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1015.2-201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铀矿冶退役

  • HJ 1015.2-201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铀矿冶退役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585.6K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1-31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简要描述退役设施的创建历史、规模、运行史、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事件或事故、采 冶工艺及三废处理工艺、废水的排放方式及受纳水体、矿石(废石、尾矿、尾渣)运输 路线、运输方式、关停原因、各类铀矿冶设施整体关停(终产)后遗留设施及废物暂存 现状等。

    简要说明退役项目的范围,并给出源项调查的范围,说明确定退役项目及源项调查 方案的原则。 说明源项调查的监测单位、调查时间和调查方案,给出监测布点图及调查结果,说 明污染现状和污染水平等。 说明需要治理的设施及其确定方法。

    说明制定退役治理方案所考虑的影响因素和依据的原则,给出退役总体方案,并对 治理方案的比选进行说明。 详细说明尾矿(渣)库、废石场、水冶设施、露天采场、坑井口、蒸发池、工业场 地、地浸采场等各类铀矿冶设施、污染场地的退役治理方案,分析治理方案的可行性。 描述退役项目实施后各退役项目达到的退役终态。退役终态分为无限制开放或使用 和有限制开放或使用两种类型。

    5.3.2退役废物管理

    压力容器标准说明退役治理过程中和退役治理终态废气、废液和固体废物的产生、处理和排放情 况。说明各类污染物的产生环节、产生量和排放量。 从管理和技术措施方面说明关于废物最小化、废物处置集中化、尽可能实现场址无 限制开放或使用等原则的考虑。

    5.3.3退役项目中的新建、扩建设施

    如果退役项目涉及新建、扩建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如废石场、尾矿(渣)库和废 水处理设施等,应按照新建、扩建项目的相关要求进行评价。对新建设施的选址过程和 建设方案比选进行详细说明。

    5.4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详细说明退役治理过程中和退役治理后拟采取的具体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环境保 护措施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说明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描述固体废物贮存、处理和处置设 施,分析其能力。 对于与其他工程共用的环境保护措施,应重点分析废物贮存、处理和处置能力,例 如,尾矿(渣)库的剩余库容等。 分析论证拟采取措施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长期稳定运行的可靠性、满足生 态保护和恢复效果的可达性。各类措施的有效性判定应以同类或相同措施的实际运行效 果为依据,没有实际运行经验的,可提供工程化实验数据。

    6.1环境现状调查原则

    环境现状调查一般采用收集资料法和现场调查法。报告中给出的基本资料,应复核

    后使用,并说明资料来源。

    6.2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调查

    2.1区域自然环境调查

    地理位立直 简单介绍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给出场址地理位置图。 b)地形地貌 阐述项目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 c)气候与气象 简述项目所在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特征等,并给出场址附近代表性气象台站符合 相关导则要求的常规气象参数,提供气象台站的有关情况。 d)地质 概述退役项目所在地的区域地质和场址地质主要特征。 e)地表水水文特征 简要描述评价范围内主要地表水体的水文特征、所属水系划分,并给出地表水水系 图。说明受纳水体的水环境功能区划,列表给出相应的水文参数并说明季节变化情况。 描述场址上下游一定范围内水利工程的基本特征以及调度运行情况。 f)地下水水文特征 描述项目所在区域及场址的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地下水类 型、水位、流速或渗透系数、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地下水的出露点等。重点描述与 项目相关的地下水情况。 g)土地和水体利用 描述评价范围内土地和水体的利用现状。 h)生态和资源开发利用 简要说明退役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功能区划、陆生和水生生态情况,以及生态敏感 目标与场址的相对位置和距离。 简要说明评价范围内的主要自然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并说明与工程之间的相互影 响。

    6.2.2社会环境调查

    a)人口分布 以最新的国家和地区人口普查为依据,结合实地调查,给出评价区域内各子区的人 分布,给出人口自然增长率、评价年份的人口数,以及各年龄组的比例或人口数。给 出3km范围内居民点与评价中心的距离、方位和人口数,以及学校、医院、疗养院、企 事业单位的人口数。 b)居民生活习性与饮食结构 列表给出各年龄组的食谱、年消费量及其来自评价区域内的份额,说明居民生活习 性。

    6.3.1辐射环境本底

    给出退役设施生产运行前的辐射环境本底,包括天然贯穿辐射和环境介质中的放射 性比活度,给出调查时间、监测单位、调查方案和调查结果。对缺少建矿前辐射环境本 底资料的场址,应给出地区的参考本底或对照点的值。

    6.3.2环境现状调查

    环境现状调查包括辐射环境现状调查和非放射性环境现状调查。 铀矿冶退役项目的辐射环境现状调查按照GB23726和HJ/T61的要求进行。非放射 生环境现状调查,根据项目退役治理前所排放的非放射性污染物进行调查,调查和评价 依据HJ2.2、HJ2.3、HJ2.4、HJ19、HJ610、HJ964中的相关规定。可收集已有监测数 据资料,若已有数据资料不满足要求,应对缺项内容进行现场实测。 按环境要素列表给出监测方案,给出环境监测布点图。 给出各项监测结果并进行分析,对异常数据进行原因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对环境现 状进行评价。

    7.1退役治理前的环境影响

    7.2退役治理实施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分析退役治理实施过程中的放射性和非放射性环境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分析确定退 没治理实施过程中的放射性源项并进行剂量估算,剂量估算的要求参照7.3。说明拟采取 的非放射性环境保护措施,分析非放射性污染物是否能达标排放,说明环境影响是否可 以接受。

    7.3退役治理后的环境影响

    根据退役治理情况,分析给出退役项目完成后仍然存在的源项,并进行剂量估算。 剂量估算主要包括气载途径、地表水途径和地下水途径: a)气载途径的剂量估算应给出各子区的空气中核素年均浓度、各年龄组个人有效 剂量和集体剂量。 b)地表水途径的剂量估算应给出排放口下游不同距离的河段中核素年均浓度、相 关子区各年龄组个人有效剂量和集体剂量。 c)地下水途径应给出退役治理后核素在不同时段的影响范围、程度,最大迁移距 离,并说明核素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评价范围内,当地下水下游有水体利用时, 应给出下游取水点的最大核素浓度及所致个人有效剂量。明确估算模型、方法、参数选 取的依据和来源,分析其适用性。 给出退役治理后的辐射环境影响,分析比较辐射影响的变化情况

    分析退役治理后的非放射性环境影响因素,给出退役治理后的非放射性环境影响, 分析比较非放射性环境影响的变化情况。 对于采用建库、建坝、覆土填埋等治理措施的,应进行相应的环境风险评价

    4事件/事故的环境影响

    根据退役治理实施方案等退役设计文件,说明退役治理过程中和退役项目实施后, 可能发生的事件/事故, 分析事件/事故原因,给出事件/事故景象、释放源项、设计上采取的预防和缓解措施, 分析其对退役项目的潜在影响和后果,给出公众潜在照射途径,并估算其后果。 根据事件/事故估算结果,给出事件/事故的环境影响结论。

    说明铀矿治退役环境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和制度

    8.2污染物和环境管理计划

    分别给出退役治理过程中和退役治理后的污染物排放清单,明确污染物排放的管理 要求。 给出退役治理过程中和退役治理后有针对性、具体可操作的环境管理计划,明确各 项环境保护设施和措施的建设、运行及维护费用保障计划

    说明退役治理过程中开展监测工作的目的和监测原则,给出退役治理过程中的监测 项目及布点情况。 说明退役终态流出物监测和环境监测的布点原则和要求,给出监测介质、监测项目 和监测布点。

    9退役治理后的长期监护计划

    对于退役后需要进行长期监护的,应说明开展长期监护的目的和监护责任主体及职 责,说明监护人员和物质、设备的配备情况。给出退役治理完成后开展长期监护的基本 原则和要求,说明监护内容,给出相应的监护方式和频次。给出事故情况下开展环境应 急监测和跟踪监测的要求。

    就报告总体内容,给出总结性结论意见。说明退役项目的基本情况、源项调查结果、 退役治理方案、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公众参与的主要结论、退役治理的监测计划和长期 监护等内容,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明确项目是否可行。 对存在重大环境制约因素、环境影响不可接受或环境风险不可控、退役项目不满足 长期生态保护要求、环境问题突出且不能满足管理要求的项目,应提出环境影响不可行 的结论。

    单位针对本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间题提出

    A.1.1项目基本情况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退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格式与内容

    简述项目名称、性质、实施单位、地点、规模、内容、总投资、进度安排、总目标 及阶段目标等。

    A.1.2退役原因和目的

    A.1.2.1退役原因

    A.1.2.2退役治理目的 说明退役治理的目的

    A.1.2.2退役治理目的

    A.1.3退役范围和深度

    A.1.3.1退役治理内容

    A.1.3.2退役治理深度

    说明退役治理深度,分别给出退役治理后达到有限制或无限制开放或使用的项目 以及有限制开放或使用项目的具体限制内容

    A.1.4.1法规和标准

    说明环境影响评价所依据的国家、行业和地方主要法规和标准,

    A.1.4.2相关文件

    A.1.5评价范围和子区划分

    安退役过程中和退役终态两个阶段分别进行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识别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因素,结合退役项目特点确定评价因子

    A.1.7评价控制指标及管理限值

    A.1.7.1剂量约束值和剂量控制值

    公众个人剂量限值应符合GB18871的规定,并在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基础上,提出退 没治理过程中和退役终态的公众剂量约束值。 给出事故工况下的公众剂量控制值。

    A.1.7.2废水放射性排放浓度限值

    A.1.7.3退役管理目标值

    给出氢析出率、表面污染控制水平、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残留水平、辐射空气吸收剂 量率、地下水环境修复目标值和地表水环境修复目标值等退役治理的管理目标值。 A.1.7.4非放射性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给出非放射性污染物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A.1.8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列出评价范围内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包括大气、水、土壤、声、生态等环境保护 目标,说明环境保护目标的主要情况,与评价中心的位置关系。

    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隶属行政区划,主要交通 地理位置图。

    简述项目所在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特征等,给出场址附近代表性气象台站符合相 关导则要求的常规气象参数,并对气象参数做相应的分析

    概述退役项目所在地的区域地质和场址地质的主要特征,说明区域地质与场址地质 的关系。对于新建尾矿(渣)库的项目,应说明选址区域的地质条件是否适宜建设尾矿 (渣)库。

    简要描述评价范围内地表水体的类型和基本特征,包括水体大小、流动方式及流域 既况、与场址的相对位置,给出地表水水系图。详细描述场址附近区域的地表水体的情 ,包括水系分布和汇水区域,以及与退役项目排水的相互关系。说明受纳水体的水环 镜功能区划,列表给出受纳水体1~12月的月均流量、流速、河宽、河深、水力坡度等水 文参数;如果条件不允许,则至少提供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平均流量、流速、河 宽、河深、水力坡度等水文参数。 描述场址上、下游一定范围内水利工程的基本特征以及调度运行情况

    A.2.5.2 地下水

    如不进行与地下水直接有关的环境影响评价,只需简要描述项目所在区域的水文地 质条件,包括包气带、含水层、隔水层的主要特征;地下水类型、水位、流速或渗透系 数、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等。 如需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还应进一步描述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隔水 层的特性与分布、地下水的物理化学特性等。 对于地浸采铀工程的退役,还应明确区域内饮用水水源地、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及 替在供水可能的含水层,应重点说明含矿含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弥散特征、水 文地球化学特征、含矿含水层与上下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地下水的出露点等。

    A.2.6土地和水体利用

    描述评价范围内的土地和水体利用现状,简要说明场址半径3km范围内(包括场址 所在区域)的土地和水体利用现状。 对于土地利用说明土地类型,根据退役项目的环境影响途径或要素,给出主要农作 物、蔬菜及其它经济作物的种类和种植面积等。 图示并说明设施废水排放口下游的受纳水体使用情况。集中式饮用水应说明取水口

    与排放口的距离及相对位置、饮用水量和饮用居民数量。灌溉用水应说明灌溉面积和水 量、灌溉方式、灌溉作物的品种及产量等。 如需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还应说明地下水污染源半径3km范围内地下水使用 情况,包括集中式工农业生产用水、生活饮用水取水口的位置、取水量和取水层位;并 说明生活、生产等用水与工程相关地下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A.2.7生态和资源开发利用

    简要说明退役项目所在地区的生态功能区划及所在分区特征、保护与建设要求等内 容。生态脆弱区应说明植被变化、荒漠化、沙漠化、土地生产力变化、工程退役可能引 起的生态环境变化情况。 简要说明评价范围内的陆生和水生生态情况。说明主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 护区等生态敏感目标与场址的相对位置和距离。 说明评价范围内的主要自然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并说明与场址的相对位置和距离,

    以最新的国家和地区人口普查为依据,结合实地调查,列表给出评价区域内各子区 的人口数,给出近几年评价区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预测评价年份的人口数。 提供场址半径3km的子区分布图,图中应标示出子区划分情况、拟建设施位置及居 民点分布情况;提供场址半径20km的子区分布图,图上应标示出拟退役项目位置、场址 周围主要城镇的位置。 提供评价区域内各年龄组的人口数或比例,人口按年龄划分为四个组:婴儿组:≤1 岁;幼儿组:>1岁,≤7岁;少年组:>7岁,≤17岁;成人组:>17岁。 列表给出场址半径3km范围内的居民点与场址的距离、方位和人口数。说明3km范围 内学校、医院、疗养院、企事业单位的人口数。

    A.2.9居民生活习性与饮食结构

    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列表给出各年龄组的食谱、年消费量及其来自评价区域内的份 额,说明居民生活习性。

    A.3.1退役设施概况

    A.3.2退役设施正常生产时的生产工艺

    描述退役设施正常生产运行时的采冶工艺,并给出工艺流程图。给出三废的产生、 处理和排放情况,重点是废水的排放点和受纳水体 说明矿石、废石、尾矿(渣)等物料的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

    A.4.1生产运行前辐射环境本底

    描述退役项目生产运行前辐射环境本底调查情况,给出调查时间、监测单位、调查 方案和调查结果。对于缺少建矿前辐射环境本底资料的场址,应给出地区的参考本底或 对照点的值,

    A.4.2辐射环境现状

    给出辐射环境现状调查的目的、调查内容。 按环境要素给出监测方案,包括监测项目、监测点位、监测频次、监测方法及标准

    监测仪器及检出限。给出环境监测布点图。说明监测的实施单位、监测时间等。对委托 监测的,应出具委托单位资质。 列表给出各项监测结果并进行分析,对异常数据进行原因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对 辐射环境现状进行评价。

    A.4.3非放射性环境现状

    给出退役项目区域非放射性环境(包括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生态和声环 境等)现状调查情况,包括监测方案、监测布点图、监测结果、评价标准、评价结论等,

    A.5.1源项调查范围

    要说明退役项目内容,并给出源项调查的范围!

    A.5.2源项调查方案

    简要描述源项调查原则、监测项目、监测仪器和方法、布点方案等。 A.5.3源项调查结果及退役项目

    A.5.3.1退役项目的确定原则

    说明确定退役项目的原则。

    A.5.3.2源项调查结果

    说明源项调查时间、监测单位和调查对象,给出源项调查监测布点图及调查结果, 说明污染现状和污染水平等。

    A.5.3.3退役项目

    根据源项调查的监测结果和相应的管理限值,以及退役项目的确定原则,给出需要 退役治理的项目。

    A.6.1退役治理目标

    说明退役项目各类设施、污染场地进行退役治理和环境整治后的治理目标,明确各 部分需要达到的退役深度。

    A.6.2制定退役治理方案的原则

    根据源项调查结果和退役治理目标,说明制定退役治理方案所考虑的影响因素和依 据的原则

    A.6.3退役治理方案

    说明退役项目总体方案,详细描述尾矿(渣)库、废石场、水治厂、露天采场、坑 井口等各类设施、污染场地的退役治理方案,并对治理方案的比选进行说明。同时从环 境保护、生态恢复角度分析说明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对于需要覆土治理的项目,说明所选择的覆土材料,给出覆土厚度的确定原则,以 及为满足相应管理限值所开展的相关试验和理论依据。 对于需要清挖治理的项目,说明退役项目中各类清挖治理工程量的确定依据,给出 清挖治理的步骤,说明清挖出污染土壤的临时存放、最终去向。 描述退役项目实施后达到的退役终态。

    A.6.4退役废物管理

    理过程中和退役终态废气的产生、处理和排放情况。说明废气的产生环

    兑明退役治理过程中和退役终态废气的产生、处理和排放情况。说明废气的产生环

    产生方式、排放源特征、排放的放射性核素种类、排放浓度(析出率)、年排放量等。

    描述废液处理系统,说明在退役治理过程申和退役终态收集、输送、贮存和处理废 夜的能力。说明各种废液的产生环节、产生方式、回用情况、排放方式、排放口位置, 列表给出各种废液的产生体积、排放浓度、放射性核素种类、排放活度浓度(浓度)及 年排放量等。

    A.6.4.3固体废物

    说明在退役治理过程中和退役终态各类固体废物的来源、收集、贮存、处理及处量 方案。

    A.6.4.4废物最小化和集中处置

    说明在退役治理过程中采取的废物最小化的措施、在废物处置时所遵循的集中化原 则、尽量减少有限制开放或使用场所的考虑,

    A.6.5退役项目中的新建、扩建设施

    如果退役项目涉及新建、扩建废 处置设施,如废石场、尾矿(渣)库和废

    A.6.6.1退役治理环境保护措施

    说明退役治理拟采取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说明污染防治措施的设计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描述固体废物贮存、处理和处置设 施,并分析其能力。重点分析与其他工程共用的环境保护设施的废物贮存、处理和处置 能力。 给出除污染物防治措施外,其他为防止工程运行污染环境及保护生态环境而采取的 环境保护措施,包括事故收集池、监测防控、生态保护及修复等

    A.6.6.2退役治理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性论证

    分析论证退役治理拟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稳定运行和达 标排放的可靠性、满足生态保护和恢复效果的可达性

    A.7退役治理前的环境影响

    A.7.1退役治理前源项分

    说明退役治理前气载和液态流出物源项参数屋面标准规范范本,包括排放量、核素组成、排放浓度、 排放方式及其参数

    A.7.2环境影响途径

    A.7.3气载途径剂量估算

    列表给出各子区的空气中核素浓度、各年龄组个人有效剂量和集体剂量。 给出相应的估算模式和参数,明确估算模型、方法、参数选取的依据和来源,分析 其适用性。

    A.7.4地表水途径剂量估算

    列表给出排放口下游不同距离的受纳水体中核素浓度、相关子区各年龄组个人有效 剂量和集体剂量。预测点的设置应根据受纳水体和项目特点确定岩土工程, 给出相应的估算模式和参数,明确估算模型、方法、参数选取的依据和来源,分析 其适用性。

    ....
  • 环境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