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CSAS 003-2019 石油化工密闭采样安全要求

  • T/CCSAS 003-2019  石油化工密闭采样安全要求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2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5-17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5.5.1用于高温介质采样的密闭采样器应有降温措施,使得被采集介质的温度降低到80℃以下且不 超过采样器具的使用耐受温度。有特殊要求的样品除外,但采样器具应有隔热措施,使得外壁温度在传 热平衡后不超过人体耐受温度

    热平衡后不超过人体耐受温度, 5.5.2低温介质应采取保冷措施,避免由于介质气化造成采样失败或造成人员冻伤。 5.5.3应综合考虑介质的工艺温度、凝点与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通过采取合适的保温或置换等措施 避免介质在采样支路和密闭采样器中发生结晶或冷凝。 5.5.4用于高温介质采样的密闭采样器应具有温度指示仪表

    5.6.1密闭采样器承压部位的设计标准应超过工艺介质设计压力的1.5倍。 5.6.2当采样器具为玻璃材质时,应设置防炸裂保护措施。 5.6.3当介质压力较高时,应有减压措施。 5.6.4应有防止措施以避免当物料中存在的颗粒物、碎屑或可能出现的结晶、聚合、絮凝等现象造成密 团采样器失效或发生危险。 5.6.5用于高压介质采样的密闭采样器应具有压力指示仪表

    1.1密闭采样器安装位置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1.2当可能存在夜间或低自然照度条件下采样时钢结构计算、软件,密闭采样器作业区域应有良好的照明设施

    6.1.3密闭采样器应留出充分的空间供采样人员进行操作,并使于紧急情况下的人员撤离 6.1.4密闭采样器安装高度宜使得采样人员采样作业时操作中心高度处于0.7m1.2m。 6.1.5密闭采样器安装位置宜协调统

    5.2.1新建与改建装置,密闭采样 6.2.2对于后期改造增加的密闭 金收要求进行管理

    6.2.2对于后期改造增加的密闭

    员应经过相关培训,掌握采样流程,了解介质性质

    7.2.1采样器具应加挂标签,标签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采样位号、器具容积、耐压参数、材质、采样介质 等信息。 7.2.2采样器具在采样前应进行必要的清洁和处理,以免对样品造成污染或产生有害反应

    7.3.1采样时应做好采样人员个人防护,于采样口的上风向进行采样,对极度危害(I级)样品进行采 详或采样过程存在其他较高风险时应有人员监护。 .3.2采样时应先观察采样点周围状况,分析作业区域机械伤害、高处跌落等危险因素,并做好防护 普施。 7.3.3应检查密闭采样器的状态是否完好,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采样操作,不得任意减少或改变操作步 骤,并注意采用防爆工具、静电接地等必要的防爆措施。 7.3.4在采集高温或特殊介质时,应佩戴隔热手套、防护面罩等必要的防护设施。 7.3.5采样器具应按照要求进行处理,避免存在与介质发生剧烈物理相态变化或不利化学反应 7.3.6采样完成后应按照要求及时恢复密闭采样器的状态。 7.3.7样品运输过程中宜采取适当固定措施避免采样器具发生影响安全或样品有效性的碰撞、倾倒

    7.3.1采样时应做好采样人员个人防护,于采样口的上风向进行采样,对极度危害(I级)样品进行采 详或采样过程存在其他较高风险时应有人员监护。 .3.2采样时应先观察采样点周围状况,分析作业区域机械伤害、高处跌落等危险因素,并做好防护 普施。 7.3.3应检查密闭采样器的状态是否完好,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采样操作,不得任意减少或改变操作步 骤,并注意采用防爆工具、静电接地等必要的防爆措施。 7.3.4在采集高温或特殊介质时,应佩戴隔热手套、防护面罩等必要的防护设施。 7.3.5采样器具应按照要求进行处理,避免存在与介质发生剧烈物理相态变化或不利化学反应 7.3.6采样完成后应按照要求及时恢复密闭采样器的状态。 7.3.7样品运输过程中宜采取适当固定措施避免采样器具发生影响安全或样品有效性的碰撞、倾倒

    8.1.1企业应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落实密闭采样器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8.1.2对密闭采样器应定期进行外观及功能检查、泄漏检测和维护,并留下记录 8.1.32 外观及功能检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铭牌、标识、操作指示、压力温度等指示的可辨识性; b) 箱门、开关、接头等操作部件的可用性; 保温、伴热、冷却等辅助设施或材料的完整性、有效性, 8.1.4对密闭采样器的动、静密封点均应定期进行泄漏检测与修复

    8.1.1企业应制定相应的

    a)铭牌、标识、操作指示、压力温度等指示的可辨识性; b) 箱门、开关、接头等操作部件的可用性; c 保温、伴热、冷却等辅助设施或材料的完整性、有效性 8.1.4对密闭采样器的动、静密封点均应定期进行泄漏检测与修复。

    T/CCSAS0032019

    8.1.5对活性炭罐、碱液罐等尾气处理设施达到饱和的应及时更换。 8.1.6对失效部件应及时进行维修,密闭采样器的完好率应大于或等于90%。

    1.5对活性炭罐、碱液罐等尾气处理设施达到饱和的应及时更换 1.6对失效部件应及时进行维修,密闭采样器的完好率应大于或等于90%。

    3.2.1企业应建立密闭采样器的档案,从设计 、维护到报废拆除,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产生污染或危害

    ICS13.200 C 76

    化学品企业设备完整性管理导贝

    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发布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3.2 缩略语 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要求 4.1 总则 4.2 方针和目标 4.2.1 方针 4.2.2 目标 .3 组织机构、资源、培训和文件控制 4.3.1 组织机构、职责和资源 4.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3.3 培训 4.3.4 文件和记录 .4 设备选择和分级管理 4.4.1 设备选择 4.4.2 设备分级管理 4.5 风险管理 4.5.1 总则 4.5.2 危害识别 4.5.3 风险评价 4.5.4 风险控制 4.5.5 风险监测 4.6 过程质量保证 4.6.1 总则 4.6.2 前期管理 4.6.3 使用维护 4.6.4 设备修理 4.6.5 更新改造 4.6.6 设备处置

    4.7检验、测试和预防性维修.…

    4.7.1 总贝 4.7.2 设备检验、测试 4.7.3 预防性维修 8 缺陷管理 4.8.1 缺陷识别与评价 4.8.2 缺陷响应与传达 4.8.3 缺陷消除 变更管理 4.9.1 总则 4.9.2 变更申请 4.9.3 变更评估 4.9.4 变更审批 4.9.5 变更实施 4.9.6 变更关闭 10 检查和审核 4.10.1 总则 4.10.2 检查、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4.10.3 外部审核 持续改进 4.11.1 设备事故管理 4.11.2 绩效评估 A(资料性附录) 设备完整性管理要素与企业设备管理活动对照示例· B(资料性附录) 设备完整性管理各岗位职责示例 C(资料性附录) 风险管理技术说明 18 D(资料性附录) 压力容器和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活动示例· 22 文献 28

    4.8.1 缺陷识别与评价 4.8.2 缺陷响应与传达 10 4.8.3 缺陷消除

    4.11.1 设备事故 4.11.2绩效评估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

    设备完整性管理要素与企 设备完整性管理各岗位职责示例 风险管理技术说明· 压力容器和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活动示例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 汉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小辉、杨锋、许述剑、屈定荣、任刚、王建军、邱志刚、孙德青、刘昕

    设备完整性(又称为机械完整性、资产完整性)源自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于1992年 颁布的《高度危险性化学品的过程安全管理》法规,该法规包括14个要素,其中机械完整性是第8个要 索。机械完整性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过程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标准的目的是指导危险化学品企业建立并实施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保证设备在物理上和功能 上是完整的,处于安全可靠的受控状态,符合其预期的功能和用途,提高设备安全性、可靠性、维修性和 完好性,从而避免危险化学品泄漏、中毒、火灾、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或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保证满足 企业“安、稳、长、满、优”运行的要求,为实施危险化学品过程安全管理奠定基础。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参考了ISO55oo1《资产管理管理体系要求》(Assetmanagement一Man agementsystems一Requirements)、美国化工过程安全中心(CCPS)《机械完整性体系指南》(Guidelines forMechanicalIntegritySystems)和《资产完整性管理指南》(GuidelinesforAssetIntegrityManage ment)的相关要素,借鉴了GB/1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和GB/119001《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的特点,并融

    危险化学品企业设备完整性管理导则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企业方针和目标,组织机构、资源、培训和文件控制,设备选择和分级管 理,风险管理,过程质量保证,检查、测试和预防性维修,缺陷管理,变更管理,检查和审核,持续改进等设 备完整性管理要素的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企业静设备、转动设备、电气设备、仪表设备、加热设备、安全及消防设施 等所有影响完整性管理的设备。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的设备管理可参照执行,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001一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240012016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T 33172—2016 资产管理综述、原则和术语 GB/T331732016 资产管理管理体系要求 GB/T 33174—2016 资产管理管理体系GB/T33173应用指南 AQ3013一2013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

    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设备在物理上和功能上是完整的、处于安全可靠的受控状态,符合预期的功能,反映设备安全性、可 靠性、经济性的综合特性

    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equipmentintegritymanagementsystem 企业设备完整性管理的方针、策略、目标、计划和活动,以及对于上述内容的规划、实施、检查和持续 改进所必需的程序和组织结构

    设备选择equipmentselection

    企业根据生产经营计划、设备管理目标或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设备选择准则,将符合要求的设备 设施纳人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范围内的过程

    设备分级管理equipmentclassificationmanagement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将设备按关键设备、主要设备和一般设备进行分级管理,合 理分配相关资源

    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

    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

    在设备全生命周期内,开展设备危害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及风险监测,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 范围内。

    过程质量保证qualityassuranc

    在设备全生命周期中采取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技术和管理活动,以确保满足质量要求。 1.7 检验、测试和预防性维修inspection,testingandpreventivemaintenance 企业为保证设备持续符合其规定的功能状态,采取的系统性的检查、检测和主动性维修活动。 1.8 设备缺陷equipmentdeficiency 设备本体或其功能存在欠缺,不符合设计预期或相关的验收标准。 1.9 变更管理managementofchange 确保设备变更能够被正确申请、评估、审批、执行、验收与告知的管理活动。 1.10 设备完整性管理绩效performanceofequipmentintegritymanagement 企业对设备完整性管理活动的可测量的管理结果

    SiS:安全仪表系统(SafetylnstrumentedSystem)

    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由方针和目标,组织机构、资源、培训和文件控制,设备选择和分级管理,风险 管理,过程质量保证,检查、测试和预防性维修,缺陷管理,变更管理,检查和审核,持续改进十项一级要 素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渗透,以确保体系的系统性、统一性和规范性。体系运行遵循PDCA 循环如图1所示,

    1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架构及PDCA

    企业应根据本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体系构建应遵循统一、规 范、实效、继承和创新的原则,通过策划、实施和执行、检查和审核、持续改进的运行控制和闭环管理,确 保各要素的有效实施并持续改进,不断提高设备完整性管理水平。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应遵循以下 原则: a) 体现管理要素的要求,传承企业设备管理特色,融入企业设备管理活动(参见附录A),并具有 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b)满足法律、法规和企业设备管理相关要求; C 树立风险管理和系统化管理的思想; d)与企业设备管理发展规划相匹配; e 建立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之前,应通过初始状态评审确定其设备完整性管理现状

    a) 与企业设备和业务的性质、规模相适宜 b) 与企业的其他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C 提供建立、实施设备完整性管理目标和计划的框架; d) 提供设备完整性管理所需的资源; e) 确保最高管理者及全员参与,并履行职责; f) 包括遵守现行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g 包括持续改进设备完整性管理绩效的承诺。 设备完整性方针应形成文件,并传达给相关方;应定期评审。确保方针与企业的设备完整性发展计 划保持适宜性和一致性。 企业应根据设备完整性管理方针,建立、实施并保持设备完整性管理策略

    企业应建立和保持设备完整性管理目标,该目标制定应: a)与设备完整性管理方针相一致; b)是可测量的(即定量和可实现的); c)定期评审和更新; d 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危险化学品企业的要求; e 使设备风险处于企业可接受范围内。 企业应制定和保持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完整性管理计划,实现设备完整性管理目标,并定期对计划进 行评审。设备完整性管理计划应包括风险管理,过程质量保证,检验、测试和预防性维修(ITPM),缺陷 管理,变更管理,成本管理等

    4.3组织机构、资源、培训和文件控制

    企业应建立相应的设备完整性管理组织机构,并对其职责和权限做出明确规定,参见附录B。 企业应确定与设备完整性管理相关的职能和层次,以及从事管理、技术和操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形成文件并传达给相关人员 企业各级管理者应确保为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体系持续改进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 和财力资源。 企业应针对设备完整性管理各专业的需求,组织建立技术专家团队,及时并有效地处理重要设备完 整性管理活动的风险评估及解决方案、管理策略建议

    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企业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以识别和获取适用于本企业设备完整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 求,并及时更新。 企业应确保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遵循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向管理、技术和操作人员以及其 也相关方及时传达,并定期评价对适用法律 法规和县他要求的守情况

    4.3.3.1能力和意识评估

    训有效性等,确保从事设备完整性管理、技术和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取得相压 和经验。

    4.3.3.2培训计划和实施

    企业应建立和实施设备完整性管理培训计划,并满足以下要求: a) 使员工了解完整性管理设置和员工的具体角色和责任: b) 评估员工在其岗位职能上的相关潜在风险; C) 确保员工工作岗位变动时得到及时培训; d)为承担风险评价、可靠性分析、缺陷响应、变更管理等特定设备完整性管理角色的员工,提供相 应的内部或外部培训、持续性培训

    4.3.3.3培训效果的验证和记录

    企业应建立员工设备管理、技术水平及操作技能培训效果的验证标准。培训效果验证可采用多种 方法:笔试、演示及现场实操等。 企业应记录每个员工的培训需求和培训完成情况。培训记录应包括培训日期、效果验证方式及验 证结果等

    4.3.3.4承包商培训

    业应确保与设备完整性管理活动相关的承包商接受必要的技能和知识培训。 应审查承包商的培训计划及完成情况。企业应对从事特种作业的承包商进行相

    企业应建立和实施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文件,这些文件至少包括设备完整性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作业文件,并与企业的一体化体系文件保持一致。相关文件按规定进行控制,确保现行有效。 企业应建立、保存和更新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基础信息和文件记录,逐步建立设备完整性数据库,实 现数据统一管理,并通过技术分析、工作月报、工作简报、信息化平台、掌上电脑、办公自动化等,主动开 展设备数据统计分析工作。 企业应建立针对完整性基础数据管理的相应考核评价办法,实现对数据管理工作的检查和考核

    4.4设备选择和分级管理

    企业应依据设备完整性管理目标的要求,结合设备发生故障后的危害程度,综合考虑合规性、安全 环保性、经济性和可靠性等因素,制定设备选择标准,确定纳入设备完整性管理的设备范围。需要注意 的是,选择过多的设备意味着占用更多的资源,增加额外的设备检验、测试和质量保证等任务。根据设 备类型明确完整性管理的内容,原则上包括设备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过程质量保证,检验、测试和预 防性维修,缺陷管理,变更管理等。企业应根据选择原则的变化,定期对设备选择标准进行修订。

    针对纳入设备完整性管理的设备,企业应按照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程度、可靠性状况、发生故 障的危害性及可能性,制定基于风险的设备分级标准,确定设备等级。按照关键设备、主要设备、一般设 备进行分级管理,确定设备分级分类管理的内容,明确管理权限,落实管理职责,合理配置资源。企业应

    根据设备检修、装置改扩建及其他情况,及时对设备分级进行动

    根据设备检修、装置改扩建及其他情况,及时对设备分级进行动态调整

    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程序,在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识别风险并评价其 主,对风险进行分类分级,并对已识别的设备风险及时管控,确保其在可接受的力

    企业应在设备不同寿命周期阶段确定风险评价的范围和重点,建立风险评价准则,使用合适的风险 管理工具客观科学的评价识别风险,评估每一个潜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并考虑现有风险控制措 施的有效性及控制措施失效的可能性和后果。 企业应定期开展风险评价,确保符合生产经营状况和设备风险控制要求。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新设备、新材料前:应当进行专项风险评价。 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FMEA/FMECA、HAZOP、QRA、RCM、RBI、RAM、LOPA、FTA IOW、SIL、腐蚀适应性评价、设防值评估、腐蚀监测方案优化等风险管理工具,参见附录C。

    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在确保相应职责履行和资源配置的情况下,采取措施降低风险事件可能 性和后果,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确保设备安全运行。这些措施主要包括: a)设备本质安全措施; b) 改进和优化工艺操作; C) 完善视频监控、报警、联锁、泄压装置等安全设施; 应用设备在线状态监测、离线检测技术; e) 调整设备检测、检查方法、周期及检测、检查有效性等级; f) 降低人为失误的可能性; 8 技术培训、教育、考核等管理措施; h 系统优化和技术更新;

    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防呆防错技术等措施。

    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防呆防错技术等措施。

    企业应对危害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定期监视与测量,风险监测应采取分层管理、 分级防控、动态管理的原则,对过程进行控制,并逐级落实,将风险管理纳人到设备管理活动和各级管理 流程中。风险监测内容包括: a)风险管理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b)是否存在残余风险; 风险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 d)风险管理技术是否合理使用; e)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充分有效等。 企业在设备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建立风险登记制度,对危害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监测进 行全面的登记。

    企业应识别设备全生命周期的过程质量管理活动,建立相应的过程质量保证程序和控制标准,以满 足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企业规定等文件的要求,确保设备系统性能可靠、风险和成本得到有 效控制。

    4.6.2.1设计与选型

    企业应在可行性研究、基础设计、详细设计、设备选型阶段制定相应的过程质量控制措施,明确设计 单位资质和设计选型所遵循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设备制造、安装的技术条件和质量要求,确保 设计文件的规范签署、设计变更管理有效执行、潜在的重大风险的识别和控制等,

    桥梁工程4.6.2.2购置与制过

    企业应在供应商、制造商选择与考核,需求计划的编制、审批、下达、核销,采购计划编制和审批,采 购合同的签订及管理,设备制造与验收等主要环节制定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设备购置与制造阶段的过程质量控制包括供应商和制造商服务能力评估、采购技术条件确认、合同 及技术协议签订、设备质量风险防控、关键设备监造、设备质量证明文件确认、出入库检验、购置过程中 的变更等

    4.6.2.3安装施工

    企业应建立必要的程序和分配必要的资源,确保设备安装施工符合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和设 计文件的要求,至少在承包商选择、技术文件审核、施工方案确认、过程质量控制、施工验收、调试与试验 等环节制定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4.6.2.4设备投运

    业应制定设备投运的过程控制计划,明确现场操作、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要求 施。确保人员培训已经完成,设备风险已经评估并制定相应措施,操作规程、维

    案等已经编制审批并投入使用等。

    企业应在设备现场管理、设备维护保养、设备运行管理环节制定过程控制措施。明确设备监测与检 测方法、标准、频次和评估,设备巡检、点检、专检以及设备特级维护等工作要求。确保设备档案、操作规 程、维护规程、应急预案、维护检修记录、试运行记录完备,运行维护人员得到培训,设备符合工艺操作要 求,设备运行风险已经识别和采取防范措施铁路标准规范范本,检验、检测和预防性维修,缺陷管理和变更管理等有效 开展。

    ....
  • 化工标准 石油标准
  • 相关专题: 石油化工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