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2975-2019 海洋牧场建设技术规范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7.2.4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鱼礁功能,尽可能地增大礁体表面积、透空性、透水性。对
7.3.2钢筋混凝土构件礁
按照SC/T9416规定制作。 混凝土构建礁体进行配筋时,受力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5mm,全截面纵向钢筋最小配筋 率0.2%,纵向钢筋最大间距为300mm,横向钢筋最大间距为300mm。 礁体各构件之间的连接保持较高强度,保持礁体整体的稳定性,确保投放和使用期间礁体整体结 构不被破坏。
按照GB/T712、GB50017、GB50205、SC/T9416规定制作
7. 3. 4 报废船确
DB13/T 29752019
8.1海洋牧场总体布局应遵循生态优先、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根据水动力和海域特色进行布局。根 据面积大小和功能可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功能区,不同功能区间留出空白区域。近岸6m以浅适合设置 生态底播增殖区,开展贝类、海珍品的增殖。6m~15m海域可设置多营养层次生态增殖区,上层进行 筏式贝藻生态养殖;中下层投放资源增殖型人工鱼礁,开展贝类、海珍品、鱼类等的增殖。15m~30m 海域设置渔业资源养护与增殖区,可进行鱼类养护、贝类增殖等。
9.1礁体在海上安装、投放期间,根据有关规定发布航行通告,作业海区应安装专用的航标,设置警 示标志。 9.2投放前制定礁体投放方案,包括投放海域、投放时间、运输路线、作业船舶等内容。在投放位置 用定位仪定位,并安放浮标。
投放时间选择在小潮和平潮时施工。 根据礁体材料、大小、水深、流速、布局等条件灵活选用礁体投放方法,对小型钢筋混凝土构件 礁可从船上直接投放或用吊机把礁体吊至海面脱钩投放,对大、中型钢筋混凝土构件礁一般用吊机把 礁体吊至海底脱钩投放,
9.3按个体或者设定礁体单元记录礁体的编号、地理位置,施工完成后绘制礁体结构示意图、平面布 局图,注明中心点和牧场区边线上主要连接点、拐点的经纬度。
9.3按个体或者设定礁体单元记录礁体的编号、地理位置,施工完成后绘制礁体结构示意图、平面不
立根据牧场功能定位进行配套 宜配有育苗场、加工厂和展示厅、实验室、监控室、办 宿舍等陆上保障设施,布局应方便苗种生产 、成品加工、运输和管理。
在牧场区设置浮标等警示标志,配有看护船只粮油标准,有条件的宜配备水下监测系统、海上监管平台等
11.1宜在牧场区适当栽培马尾澡等大型藻类,增殖放流魁蚶、牡蛎等当地主著的优势种,构建贝 礁生态系统,提高渔业资源量。 11.2增殖对象和数量依据牧场区生态环境、生物资源、生物承载力等条件来确定,不能发生生物入 侵、超出生物承载力、引入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等不良现象,
7.2.4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鱼礁功能,尽可能地增大礁体表面积、透空性、透水性。对
7.3.2钢筋混凝土构件礁
按照SC/T9416规定制作。 混凝土构建礁体进行配筋时,受力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5mm,全截面纵向钢筋最小配筋 率0.2%,纵向钢筋最大间距为300mm,横向钢筋最大间距为300mm。 礁体各构件之间的连接保持较高强度,保持礁体整体的稳定性,确保投放和使用期间礁体整体结 构不被破坏。
按照GB/T712、GB50017、GB50205、SC/T9416规定制作
7. 3. 4 报废船确
DB13/T 29752019
8.1海洋牧场总体布局应遵循生态优先、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根据水动力和海域特色进行布局。根 据面积大小和功能可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功能区,不同功能区间留出空白区域。近岸6m以浅适合设置 生态底播增殖区,开展贝类、海珍品的增殖。6m~15m海域可设置多营养层次生态增殖区,上层进行 筏式贝藻生态养殖;中下层投放资源增殖型人工鱼礁,开展贝类、海珍品、鱼类等的增殖。15m~30m 海域设置渔业资源养护与增殖区,可进行鱼类养护、贝类增殖等。
9.1礁体在海上安装、投放期间,根据有关规定发布航行通告,作业海区应安装专用的航标,设置警 示标志。 9.2投放前制定礁体投放方案,包括投放海域、投放时间、运输路线、作业船舶等内容。在投放位置 用定位仪定位,并安放浮标。
投放时间选择在小潮和平潮时施工。 根据礁体材料、大小、水深、流速、布局等条件灵活选用礁体投放方法,对小型钢筋混凝土构件 礁可从船上直接投放或用吊机把礁体吊至海面脱钩投放,对大、中型钢筋混凝土构件礁一般用吊机把 礁体吊至海底脱钩投放,
9.3按个体或者设定礁体单元记录礁体的编号、地理位置,施工完成后绘制礁体结构示意图、平面布 局图形位公差标准,注明中心点和牧场区边线上主要连接点、拐点的经纬度。
9.3按个体或者设定礁体单元记录礁体的编号、地理位置,施工完成后绘制礁体结构示意图、平面不
立根据牧场功能定位进行配套 宜配有育苗场、加工厂和展示厅、实验室、监控室、办 宿舍等陆上保障设施,布局应方便苗种生产 、成品加工、运输和管理。
在牧场区设置浮标等警示标志,配有看护船只,有条件的宜配备水下监测系统、海上监管平台等
11.1宜在牧场区适当栽培马尾澡等大型藻类,增殖放流魁蚶、牡蛎等当地主著的优势种,构建贝 礁生态系统,提高渔业资源量。 11.2增殖对象和数量依据牧场区生态环境、生物资源、生物承载力等条件来确定,不能发生生物入 侵、超出生物承载力、引入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等不良现象,
....- 海洋标准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