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1407-2018 生态性土地整治项目工程技术规范

  • DB43/T 1407-2018  生态性土地整治项目工程技术规范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785K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1-27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B43/T 14072018

    生物廊道 将生物栖息地与其它生境斑块相连,供生物移动和栖息,以减少生境片段化对生物多样性威胁的通 道。 3.15 生态池 沟渠中设置的供生物栖息、繁殖、避险的场所。 3.16 生物通道 土地整治工程中供生物自由迁徙而修筑的通道。

    4.1生态型土地整治项目应贯彻保护农由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农用水资源、耕地资源以及节能减 排的理念。 4.2生态型土地整治项目应坚持“科学合理,生态环保”、“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改善设施, 尊重民意”、“节约集约,保护耕地”的原则。 4.3生态型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实施应尊重自然、科学规划,并与相关规划衔接

    镀锌板标准DB43/T 14072018

    6.1.1农田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范围为项目区。 6.1.2农田水体质量调查范围包括本村域及水系上下游接壤村域。 6.1.3动物的调查范围包括项目区及可能影响动物栖息的范围,即项目区所在村域及接壤村域10km 以内的区域范围。 6.1.4植物调查范围为项目区。

    6.2.1农田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6.2.1.1基础设施现状:采用现场查勘法和公众咨询法,了解基础设施生产和生态功能限制性因素。 6.2.1.2土壤条件:采用资料收集法,了解项目区土壤类型、母质;采用现场查勘法调查耕作层厚度 土壤质地、土壤污染情况以及高、中、低产农田分布等。 6.2.1.3水体质量:采用现场查勘法和检测法调查区内农田尾水水质。 6.2.1.4农田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现状:采用资料收集法、现场查勘法,结合专家和公众咨询法,了 解项目区生态环境敏感程度,生态环境质量,农业废弃物处理现状,农由生态系统面临的压力、问题及 原因,生物栖息地面积及分布情况等 6.2.1.5农田生态景观:采用现场查勘法调查项目区域景观斑块分布、生物廊道数量和面积等 6.2.1.6生态保留区:调查项目区内需重点保护的生态斑块的分布、大小及数量等,如成型树木、生 态良好且满足灌排要求的沟渠、生物长期栖息的零星区域等,

    6.2.2农田生物多样性调查

    6.2.2.1动物调查:采用资料收集法和公众咨询法,了解项目区域的动物物种、活动场所及活动规律 等。区内或接壤村域涉及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可通过查找水利、农业、环保、林业等相关部 门的资料,确定保护动物的种类、分布情况和生活习性。 6.2.2.2植物调查:采用资料收集法和公众咨询法,调查植物群落分布、植被密度、盖度及外来入侵 物种。区内涉及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植物、特殊的稀有树种,可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和调查,确定保护植 物的分布情况。 6.2.3农田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调查时间为整治前后各一次,相关调香表格参见附录A

    7生态工程布局与技术要求

    7.1.1生态工程布局应坚持保护自然、维护农田生态环境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7.1.2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特征、农田生态环境现状及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因地制宜规划生态工程 7.1.3根据农田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尽量减少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 7.1.4项目区应合理布局生态沟渠路工程,设置生物通道,构建生物应急通道网络系统。 7.1.5需土壤治理的农由应按土壤改良的要求进行整治。

    DB43/T 14072018

    7.2.1.1根据项目区内高、中、低产农田的分布及耕作层厚度调查结果,确定平整区域,采取相应的 耕作层剥离与回填措施。 7.2.1.2根据农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将平整区内生态条件较好,适合生物栖息和繁殖 的零星斑块规划为生物栖息地,通过生态沟渠、生态道路、生物通道将生物栖息地与非平整区域连通, 构建无障碍的生物应急通道网络。 7.2.1.3应结合农业产业规划,预留足够的生物栖息地和生物通道,保证生物应急通道网络的畅通。 7.2.1.4污染农田土地平整工程宜结合污染土壤生态修复工程进行布局,平整后的土地应恢复到宜耕 标准。

    7.2.2平整工程技术要求

    7.2.2.1项目区新修工程涉及占用农田的,其耕作层土壤应全部剥离并收集,用于薄培肥型中低产 衣田提质改造 7.2.2.2耕作层厚度大于30cm的高产农田,在不降低耕地质量等级的情况下,可将部分耕作层土壤 用于中低产农由改造,回填后应符合耕种和灌排要求。 7.2.2.3通过检测可用的塘堰、沟渠淤泥,可与土地平整中低产农田耕作层土壤混合后回填,提高耕 作层土壤肥力。 7.2.2.4剥离的耕作层土壤应集中堆放到指定的区域,采用覆盖措施,四周布设排水沟,避免雨水冲 刷流失。田面满足平整要求后,应将耕作层土壤均匀摊铺至指定的平整单元内,回填后的耕作层厚度不 小于30cm。 7.2.2.5平整区预留的生物栖息地和非平整区原有的生物栖息地应通过生物通道连通。 7.2.2.6平整后的有效士层内无障碍层(硬化层、石化层、潜育层和粘化层)

    7.2.3土壤改良工程技术要求

    7.2.3.1根据土壤质量调查结果,采取土壤改良措施,结合施用有机肥、绿肥等措施,提高中低产农 田的耕地质量等级。

    7.2.3.3中低产培肥型农田土壤改良措施

    a)消除障碍因素和障碍层; b) 改善排灌设施:采取低压输水管灌、喷微灌、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系统等; C 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每年每亩施用畜禽肥1~2t或商品有机肥0.3~0.4t;积极采取秸 秆堆派、翻压、覆盖还田; d 合理轮作倒茬,扩大绿肥种植面积,实行粮肥轮作; e) 缺素补素:合理调整氮磷钾化肥施用比例。

    渍涝潜育型农田土壤改良

    a)开挖排渍沟:根据地下水分布确定排水沟的位置和沟形,窄垒可在垒中开沟成十”形,宽 垒开成“十十”或“井”字形,沟深60~100cm; 6 开挖环山沟:根据地形、土壤等情况,因地制宜地在山脚垒边开环山沟,宽50cm,深30cm, 排除侧渗的地下水; C)干耕晒田:伏天晒田并晒透,灌水前翻耕一次,冬季可根据情况进行冻堡:

    DB43/T1407—2018 d 水旱轮作:实行水旱轮作制,春季可种植玉米、烟草、西瓜等早熟的夏收旱作,夏、秋两季种 植水稻,冬季种植油菜、绿肥、麦类作物; e 合理施肥:有针对性地补充施用化学肥料,如磷、钾肥,校正土壤缺素。

    7.2.3.5干旱农田土壤改良措施

    7.2.3.6板结土壤改良措施

    下豹 b) 采用休耕和机械深松技术; C) 施用天然土壤改良剂(如腐殖酸类、纤维素类、沼渣等); d 增施有机肥,实行堆驱肥、秸秆肥、畜禽肥、土杂肥共用,采取粮肥轮作等措施,农家肥用量 为1~3t/亩;商品有机肥用量为0.2~0.5t/亩,商品有机肥质量应符合NY525要求; e 实行合理轮作,水旱轮作(水稻和油菜、花生轮作或水稻和绿肥轮作); f 采取秋深耕、早耕耙、多中耕的措施加厚耕作层,改良土壤结构,

    7.2.3.7贫瘩土壤改良措施

    a)秋冬深耕,增肥改土:参照DB43/T876.3标准执行; b)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晚稻收割后,将鲜稻草切割2~3段均匀撒在田间,用旋耕机将稻草与 土壤混合,保持田间水分,约1个月后让水分自然落干,然后进行翻耕晒白,一般稻草还田数 量为本由块稽草的80%~100%。种植玉米的地区,可采用玉米秆还由,还由数量为本由(地) 块玉米秆量的50%~100%,玉米秆宜切成1~2cm的小段或用饲料粉碎机打成秆糠后均匀撒在 田(地)间,翻耕整地起; c)施用生物菌肥; d)种植绿肥:秋冬季在农田种植紫云英、油菜、肥田萝卜等,每亩播种1.5~2.0公斤种子。

    a) 隔离污染物,改善灌溉水源; 施用石灰、钙镁磷肥,降低重金属含量; C 掺土、换土:掺入第四纪红土和石灰土降低水溶性有毒物质危害,每亩宜掺土30~50t,污 染严重地区可采用换土方法,对表层20cm土层进行置换,或采用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技术; d) 增施有机肥,每亩宜施肥1.5t或土杂肥10t,提高有机质含量,融合重金属; e 条件允许时休耕。 .2.3.9 其他类型中低产农田土壤改良措施参照DB43/T876.3标准执行。 7.2.3.10土改良相关指标及改良目标值参见附录B。

    .1.1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及土壤质地、地形、面积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布局参数参见附录 .1.2合理布置各级生态沟渠和渠系建筑物,营造多样化水流环境和农田景观,并配置生物通

    水资源匮乏区域,灌溉体系宜选择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灌溉、喷微灌等节水灌溉工程。 原有沟渠生态现状及运行情况良好的,不宜全部衬砌,仅对破损、淤积等驱需改善段进行整 丙侧已成型植物应尽量保留

    7.3.2水源工程技术要求

    切能, 可采用木桩、竹篱、块石等天然材料进行护砌; b)确需对塘堤迎水面进行防渗处理的, 宜衬础至常水位以上0.20.3m,上部区域采用带生态 孔的预制砖或草皮护坡,配植当地常见草本植物,并设置安全警示牌

    a)蓄水池边墙应高于最高水位0.3~0.5m,四周应修建不小于1.2m高的防护栏,并设置安全 警示牌; b)蓄水池进水口前应设置拦污栅和沉砂池,水池内应设置爬梯或下池台阶,并设置生物通道。 7.3.2.3拦水坝应在坝体上布设鱼道,供鱼类洄游通过水坝,形成无障碍通道,技术参数参照SL609 标准执行。

    7.3.3输水工程技术要求

    7.3.3.1应根据水源、地形、生态环境、农业种植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合理选择灌溉方式和灌 溉模式,并结合水肥一体化措施,发挥灌溉水资源的最大效益。 7.3.3.2水资源紧缺的灌溉片区,泵站提水需采用管道输水的灌区及井灌区,宜采用低压管道灌溉系 统,技术参数参照GB/T20203标准执行。 7.3.3.3喷、微灌工程技术参数参照GB/T50485和GB/T50085标准执行。 7.3.3.4渠道硬化高度不置超过设计水位,设计水位以上采用生态护坡或土质边坡。 7.3.3.5渠道生态衬砌宜采用边坡预留生态孔和底板间歇铺设卵石的方式,参见附录C。 7.3.3.6生态砖孔径宜设置为30~50mm,适用于斗渠及灌排渠的衬砌。 7.3.3.7砖砌和现浇混凝土渠道可在边墙预留生态孔,孔径大小宜为30~50mm,生态孔宜间隔1~2m 设置一处,呈梅花状布置。 7.3.3.8渠道底板可交替铺设混凝土和卵石,形成底板多孔隙结构,铺设间距为1030m,两侧与边 墙之间预留5~10cm,长度宜为1~2m,卵石粒径宜为3050mm,铺设高程与渠底高程一致。

    7.3.4排水工程技术要求

    7.3.4.1排水沟衬砌高度不宜超过设计水位,设计水位以上采用生态护坡或土质边坡。 7.3.4.2排水工程宜选用干砌石、生态砖、菱形框格、生态袋、格宾、雷诺、自嵌式舒布洛克砖等衬 砌方式,技术参数参见附录C。 7.3.4.3生态砖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边坡坡比宜为1:0.51:1.5,设置阻滑墙和压顶,生态砖可 选择波浪形卡扣、四方卡扣、联锁卡扣、预制四方块和六方块等型式,厚度宜为6~10cm,带孔砖孔 径宜为50~100mm。生态砖的糙率宜控制在0.022~0.0235之间。 7.3.4.4菱形框格式生态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边坡坡比宜为1:0.5~1:1.5,边坡开菱形槽,铺设 钢筋,浇筑混凝土形成框架结构,与阻滑墙和压顶浇筑形成整体结构,或采用菱形框格预制构件进行衬

    DB43/T14072018

    7.3.4.5格宾、雷诺排水沟。在六边形双绞合钢丝网箱结构内用石料填充,石料粒径不小于5cm,格 宾或雷诺护垫铺设前,应在护坡面设置土工布或砂砾反滤层。 7.3.4.6自嵌式舒布洛克砖排水沟。砖与砖之间直接采用锚固棒联接垒筑,底部设置混凝土基础,背 面设置级配碎石垫层,

    根据道路沿线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合理确定道路路线、路宽和密度,满足农业机械化、生产生活便 利和生态保护的需要,尽量减少对沿线动植物的影响

    7.4.2路面技术要求

    7.4.2.1根据农用机械、车辆的安全顺畅通行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确定机耕路和生产路的路面型式。 7.4.2.2道路面层类型主要有泥结石路面、轮迹路面、石板路面、素土路面等,路面结构参数参见附 录D。 7.4.2.3机耕路路面垫层密实度不低于90%,石材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30。 7.4.2.4轮迹机耕路的轮迹带采用混凝土铺筑,宽度宜为0.7~1.0m,中间带采用泥结石铺筑,宽度 宜为0.6~1.0m。轮迹生产路的轮迹带可采用石板或泥结石铺筑,宽度宜为0.5~0.8m,中间带采用 素土铺筑,宽度宜为0.5~0.9m。 7.4.2.5路面排水应与周边排水系统对接

    7.4.3路肩技术要求

    砌结合修筑,土质路肩的宽度不小于0.3m 7.4.3.2路肩宜结合绿化设计,在土质路肩上种植草皮、花草、绿篱等本土植物

    7.5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7.5.1.1农由尾水净化系统工程: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合理利用现有溪沟、渠道、塘堰、低洼地等资 源,布置农沟、斗沟、生态拦截沟、生态净化池等,构建沿线农田尾水梯级净化系统。 7.5.1.2生物应急通道网络系统工程:按项目区动物生活习性布置生态池、生物通道、生物栖息地、 生态沟渠和生态道路等工程,结合原有生物廊道,构建无障碍的生物应急通道网络系统,保护生物多样 性。

    7.5.1.3农田防护工程

    a)合理布置农田废弃物收集池,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b)应采取治坡、治沟等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c)取、弃土场应采取回填绿化和水土保持等措施,恢复生态环境。

    7.5.1.4农田景观工程

    a)与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按“因地制宜、合理改造、和谐修景、生态整治”的原贝

    DB43/T 14072018

    b)通过改变斑块的形状、大小与镶嵌方式改变原有景观格局,营造生物廊道,创建新的景观格局, 与农田防护、农田景观工程相适应

    7.5.2.1净化系统水域面积

    7.5.2.2生态净化池

    a)利用原有塘堰、低洼地等布设生态净化池,合理确定净化池尺寸,水深不低于60cm,水力坡 度宜为0.5%~1%。池壁宜采用生态衬砌方式,池底应平整并略具坡度,倾向出口; 6) 生态净化池堤岸应采取防护措施,并设置安全警示牌; c)合理布置基质和种植本土净化植物,净化植物的筛选和种植要求参见附录E; d)生态净化池相关参数可参照HJ2005标准执行

    7.5.2.3生态拦截沟

    a)在原有溪沟中设置透水坝、拦截坝等辅助工程设施,拦截、吸附水体中氮、磷等物质; b)生态拦截沟临岸侧可布置本土净化植物

    7.5.2.4基质选择与布置

    a)基质宜选用稳定性好、具有一定孔隙率和表面粗糙率、取材方便且经济性高的材料,可多种基 质搭配组合; b) 净化氮时,宜选用底泥、沸石、蛭石和稻草生物质等功能性基质,净化磷时,宜选用底泥、页 岩和钢渣等功能性基质; C 净化池基质铺设厚度不宜小于20cm,基质层初始孔隙率宜控制在35%~40%; d)农村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中的氮磷污染物的净化基质可选用河砂、粉煤灰、钢渣和煤渣等。

    5.2.5净化植物选择与

    DB43/T 14072018

    7.5.3生物应急通道技术要求

    a)生态池可用预制空心砖、硬化边坡预留PVC管道等方式衬砌边墙,底板不硬化,池底高程宜低 于渠底高程0.2~0.4m; b)生态池宜根据生物生活、栖息习性布置,在生物集中区域隔20~60m布置一处,

    7.5.3.2生物通道

    a)沟渠的生物通道按渠道型号及断面设置,技术参数参见附录E; b)沟渠顶部应设置生物通行面板,板宽0.5~1.0m,板面覆土0.1~0.2m,间隔50~100m布 置一处;

    7.5.4农田防护工程技术要求

    7.5.4.1整修塘堰、沟、渠、路等工程两侧具有

    .4.1整修塘堰、沟、渠、路等工程两侧具有 重要保护价值的植被宜保留, 4.2宽度大于0.5m的田坎及沟(渠)堤可种植豆科等植物,增加农田景观斑块和生物栖息空 .4.3农业生产废弃物收集池技术参数参照DB43/T876.6标准执行

    7.5.4.4护坡、护坎工程

    a)根据坡面的坡度、边坡稳定性和土质特征,可选择乔、灌、草相结合的植物护坡或藤本植物护 坡; 6 高度1.0m以上、坡度15°以上较陡的土质田坎可修筑田坎挡墙。挡墙可采用干砌石、浆砌 石、格宾、生态袋、自嵌式舒布洛克砖等护坡型式

    5.5农田景观工程技术

    7.5.5.1在道路、河流、溪沟、坑塘、村庄周边营造缓冲带,配备相应的农田景观设施。 7.5.5.2结合田埋、道路、沟渠、净化池、生物栖息地等工程合理布景,

    7.6污染土壤修复工程

    项目区农田存在土壤污染时,合理选择生态修复技术

    7.6.1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

    .1.1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工程措施、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农 告施和联合修复技术。

    7.6.1.2工程措施修复技术

    a)小面积污染严重的土壤修复宜采取客土、耕作层剥离置换等措施,按照贫土壤改良的措施禾 技术,恢复土壤肥力,保护耕作层; b)被挖出的污染土壤,参照HJ25.4标准执行,避免二次污染

    7.6.1.3物理修复技术

    a)小范围各种污染程度的农田,特别是低渗透性的粘土和淤泥土宜采取电动力学修复技术:

    7.6.1.4化学修复技术

    DB43/T 14072018

    a)轻、中度污染且水分和有机污染物含量不高的土壤宜采取固化/稳定化技术,土壤与固化剂按 一定比例混合,熟化形成固体; 6) 砂砾和砾石占50%以上的土壤宜采取原位化学淋洗技术,通过注射井等向土壤施加淋洗剂,形 成可迁移态化合物; C 污染程度的渗透系数大的表层污染土壤宜采取化学提取修复技术,掺入溶剂将有害化学物质从土 壤中提取出来或去除; d 轻、中度污染的土壤宜采取化学改良剂修复技术,掺入改良剂使污染物转变为难迁移、低活性 物质或从土壤中去除

    7.6.1.5生物修复技术

    a)表层的轻、中度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宜采取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或植物一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 通过重金属超累积植物和微生物固定、转移或转化土壤中的重金属; b 宜选择根系长度大于15cm的重金属超富集植物; C 砷和铅污染农田土壤修复可选蜈草,锌和镉污染农田土壤修复可选伴矿景天; d 镉超富集植物可选择伴矿景天、东南景天、籽粒苋、宝山堇菜、天蓝遇蓝菜、龙葵、萎高、印 度芥菜、长柔毛委陵菜、忍冬、鱼草、小白酒花、中油杂1号等; e 中低污染土壤修复可选择一些低吸收的南瓜、菜豆、豇豆、黄瓜、冬瓜、西瓜、大豆、玉米、 高粱,以及低吸收的果树,宜配合钝化剂使用,所产瓜果蔬菜的使用参照GB2762和GB13078 标准执行; f)中度污染土壤修复可选择苎麻、红麻、能源甘蔗等植物,收获产物用于工业或制造业,不得作 为食用农产品流通; 9 轻度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可采取动物修复技术(如蚓、线虫、甲螨、鼠类等)。

    7.6.1.6农艺调控措施

    a) 水旱轮作与休耕,如伴矿景天和水稻轮作,水稻麻类轮作等,条件允许时可休耕; b) 套作,如套种东南景天和玉米,或种植非食用性植物; C 合理调整作物品种结构,种植低积累作物品种; d 深耕深翻,水田熟化土壤深耕深度宜为20~25cm,旱地深耕深度宜大于30cm,松深度控制 在15~20cm,易漏水、漏肥的田块不宜深松; e 施用石灰调节土壤pH,按土壤酸性程度适量施用;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施用有机肥

    7.6.1.7联合修复技术措施

    DB43/T1407—2018

    DB43/T14072018

    同污染程度的土壤所采用的修复技术参见附录

    7.6.2修复技术筛选

    7.6.2.1初筛。根据污染区域的土壤特性、污染特征、修复模式等,综合考察技术特点、修复效果、 时间和成本等,初步筛选修复技术。 7.6.2.2集成修复技术。土壤含多种污染物时宜采取集成修复技术。 7.6.2.3确定修复技术。比选初筛结果,选择实用、经济、有效的修复技术。 7.6.2.4根据主要技术指标、工程费用估算和二次污染防治措施,比较单一修复技术及多种修复技术 组合方案,确定最佳修复方案,参照HJ25.4标准执行。 7.6.2.5制定环境管理计划。修复前、修复中和修复后验收应进行环境监测、二次污染监控,并制定 场地修复工程应急安全计划。

    根据农田生态环境现状和生物多样 过评价区植物、动物的生念环搅,种群的分物 可特征等进行评价分析,评价方式可参照HJ 192标准执行

    8.2生态工程效益指标测算

    8.2.1生态工程布局的效益预评估宜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3.2.2效益评估内容包括生态工程建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低碳效益及生态工 程的关键指标达标情况。本规范仅对能反映生态效益、低碳效益及生态工程关键指标的测算和评估方式 进行规定。

    态效益(A1)/低碳效益(A2);一级指标层为B1生态环境保护效益、B2生物多样性保护和B3节能效 益3个指标:二级指标层为细化的9个指标,具体指标参数与计算方法参见附录G。

    8.3整治后生态效益评份

    8.3.1按生态型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布局对整治后的生态效益进行预评估,分析工程实施对农田生态环 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3.2分析整治后是否对生物生存空间产生不利因素,是否对生态环境产生大面积破坏,是否对生态 环境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8.3.3分析因工程实施造成破坏的植被在工程完成后的恢复情况, 8.3.4分析工程实施对农田生物的生存环境和活动空间产生的影响。 8.3.5项目实施完成后可对农田尾水净化系统的净化效果进行检测分析。

    确保生态沟渠、生态道路、生态池、生物通道、净化系统的安全使用和生态服务功能,保障农

    9.2.1土地平整工程

    9.2.1.1采取培肥或改良措施减少土壤的板结和退化。 9.2.1.2因自然、人为等因素造成的田(坎)跨塌,应及时修复。

    9.2.2灌溉排水工程

    DB43/T 14072018

    .2.1渠沟内不宜设障,每年汛前、汛后应对所有沟渠检修一次,清理淤泥,保证水路畅通。 .2.2损毁工程应及时修复,并做好安全警示,排除安全隐惠。

    9.2.3.1道路应一年检查和维修二次(春、秋),路面出现沉陷、裂缝、损坏等现象,应及时修补, 并建立管理档案。 9.2.3.2在路口树立标识牌,标明最大载重量,控制道路荷载。宜利用农闲季节维护道路。 9.2.3.3检查清理泥结石路面,铲填路肩,使路面积水流入边沟,及时修补路面坑槽。连续阴雨天后 应对泥结石路面组织排查并及时修补。

    9.2.4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9.2.4.1农田尾水净化系统管护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沟渠和生态净化池,并建立管理档案,保证农田尾 水净化系统的最优净化效果, 9.2.4.2按季度清理生态沟渠内的堆积物,割除杂草,避免渠堤漫溢决口或冲刷淤积,入汛前应割除 排水沟内的杂草,疏通排汛。 9.2.4.3检查生态净化池的过水能力,通过清淤保证净化池的涵养水量,并对净化池周边配套设施进 行维护,每年不少于一次。应按季度收割净化植物。 9.2.4.4监测净化系统出水水质,监测项目包括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悬浮物、总氮 和总磷等,监测频率视监测项目、农田施肥时段和降雨情况而定;水体质量检测技术按SL219标准执 行。 9.2.4.5生物廊道和生物通道应一年检查一次,确保生物应急网络通道畅通。 9.2.4.6对于生态景观工程,应定期施肥、浇水、补栽、除草,保证绿化植物的成活率,后期防止人 为破坏和砍伐。

    a)推行和发展生态农业,采取水肥一体化技术,改进耕作制度: b)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毕业设计,分层、分次和深耕施肥:

    DB43/T14072018

    C) 合理施用有机肥,如农家肥、微生物肥、绿肥等环保肥料; d) 旱作宜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减少漫灌; e) 坡度较大地区宜免耕或少耕,减少化肥径流流失,渗漏严重地区,可控制排水保持土壤湿度 减少土壤空隙渗漏; f 采取适宜的轮作制度; g 化肥的安全使用参照HJ555标准执行

    9.3.3塑料灌膜管控

    信息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范本A.1项目区农田生态环境调查表格

    DB43/T 1407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农田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调查表格及相关指标

    ....
  • 土地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