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867.13-2020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13部分: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企业

  • DB50/T 867.13-2020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13部分: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企业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6.3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6-04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4. 1.3工会、员工代表安全监督职责

    4. 1.3. 1安全监督职责

    4.2.1安全方针、规划、计划和总结

    照度标准4.2.1.1安全方针

    安全万针应符合以下要求: 安全方针应形成文本,内容应结合企业特点,与企业安全风险控制相适应,体现企业安全文化 特色; 安全方针应符合GB/T28001要求,包含对持续改进和遵守现行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并定期评审,以确保其与企业发展保持匹配和适宜; 安全方针应传达到全体员工,使其认识各自的职业健康安全义务,并可为相关方所获取

    2.1.2 安全中长期规

    安全中长期规划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安全中长期规划可单独制定,也可在企业中长期规划中单列,均应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规 划周期宜3年~5年,规划内容应包括中长期目标、人力和资金等资源、技术和管理等配套措 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相关内容,并结合实际,针对性强,其中目标宜量化; b)安全规划应下发各部门,作为制定年度目标指标的依据,如有修订,应有修改报告

    4.2.1.3企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

    企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应符合以下要求: 企业每年初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应包括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职业病危害防护 管理等工作内容及安全费用预算。计划应形成文件,经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后下发各部门执行, 若需变更时,也应经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 重点部门或较大的车间,宜单独编制安全工作计划; C 企业年度安全计划完成情况,每年至少检查两次,并形成记录,

    4.2.1.4企业年度安全工作总结

    4. 2. 2且标和方案

    4.2.2.1安全目标和方案

    标和方案应符合以下要

    a 根据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制定企业年度安全目标,形成文本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企业目标宜 每年年初下达: b 目标应根据企业现状和上级要求制定,应包括事故发生率、职业病危害控制目标、安全管理、 风险控制等控制目标,并宜量化。目标应体现持续改进,提出年度内实现的提升性目标; 企业应针对目标制定相应的方案,明确为实现目标所规定的有关职能、层次的职责和权限、实 现目标的方法和时间表等; d 目标及方案完成情况应定期检查、考核及统计分析,并保存相关数据、资料和统计分析结果的 记录。应确定各类目标的检查、考核及统计分析周期; e 企业应针对不适宜目标及时调整、变更,其调整、变更应执行原审核、批准程序: 每年底对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方案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形成报告或列入年度安全工作总结。

    4.2.2.2部门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2.2.2部门职业健康安

    部门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应符合以下要求: a)有重点/重要危险源的部门应制定部门安全目标; b 相关部门依据企业年度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结合本部门危险源及管理职责实际,制定本部门年 度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文本,经过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实施。部门目标应与企业目标匹配; 部门目标及相关方案的完成情况应定期统计分析,并保存相关统计数据、资料和统计结果的记 录:统计周期应符合企业总体要求。

    4. 2.2. 3目标考核

    企业建立目标考核体系,并定期考核,根据考核情况进行奖惩,保存记

    4.3.1.7各级工会的安全职责应明确其对安全和劳动保护工作的监替、组织员工参与和协商重天安全 事项的各项具体职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员工代表的职责应明确其收集反映员工意见、参与和协商 的各项具体职责

    4.3.2安全职责“一岗双责”

    3.2.1企业应针对全体员工建立岗位规范或岗位安全作业指导书,内容应描述岗位业务职责的 确其岗位安全职责,体现“一岗双责”的要求。 3.2.2各层级管理人员应同时对其主管的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相关事项管理负责,并参与相关安 检查。

    4.3.3安全责任书、承诺书和安全告知

    4.3.3.1应逐级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或承诺书,体现自上而下职责逐级分解、目标遂级考核,自下而 上安全工作逐级负责的管理原则。 4.3.3.2安全目标责任书或承诺书应明确安全职责、危险源控制和事故控制目标、考核目标等 4.3.3.3安全目标责任书或承诺书,应告知其安全权利和义务、危险源控制措施和目标、应急处置措 施等。不应通过目标责任书和承诺书减轻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员工的安全权利和义务、危险源控制措 施和目标、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也可通过岗位说明书、操作规程等向员工告知

    4.4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4.4.1法律法规和其他

    4. 4. 1.1 制度

    应建立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管理要求的制度,其中应明确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 合规性评价的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和适用性评价的要求,规定更新要求和合规性评价要

    4.4.1.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及资料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及资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应在获取的基础上进行适用性评价,建立企业适用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清单应涵盖企业适用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标准及行业要求等。清单应 注明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名称(含文号和标准编号)、颁布实施时间、颁布部门、适用条款、 适用部门等内容; 应及时收集、获取清单所列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文本(含电子文本),并采取可行 的方式能够被各部门所获取,并能被在企业内长期工作的相关方所获取

    4.4.1.3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资料更新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资料更新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及时获取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更新信息,并收集更新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文本,及时更新法律法规文本资料,确保执行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为现行有效版本; b)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更新信息应及时传达到各部门和有关相关方; )应每年定期修订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确保其适用性,

    4.4.1.4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应用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应用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结合企业实际,将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具体内容转化为企业规章、制度、规范和标准等文 件,并每年重点对文件的合规性进行评价; b)企业应将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宣贯列入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每年至少应有一次 相关的宣传活动,并保存记录

    4.4.1.5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培训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培训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应将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培训列入培训计划,各部门每年至少应有一次以上培 训,并保存记录; 应组织员工学习与本岗位工作相关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宜在车间和班组安全 活动中安排上述学习内容

    4.4.1.6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

    4.4.1.7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纠正和预防措施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纠正和预防措施应符合以下要求: a)对合规性评价提出的不符合和改进建议,应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形成文本; b)应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跟踪验证,并保存记录。

    4.4.2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a)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人员应组织制定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经安委会审核,企业主要负 责人批准后下发,各项制度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应由相应的职能部门进行适时考核、检查,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综合监督; H 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目标管理,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责 任制,安全生产承诺,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信息化,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 设备设施)管理,文件、记录和档案管理,安全风险管理、隐患排查治理,职业病危害防治, 教育培训,班组安全活动,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 管理,设备设施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管理,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安全警示 标志管理,安全预测预警,安全生产奖惩管理,相关方安全管理,变更管理,个体防护用品管 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安全生产报告,绩效评定管理。

    4.5.1安全操作规程制定

    4.5.1.1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应依据工艺流程、设备(设施)性能、操作方法及工作环境制定,一般 应以作业程序、作业岗位为基本单元编制。相同设备设施、且作业方式相同,可以合并,否则应单独编 制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岗位应包括作业设备操作岗位、检修岗位、仓储岗位、检验检测岗位等,并形成 文本清单。 4.5.1.2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在投入使用前应先制定或修订安全操作规程,岗 应安全操作规程应随工艺或设备的变更情况,及时进行更新,保持有效版本 4.5.1.3安全操作规程的受控有效版本应确保下发到现场作业人员。 4.5.1.4由外来务工人员组成的部门、班组应纳入本企业部门、班组管理,组织其编制岗位安全操作

    4.5.2安全操作规程内容

    4.6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4.6.1各级人员资格和安全培训

    6.1.2 班组长安全培训

    班组长安全培训应符合以下要求: a)班组长教育由企业教育培训主管部门会同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实施,一年至少一次; b)教育培训的内容主要因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目标,安全常识、新知识、新技术,安全 法律法规,所在作业场所和岗位的危险源及控制措施,安全操作规程和制度,安全生产权利、 义务,相关的应急预案,事故案例等。

    4. 6.1.3相关方培训

    a) 相关方在一个服务期内首次到企业现场,应由相关方主管部门或作业现场所在部门对其负责人 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告知或交底,再行由其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并保存记录,培训内容 应包括: 一一企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规程等要求; 一在企业作业可能接触的危险源及控制措施; 一一发生事故的应急处置要求; 一一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6 外务务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外来务工人员、含新进人员和转岗人员,其“三级”安全教育要求同企业员工。通过劳务 派遣机构选派的人员,企业级教育可由劳务派遣机构组织进行,但应使用企业教材,宜由企业安全 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应保存企业级培训记录; 一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要求应与企业员工相同,由企业、所在部门、班组对其进行各级各类 安全教育。对由派遣机构派遣的外来务工人员,应将安全教育情况向派遣机构反馈。

    4. 6. 2 作业人员培训

    4.6.2.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应符合以下要求: a)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台账,记录其培训取证及上岗时间、证件复审情况等。其中特种设备作 业人员范围应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附件中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种类与项目 目录内容相对应,包括设备操作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经过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指定的培训机构的培训考试合格,获得质量技 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C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时应随身携带证件或复印件

    4.6.2.2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台账,记录其培训取证及上岗时间、证件复审情况等。其中特种作业人员范 围应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附件中特种作业目录内容相对应; b 特种作业人员应经过当地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指定的培训机构的培训考试合格,获得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c)特种作业人员作业时应随身携带证件或复印件

    4.6.2.3其他培训

    企业应根据行业和地方政府要求,确定其他应经外部培训后方可持证上岗的人员,形成 育培训记录,并保存培训取证记录

    4.6.3新员工安全“三级”教育和转复岗人员安全教育

    4.6.3.1新员工安全“三级”教育

    新员工安全“三级”教育应在上岗前实施,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对所有新进企业的员工进行企业级、部门(车间)级和班组安全教育,教育时间不应少于24 学时。各级教育培训记录中签字完整,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完整,宜一人一档; b 企业级教育培训内容应包括:员工的安全职责,安全法规常识,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企 业安全文化理念,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安全行为规范,企业重点/重要危险源、控制措施及事 故应急措施,企业应急预案、有关事故案例等; 部门(车间)级教育培训的内容应包括:本部门(车间)安全状况和规章制度,作业场所和工 作现场的危险源、控制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部门消防设施和器材的使用、部 门区域的疏散逃生要求、现场事故案例等; 班组级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岗位危险源、控制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安全操作规程, 生产设备、安全装置、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作业现场疏散逃生路线,岗位事故案例等。

    4.6.3.2转复岗与“四新”人员安全教育

    转复岗、“四新”人员安全教育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企业内转岗人员和涉及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四新)的人员,应由新岗位或“四 新”责任部门、班组组织进行部门(车间)、班组级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和要求同新员工; a 离开岗位一年及以上的员工重新上岗时,应由所在部门(车间)、班组组织进行部门(车间) 级和班组级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和要求同新员工。

    4.6.4安全教育培训资料与记录

    4.6.4.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和师资、教材管理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和师资、教材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内容因包括:安全培训的管理职责、组织要求、各类人员培训内 容、培训时间、培训周期与学时要求、培训计划编制、实施、记录、培训效果评价要求等; a 应建立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师资库,宜建立外部师资库。应根据培训需求,建立企业基本安 全培训计划、大纲的培训教材,宜包括外部选购和内部编制的课本、课件等。

    4.6.4.2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应符合以下要求:

    4.6.4.3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应符合以下要求: a)各级培训应保持记录,记录中应有参加人员签到、培训内容、考试或考核方式等内容: b) 班组级的日常安全教育宜结合班组活动开展: 培训完成后应进行效果评价,一般培训应进行现场直观评价,包括评价参加人数、授课效果、 考试情况等,并保存记录;对于大型系统培训,宜采取培训效果调查表、跟踪评价等方式。对 未达到培训效果的,应进行补课或再培训: 应对各类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内容等进行登记,形成培训台账、档案; 安全管理部门应会同培训职能部门对企业及各部门安全培训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检查与监督, 每年进行总结并保存记录,或列入年度安全工作总结,

    4.7.1相关方识别和安全管理制度

    4.7.1.1相关方识别

    相关方识别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充分识别为企业提供服务和产品、其产品或活动涉及职业健康安全的相关方,并确定需施加 影响和加以监督的重点相关方; b)形成企业重点相关方台帐,其中应登记各重点相关方的信息和主管部门。

    4.7.1.2相关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

    相关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a)确定各重点相关方的归口管理职责,应遵循管业务必须管职业健康安全的原则,由安全管理部 门负责对相关部门的相关方管理进行监督: b 相关方识别、资质审核、选择、安全绩效评价等管理和现场控制要求; 对相关方现场和作业活动的监督检查要求; d)各类相关方选择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评价的标准

    4.7.2相关方安全管理要求

    4.7.2.1相关方选择、资质和职业健康安全绩

    相关方选择、资质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评价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对相关方单位的法定资质进行审查,符合国家和地方法规要求方可选择,收集并保存其资质 资料,审查并保存相关方特种设备作业、特种作业、建筑施工、危化品运输等人员的资质资料, 相关设备、特别是特种设备资质资料,安全管理体系资料等; b)对于长期服务的相关方,应进行选择评价,评价其风险控制的设施及人员等各方面的条件和能 力,并保存评价记录:

    c)对于长期服务的相关方,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评价,评价其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并保存评价记录。安全管理部门应组织评价,宜每年进行一次

    4.7.2.2相关方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相关方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与相关方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及职责,包括 现场管理、消防器材配置、设备安全装置管理、人员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检查与监督等各种 职责和管理要求,并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要求; b “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有效期与施工或服务周期等同。长期在企业从事零星项目施工或服务 的相关方,“安全管理协议”签订的有效期不应超过一年; C 对于承租方,应在“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中明确建筑物、设备设施等日常消防管理、房屋结构、 用途变更、设备设施安装使用等事项的各自职责和要求

    4. 7. 2. 3外来务工人员聘用

    外来务工人员聘用应符合以下要求: a)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台账,登记其身份证、进入企业时间和离开时间、工种、内外部安全培训和 取证情况、岗位劳动保护要求等; b) 企业直接聘用的岗位临时工、季节工等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企业员工管理; 应与外来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或与劳务工派遣机构签订用工合同。内容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 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病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的事项; d)外来务工人员应具备从事作业岗位应具备的健康条件,保存其(职业)健康证明。

    4.7.2.4相关方安全交底和教育

    相关方安全交底和教育应符合以下要求: a 相关方在一个服务期内首次进场作业前,应对相关方的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作业安全知 识告知交底,再行由其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并保存交底和培训记录。交底和培训内容应包括: 企业相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规程等要求,在企业作业可能接触的危险源及控制措施,发生事 故的应急处置要求,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b 相关方人员进行危险作业时,应办理危险作业审批手续,并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作业安全知 识告知交底或作业资格确认,交底应形成书面记录,并有相关方参加培训人员签字确认。

    4.7.3相关方安全监督检查

    相关方监督检查频次和记录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包括相关方主管部门的日常监督检查和作业现场所在部门的现场监督。其中主管部门的监督 检查应规定频次并保存记录; b) 相关方主管部门和作业现场所在部门应对其危险作业进行现场监督;7 c)安全管理部门应对相关方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在日常安全时,应涵盖相关方现场,并保存记录。

    4.7.4临时工作人员安全管理

    4.7.4.1进厂与接待

    临时工作人员进厂与接待应符合以下要求:

    a)对厂区内临时作业人员、实习人员、参观人员及其他临时相关方人员应建立相应的进入、接待 等管理规定; 应由相关人员陪同

    4.7.4.2临时进厂安全告知

    对厂区内临时作业人员、实习人员、参观人员及其他临时相关方人员应以必要的形式告 的安全注意事项。告知方式可包括张贴外来人员须知、在临时出入证上提示安全须知、重点 交底教育等。

    4.8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

    4.8.1建设项目“三同时”总体要求

    4. 8. 1. 1基本要求

    制定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建设项目生产安全、消防安全及职业病危害防护 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并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法规 的要求。

    4.8.1.2建设项目“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a)规定新、改、扩建项目的责任部门,项目的职业安全健康条件评审论证和分析要求、项目 安全、消防安全及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三同时”要求,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申报等 b)制度中应包括企业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的“三同时”要求

    4.8.2可行性分析和设计阶段“三同时”管理

    4.8.2.1项目可行性分析和设计资料

    项目可行性分析和设计资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在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时,应将生产安全及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投资一并纳入,同时 编报。保证建设项目投产后其生产安全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b 设计单位在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时,应遵守国家有关生产安全、消防安全、职业病危害防护的法 规、标准,依据安全及职业病危害防治预评价(论证分析)报告及其审核意见,完善初步设计, 同时编制《安全(职业病危害防治)设施设计》; 施工设计时应根据《安全(职业病危害防治)设施设计》内容,同时设计相应的生产安全、消 防安全、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设施和装置等,应对“四新”项目的安全健康、人机功效管理 等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4.8.2.2安全生产条件论证分析和安全技术评

    安全生产条件论证分析和安全技术评审应符合以下要求: a)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应参加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相关生产安全及职业病防治内容及《安全 (职业病危害防治)设施设计》的审查; b) 企业的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企业应当分别对其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论 证分析后,实施安全及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评价应由具有资质的单位实施,应保存相关报告。

    4.8.3施工阶段“三同时”管理

    4. 8.3. 1施工管理

    应对建设项目中职业安全健康防护设备设施和装置的采购、安装和施工等全过程进行监控,建立相 应的记录,索取相关的档案资料和资质证明。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应参与监督,并委托监理单位对施工方 的“三同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企业应对施 方及监理单位进行检查,保存检查记录。

    4. 8. 3. 2 试运行管理

    建设项目在试运行期间应同时对安全及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调试,委托具备资质的单位进行劳 监测、危害程度分级和有关设备的安全卫生检测、检验,并将试运行中劳动安全卫生设备运行 施的效果、检测检验数据、存在的问题记录在案。对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内容,应 设或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直至合格达标为止。

    4.8.4验收阶段“三同时”管理

    4.8.4.1验收评价

    凡需要进行预评价的建设项目,在正式验收前应进行安全验收评价与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评价应 由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并保存相关报告;对于验收中提出的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改进意见应按期 整改,直至验收合格。

    旅游标准4.8.4.2验收管理

    对于企业内部安全技术及职业病危害防护评审的新改扩项目,应依据可行性研究和施工设计中的职 业安全健康防护设备设施和装置的要求,以及试运行的各种检测和检验数据,组织竣工验收。验收可独 立进行,也可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应由安全管理部门、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及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人 员参加,验收后,应形成并保存各方签字的验收记录。

    4.8.5企业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管理

    企业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如涉及建筑物用途改变、场地变更、新工艺、人机功效变更等带来新的风 险等内容时,应组织有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及注册安全工程师参加的安全技术及职业病危 害防护评审,并制定相应方案后方可实施,其中涉及需向政府部门申报内容的,应按规定申报。验收后, 应形成并保存各方签字的验收记录,

    4.9.1安全投入保证

    建立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并形成文件。内容应包括安全投入费用的提取、使用及使用统计分析、专 款专用要求、审计监督等。

    4. 9. 2 安全投入费用保证

    4.9.2.1企业安全投入计划的制定应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并结合企业安全 管理与安全生产条件的需求。 4.9.2.2年度安全投入费用应纳入企业年度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日常维护等财务预算计划,或 单独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费用预算计划。 4.9.2.3安全技术改造等较大的安全投入费用应经安全技术论证分析、审核通过后实施,并有相关技 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及注册安全工程师参加 方便面标准,保存论证记录。 4.9.2.4安全投入费用的相关财务预算批准后,应制定各项目具体的实施方案或计划,每半年至少应 对费用使用情况及方案、计划完成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和统计,并保存记录。 4.9.2.5各项安全投入费用计划、方案项目,验收时应有安全管理部门参加。 4.9.2.6每年年底,安全管理部门应会同财务部门、相关部门对安全投入费用预算计划的使用情况、 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分析报告或列入年度安全工作总结。

    ....
  • 通信标准 安全生产标准 电子标准 生产标准 设备标准 计算机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