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2635-2020 黑龙江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技术规程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在生态保护极重要以外区域,开展农业生产功能指向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环境、灾害、生 态等单项评价,集成得到农业生产适宜性,划分为适宜、一般适宜、不适宜三个等级(参见附录C)。 地势越平坦,水资源丰度越高,光热越充足,土壤环境容量越高,气象灾害风险越低,且地块规模 和连片程度越高,农业生产适宜性等级越高。 市县层面,应根据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对农业生产相关功能的分区要求,补充相应评价内容,进 步细化评价单元、提高评价精度。若省级评价内容和精度可满足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需要,宜直接 在省级评价结果基础上开展综合分析,
6.4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
在生态保护极重要以外区域,开展城镇建设功能指向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环境、灾害、区 位优势度等单项评价,集成得到城镇建设适宜性,划分为适宜、一般适宜、不适宜三个等级(参见附录 D 地势越低平,水资源越丰富,水气环境容量越高,人居环境条件越好,自然灾害风险越低,且地块 现模和集中程度越高,地理及交通区位条件越好,城镇建设适宜性等级越高。 市县层面石油化工标准规范范本,可提高评价精度,确定城镇建设不适宜区范围和边界。宜根据需要增加区位、人口、经 济、社会等要素识别适宜城镇建设区域
基于现有经济技术水平和生产生活方式,应以土地资源、水资源为约束,缺水地区重点考虑水平衡, 分别评价各评价单元可承载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的最大规模(参见附录E)。有条件地区宜结合环境质 量目标及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等因素,补充评价环境容量约束下可承载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的最 大规模。按照短板原理,宜取各约束条件下最小值作为可承载的最大规模。对照国内外先进水平,在技 术进步、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情况下,评价相应可承载农业生产、城镇建设最大规模。 省级评价以市级行政区为单元评价承载规模,市级评价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评价承载规模,宜根据 需要细化评价单元。
6.6.1资源环境烹赋分析
分析土地、水、能源矿产、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特征及变化 趋势,结合气候、生态、环境、灾害等要素特点,应选取省域平均情况或其他对标地区作为参考,总结 资源环境比较优势和限制因素。
6.6.2问题和风险识别
DB23/T26352020
将生态保护重要性、农业生产及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与主地利用现状进行对比,识别以下空间 冲突:生态保护极重要区中现状耕地、园地、人工商业林、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和规模;现状耕地、永 久基本农田在农业生产不适宜区、生态保护极重要区中的空间分布和规模;现状城镇用地在城镇建设不 适宜区、生态保护极重要区的空间分布和规模;农村居民点在地质灾害高风险区的空间分布和规模。 依据评价结果,综合分析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现状的规模、结构、布局、质量、效率、效益及动态变 化趋势,判断区域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识别因生产生活利用方式不合理、资源过度开发和粗放利用引起 的水平衡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下降、湿地退化、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水污染、土壤污染、 大气污染等资源环境问题,预判未来变化趋势和存在风险
根据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结果,对农业生产适宜区,有必要的结合一般适宜区,分析主地利用现状 结构,形成农业生产空间潜力分析图。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经济可行的原则,结合可承载农业生 产的最大规模,分析可开发为耕地的潜力规模和空间布局,以及现状耕地质量的提升潜力。 根据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对城镇建设适宜区,有必要的结合一般适宜区,分析土地利用现状 结构,形成城镇建设空间潜力分析图。综合城镇发展阶段、定位、性质、发展目标和相关管理要求,结 合可承载城镇建设的最大规模,分析可用于城镇建设的潜力规模和空间布局,以及现状城镇空间优化方 向。
6. 6.4 情景分析
有条件地区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不同情景,分析气候变化对主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系统、自然灾 害、能源资源等的影响,研判变化趋势和重大风险,提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应对策略。 分析技术进步、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等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不同影响,提出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资 源环境承载能力提升的路径及具体措施。 模拟重大工程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变化等不同情景,分别给出并比对相应的评价结果。
数据收集清单见表A.1
DB23/T26352020
表A.1数据收集清单
DB23/T26352020
表A.1数据收集清单(续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竞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表A.2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表
DB23/T26352020
表A.2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表(续)
B.1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DB23/T26352020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方法
= Max(SDX,TQ,A,SR)
B.1.1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要性
宜在物种与生态系统两个层次进行评价。 在物种层次,陆生生物宜采用物种分布模型进行评价。应以一、二级保护物种和其他具有重要保护 介值的物种为保护目标,全面收集区域动植物多样性和环境资源数据。根据关键物种分布点的环境信息 和背景信息,应用物种分布模型量化物种对环境的依赖关系,从而预测任何一点某物种分布的概率,结 合关键物种的实际分布范围确定重点区域。常用的物种分布模型主要包括回归模型、分类树和混合大量 简单模型的神经网络、随机森林等。在单个物种分布范围的基础上,叠加得到多个物种的空间分布图, 根据物种的保护价值和集中程度确定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的重要性。水生生物以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诊稀濒危物种及其他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物种为保护目标,全面收集区域物种分布范围、种群数量等数 据,确定单个物种集中分布区域。在单个物种分布范围基础上,叠加得到多个物种的空间分布图,根据 物种保护价值和集中分布程度确定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的重要性。 在生态系统层次,应按如下评价准则明确优先保护生态系统类型,进而补充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重 要区域。应将原真性、完整性高的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划入极重要等级,其他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划入重要 等级。 a)优势生态系统类型:生态区的优势生态系统往往是该地区气候、地理与土壤特征的综合反映, 体现了植被与动植物物种地带性分布特点。优势生态系统的保护能有效保护其生态过程与构成生态系统 的物种组成。 b)反映了特殊的气候地理与土壤特征的特殊生态系统类型:一定地区生态系统类型是在该地区的 气候、地理与土壤等多种自然条件的长期综合影响下形成的。相应地,特定生态系统类型通常能反映地 区的非地带性气候地理特征。体现非地带性植被分布与动植物的分布,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c)只在黑龙江省分布的特有生态系统类型:由于特殊的气候地理环境与地质过程,以及生态演替, 发育与保存了一些特有的生态系统类型,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具有特殊的价值。 d)物种丰富度高的生态系统类型:指生态系统构成复杂,物种丰富度高的生态系统,这类生态系 统在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B. 1.2 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
DB23/T26352020
R, = P, X α
表B.1各类型生态系统地表径流系数均值
DB23/T26352020
表B.1各类型生态系统地表径流系数均值(续)
此外,宜将保障饮用水源安全的重要水源地作为高等级区纳入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评估中。
B.1.3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
以水土保持量(潜在土壤侵蚀量与实际土壤侵蚀量的差值)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修正的水土流失方 程(RUSLE)进行计算,具体方法见公式(B.4)
式中: R半—第k个半月的降雨侵蚀力(MJ·mm/hm·h·a); 一年的24个半月,k=1,2,,24; i一所用降雨资料的年份,i=1,2,,n; j一第年第k个半月侵蚀性降雨日的天数,j=1,2,,m; Pij.k一一第年第k个半月第个侵蚀性日降雨量(mm); 一暖季时α=0.3937,冷季时α=0.3101。 土壤可蚀性因子K主要与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土体结构、渗透性等土壤理化性质有关,具体方 长见公式(B.6)。
式中: C一旱地的植被因子; 一小数形式的植被覆盖度。 其他生态系统类型赋值见表B.2:
DB23/T26352020
式中: C一旱地的植被因子; 一小数形式的植被覆盖度。 其他生态系统类型赋值见表B.2:
林、草、灌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因子赋值
B.1.4防风固沙功能重要性
应采用修正的风蚀方程来进行计算,主要考虑因素有风速、湿度、主壤、地形和植被等,具体方法 见公式(B. 8) ~ (B.12)
信息服务平台 式中: SR 防风固沙量(t/kma); Ci 潜在风蚀量(t/kma); Sp 实际风蚀量(t/km2a); Qr 潜在风沙转移量(kg/m); Q iati 最大转移量(kg/m); Qp 实际风沙转移量(kg/m); Opmax 最大转移量(kg/m); 最大风蚀出现距离(m); WF 气候因子; EF 土壤可蚀因子; SCF 土壤结皮因子; RS 地表糙度因子:
DB23/T26352020
WF=WfXPXSWXSD ..................
B. 1.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级
应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或物种数)为基础确定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级别,按栅格单元服 务功能量(或物种数)评价值大小进行降序排列,分别将累积服务功能量占前50%、5080%、80100% 的像元划分为极重要、重要和一般重要3个等级,形成各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级评价结果。 对重要性等级结果进行完善。将重要饮用水源地补充纳入水源涵养极重要区,将极小种群分布区等 其他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补充作为生物多样性维护极重要区。
评价水土流失敏感性、沙化敏感性,分别划分为极敏感、敏感和一般敏感3个等级,取各项结 高等级作为生态敏感性等级,具体方法见公式(B.13) STM = Max(STL,SH)
DB23/T26352020
式中: STM一一生态敏感性; STL一水土流失敏感性; SH一沙化敏感性; 已开展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专项调查监测的地区,直接使用相应的最新成果,并按照以下规则衔接 结果等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中,土壤水力侵蚀强度剧烈和极强烈、强烈和中度、轻度和微度分别 划为水土流失极敏感、敏感和一般敏感3个等级;沙化土地监测成果中极重度和重度、中度和轻度分别 划为沙化极敏感和敏感等级,其他区域为一般敏感等级。 无专项调查成果需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敏感性评价,
B.2.1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表B.3水士流失敏感性评价因子分级赋值
B.2.2沙化敏感性评价
具体方法见公式(B.15)
DB23/T26352020
表B.4沙化敏感性评价因子分级赋值
B.3.1初判生态保护重要性等级
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的较高等级,作为生态保护重要性等级的初判结 果,划分为极重要、重要、一般重要3个等级,具体方法见表B.5。
态保护重要性等级别判
B.3.2修正生态保护重要性等级
基于生态廊道进行修正。基于野生动物活动监测结果和专家经验,对于野生动物迁徙、洄游十分重 要的生态廊道,将初判结果为重要等级的图斑调整为极重要等级、一般重要等级的图斑调整为重要等级。 生态系统完整性修边。宜考虑自然边界,依据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或生态系统完整性确定的边界,如 林线、分水岭,以及生态系统分布界线,对生态保护重要性极重要、重要等级的区域进行边界修正。
C.2.1土地资源评价
评价时应扣除河流、湖泊及水库水面区域。
C. 2. 1.1评价方法
DB23/T26352020
具体方法见公式(C.1) NGT = f(S,K2) . (C.1) 式中: NGT农业耕作条件; S坡度; K—土壤质地。
具体方法见公式(C.1) 式中: NGT农业耕作条件; S坡度; K—土壤质地。
C.2.1.2评价步骤
通过降水量表征,对于降水量难以全面反映区域农业供水条件的,宜采用干旱指数或用水总量 标模数反映。
表征,对于降水量难以全面反映区域农业供水条件的,宜采用干旱指数或用水总量控制
C.2.2.1评价方法
具体方法见公式(C.2)。 式中:
NGS = f(Pi)
NGS—农业供水条件; P降水量。
C. 2. 2. 2 评价步骤
DB23/T26352020
基于区域内及邻近地区气象站点长时间序列降水观测资料,通过空间插值得到多年平均降水量分 图层,降水量应按≥1200mm、800~1200mm、400~800mm、200~400mm、<200mm分为很湿润、湿 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5个等级。 仅通过降水难以全面反映农业供水条件的区域,宜采用干旱指数计算。干旱指数为年蒸发能力和年 降水量的比值,按照≤0.5、0.5~1.0、1.0~3.0、3.0~7.0、>7.0分为很湿润、湿润、半湿润、半干 旱、干早5个等级。 对于现状农业供水结构中过境水源占比较大且仅通过降水、干旱指数评价难以全面反映农业供水条 件的区域,宜采用县级行政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模数计算。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模数按≥25方m/km~、13~ 25万m/km、8~13万m/km、3~8万m/km、<3万m/km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5个等级。
C.2.3.1评价方法
具体方法见公式(C.8)
具体方法见公式(C.8)
式中: NSQ 农业生产气候条件; PC——光热条件。
C.2.3.2评价步骤
NSO= f(PC)
统计各气象台站多年日平均气温≥0℃活动积温,进行空间插值,结合海拨校正后(以海拔高度每 上升100m气温降低0.6℃的温度递减率为依据)得到活动积温图层,按4000~5800°、1500~4000°、<1500° 制分为一般、较差、差3级,生成活动积温分级图。 市县层面,宜增加多年平均日照时数等评价指标,依据GB/T21986修正光热条件等级结果,
C.2.4.1评价方法
具体方法见公式(C.4) APE = f(Vse) (C.4) 式中: 服 农业生产环境条件; N 土壤环境容量,通过土壤污染风险等级高低反映土壤环境容纳重金属等主要污染物的能力
具体方法见公式(C.4) 式中: APE——农业生产环境条
C.2.4.2评价步骤
C.2. 5. 1评价方法
DB23/T26352020
锅炉标准规范范本f(Dd,Df,D) ...C.5)
Rm =f(Dd,Df,D)
Dd干旱灾害危险性; D洪涝灾害危险性; D一低温灾害危险性; Rm—气象灾害风险,指农业生产受到干旱、洪涝和低温冷害等与气象因子有关灾害影响程度 强度及其发生的频(概)率。
C. 2. 5. 2 评价步骤
根据地下水位来划分敏感区域,再采用蒸发量、降雨量、地下水矿化度与地形等因素划分敏感性等 级,具体方法见公式(C.6)
YZH=/I×M×D×K
电力标准规范范本DB23/T26352020
....- 环境标准
- 相关专题: 国土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