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1830-2018 重大建设项目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 DB45/T 1830-2018  重大建设项目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5.8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19-12-20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分析委托方项目的行业类别、建设规模、建设规划、功能分区、生产工艺流程、线路及管道、雷电 危害性、项目所在区域的雷电风险区划等级等。委托方应提供的相关资料参见附录A。

    6.2防雷装置设计内容

    主要包括提取设计文件中评估项目防雷类别、接闪内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SPD) 等电位连接、屏蔽等相关资料。

    园林绿化标准规范范本5.3评估项目相关信息

    评估项目建筑物单体和相邻建筑物信息;主要户外设施分布情况信息;电力系统特性及分布情况信 息;弱电系统分布情况及其参数信息;各种管道的特性及分布情况信息;建筑物内存物;建筑物经济价 值;项目投入使用后建筑物内外人员数量、建筑物内外人员驻留时间、建筑物疏散出口情况;存在生产 过程的,了解产品类别、生产工艺、工艺流程。

    平估项目所在地地理经纬度、地形地貌、土壤情况、周边地理环境。从当地相关部门或从地质勘 获取地理地质信息。

    评估项目区域所属气候带、平均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平均降雨量、平均相对湿度

    项目所在区域年平均雷暴日、历史最高值、历史最低值、初雷日、终雷日、月平均雷暴日分布;雷 暴高发期、区域雷暴日变化;雷暴区等级;雷电危害等级;分析雷暴活动规律和雷暴产生的危害。

    项目所在地半径3km15km范围内闪电空间分布、闪电密度分布、闪电时间分布、闪

    7.2.5现场气象数据

    用风向风速计测量风速风向;用温湿度表测量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用地温表测量地面表层温度; 用气压表测量气压。

    7. 2. 6 土壤电阻率

    7.2.6.1按7.2.1.2的规定选择测量点。 7.2.6.2每个测量点,应采用互为垂直的东西向、南北向分别测量。 7.2.6.3测量桩距视土层结构及项目情况而定,采用3m、5m或10m桩距。占地面积大于10亩或土 层结构复杂的项目,宜采用大的桩距。

    7.2.6.1按7.2.1.2的规定选择测量点。

    DB45/T18302018

    7.2.6.4土壤电阻率测量方法参见附录B

    7.2.6.4土壤电阻率测量方法参见附录B。

    8.1.1分析项目所在区域气候及气象条件

    8.1.2分析项目所在地雷电资料

    8.1.3分析项目所在区域雷灾资料

    统计分析项目所在地及附近区域,或者类似行业雷电灾害典型个例。提取致灾因子,历史 与本次评估项目的异同,预估可能遭受雷电灾害的途径及受损程度。

    8.1.4分析项目的相关信息与防雷装置设计内

    分析项目的行业类别、建设规模、建设规划、功能分区、生产工艺流程、线路及管道、雷电 项目所在区域的雷电风险区划等级与防雷装置设计内容等,确定P、P、R、P、R、PV、Pw、 方式。

    8.1.5分析项目周边及地理环境

    边环境及地理环境,确定环境因子C和位置因子

    8.1.6分析项目线路管道资料

    分析项目内部设施、内存物品、日常人员密度及可能遭受的雷击损害等,确定损失率Lr、L、Lo 的取值。

    8.2土壤电阻率分析处理

    8.2.1土壤电阻率数据的处理

    检查测量数据的有效性,剔除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无效数据。根据各个方向、各个深度的测量数据求 平均值,再依据气候因素对土壤的特性进行修正。

    8.2.2土壤电阻率的修正

    分析土壤水含量、地面温度、土壤致密性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对土壤电阻率进行季节因素修订, 具体方法参见附录B。

    分为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单体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信息系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三种。根据重大 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组合选择。

    9.2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9.2.1评估区域的划分

    9.2.4区域风险等级划分

    2.4.1区域风险等级分为四个等级:低风险区、中等风险区、高风险区和极高风险区。区域风 划分见表1。

    DB45/T 18302018

    表1区域风险等级划分表

    9.2.4.2各子区域根据人员伤亡损失R、经济损失风险爬、综合雷电灾害风险R值确定风险 9.2.4.3根据区域风险等级划分结果进行风险管理,对子区域的雷电防护提出合理、经济、 导意见。

    根据人员伤亡损失R、经济损失风险爬、综合雷电灾害风险R值确定风险等级。 成风险等级划分结果进行风险管理,对子区域的雷电防护提出合理、经济、有效的指

    9.3单体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9.3. 1雷击损害和损失

    9.3.2风险分量分析

    根据建筑物和线路管道的结构、类型、用途、内部物品,以及所采取的防雷措施,分析所存在的 险。分析的风险分量有Ra、Re、Rc、Ri、R、R、Rn、Rzo

    9.3.3风险分量计算

    年平均损失量L随损失类型(L1、L2、L3和L4)而异,每一个损失类型又依损害类型(I 03)有不同的损失率,宜对建筑物(或建筑物的各个分区)确定Lro见附表D。 各雷击风险分量计算按公式(3)计算:

    式中: 标准 N—每年危险事件次数; P 一损害概率; L—每一损害产生的损失率。

    9.3.4各种风险组成

    包括以下内容: a) R一人身伤亡损失的风险,见公式(4): R=Rar+Re/+Rc"+Ru"+Rur+Rvr+R"+Rzl" b) R一公共服务损失的风险,见公式(5): R= Re+R+Re+Rvz+Re+Rz. c)R—文化遗产损失的风险,见公式(6): R= Res+ Rvs ..

    包括以下内容: a)R一—人身伤亡损失的风险,见公式(4): R=Rar+Re/+Rc"+Ru"+Rur+Rvr+Rm"+Rzl" (4) b) R一公共服务损失的风险,见公式(5): R=Re+R+Re+Rvz+Re+Rz. (5) c)R—文化遗产损失的风险,见公式(6): R= Rs+ Rvs .. (6) d)R经济价值损失的风险,见公式(7):

    R=R+Re+Re+Rur+R+R+R+Rz!

    主1:仅对具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或因内部系统失效马上会危及人命的医院或其他建筑物。

    9.3.5雷击损害风险分量

    9.4信息系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9.4.1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计算

    DB45/T 18302018

    9.4.1.2信息系统入户设施年预计雷击次数(N2),按公式(10)计算:

    NFkXNgXAe(单位:次/年)

    N=NgXA=(0.1T)×(A十A)(次/年) 式中: A赋值见表 4。

    式中: A赋值见表4。

    表4入户设施的截收面积

    9.4.1.3信息系统总年预计雷击次数(N),按公式(11)计算: N=M+M(次/年)... 9.4.1.4可接受的最大年平均雷击次数Nc的计算,按公式(12)计算:

    CC+C+Cg+C+C+Cs,各类因子之和; C—一信息系统所在建筑物材料结构因子; 一信息系统的重要程度因子; 一信息系统设备耐冲击类型和抗冲击过电压能力因子; C一一信息系统设备所在的雷电防护区的因子; C—信息系统发生雷击事故的后果因子; C信息系统所在区域雷暴等级因子。 9.4.1.5当N≤Nc时,可不安装雷电防护装置;当N>Nc时,应安装雷电防护装置。 4

    9.4.2雷击损害风险R计算

    Rr一—雷击损害风险涉及的风险分量R~R,按表2的规定确定。 主:因雷电导致建筑物的各种损失对应的风险分量Rx可按公式(3)计算。

    2.4.3信息系统雷电灾害评估两种方法的选取

    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将雷电灾害风险值R与对应的风险容许值比较。当所有R均小于 的风险容许值时,可不增加防雷措施;当R大于风险容许值,应增加防雷措施减小该风险, 等于风险容许值,并宜评估雷电防护措施的经济合理性

    DB45/T1830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委托方提供资料清单

    委托方提供资料清单如下: a)经规划部门批准的规划图、总平面图; b)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份; 设计文件(设计说明、立面图、电气图、弱电图、防雷图); 1 预计工程投入额(价值)说明书一份(包括:建(构)筑物的价值、建(构)筑物中系统设备 的价值、建(构)筑物内存放物的价值);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f) 生产工艺流程、物料存储方式、危险品场所分布及储罐材质、壁厚、储存物形态、储存工作压 力数据等资料各一份; 重要、贵重、关键的生产、检验、控制、安防等电子设备列表及其参数一份(包括接口类型、 信号电平、工作电压、耐压水平等); h) 消防设施情况。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土壤电阻率测量方法

    3.1等距法或温纳(Wenner)法

    等距法或温纳(Wenr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土壤电阻率测量方法

    2.1主要用于当电极间距增大到40m以上,采用非等距法,其布置方式见图B.2。此时电位极 相应的电流极附近,如此可升高所测的电位差值 2.2当电极的埋地深度b与其距离d和c相比较甚小时,则所测得电阻率可按(B.3)式计算:

    DB45/T 18302018

    式中: 土壤电阻率; R——所测电阻; 电流极与电位极间距; 电位极距。

    B.3土壤电阻率的修正

    B. 3. 1 水含量的影响

    图B.2电极非均匀布置

    p = π c (c+d) R/d. ...

    土壤中所含导电离子浓度越高,土壤的导电性就越好,P就越小;反之就越大。土壤越湿,含水量 越多,导电性能就越好,P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B.3.2地面温度的影响

    地面温度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也较大 股来说,

    B.3.3土壤致密性的影响

    土壤的致密与否对土壤电阻率也有一定的影响。试验表明,当粘土的含水量为10%,温度 位压力由1961Pa增大10倍到19610Pa时,p可下降到原来的65%。

    B.3.4 季节因素的修正

    土壤电阻率应在干燥季节或天气晴朗多日后进行,此时土壤电阻率应是所测的土壤电阻率 大的值,为此应按公式(B.4)进行季节修正:

    式中: 一所测土壤电阻率; ——季节修正系数,见表B.1。

    中: 所测土壤电阻率; ——季节修正系数,见表B.1

    表B.1根据土壤性质决定的季节修正系数表

    DB45/T18302018

    C. 1区域评估的指标

    区域评估的指标包括气象指标G、地理环境指标G、承灾体的风险指标G和修正系数K,各因子的计 算公式和取值见C.2~C.5。

    C.2.1气象指标G的赋值参考表C.1

    表C.1气象指标 G

    C.2.2地闪密度Ng计算按式(C.1)计算:

    式中: —雷电监测网监测到的ar年区域年平均地闪次数; S一区域面积,单位:km; T一人工观测的地区雷暴日; 一使用的雷电监测资料的年限;

    NgF Xa+0.1×Ta ×a2)/( at a2)

    —雷电监测网监测到的a年区域年平均地闪次数; 一区域面积,单位:km; 一人工观测的地区雷暴日; 使用的雷电监测资料的年限; 使用的人工观测资料的年限。

    C.3.1地理环境指标按式(C.2)计算:

    注:因ei、e重要性一样,权重一致。 C.3.2环境指标ei按式(C.3)计算: eFkox ((D+h) /2) 式中:

    DB45/T 18302018

    表C.5人员活动影响因子V

    市政图纸、图集C.4.5建构筑物类型因子V.的赋值参

    表C.6建构筑物类型因子V

    C.4.6线缆敷设因子Vs的赋值参考表C.7

    表C.7线缆敷设因子Va

    C.4.7经济密度因子V的赋值参考表C.8

    表C.8经济密度因子V

    体育标准C.5.1建构筑物的雷电防护特性K

    ....
  • 相关专题: 雷电灾害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