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1545-2018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监测技术规范

  • DB43/T 1545-2018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监测技术规范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80.3K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1-27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B43/T15452018

    制定详细的监测工作方案,开展现场调查和监测,依据适用方法开展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并对 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7.1.1根据前期资料收集和第一阶段损害识别结论制定损害监测工作方案,主要包括监测周期(原则 上覆盖一个自然年)、布点采样方案、分析测试方案、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案、健康和安全防护方案 等。 7.1.2根据受损区域的具体情况、相关污染源分布、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等因素判断监测区域范围等 确定目标介质,主要包括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土环境、生物环境及人群外暴露等。 7.1.3根据受损区域和损害受体的特征,确定各环境介质的监测指标及频次,监测污染物在各环境介 质内的积累分布和转移代谢情况,并评价受损区域内损害程度及时空变化状况。 7.1.4突发环境污染应急状态以及损害识别结果为非严重污染或污染来源、污染因子、污染途径单 等情况,可根据实际损害情况适当简化监测方案和监测工作内容,

    7.3.1.1以受损区域为中心,采用加密网格布点法在受损区域及其下风向地区均匀划分网格,单个网 格不大于1000m×1000m,在每个网格中心或网格线交叉点上设置监测点。 7.3.1.2若为单一大气点污染源水利标准,可将监测点设在平均风向轴线的两侧,监测点与污染源形成的夹角 不超出风向变化的土S°(10个风向读数的标准偏差)范围之内。 7.3.1.3在可能受到损害影响的人群聚集区,如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必须设置监测点。 7.3.1.4受损区域的布点数量原则上不少于10个,上风向基线对照区域的布点数量不少于3个。

    DB43/T15452018

    DB43/T 15452018

    7.3.2.1监测周期内的采样频次不小于2次,每次应取得至少7d有季节代表性的数

    .2.1监测周期内的采样频次不小于2次,每次应取得至少7d有季节代表性的数据。 .2.2如遇特殊天气或损害鉴定需要长期跟踪监测,可适当增加采样频次,具体根据受损区域月 竞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及监测目的确定。

    7.4.1.1地表水体

    a)江河湖库型地表水体的监测点位布设原则和方法按HJ/191执行。 b) 受损区域内饮用水源取水口、农灌区取水口、湖(库)出水口和行政区域交界处必须设置 采样点位。

    7.4.1.2 地下水体

    a)地下水体的监测点位布设原则和方法按HJ/T164执行。 b) 受损区域的地下水监测点位不少于5个,基线对照区域内地下水的监测点位不少于2个 c)地下水贫乏地区,地下水出露点不满足最小样本量要求的,采集所有的地下水出露点。 d)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取水处必须设置采样点。

    7.4.1.3底泥沉积物

    a)底泥沉积物监测点位的布设原则和方法按HJ/T91执行,采样点位尽量与水质采样点位一致。 b) 底泥沉积物采样点位应布设在受损区域附近、河口部位、地形等原因造成堆积以及底泥恶 化和沉积层较薄的地点。 C)河口、湖口等位置,应适当增设底泥采样点。

    7.4.2.1在监测周期内,水质的采样频次不小于3次(每次至少连续2天采样),底泥沉积物采样频次 不小于1次(于枯水期采样),地下水、底泥采样频次与时间尽可能与地表水相一致。 7.4.2.2合理间隔采样时间,监测周期原则上要覆盖一个完整水文年度(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的环境水体水质情况。

    7.4.3.1水体环境样品的采集、保存、运输及质量控制按HJ/T91、HJ/T164、HJ493、HJ494执行。 7.4.3.2采样时间一般选择在采样前至少连续两天晴天,水质和沉积物较稳定的时间(特殊需要除外)。 7.4.3.3采样过程应注意不得搅动水底部的沉积物;如采样现场水体很不均匀,无法采到有代表性样 品,则应详细记录不均匀的情况和实际采样情况。

    7.5.1.1 布点原则

    DB43/T15452018

    7.5.1.2网格划分

    a)一般农用地土壤、林地土壤、城镇居民区土壤单个采样网格不天于1000m×1000m。 b 污水灌溉区农田土壤单个米样网格不大于250m×250m。 C 污染源所在场地或工业固体废物堆积场地土壤单个采样网格不大于20m×20m。 d)基线对照区域的土壤单个采样网格不大于1000m×1000m,监测点位原则上不少于3

    7.5.3.1土壤环境样品的采集、保存、运输及质量控制按HJ/T166执行。 7.5.3.2在采样网格内可采用对角线法、梅花法、蛇形法或棋盘法等任一采样方式采集混合样。 7.5.3.3土壤样品主要采集0~20cm土壤(一般农作物耕作层土壤)和0~60cm土壤(种植果林类农 作物土壤)。 7.5.3.4必要时可选择部分点位采集深层土壤样品,深层土壤垂直方向层次的划分应综合考虑污染物 迁移情况、土壤特征等因素确定。原则上建议3m以内深层土壤的采样间隔为0.5m,3m~6m采样间隔为 1m,6m至地下水采样间隔为2m,具体间隔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7.6.1.1植物生物环境的监测对象以农作物(谷物、蔬菜、瓜果等)为主,根据受损区域的环境特点 可增选具有地域特征的野生生物如藻类等为监测对象。 7.6.1.2动物生物环境的监测对象以水产品(鱼类、虾类、螺类等)为主,根据受损区域的环境特点 可增选具有地域特征的底栖生物为监测对象

    .2.1点位布设应以最少数量的监测点位获取满足监测要求的生物样品。 2.2基线对照区域选择原则上与土壤和水体保持一致,每种生物污染类型的生态环境监测点值 3个。

    DB43/T 15452018

    DB43/T15452018

    7.6.2.3植物环境

    a)植物样品采集单元尽可能以土壤采样网格为采样单元,同一单元的差别应尽可能缩小,采样 点位和数量尽可能与土壤保持一致,且同期采样。 6) 植物采样点应设在土壤自然状态良好,地面平坦,各种因素都相对稳定并具有代表性的、面 积大于100m的地块。

    7.6.2.4动物环境

    a)动物样品采集断面尽可能与水质采样断面保持一致,且同期采样。 b)考虑监测水域的水动力状况和功能,开阔、自净功能强的水域可适当减少监测断面,封闭或 半封闭水域可适当增加监测断面。

    7.6.3.1生物环境样品的采集、保存、运输及质量控制按NY/斤398执行。 7.6.3.2生物环境样品的采集来源主要包括:受损区域内定点种植/养殖、水域范围内捕捞/垂钓,市 场购买(产地必须确认为所监测区域)等。 7.6.3.3被采集生物样品种类应能积累污染物并对污染物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其体内的污染物含量明 显高于生物基线水平。 7.6.3.4被采集生物样品种类应能被人类直接食用或作为食物链被人类间接食用,且在受损区域内分 布较为广泛,具有固定的、代表性的生栖环境,易于采集。 7.6.3.5生物样品采集根据季节性不同,选择监测期间处于稳定期的生物样品采集。如需评估特定生 物损害情况,可选择在其成熟期补充采样;如需评估不同季节里生物体内所含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以及 亏染物富集/衰减情况,可在不同季节跟踪采样监测。 7.6.3.6生物样品采集应选择能代表采样单元内生物种群平均水平,且年龄、大小、重量均占优势的 生物个体,避开病虫害和受人为污染(如施肥、农药等)的个体。 7.6.3.7生物样品采集时应避开特殊天气,如大风、雨中、雨后、洪涝、冰冻等特殊时期,宜选择在 请天上午9~11时,或下午3~5时。

    根据监测工作的需要以及受损区域内人群的分布情况,在受损区域范围内开展人群外暴露监测。对 照区与损害监测的样本量应保持一致。

    主要包括暴露参数和暴露监测两部分内容,其中暴露人群的时间行为模式、暴露特征等参数可 877。

    以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接触3种形式的暴露

    以受损区域内易感人群或高危人群集中场所,如居民区、学校、医院以及重要公共场所 7.7.4监测方式

    DB43/T15452018

    以抽样监测为主,从监测范围中抽选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监测单元组成样本进行监测,用样本的 监测结果推断全部受损范围内人群的暴露情况

    以室内空气、室内积尘、饮用水、自产食品(包括主要粮食品种、蔬菜、畜禽及水产品等)的暴露 介质为主。

    7.7.6室内空气监测

    7.7.6.1监测单元

    )选择受损区域内有代表性的监测单元开展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监测单元数应与暴露人表 小样本量相对应。最小监测单元数按式(1)估算。

    式中:N 样本量; Z一一正态分布变量,当置信度为95%时Z为1.96: 6一方差,取其样本变异程度最大时的值0.5; E一一可接受的抽样误差,一般按10%20%估算。 b) 室内布点选择在人群活动较频繁的房间(如客厅、卧房、教室)内,通常情况下每个监测单元 设置1个采样点。

    7.7.6.2采样频次

    a)监测周期内的采样频次不少于2次。 b): 每次采样应取得不少于7d有季节代表性的数据,尽量与环境空气同期采样 C) 采样在被监测单元正常生活工作情况下实施。 d)如需评估不同季节里人群的外暴露情况,可夏季与冬季分别采样

    7.7.6.3样品采集

    室内空气样品的采集、保存和运输以及质量控制按HJ/T167执行。

    7.7.7室内积尘监测

    7.7.7.1监测单元

    监测单元与室内空气监测单元保持一致。

    监测单元与室内空气监测单元保持一致。

    7.7.7.2采样频次

    7.7.7.3样品采集

    根据监测单元房屋结构及类型, 下至 客厅、教室等)的地面、窗台或回 表面的尘土混合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擦拭法、刮擦法及便携式吸尘器收集法等方法采集样品 测单元采集3~5个样品混合为1个,每次样品量不少于5.0g

    DB43/T15452018

    a) 擦拭法:用一块或多块干燥无纺布(7.5cm×7.5cm)擦拭覆有积尘的区域,擦拭面积不小于 100cm,擦拭后连同无纺布一起装入密实袋内存放。 b 刮擦法:使用干净的小板刷或者刮板在室内不同功能区按照“S型”或者“Z型”清扫或者刮 擦地板表面的积尘,刮擦积尘的取样面积同“擦拭法”。 C) 便携式吸尘器法:在柜顶、窗台、墙角等部位反复吸采,直至采集积尘的质量约为5g左右。 d 将收集的积尘放入未使用过的新牛皮纸袋或密实袋内,避免盛装容器对待测物质产生干扰,避 光、恒温存放,

    7.7.8.1监测单元

    监测单元与室内空气监测单元保持一致。

    单元与室内空气监测单元保持一致。

    7.7.8.2采样频次

    7.7.8.3样品采集

    采样频次不少于2次,每次采样应取得不少于1

    a)饮用水样品的采集方法、保存、运输及质量控制按GB/T5750执行。 b 农村分散式供水的采集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井水要充分抽汲后再进行采样,泉水直接在 涌水口米集。 C 农村集中式供水和城镇集中式供水采集管网末梢水,打开水龙头5分钟后再采集 d 如各监测单元同用一个自来水厂的水,采样单元数可以适当减少,

    7.7.9自产食品监测

    7.7.9.1监测单元

    监测单元与室内空气监测单元保持一致。

    元与室内空气监测单元保

    7.7.9.2采样频次

    7.7.9.3样品采集

    采样频次不少于2次,每次采样应取得不少于1

    a)自产食品的采集、保存、运输及质量控制按7.6.3执行。 0 从监测单元及周边的户外环境中采集粮食、蔬菜类样品时,采集种类应与时令季节相结合, 每个监测单元每类样品的采集量不少于1kg。 C 从监测单元及周边的户外环境中采集水产品和小型畜禽(鸡、鸭、鹅)类样品时,每监测单元 每类样品的数量不少于2个。 d 从监测单元的储存容器中采集粮食(大米、玉米、面粉)、蔬菜类样品时,应不同点、不同深 度多点采集制成混合样,每个监测单元每类样品的采集量不少于0.5kg

    常见生态环境污染损害行业及特征污染物可参考表1,实际监测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DB43/T15452018

    表1常见生态环境损害行业及特征污染物

    7.8.2现场检测分析

    .2.1有条件进行现场监测的项目,如水温、pH值、电导率、浊度和氧化还原电位等应尽量在

    DB43/T15452018

    测定,必要时另采集一份样品送实验室分析测定,以确认现场的定性或定量分析结果。 7.8.2.2现场样品分析可采用相应的快速监测仪器设备,如便携式有机物快速测定仪、重金属快速测 定仪、生物毒性测试、快速检测试纸、快速检测管等进行定性或半定量分析,初步判断区域内的污染物 及其分布,指导样品采集和监测点位布设工作。 7.8.2.3现场检测过程、方法和记录按HJ/T589执行。

    7.8.3实验室检测分析

    7.8.3.1样品分析方法应优先选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或行业标准方法。 7.8.3.2无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或等效分析方法的,可参照国外相关适应性标准。 7.8.3.3实验室不具备使用标准分析方法时,也可采用由其他行业权威部门规定或推荐的方法体系 但必须经过方法验证,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不得低于常规分析方法,且经过委托方签字认可

    7.9质量控制与质量评价

    质量控制应贯穿监测全过程,包括人员资质要求、监测分析方法的选定、布点采样方案、样品采集 保存和运输、实验室质量控制、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制等。

    7.9.1.1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及检测分析

    a)样品的检测数量和项目,人员资质、仪器能力、检测过程及质量保证措施应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b)在样品采集、保存、运输、交接等过程建立完整的管理程序,避免采样设备及外部环境条件等 因素对样品产生影响。尤其要防止采样过程中的交叉污染,采样工具重复利用时应进行清洗。 C: 现场采集质量控制样(现场平行样、现场空白样、现场加标样等),同种环境介质同批次采样 时,至少采集一个现场平行样。 d)样品采集和检测分析时应记录样品特征、可疑物质或异常现象等,同时应保留相关影像、文字 记录,其内容、页码、编号要齐全便于核查,如有改动应注明修改人及时间。

    7.9.1.2资料收集与数据处理

    a)资料搜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和问卷调查等资料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应符合工作程序和规范要 求,内容应符合客观实际情况,过程应明确关键变量,数据资料收集完整,无漏报漏填情况。 b 数据材料应具有可追溯性,重复出现的同一指标数值应保持一致,具有关联的指标间衔接符合 逻辑性、准确性等要求。 所获得的数据资料和人员访谈信息,随机抽取5%~10%进行资料复核和回访复核,验证数据的 真实性、可靠性。 d 数据的收集、录入和审核执行三级审核制度,数据处理应参照HJ/T91、HJ/T164、HJ/T166 HJ/T194、HJ/T298、HJ630中的相关要求进行。 e)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及时备份数据,防止意外丢失和泄密。

    a)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合格率应达100%。 b)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包括:标准曲线相关系数≥0.990,标准曲线中间浓度点校正的相对读 ≤20%,全程序空白测定结果小于检出限,有证标准物质测定结果在定值范围内,平行样品 对标准偏差≤20%(特殊检测项目可执行标准规范要求)。

    DB43/T15452018

    c)数据可溯源率应达100%,数据可溯源率=(抽查的报告或数据记录表中数据与原始结果一致的 份数/抽查的报告或原始记录表份数)×100%

    根据现场调查、布点采样及分析测试数据,出具科学客观的监测结果并编制监测报告,为生态环境 损害鉴定评估提供证据支撑。 8.1监测报告编制大纲参见附录A,具体编制内容要求按HJ630执行。 3.2监测报告大纲按基本情况、监测方案、监测过程、监测结论、建议等五部分编写,并将前期调查 实施方案、监测工作方案、人员访谈问卷等作为附件。 3.3报告正文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报告名称、任务来源、编制目的及依据、监测范围、监 则对象、监测项目、监测频次、布点原则与方法、监测点位图、采样与分析方法和时间、质量控制与质 量保证、评价标准与方法、监测结果汇总表、监测结论及建议等。同时还应包括实验室名称、报告编号、 报告每页和总页数,采样者,分析者,报告编制、复核、审核和签发者及时间等相关信息。

    3.4.1是否启动中长期监测的判断原则,主要是根据受损区域内各环境介质受损害的特性、应急处置 支损害修复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二次损害特点、人群暴露于污染物的持续时间等。 3.4.2受损区域内各环境介质受损害程度,预计持续时间超过国家或地方建立的环境质量标准一年以 上的,或预计持续时间超过基线对照区域环境质量浓度(且两者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一年以上的,应 启动中长期环境损害监测。 8.4.3根据监测工作的需要,监测时间范围可以从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发生日期起,持续到受损 生态环境及各生态环境介质中污染物恢复至生态环境基线为止

    8.4.3根据监测工作的需要,监测时间范围可以从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发生日期起,持续到受 生态环境及各生态环境介质中污染物恢复至生态环境基线为止。

    DB43/T1545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监测报告编制大纲

    简要介绍损害事件的背景,包括损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处理进展,受损区域的社会 经济背景、周边敏感受体、造成潜在损害的污染源、污染物,以及委托方委托监测事项、监测目标等基 本情况。

    监测工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监测工作所依据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技术指南、基准以及其他规范性

    监测工作确定的技术路线、组织实施及相关技术

    监测工作初步确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及确定依据。

    现场踏勘采用的方法手段、主要内容、获得的数据信息等

    监测对象、点位布设、样品采集、监测频次、监测项目、分析方法等。

    A.4.4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风电场标准规范范本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措施。

    DB43/T15452018

    汇总现场调查、现场监测、实验室检测等监测分析结果,根据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做出监测评价结 论。

    质量控制数据的统计结果和结论

    针对特定损害事件,对损害来源、损害受体、损害途径、潜在二次污染风险等,以及监测过程

    工程质量标准规范范本是否开展中长期监测的

    阐明监测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 及监测结果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 的所有权、使用目的和使用范围, 使用提出必要建议

    .1鉴定监测机构资质、监测人员组成、分工等情况。 2双方签订的监测委托协议。 .3前期调查实施方案、调查表、人员访谈问卷、监测工作方案、分析记录等技术支持资料

    ....
  • 环境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