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1100-2020 环境空气中颗粒物(PM10和 PM2.5)β射线法自动监测技术指南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新购置的仪器安装后,应依据操作手册设置各项参数,并进行调试。调试指标包括温度 则量示值误差、大气压测量示值误差、流量测试、校准膜重现性和参比方法比对调试等,调 试的检测方法和指标按照HJ655执行。仪器设置参考条件如下: 进样管加热控制:湿度高时打开加热控制。加热控制参数采用HJ655参比方法比对调 试合格时的条件或采用HJ817准确度审核合格时的条件。 采样时间或平均浓度时间:根据监测目的设定,1min~60min。 采样流量:在工作环境条件下,采气流量应保持定值,以保证切割器切割效率。 走带速度:根据通过采样后滤带β射线量不小于空白滤带的25%或仪器规定的颗粒物 沉积量上限值等确定。
仪器运行期间应定期进行标准膜(自动或手动)检查,检查周期不得超过半年。如检查 结果与标准膜的标称值误差不在土2%范围内,应对仪器进行校准。标准膜检查不合格时需 进行仪器校准或维修。校准程序见7.4。
工程标准规范范本7.4.1.1校准膜片法校准
标准膜检查结果不合格时,需对仪器进行校准
一般每半年进行一次校准。当湿度或挥发性组分随李节变化较大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缩 短校准周期
7.4.1.3维修后校准
量结果相关的仪器部件维修后需对仪器进行校准
7. 4. 2 零点校准
校准时泵停止工作,避免空气和颗粒物进入采样装置。选定量程,安装滤带或零膜片 按仪器说明书要求进行零点校准。
7.4.3.1校准膜片法
测定通过滤带(膜)的β射线量,之后在滤带(膜)上放置标称值为实际面积质量的标 准膜,再次测定通过滤带(膜)和标准膜的β射线量,依据两次β射线量测定值按照公式(1) 确定校准系数k。
当使用零膜片和标准膜校准时,先剪断并抽出滤带,插入零膜片,测定通过零膜片的 射线量,移去零膜片,插入标称值为膜片实际面积质量减去零膜片面积质量差值的标准膜再 次测定,依据两次β射线量测定值按照公式(1)确定校准系数k。
7.4.3.2实际样品称重法
按HJ618、HJ656的要求,称量5个空白滤带(膜)重量,测定5个空白滤带(膜)β 线量。使用上述5个空白滤带(膜)采集样品,可通过控制采样时间获得不同颗粒物质量 度的样品,5个样品的颗粒物质量浓度应涵盖当地颗粒物浓度水平范围,测定采样后滤带 膜)β射线量。对5个滤带(膜)采样前后β射线衰减量ln(Ni/N2)与颗粒物质量进行线 回归,斜率即为校准系数k。 注1:采用实际样品称重法时,如果用于校准的滤膜材质与测定实际样品的滤带材质不一样,可能对 测量结果有一定影响,因此应使用与滤带同一材质的校准用滤膜,避免由于材质不同引起的校 准因子差别。 注2:以上两种质量校准方法可以任选一种进行
仪器稳定后开始测定。
实际状态下的颗粒物浓度按照公式(2)进行计算:
式中:p一实际状态下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ug/m; 4m截留在滤带上颗粒物的单位面积质量,mg/cm S截留在滤带上颗粒物的面积,cm; t采样时间,min;
AmS ×10° tx0
测定结果保留整数位。用于空气质量评价的监测数据统计方法按照HJ663执行, 有效性判断按照HJ817执行。
六家实验室对各自实验室两种不同浓度标准膜片分别进行了6次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 差为 0.1%~2.1%
六家实验室对各自实验室不同浓度标准膜片分别进行了6次重复测定,相对误差为 0.2%~1.4%
10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0.1每月进行一次气路检漏和流量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气温和气压测量结果检查,每半 年用标准湿度计进行一次气体湿度传感器检查,每半年进行一次数据采集仪记录数据和仪器 显示或储存监测结果一致性检查。检查结果不符合HJ817的合格指标时,需进行校准。 10.2每年进行一次流量、气温、气压、湿度和仪器准确度审核,审核的指标和方法按照 HJ817执行。如果当地湿度或挥发性组分随季李节变化较大时,可以缩短仪器准确度审核周 期。
使用的β射线源应符合放射性安全标准市政工程标准规范范本,仪器报废后应按照有关规定处置放射源。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不同类型颗粒物仪器系统组成示意图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不同类型颗粒物仪器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A.1同时采样和测量单源β射线仪
图A.2采样测量分开式双源β射线仪
图A.3采样测量分开式单源B射线仪
食用盐标准图A.4单独滤膜采样测量分开式单源β射线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检出限的确定方法 取下颗粒物切割器,安装高效空气过滤器。仪器运行稳定后,以1小时间隔读取25个 小时平均值数据,计算标准偏差,以标准偏差的2倍,作为方法检出限。 注:高效空气过滤器性能指标应符合《高效空气过滤器》(GB/T13554)要求。
....- 环境标准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