或者降低风险的相应管控措施,直至 以接受,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内容

    4.1风险分级管控实施

    DB37/T34522018

    5.4.1.1使用单位根据确定的评价方法与风险判定准则对单台电梯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按照表1规 定的对应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 确定管控层级,并对该台电梯实施分级管控

    5.4.1.2风险辨识和评价后,在《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记录》(格式见附录B)的基础上,汇总形成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格式见附录C),逐级评审、修订、审核、发布、培训,实现信息有效传递。 5.4.1.3根据电梯使用管理的特点,属于以下情形之一的,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点,用红色标识,公 司级管控,重大风险点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

    级管控,重大风险点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 额定速度大于6m/s的电梯; 载货电梯载重量大于5000kg; 乘客电梯载重量大于1800kg; 提升高度大于100m的电梯; 公众聚集场所的运输能力大于等于8200人/h的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一年以内发生冲顶、底困人(夹人)事件的电梯: 负有监督管理职能的部门认定为重大危险源的电梯

    5. 4. 2风险告知

    5.4.2.1使用单位应将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告知相关人员和维保单位,使其掌握本岗位所涉及的风险 点和危险源,包含电梯的风险等级、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等信息。 5.4.2.2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电梯值班室设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公告栏(参见附 录D);在电梯轿厢或者醒目位置设置安全使用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

    6. 1. 1隐患分类

    6.1.1.1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使用现场类隐患。 6.1.1.2基础管理类隐患是指使用单位电梯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及程序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排查类型 清单参见附录E《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6.1.1.3使用现场类隐患包括设备设施、场所环境、作业人员操作行为等方面存在的不符合电梯安全 技术规范、标准、相关规程制度等要求的问题或缺陷,排查类型清单参见附录F《使用现场类隐患专项 排查清单》

    6. 1. 2 隐患分级

    DB37/T34522018

    6.1.2.1根据DB37/T3079,隐患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

    6.2排查类型、周期和组织

    电梯安全管理员或经过使用单位专业培训的人员(当电梯配备电梯司机时,可由电梯司机配合 常排查)每周不少于一次的检查。检查可采用目自视或操作验证等方式进行。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 全因素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按照规定程序向安全管理负责人和有关负责人报告。

    6. 2. 2 专项排查

    6.2. 2.1定期排查

    安全管理员实施或参与,使用单位可以结合维保单位维保和检验单位检验过程,由电梯安全管理员 或聘请的专业机构(人员)同步开展定期排查;也可采取确认相关维保或检验项目,选择重点项目进行 定期检查的方式进行。

    6. 2. 2. 2 投诉排查

    安全管理员实施或参与,针对电梯

    6. 2. 2. 3重点时段排查

    位主要负责人参与、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参加,在政府重大活动或者节假日前,对各级管理人 单位的值班安排和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等进行的重点检查。

    6.3.1一般隐患治理

    能够立即整改的隐患应立即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经安全管理员进行确认;难以立即排除的应及日 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

    6.3.2重大隐患治理

    DB37/T 34522018

    6.3.2.1发现重天隐患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隐患消除后方可投入使用,并将重天隐患惠内容、存在岗位、 急惠形成原因、治理期限及治理措施要求等信息向相关人员进行通报.对于重大事故隐惠,应当及时组 织评估,并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当包括事故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 对事故隐惠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 6.3.2.2对于检验机构、维护保养单位、乘客等告知的重大安全隐患线索,应及时进行排查治理。 6.3.2.3根据评估报告书,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应组织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当包 括下列主要内容:

    b)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c) 治理的费用和物资; d 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e)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含应急措施) .3.2.4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隐患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并填制 《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格式可参考“附录G”)

    使用单位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管控和隐惠排查治理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建档资 应包括风险管控制度、风险点台账、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隐患排查治 、隐患排查项目清单、隐患排查治理台账等内容。涉及重大风险、重大事故隐患时,其辨识、 改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改进记录和验收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使用单位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惠排查治理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发生非常 作业活动(如新安装的电梯、电梯机房改造、电梯候梯厅维修、线路变更等),应适时开展危险源辨 只和风险评价。根据以下情况对双重预防体系的影响,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分析,更新相关信息: 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及规范性文件变化或更新; 企业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机制发生变化; 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补充辨识出新的危险源、风险点; 风险等级发生变化后,需要对风险管控措施进行调整: 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记录受控号)单位:

    DB37/T3452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风险点登记台账一电梯

    1、风险点名称:以“位置+电梯名称”形式填写; 2、种类、类别、品种,按《特种设备目录》要求填写

    DR37/T 3452201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记录一电梯

    DR37/T 34522018

    DR37/T 34522018

    DR37/T 34522018

    DR37/T 34522018

    DR37/T 34522018

    DR37/T 34522018

    DR37/T 34522018

    DR37/T 34522018

    DR37/T 34522018

    DR37/T 34522018

    DR37/T 34522018

    DR37/T 34522018

    DR37/T 34522018

    DR37/T 34522018

    注:表格内客仅为示例,使用单位根费电梯使用环境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DR37/T 34522018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DR37/T 34522018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重大风险告知栏(举例)

    DR37/T 34522018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一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一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

    门窗标准规范范本使用单位可参照表F:1项目进行日常隐患排查

    DR37/T 34522018

    表F.1使用现场类隐患日常排查清单

    DR37/T 34522018

    表F.1使用现场类隐患日常排查清单(续)

    DR37/T 34522018

    铁路标准表F.1使用现场类隐患日常排查清单(续)

    ....
  • 相关专题: 电梯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