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122-2020 地质灾害调查规范.pdf

  • DB14/T 2122-2020  地质灾害调查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3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10-17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指对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质量要求,即对工作地区的地质灾害调查研究所达到的详细和准确利 质灾害调查的性质、比例尺以及工作地区的自然地理和地质条件不同,其精度要求也不同。

    4.2.1.1点调查包括地质灾害, 环境点调香。调香重点为害点调查 地质环境点的选取应真实、准确 环境条杀牛。 4.2.1.2地质环境点包括地貌点、 地层 地质构造点、水文地质点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点等。野 外调查记录按附录A表A.9地 4.2.1.3根据已掌握资料和群众 (隐惠)点逐一进行现场调查。调查范围应包 活所有可能对地质灾害发育有影响或可能致 良地质灾害现象发育地段。对滑坡、崩塌、泥石流易 输油(气)管线等应进行追索法调查 .2.1.4调查应采用遥感调查、地面调查、 共基础设施、居民点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以及规模大且稳定性较差的灾害体应进行大比例尺地面测

    高速公路标准规范范本DB14/T21222020

    绘;对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危害程度大或具有典型结构和演化特征的灾害点,宜布设适当钻探、山地工 程、物探等工作量,了解岩土体结构,获取必要的物理力学参数。 4.2.1.5应加强对复合型地质灾害的认识和评估,尤其应评估地面塌陷影响范围内山体滑坡、崩塌发 生的可能性。

    4.2.2.1采用遥感和网格控制调查, 对地质环境条件进行调查及修测,了解地质灾害形成演化的地形 地貌、岩(土)体结构等地质环境条件;了解已发生灾害点的区域分布、发育规律及形成机理;了解隐 患点分布范围、规模、结构特征、影响因素和诱发因素等,对其复活性和危险性进行评估。 4.2.2.2调查路线宜垂直岩层走向、构造线走向以及地貌变化显著的方向进行布设。线路间距应适当, 要对整个区域地质环境发育条件做到控制性调查。

    根据地质灾害调查的性质、危害对象等级和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确定调查精度,以地质灾害 例尺来体现。

    表1地质灾害测绘比例尺分级 地质灾害测绘比例尺 危害对象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地质条件 复杂 1:5000 1:5000 1 :10000 中等 1:5000 1:5000 1:10000 复杂程度 简单 1:5000 1:10000 1 :10000 4.3.3 危害对象的确定及等级划分: a) 应根据地质灾害(隐患)所危及的范围确定其危害对象, 主要包括县城、村镇、主要居民点、 厂矿、重要公共基础设施等。 b) 应根据危害对象的重要性按表2划分危害等级。 表2 危害对象等级划分 危害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或潜 直接经济损失≥100万 ?<500万 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或潜 经济损失 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 元,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 5000万元 在经济损失<500万元 城镇 威胁人数≥500人 威胁人数≥100人~ 危 <500人 威胁人数<100人 害 交通道路 二级铁路,高速公路 三级铁路, 二级公路 铁路支线,三级以下公路 对 大型以上水库,重大水利 中型水库,省级重要水利水电 小型水库,县级水利水电 象 大江大河 水电工程 工程 工程 矿山 能源矿山,如煤矿 非金属矿山,如建筑材料 金属矿山,稀有、稀土矿

    4.3.4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划分:

    按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及不良地质现象、人 动等,可将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划分为简单、中等和复杂三种类型,见表3,

    DB14/T 21222020

    表3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划分

    4.4.1调查以遥感调查为先导,以野外实地调查为主的方式进行。进行1:10000地质灾害测绘工作的 区域,野外调查观测路线间距200m~500m,调查点数不应少于5点/km。进行1:5000地质灾害测绘工 作的区域,野外调查观测路线间距50m~200m 调查点数不应少于10点/km2。通过不同比例尺的地质 灾害测绘工作现场圈画地质灾害隐患的范围,评价其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对重大灾害隐患点进行大比例 尺平面和剖面测绘,辅以必要的钻探、 物探、 山地工程等验证

    包括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诱发因素资料, 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资料,相关社会、经济资料以及各级 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的地质灾害防治法规规划和群测群防体系等防灾减灾资料

    5.2.1遥感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DB14/T 21222020

    a 地质灾害体调查,包括识别地质灾害体、确定灾害体的空间分布特征、解译地质灾害体的类型、 边界、规模、形态特征,分析其位移特征、活动状态、发展趋势、并评价其危害范围和程度。 b 地质环境背景条件调查,主要调查与灾害体发育有关的地貌类型、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 水文地质现象和地表覆盖等内容。 5.2.2根据调查内容和调查精度,选用高分辨率卫星、航空遥感或无人机遥感等信息源对地质灾害体 进行调查。无人机遥感主要用于危害较大、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典型地质灾害点的大比例尺测绘。 5.2.3遥感解译包括:建立解译标志、初步解译、野外验证和详细综合解译四个步骤。野外验证要求 对初步解译结果及所有的不确定及疑问点进行野外实地验证。 应按表A.10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点信息表逐一填写解译结果及野外实施验证情况。 对于位于县城、集镇、重要建筑工程、交通线及其它重要场所附近的地质灾害体除可解译程度 很高,前人研究程度较深者外,应该尽可能全部进行野外验证。 其它地质灾害初步解译结果的野外验证率应不少于60%。 5.2.4应提交专门的遥感调查报告,包括:目的任务、完成主要工作量;进行调查质量(精度)评述; 遥感图像(数据)的类型、分辨率、接收时间、图像处理和遥感解译、图件编制的方法技术;遥感解译 结果及综合分析灾害形成的基本地质环境条件及触发因素;灾害发育规律,评价其影响及危害,及灾害 危险性分区结果

    5.3.1观测路线与观测点的密度须根据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危害对象的重要性以及地质灾害点的密 度合理布置,要满足调查基本工作量的要求 5.3.2对所有灾害(隐患)点逐一进行现场调查。对于规模大、稳定性差、危害程度大的地质灾害(隐 患)点应进行大比例尺的地面测绘 5.3.3地质灾害不发育的区段,可视具体情况作地质环境条件控制性定点调查。 5.3.4对地质条件复杂区, 一般居民点均应布设控制性调查点。 5.3.5对于同类群发地质灾害,应一点一表,不得将相邻的灾害体合定为一个观测点。对于同一地点 存在的不同类型地质灾害,以主要灾害类型为主可以只定一点,但应作好其它类型灾害的记录, 5.3.6野外调查记录须按照调查表规定的内容逐一填写,不得遗漏主要调查要素,并用野外调查记录 本做沿途观察记录,附必要的示意性平面图、剖面图或素描图以及影像资料等。 5.3.7图上观测点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凡能在图上表示出面积和形状的灾害地质体,均应在实地勾绘在手图上,不能表示实际面积、 形状的,用规定的符号表示。 滑坡点定在滑坡后缘中部,泥石流点定在堆积区顶部,崩塌点定在崩塌发生的前沿,不稳定斜 坡点定在变形区中部,地面塌陷定点在塌陷变形中心,地裂缝定点在变形严重区中心。 C 一般调查点采用手持CPS和微地貌相结合的方法定位,重要的调查点采用全仪器法定位,定位 误差不得大于10m,不得跨沟谷。 5.3.8 灾情与险情分级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分级标准

    5.4.1钻探方法可在严重威胁县城、集镇、矿山、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居民点的地质灾 中采用。 5.4.2钻探应在地面调查工作基础上进行。

    DB14/T21222020

    5.4.3滑坡勘查中应初步查明滑动层面位置及要素,滑坡的稳定程度及深部滑动情况,为评价滑坡的 稳定性提供有关参数。 5.4.4对于危岩体厚度较大、规模较大的崩塌,在危岩软弱基座处布置钻孔,控制危岩、软弱夹层及 基座。 5.4.5钻孔竣工后,须及时提交各种资料,包括钻孔施工设计书、岩芯记录表(岩芯的照片或录像) 岩芯素描图、钻孔地质柱状图、采样记录、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记录、测井曲线、钻孔质量验收书、钻孔 施工小结、封孔报告等。

    5.5.3探槽、浅井的深度应根据调查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施工安全具体确定。 5.5.4对探槽、浅并揭露的地质现象及时进行详细编录和制作大比例尺(一般为1:20~1:100)的展 视图或剖面图,内容包括:地层岩性界线、结构、构造特征、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特征、取样位置等, 对重要地段(滑面带等)应进行拍照或录像

    5.5.3探槽、浅井的深度应根据调查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施工安全具体确定。

    山物探方法 应用范围 电测深法、电剖面法、浅层折射波法、浅层反射波法、瑞利波法、瞬变电磁法、层 初步查明崩塌、滑坡、泥石流范围、 斤成像、综合测井、声波法、无线电波透视、测氢法 厚度和结构 电测深法、电部面法、瞬变电磁法、浅层折射波法、浅层反射波法、高密度、探地 初步查明覆盖层厚度和基岩面埋深 雷达、综合测井 5.6.5物探测线的布置须根据调查要求、测区地形、地物条件,因地制宜设计。测线长度、间距以能 控制被探测对象为原则,主要测线方向须垂直于地质灾害体的长轴方向(崩塌、滑坡体纵轴方向等), 并尽可能通过钻孔或地质勘查线。 5.6.6物探成果应包括工作方法、地质灾害的地球物理特征、资料的解释推断、结论和建议,并附相 应的工作布置图,平剖面图,曲线图,解释成果图等。

    5. 7 测试与试验

    5.7.1岩土体性能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b)原位测试方法主要选择现场直剪试验和岩石声波测试等 c)对于规模特大、危害严重的典型滑坡,可开展滑面(带)岩体或土体现场直剪试

    5.7.2室内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主要测试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水化学成分。对开展勘查及部分测绘的地质灾害应采取样 品测试。测试项目可参照表7执行。 b 室内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指标应包括:密度、天然重度、干重度、孔隙率、孔隙比、吸水率、 饱和吸水率、抗剪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单轴抗压强度。 C 室内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测试指标一般包括:密度、天然重度、干重度、天然含水量、孔隙比、 饱和度,颗粒成份、压缩系数、凝聚力、内摩擦角。粘性主应增测塑性指标(塑限、液限、计 算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和含水比)、无侧限抗压强度等。砂土应增测最大干密度、最小干密度、 颗粒不均匀系数、相对密度、渗透系数等,

    DB14/T 21222020

    表7地质灾害调查室内测试项目

    6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调查

    6.1.1应对调查区成灾地质环境条件进行调查,并做好沿途观察与描述。 6.1.2在调查中,应按规定要求定地质环境条件控制点,内容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 体工程地质、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野外调查记录按附录A表A.9地质环境野外调查记 录表填写。

    6.2.1以资料收集为主,并结合遥感影像,确定工作区地貌单元的成因形态类型。 6.2.2调查与地质灾害发育相关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斜坡形态、类型、结构、坡度,以及悬崖、 沟谷、河谷、河漫滩、阶地、沟谷口冲积扇等;微地貌组合特征、相对时代及其演化历史。 6.2.3调查人工地形地貌形态、规模及其稳定性条件,包括:人工边坡、露天采矿场、水库和大坝、 堤防、弃渣堆等。

    沟谷、河谷、河漫滩、阶地、沟谷口冲积扇等;微地貌组合特征、相对时代及其演化历史, 6.2.3调查人工地形地貌形态、规模及其稳定性条件,包括:人工边坡、露天采矿场、水库和大坝、 堤防、弃渣堆等。 6.3地质构造 6.3.1以收集资料为主,并结合遥感解译,分析区域构造格架,构造优势面及组合,主要构造运动期 次和性质,以及新构造运动(尤其是全新世以来的构造运动)及其地貌特证。 6.3.2应收集区域断裂活动性、活动强度和特征,以及区域地应力资料,区域地震活动、地震加速度 或基本烈度,分析区域新构造运动、现今构造活动,地震活动以及区域地应力场特征。 6.3.3核实调查主要活动断裂规模、性质、方向、活动强度和特征及其地貌地质证据,分析活动断裂 与地质灾害发育的关系。 6.3.4调查各种构造结构面、原生结构面和风化卸荷结构面的产状、形态、规模、性质、密度及其相 互切割关系,分析各种结构面与边坡几何关系及其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 6.4岩(土)体工程地质 6.4.1 区域地层以资料收集为主,收集调查区地层层序、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特征和接触关系。 6.4.2区域工程岩组以调查为主,包括:岩体产状、结构和工程地质性质,并应划分工程岩组类型及 其与地质灾害的关系,确定软弱夹层和易滑岩组,调查统计结构面产状、密度、规模,确定结构面分布 与组合特征及其与滑坡崩塌灾害的关系,并进行岩土结构分类。 6.4.3对于典型斜坡,应对其岩体结构和工程地质性质进行调查与测量,每个图幅应实测具有代表性 综合部面。 6.4.4应对岩体风化特征进行调查,调查风化层的分布、风化带厚度及其与岩性、地形、地质构造、 水、植被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调查斜坡不同地段差异风化与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的关系。 6.4.5对土体工程地质应进行调查,包括:土体分布、成因类型、厚度及其与斜坡结构和稳定性的关 系,测试分析土体颗粒组分、矿物成分、密实度、含水率及渗透性。

    6.4岩(土)体工程地质

    6.4.1区域地层以资料收集为主,收集调查区地层层序、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特征和接触关系。 6.4.2区域工程岩组以调查为主,包括:岩体产状、结构和工程地质性质,并应划分工程岩组类型及 其与地质灾害的关系,确定软弱夹层和易滑岩组,调查统计结构面产状、密度、规模,确定结构面分布 与组合特征及其与滑坡崩塌灾害的关系,并进行岩土结构分类。 6.4.3对于典型斜坡,应对其岩体结构和工程地质性质进行调查与测量,每个图幅应实测具有代表性 综合部面。 6.4.4应对岩体风化特征进行调查,调查风化层的分布、风化带厚度及其与岩性、地形、地质构造、 水、植被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调查斜坡不同地段差异风化与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的关系, 6.4.5对土体工程地质应进行调查,包括:土体分布、成因类型、厚度及其与斜坡结构和稳定性的关 系,测试分析土体颗粒组分、矿物成分、密实度、含水率及渗透性。

    6.5.1地表水和地下水调查以资料收集为主。 6.5.2结合遥感解译等资料,核实调查地表水入渗情况、产流条件、分布、冲刷作用以及地表水的流 通情况。 6.5.3对威胁县城、村镇、矿山、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居民点的泥石流沟应进行小流域面积、流 量、泥位核实评估,分析可能形成的灾害。并对行洪区、沟口和堆积区建筑物灾害风险进行评估。 5.5.4核实地下水基本特征,包括地下水类型、性质、水位及动态变化、流量、水化学特征,泉点、 地下水溢出带、斜坡潮湿带等分布及动态情况。

    DB14/T21222020

    6.5.5核实调查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含水层分布、类型、富水性、透水性、地下水位变化趋势,主要 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和分布。 6.5.6现场分析地下水的流向、径流和排泄条件、地下水与斜坡稳定性的关系,

    6.6.1气候与植被调查以资料收集为主。 6.6.2气候因素应调查发生滑坡、泥石流时的前期和临界降水量值。 6.6.3植被调查应结合遥感资料,确定植被的分布、类型、覆盖率、历时变迁与原因。 5.6.4植被与坡耕地调查,主要包括:植被种类、分布、覆盖率、风化层及饱水性、马刀树和醉汉林 等斜坡变形指示植物,水池分布及渗水状况。

    6.7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6.7.1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以资料收集和核实调查为主, 6.7.2了解区域社会经济活动,包括城市、村镇、乡村、经济开发区、工矿区、自然保护区的经济发 展规模、趋势及其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6.7.3了解工程活动及其地质环境效应,包括水电工程、矿业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地下工程 与地质灾害的关系。矿业工程应查明采矿条件与地面塌陷发育的关系,包括开采层位、埋深、采矿方式、 开采时间、矿井抽排水、采空区积水情况等

    7.1.1滑坡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

    根据滑坡体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形式等主要因素,可按表B.1进行分类。 b) 根据滑坡体厚度、运移形式、成因、稳定程度、 形成年代和规模等其它因素,可按表B.2进行 分类。 山 7.1.2 古(老)滑坡应按表C.1列标志进行野外识别。 7.1.3滑坡稳定性划分为稳定、较稳定和不稳定三级。 滑坡稳定性野外判别可按照表C.2标准执行。 7.1.4滑坡野外调查应以专业调查为主的方式开展。 7.1.5对县城、村镇、矿山、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以及滑坡灾害高发区居民点应进行现场滑坡调查。 7.1.6滑坡灾害点调查应进行实地量测,实测滑坡代表性剖面,并进行拍照、录像或绘制素描图。 7.1.7调查范围应包括滑坡分布区及可能造成危害影响的地区。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滑坡区调查、滑 坡体调查、滑坡成因调查、滑坡危害调查及滑坡防治情况调查。野外调查记录按附录A表A.1滑坡野外 调查表填写,不得遗漏滑坡主要要素。 7.1.8滑坡灾害点调查应根据调查分级按调查、测绘和勘查三个层次开展

    形态与规模:滑体的平面、剖面形状,长度、宽度、厚度、面积和体积。 边界特征:滑坡后壁的位置、产状、高度及其壁面上擦痕方向;滑坡两侧界线的位置与性状; 前缘出露位置、形态、临空面特征及剪出情况;露头上滑床的形状特征等。 表部特征:微地貌形态(后缘洼地、台坎、前缘鼓胀、侧缘翻边埋等),裂缝的分布、方向、 长度、宽度、产状、力学性质及其它前兆特征。 内部特征:通过野外观察和山地工程,调查滑坡体的岩体结构、岩性组成、松动破碎及含泥含 水情况,滑带的数量、形状、埋深、物质成分、胶结状况,滑动面与其它结构面的关系。

    DB14/T 21222020

    e 变形活动特征:访问调查滑坡发生时间,目前的发展特点(斜坡、房屋、树木、水渠、道路、 坟墓等变形位移及井泉、水塘渗漏或干枯等)及其变形活动阶段(初始蠕变阶段、加速变形阶 段、剧烈变形阶段、破坏阶段、休止阶段),滑动方向、滑距及滑速,分析滑坡的滑动方式、 力学机制和目前的稳定状态。

    7.2.3滑坡成因调查

    7.2.4滑坡危害情况调查

    对于滑坡危害,调查访问滑坡发生发展历史、人员伤亡以及建(构)筑物、田地、 不而导致的经济损失情况。分析与预测滑坡的稳定性,根据滑坡体大小以及滑坡体滑动 发生后可能成灾的范围及灾情,划定危险区。

    7.2.5滑坡防治情况调查

    调查滑坡灾害勘查、监测、 工程治理措施等防治现状及效果 7.3滑坡测绘 7.3.1地形测绘: a 滑坡区平面图测绘比例尺宜在1:1000~1:2000之间。 滑坡区剖面图测绘比例尺宜在1:500~1:1000之间, 7.3.2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应与测绘的地形图比例尺相同,除将滑坡主要要素标记在地形图上外,并 按7.2.2条规定做好详细记录。 7.3.3对于威胁严重且稳定性较差的滑坡应实测具代表性的纵横剖面,并进行拍照、录像或绘制素描 图。基本查明滑坡形成的地质条件、滑坡体特征和诱发因素,了解滑坡危害或成灾情况。 7.4滑坡勘查 7.4.1应初步查明滑坡体结构及各层滑坡面(带)的位置,了解地下水的位置、流向和性质,采取岩 土试样。 7.4.2勘查方法应以槽探为主、并辅以适量的钻探、井探等工作。 7.4.3 工程布置可采用主一辅剖面法。沿主滑方向布置由钻探、井探与槽探点构成的主勘查线,在其 两侧可布置1~3条由钻探、井探、槽探点构成的辅助勘查线。主勘查线上的勘查点不得少于3个。 7.4.4勘探孔的深度应穿过最下一层滑面,并进入稳定地层3m5m。 7.4.5应采取滑体与滑带岩土试样,测试物理、水理与力学性质指标。 7.4.6滑坡稳定性验算应根据滑动面类型和物质成分,选择有代表性的分析断面和适合的计算公式计 算,并可参考有限单元法、有限差分法、离散元法等进行综合考虑。可参照附录E. 7.4.7滑坡稳定性综合评价,应根据滑坡位置、规模、影响因素、滑坡前兆、滑坡区的工程地质和水 文地质条件,以及稳定性验算结果等综合判定,并应分析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 7.4.8滑坡勘查成果应包括:地质背景和形成条件,形态要素、性质和演化,平面图、剖面图,岩土 工程特性指标,稳定分析,防治建议等

    8.1.1崩塌的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

    a)根据崩塌(含危岩体)的规模等级,可按表B.3分类。 b)按表B.4的要求判断和划分崩塌的机理类型。

    DB14/T 21222020

    C 依据危岩体顶端距离陡崖坡脚高差大小,可按表B.5分类。 d 崩塌稳定性划分为不稳定、较稳定和稳定三级。崩塌稳定性野外判别可按表C.3执行。 8.1.2 县城、村镇、矿山、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崩塌灾害高发区的所有居民点须进行现场崩塌调查。 8.1.3 崩塌灾害点调查应进行实地量测,实测代表性剖面,并进行拍照、录像或绘制素描图。 8.1.4 崩塌调查包括危岩体调查和已有崩塌堆积体调查。野外调查记录按附录A表A.2崩塌野外调查 表填写,不得遗漏崩塌主要要素。

    1.5崩塌灾害点调查应根据调查分级按调查、测绘和勘查三个层次开展

    8.2.2危岩体调查内容

    危岩体位置、形态、分布高程、规模。 危岩体及周边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岩(土)体结构类型、斜坡组构类型。岩土 体结构应初步查明软弱(夹)层、断层、 褶曲、裂隙、裂缝、临空面、侧边界、底界(崩滑带) 以及它们对危岩体的控制和影响。查明构造结构面、原生结构面和风化卸荷结构面的产状、形 态、规模、性质、密度及其相互切割关系。 危岩体及周边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赋存特征。 危岩体周边及底界以下地质体的工程地质特征 危岩体变形发育史。历史上危岩体形成的时间,危岩体发生崩塌的次数、发生时间,崩塌前兆 特征、崩塌方向、崩塌运动距离、堆积场所、崩塌规模、诱发因素,变形发育史、崩塌发育史、 灾情等。 危岩体成因的动力因素。包括降雨、河流冲刷、地面及地下开挖、采掘等因素的强度、周期以 及它们对危岩体变形破坏的作用和影响。在高陡临空地形条件下,由崖下碉掘型采矿引起山体 开裂形成的危岩体,应详细调查采空区的面积、采高、分布范围、顶底板岩性结构,开采时间、 开采工艺、矿柱和保留条带的分布,地压现象(底鼓、冒顶、片帮、鼓帮、开裂、压碎、支架 位移破坏等)、地压显示与变形时间,地压监测数据和地压控制与管理办法,研究采矿对危岩 体形成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名 分析危岩体崩塌的可能性,初步划定危岩体崩塌可能造成的灾害范围,进行灾情的分析与预。 危岩体崩塌后可能的运移斜坡,在不同崩塌体积条件下崩塌运动的最大距离。 危岩体崩塌可能到达并堆积的场地的形态、坡度、分布、高程、地层岩性与产状及该场地的最 大堆积容量。应重视气垫效应和折射回弹效应的可能性及由此造成的特殊运动特征与危害。在 不同体积条件下,崩塌块石越过该堆积场地向下运移的可能性,最终堆积场地。 J 可能引起的灾害类型和规模,确定其成灾范围,进行灾情的分析与预测。 3 崩塌堆积体调查内容: 崩塌源的位置、高程、规模、地层岩性、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及崩塌产生的时间。 崩塌体运移斜坡的形态、地形坡度、粗糙度、岩性、起伏差,崩塌方式、崩塌块体的运动路线 和运动距离。 C 崩塌堆积体的分布范围、高程、形态、规模、物质组成、分选情况、植被生长情况、块度(必 要时需进行块度统计和分区)、结构、架空情况和密实度。 d 崩塌堆积床形态、坡度、岩性和物质组成、地层产状。 崩塌堆积体内地下水的分布和运移条件 分析崩塌堆积体可能失稳的因素,判断崩塌堆积体自身的稳定性和在上方崩塌体冲击荷载作用 下的稳定性,分析在暴雨等条件下向泥石流、崩塌转化的条件和可能性。 4 根据危岩崩落的距离和危岩带宽度初步预测崩塌隐惠点的危险区,分析预测危岩体、崩塌堆积 失稳可能造成灾害的影响范围,圈定危险区,确定受威胁对象,进行险情的分析和预测,提出专业监 群测群防、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等方面的防治对策

    崩塌灾害测绘的内容应包括崩塌区地形测绘和地质测绘。

    DB14/T 21222020

    a) 测绘平面图比例尺宜在1:500~1:2000之间。 b) 测绘面图比例尺宜在1:100~1:1000之间。对主要裂缝应专门进行更大比例尺测绘和绘制素 描图,

    8.4.1危岩体和崩塌堆积体勘查应包括:

    危岩体和崩塌类型、规模、范围,崩塌体的大小和崩落方向。 b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岩性特征和风化程度。 C 地质构造,岩体结构类型,裂缝和结构面的产状、组合关系、闭合程度、力学属性、延展及贯 穿情况。 d 崩塌前的迹象和崩塌原因。 e) 危岩体和崩塌堆积体稳定性评价与预测。 4.2 勘探方法应以剥土、探槽、探井等山地工程为主,可辅以适量的钻探工作。 4.3 危岩体和崩塌体应有不低于1条的实测剖面,每条勘查剖面的勘查点不少于3个。 4.4 勘探孔的深度应穿过堆积体或探至拉裂缝尖灭处。 4.5 勘查成果应包括:危岩体和崩塌区的范围、类型,稳定性与危险程度,以及防治措施的建议。

    9.2.2地质条件调查:

    a 流域调查。形成区:调查地势高低,流域最高处的高程,斜坡稳定性,沟谷发育程度,冲沟切 割深度、宽度、形状和密度,流域内植被覆盖程度,植物类别及分布状况,水土流失的情况等; 流通区:调查流通区的长度、宽度、坡度,沟床切割情况、形态、平部面变化,沟谷冲、淤均 衡坡度,阻塞地段石块堆积,以及跌水、急弯、卡口情况等。根据表C.9对泥石流沟堵塞程度 进行评价;堆积区:调查堆积区形态、面积大小,堆积过程、速度、厚度、长度、层次、结构, 颗粒粒度级配,坚实程度,磨圆程度,堆积扇的纵横坡度,扇顶、扇腰及扇线位置,及堆积扇 发展趋势等。 b 地形地貌调查。确定流域内最大地形高差,上、中、下游各沟段沟谷与山脊的平均高差,山坡 最大、最小及平均坡度,各种坡度级别所占的面积比率,分析地形地貌与泥石流活动之间的内 在联系,确定地貌发育演变历史及泥石流活动的发育阶段

    DB14/T21222020

    9.2.3泥石流特征调查:

    a. 根据水动力条件,确定泥石流的类型 b 调查泥石流形成区的水源类型、汇水条件、山坡坡度、岩层性质及风化程度,断裂、滑坡、崩 塌、岩堆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及可能形成泥石流固体物质的分布范围、储量。 调查流通区的沟床纵横坡度、跌水、急湾等特征,沟床两侧山坡坡度、稳定程度,沟床的冲淤 变化和泥石流的痕迹。 d 调查泥石流的运动过程,测量了解泥石流的动力特征(流速、流量、弯道超高、冲击力等) 调查堆积区的堆积扇分布范围、表面形态、纵坡、植被、沟道变迁和冲淤情况,堆积物的性质、 层次、厚度、一般和最大粒径及分布规律。判定堆积区的形成历史、堆积速度,估算一次最大 堆积量。 e 调查泥石流活动历史,包括历次泥石流发生的时间、频数、规模、、天 形成过程、泥石流泥位标 高,规模爆发前的降水情况和爆发后产生的灾害情况 f 采用泥石流沟严重程度数量化表,见附录D.1。根据附录D.2对泥石流沟易发程度进行评判。 2.4 泥石流成因调查:P a 基本查明泥石流的物源条件, 包括物源来源、类型、分布、储量、特征和补给方式等。 b) 基本查明泥石流发生的地形地貌条件,包括流域面积、主沟长度、沟床比降、山坡坡度和流域 形态等,确定流域地貌发育演化历史及泥石流活动的发育阶段。 C 调查泥石流形成的水动力条件,包括:暴雨型、冰雪融水型、水体溃决型(水库、冰湖、堰塞 湖)等。降雨型主要收集当地暴雨强度、前期降雨量、一次最大降雨量等。冰雪融水型主要调 查收集冰雪可融化的体积、融化的时间和可产生的最大流量等。水体溃决型主要调查因水库溃 决而外泄的最大流量及地下水活动情况。调查流域内降水、山洪的变化特征,尤其是最大暴雨 强度及年降水量、暴雨中心位置及山洪引发泥石流的地段

    9.2.5泥石流危害调查:

    a 周省法划定泥流 衣 C.10。泥位调查法难以确定危险区范围时,可按设防的降雨频率雨量,计算泥石流流量和泥位 线,并划定危险区范围。 调查泥石流危害的对象、危害形式(淤埋和漫流、冲刷和磨蚀、撞击和爬高、堵塞或挤压河道) 以及灾情。 9.2.6泥石流防治情况调查: 主要调查泥石流灾害勘查、监测、工程治理措施等防治现状及效果,

    3.1对于威胁县城、集镇和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且处于活跃期的泥石流,可进行大比例尺工程地 32测绘范围应包括全流域和可能受泥石流影响的地段

    测绘范围应包括全流域和可能受泥石流影响的

    DB14/T 21222020

    9.3.3全沟域地形测绘以收集为主,在无同精度地形图时,以修测为主。沟域面积小于等于5km,测 图比例尺宜采用1:2000~1:5000;沟域面积大于5km,测图比例尺宜采用1:50001:10000。 9.3.4工程地质部面测绘物源区比例尺宜采用1:2001:2000;沟道区纵部面比例尺宜采用1:500~ 1:1000,横剖面比例尺宜采用1:100~1:500;堆积扇区比例尺宜采用1:2001:1000。 9.3.5流域平面图应详细反映泥石流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的分界,显示可能提供松散固体物质的 不良物理地质现象的类型、性质、分布规律、位置、范围大小以及物质储备。 9.3.6测绘的方法应在遥感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实地测绘法,以沿沟向上追索的方法为主,实测沟谷 部面,并进行拍照、录像或绘制素描图

    9.4.1勘查内容包括:

    a)了解泥石流松散层物质组成、结构、厚度和颗粒粒度级配的变化,沟谷基岩地层结构、构造 b 现场测定泥石流物质堆积后的物理力学性质和颗粒粒度级配。 采取具有代表性的原状岩、土样。 .4.2 勘查方法应以地面实地调查、剥土、探井、探槽等山地工程为主,可辅以适量的钻探工程, .4.3 泥石流物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均应布置不低于1条勘查横剖面。 9.4.4泥石流勘查成果应包括:泥石流的地质背景和形成条件,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的分布和特 征,专门工程地质图,泥石流类型,泥石流防治和监测的建议。

    10.2.1采空塌陷调查主

    a 发生时间、规模、范围和分布规律。 b 开采层位、面积、深度、厚度、时间、方法、顶板支撑及采空区的塌落、密实程度、空隙和积 水等。 C 地表变形特征和地面塌陷分布发育规律:包括地表陷坑、台阶、裂缝等的位置、形状、大小、 深度、延伸方向及其与采空区、地质构造、开采边界、工作面推进方向等的关系。 d 地表移动盆地的特征,划分中间区、内边缘和外边缘区。 e 采空区附近抽、排水情况及对采空区稳定的影响。 f 调查与采空塌陷有关的地面沉陷、地面开裂、斜坡滑移、山体崩塌等地面与山体斜坡变形状况, 8 调查地面生产、生产设施情况,掌握地面塌陷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 h 对已有的防治工程,要详细调查其特点和效果。 i 收集采空区资料。

    10.2.2黄土塌陷调查主要内容

    基本查明黄土塌陷的形态、分布、成因以及影响因素等。主要包括: & b 黄土洞穴内部构造特征,主要包括地层结构特征、暗穴内部充填构造以及内部侵蚀构造等。 C 影响洞穴发育的与水的侵蚀紧密相关的微地形地貌条件、水文地质与气候条件、动植物与人类 活动等。 d 危害对象、灾情以及险情等。 0.2.3岩溶塌陷调查主要内容:

    DB14/T21222020

    应基本掌握区域内岩溶发育、分布规律及岩溶水环境,基本查明岩溶塌陷的形态、分布、成因、土 层厚度与下伏基岩岩溶特征等。重点调查岩溶塌陷易发地段,主要包括: a 浅部岩溶发育强烈,可溶岩顶面起伏较大,并有洞口或裂口,岩溶洞穴空间无充填或充填物少 且充填物为砂、碎石和亚黏土的地段。 b) 采、排地下水点附近和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范围内(特别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方向上),以及地 下水位变动明显的区域(浸没导致水位上升)。 构造断裂带,背、向斜轴部,可溶岩与非可溶岩的接触部位。 d) 岩溶洼地、积水低地和池塘。 e) 第四纪土层为砂、轻亚黏土、亚黏土,且厚度小于10m的地段。 f 危害对象、灾情以及险情等。 10.2.4圈定可能发生地面塌陷的区段,提出防治建议。

    11.1.1本规范所指地裂缝为构造地裂缝,主要指由地震活动、新构造运动引起的地裂缝。与滑坡、崩 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相伴生的地裂缝不在此调查范围内。 11.1.2对威胁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和居民点等的地裂缝须进行现场实地调查, 11.1.3地裂缝规模分级应按表B.8的规定进行, 11.1.4野外调查记录按附录A表A.6地裂缝野外调查表,不得遗漏地裂缝要素。 11.1.5地裂缝野外调查应进行实地量测,并进行拍照、录像或绘制素描图。 11.1.6应初步查明地裂缝形成的地质条件、特征和引发因素,了解地裂缝危害或成灾情况,查明其与 周边地质构造的关系。 11.1.7应根据地裂缝所处的位置、规模、主导因素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综合判定其稳定性, 并应分析其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防治措施建议。 11.2地裂缝调查 11.2.1 调查地裂缝的单体形态特征和群体分布特征及其分布范围,以及裂缝的产状要素和规模。 11.2.2 调查地裂缝发生时间,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包括地裂缝分布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 断裂等, 分析地裂缝成因类型和引发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 11.2.3 分析地裂缝在时空上和强度上的分布规律及发展趋势 11.2.4 调查地裂缝的危害和造成的损失,提出防治措施。 11.2.5 调查已有的防治措施和整治效果。

    .1,1低据地值抗降形成的主 B.9分类 12.1.2地面沉降规模分级应按表1 10时知 正进行

    12.2地面沉降灾害调查

    12.2.1初步查明地面沉降区环境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第四纪沉积物的岩性与厚度及工程地质特 征、各含(隔)水层组的水文地质特征、新构造运动特征和地震、开采地下水与矿产等人类主要工程经 济活动及强度等,分析地面沉降的成因类型和发展趋势。 12.2.2初步查明地面沉降特征,包括地面沉降分布范围、形状、面积、沉降中心位置、累计沉降量、 沉降速率、沉降范围扩展速率等。 12.2.3对地面沉降范围内已有建筑物破坏情况进行调查,查明地面沉降的威胁对象、危害和造成的损 夫, 12.2.4按照附录A表A.7填写地面沉降野外调查表,提出防治对策与建议,

    DB14/T21222020

    DB14/T 21222020

    13.1.1围绕县城、乡镇、矿山、重要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地质灾害高发区的居民点进行现场调查,对可 能造成威胁坡坡体及沟谷应逐一调查,识别不稳定斜坡。调查范围应包括可能对不稳定斜坡有影响或不 稳定斜坡能够危及的所有地段。 13.1.2不稳定斜坡野外调查应采用以实地量测为主的调查方法。实测代表性剖面,并进行拍照、录像 绘制素描图 3.1.3不稳定斜坡野外调查记录按附录A表A.4不稳定斜坡野外调查表逐一填写,不得遗漏主要要素 司时提出专业监测、群测群防、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等方面的防治建议。 13.1.4对山区县城、村镇所有的后山应进行调查,判断发生高速、远程滑坡的可能性。 3.1.5不稳定斜坡调查分调查、测绘和勘查三个层次。对危及县城、城镇、矿山、重要公共设施等的 不稳定斜坡应进行大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或勘查

    13.2不稳定斜坡调查

    3.2.1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潜在不稳定斜坡的形态,软弱层和结构面的产状、性质以及斜坡变形特征(是 否出现过小规模崩塌、滑塌,后缘是否出现拉张裂缝,前缘由鼓胀变形、裂隙与软弱结构面、地下水溢 出或库水位变动带等)。 13.2.2初步查明不稳定斜坡形成的环境地质条件和特征,了解不稳定斜玻发育的主要诱发因素,特别 是斜坡上部暴雨、地表水渗入或地下水对余坡的影响以及人为工程活动对斜坡的破坏情况等, 13.2.3通过类比方法评价地质环境条件相似地区不稳定斜坡发生崩塌、滑坡的可能性。按照表C.11 的标准,初步评判斜坡的稳定性,分析预测不稳定斜坡的演化趋势(崩塌、滑坡)。 13.2.4实地判断斜坡变形破坏方式,分析致灾体可能的运移路径或轨迹,并在图面上用箭头和虚线标 明。推测滑移速度、最大滑距和最可能滑距型钢标准,划定不稳定斜坡的影响区和危险区,实地勾绘可能威胁的 范围和对象。调查和估计受威胁的人员数量,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和经济价值及其易损性等。同时调查 和估计流动承灾体的时空概率,如人员呆在建筑物内的时间、交通工具的流量等。定性或定量进行危险 评估,进行险情预测。

    13.3不稳定斜坡测绘

    13.3.1地形测绘包括

    a)不稳定斜坡区平面图测绘比例尺应在1:5001:2000之间, b)不稳定斜坡区剖面图测绘比例尺应在150~~1:500之间。 13.3.2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应与测绘的地形图比例尺相同,将不稳定斜坡主要要素标记在地 并做好详细记录。 13.3.3每个不稳定斜坡应实测代表性纵横剖面,并进行拍照、录像或绘制素描图。基本查明 隐患形成的地质条件、不稳定斜坡体特征和诱发用素, 了解不稳定斜坡危害或成灾情况。

    a)不稳定斜坡区平面图测绘比例尺应在1:500~1:2000之间, b)不稳定斜坡区剖面图测绘比例尺应在1:50~1:500之间。 13.3.2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应与测绘的地形图比例尺相同,将不稳定斜坡主要要素标记在地形图上, 并做好详细记录。 13.3.3每个不稳定斜坡应实测代表性纵横剖面,并进行拍照、录像或绘制素描图。基本查明地质灾害 隐患形成的地质条件、不稳定斜坡体特征和诱发用素,了解不稳定斜坡危害或成灾情况。 13.4不稳定斜坡勘查 3.4.1 威肋县城、重要村镇、重要公共基础设施的不稳定斜坡,应进行岩体结构和软弱结构面勘查。 13.4.2 应初步查明斜坡岩体结构及各层软弱结构面的位置,了解地下水的位置、流向和性质,采取岩 土试样。 13.4.3 根据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应用条件与调查目的选择适宜的勘探方法 13.4.4 工程布置可采用主一辅部面法。 宜沿失稳方向布置由钻探、并探与物探点构成的主勘查线,在 其两侧可布置1~3条由物探、井探、 槽探点构成的辅助勘查线。主勘查线上的勘查点不得少于3个。 3.4.5 勘探孔的深度应穿过最 3.4.6 软弱结构面应采取岩土试样 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测试 3.4.7 具有崩塌演化趋势的不稳定斜坡,卸荷带特征、控制性裂隙分布及充填情况勘探宜采用槽探或 物探;软弱基座分布范围勘探宜采用槽探和井探;当可能采取支撑方式时,在危岩软弱基座处布置钻孔 或浅井;控制性结构面深部的特征勘探应采用水平或倾斜钻孔, 3.4.8不稳定斜坡稳定性验算应根据可能的滑动面类型和物质成分,选择有代表性的分析断面和合理 的计算公式计算,见附录E。

    信息技术标准规范范本13.4不稳定斜坡勘查

    ....
  • 相关专题: 地质灾害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