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1511-2009 医院负压隔离病房环境控制要求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DB32/T15112009
院病负压隔离病房环境控制要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负压隔离病 和定义、负压隔离病房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负压隔离病房压力控制要求、负压隔离病房气 气流组织和空调系统要求、环境要求、检测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新建、改建扩建的病 隔离病房环境控制
友中 设置在清洁区与潜在污染区之间、潜在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的有空气净化要求的具有送回风措施的 密闭室,双侧开门,其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3.4 清洁区cleanarea 病区中不易受到传染病患者和疑似患者的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及传染病患者不应进 入的区域。包括医务人员的值班室、卫生间、更衣室、浴室以及储物间、配餐间等。 3.5 潜在污染区potentiallycontaminatedarea 病区中位于清洁区和污染区之间,有可能被患者和疑似患者的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 的区域。包括医务人员的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患者用后的物品、医疗器械等的处理室、内走廊等。 3.6 污染区 contaminated area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污梁区contaminated area
病区中传染病患者和疑似患者直接接受诊疗的区域,包括被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 品暂存和处理的场所。包括隔离病房、处置室、污物间、以及患者入院、出院处理室等。
DB32/T15112009
4负压隔离病房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4.1负压隔离病房建筑布局
4.1.1负压隔离病房应设置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宜独成一体,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 各区应相对集中布置,并有明显的分界标志并设置缓冲间。 4.1.2应采用两通道设计,保证洁污分流,防止人员流程、物品流程交叉导致污染。 4.1.3患者通道出入口处设置气闸,防止污染区对外界的污染。 4.1.4负压隔离病房宜采用单间设计,如条件限制需要采用多人病床设计时,两床间距离不少于1.1m
4.2.1负压隔离病房与潜在污染区走廊之间通过缓冲间连接,缓冲间的门应具有互锁功能。该互锁功 能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应有解锁功能。 4.2.2宜设置医护人员在不同区域使用的更衣区。 4.2.3负压隔离病房应在与其相邻的走廊的墙上设置传递窗。 4.2.4 负压隔离病房宜在医护走廊侧设不可开启的密闭窗。 4.2.5每间负压隔离病房内应设置独立的卫生间,污水需经专门处理后排放,排水管上的通气管应经 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排放。
5负压隔离病房压力控制要求
负压隔离病房围护结构应严密,应尽量减少非计划的泄露,相邻相同房间的相对压差应不小 从洁净区、潜在污染区到污染区对负压的要求依次增大。负压隔离病房内各区压力控制应符合 要求。
表1负压隔离病房压力控制要求
走廊等有压差的区域,应在外侧人员容易 区域设置微压差计学校标准,并设置明显的安全压差 在压差达到规定的安全范围方可充许人员:
6负压隔离病房气流组织和空调系统要求
6.1负压隔离病房内的气流应符合定向气流组织原则,患者床头等主要病原体发生位置的气流方向应 指向排气口,避免涡流或气流反向,使病原体尽快排出。排风口应远离送风口,排风口应置于病床床头 附近,排风口下边缘应高于地面10cm。 6.2送风口风速不宜大于0.5m/s,也不宜小于0.13m/s,回风口风速不宜大于1.5m/s,患者长居区域 的风速宜小于0.11m/s。 6.3负压隔离病房应采用独立设置的专用空调系统,应采用全新风设计并设置粗、中、高效三级过滤 器,新风口的设置位置应保证空气质量。 6.4负压隔离病房不同污染等级的区域应采用独立的排风系统并设置高效过滤器,避免可能造成的交 叉污染。 6.5负压隔离病房的换气次数宜为10~15次/h,其他无人员经常活动的房间宜为6~10次/h。 6.6排风管正压段不能设置在建筑物内。排风口应设置在远离建筑物的位置,排风气流方向宜垂直向 上,使排出的空气能迅速被大气稀释。
7.1负压隔离病房细菌菌落总数应符合表2要求
各区域细菌菌落总数要习
负压隔离病房的温度、湿度等要求应符合表3要:
水利图纸、图集3.1负压隔离病房细菌菌落总数检测参照GB15982规定进行。 8.2其他指标测试参照IS014644一3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测试及测试方法。
DB32/T1511—2009
....- 环境标准
- 相关专题: 隔离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