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OE 20.5-2020 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 第5部分:珊瑚礁.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沿岸线垂直方向从岸边1m~2m水深处到15m水深处,每间距500m布设1条珊瑚 礁分布调查断面。
采用船载便携式水下摄像设备、水下机器人和人工浮潜或潜水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式 拍摄调查断面。以“50m范围内未见造礁石珊瑚”作为珊瑚礁分布边缘点评判标准,通过 浮球和GPS定位确定并记录珊瑚分布边缘点的经纬度,并现场或室内定性判读各断面珊瑚 大致分布状况。
6.2.5珊瑚分布状况判读
根据分布的稀疏程度,珊瑚大致分布状况分为以下儿个等级: a)零星分布。珊瑚覆盖率估算低于5%,或前方10m视野范围内少于10个造礁石 珊瑚; b)一般分布。珊瑚覆盖率估算高于5%,低于10%民用航空标准,或前方10m范围内多于10个, 少于20个造礁石珊瑚: c)集中分布。珊瑚覆盖率估算高于10%,或前方10m范围内多于20个造礁石珊瑚。
根据历史资料或分布状况调查结果确定调查范围,布设调查站位。站位布设原则为: a 代表性。根据调查区域面积大小,布设站位数量,站位间距保持在500m~1000m, 站位数量越多,整体代表性越强,越能真实反映生态状况; b)延续性。应保留历史站位,特别是确定基准值时依据的站位; c)均匀性。站位分布应保持一定的均匀性,各个方位、不同的水深都有站位分布。
7.1断面布设和样带铺设
在2m~4m、5m~7m和9m~12m处沿等深线布设1条~3条断面,断面之间相互平 行,断面长度50m。若珊瑚实际分布水深超过12m,应布设3条断面,各断面水深可适 当调整。按断面布设要求铺设大于50m的样带皮尺,作为一条断面。 铺设样带皮尺时,皮尺应拉直,每隔10m缠绕固定在礁石上,固定卷尺起点和终点, 并放置浮球,标示位置,记录断面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及水深。断面位置及水深记录见附录 断面皮尺铺设完后,依次开展珊瑚礁鱼类、珊瑚群落、硬珊瑚补充量、大型底栖无脊 推动物、大型底栖藻类等项目现场拍摄工作。第一次调查时,应尽可能用钢钉和浮球等工 具标识断面位置,并记录经纬度。
珊瑚礁鱼类调查采用带状断面录像法。现场调查期间,每个站位首先开展珊瑚礁鱼类 目调查工作。 样带铺设完后,静待10min后,一名调查技术人员手持摄像机,离底0.5m左右,从 起点开始沿样带皮尺缓慢匀速游动,镜头水平对准皮尺前方,焦距保持在35m左右,保 正画面内容包含皮尺两侧各2.5m范围内的鱼类,录像时镜头避免晃动,保证画面清晰稳 定。一直拍摄到样带皮尺终点为止,录像时长至少5min。 拍摄时,其他人员应避免出现在拍摄镜头的前方。另一名调查技术人员在录像拍摄人 员之后对断面及两侧鱼类进行微距拍照,作为辅助鉴定分析材料。现场调查记录在附录B 表B.1中。
一名调查技术人员手持摄像机,镜头离样带0.2m~0.3m;从起点开始沿样带皮尺缓慢 习速游动,镜头垂直向下对准皮尺,拍摄皮尺和皮尺下面的生物和基质,镜头画面应避免 晃动,保证清晰。一直拍摄到样带皮尺终点为止,录像时长至少10min。 另一名调查技术人员在录像人员之后微距拍摄样带皮尺下各种类珊瑚照片,并少量采 集稀有种类标本,用于辅助种类鉴定和名录附图展示。现场调查记录在附录B表B.1中
7.4硬珊瑚补充量调查
在样带线两侧各2.5m范围内的礁石上随机放置10个50cm×50cm样方或40个25cm ×25cm样方,拍摄样方照片。样方应随机布设,避免人为放在沙、珊瑚、藻类或其他生 物较多的区域内。现场调查记录在附录B表B.1中
7.5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调查
沿样带两侧各1m,长度50m范围内获取影像资料,记录所有可见的大型底栖无脊椎 动物大类,包括软珊瑚、柳珊瑚、海绵、海百合、海鞘、海葵、海星、海参、双壳类、螺 类,并单独记录敌害生物(长棘海星和核果螺)。应采用以下方式之一进行拍摄: a)录像拍摄。拍摄录像时,镜头45度朝向前下方,对准样带一侧1m范围内,分 来回拍摄样带两侧各1m范围内可见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录像时长至少10 min。现场调查记录在附录B表B.1中; 照片拍摄。拍摄样带两侧各1m范围内所有可见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照片。现 场调香记录在附录 B表 B.1中
7.6大型底栖藻类调查
在断面两侧各2.5m范围内随机放置10个50cm×50cm样方或40个25cm×25cm 详方,拍摄样方照片,微距拍摄各类藻类照片,必要时采集各类藻类样品。现场调查记录 在附录B表B.1中。
完成每站位各断面所有项目现场调查工作后,派技术人员分别前往断面线以外的区 域,巡察珊瑚及其生物情况,拍摄视频录像。现场调查记录在附录B表B.1中
水文观测按照GB/T12763.2规定的要求进行,各站位分别测量一次表层和底层水温、 透明度,各断面测量一次水深。气象观测按照GB/T12763.3规定的要求进行,每日观测记 录一次海况、简易天气状况
7.10.1 沉积物采集
7.10.2泥沙降速率
7.10. 2.1站位
筛选5个~6个站位开展泥沙沉降速率要素调查,站位均匀布设,若附近有海洋工程建 设项目,则围绕海洋工程位置布设站位,并在远离海洋工程位置处布设1个~2个比对站。
沉积物收集器,高69cm,下端尖细,上端固定三个铁罐,铁罐高为14cm,内径 cm,下端封闭,上端开口,里面放置一个长为15cm,外径为5cm,下端封闭,上端有 栅(5mm网孔)的PVC管。沉积物收集器示意图详见图1。水下安装时,管口离底应 存在30cm以上。
沉积物收集器,高69cm,下端尖细,上端固定三个铁罐,铁罐高为14cm,内径为7 cm,下端封闭,上端开口,里面放置一个长为15cm,外径为5cm,下端封闭,上端有网 栅(5mm网孔)的PVC管。沉积物收集器示意图详见图1。水下安装时,管口离底应保 存在30 cm 以上。
7.10.2.3采样频率和采样方式
1年至少采集1次,每次PVC管放置时长为1个月。采样时每次回收PVC管,并放 置新的PVC管。回收PVC管时避免沉积物溢出,取出PVC管后立即用大封口袋(预先做 好标签)密封装好,防止沉积物和水溢出
7.10.2.4现场处理
将封口袋和PVC管中的海水和泥沙倒入大烧杯中,用少量淡水冲洗三次,洗去盐分, 使用抽滤装置去掉大部分洗液,将全部泥沙及少量水分转入洁净封口袋中。每个PVC管转 出的泥沙样品单独装袋,做好标签,冷藏保存。沉积物收集现场记录在附录B表B.1中。
图1沉积物收集器示意图
基质为无活珊瑚、大型底栖藻类、海绵、软珊瑚等大型生物覆盖的区域,包括礁石、 碎石、沙和泥。现场调查方法见7.3。
水下观察、拍摄调查区域内的因人类活动、突发事故或自然灾害导致的礁石被泥沙覆 盖的情况。泥沙覆盖情况严重程度根据泥沙厚薄按少量、中等、较多、严重定性分为四个 等级。调查人员现场研判泥沙覆盖情况的严重程度,并记录在附录B表B.1中。
7.13.1海岸带工程
掌堤、码头、桥梁、栈桥、沙滩修复等,现场核查项目情况,拍摄照片,记录位置,测算 侵占珊瑚礁范围及面积。必要时走访相关管理部门、项目实施单位或周边群众,获取详细 信息。信息详细记录在附录C表C.1中。
7.13.2疏浚、采石、采沙
搜集调查区域近五年内的疏浚、采石、采沙工程资料,掌握疏浚采挖范围、疏浚采挖 量及用途,并现场核查水下情况,拍摄照片,记录位置,测算疏浚范围、采挖范围及面积。 必要时走访相关管理部门、施工单位或周边群众,获取详细信息。信息详细记录在附录C 表C.1中。
7.13.3 旅游开发
搜集调查区域近五年内珊瑚礁相关的旅游项目开发资料,如潜水观光、半潜船或潜艇 观光等,并现场核查实际情况,拍摄照片。必要时走访相关管理部门、旅游公司或周边群 众,获取详细信息。信息详细记录在附录C表C.1中
7.13.4排污及温排水。
搜集调查区域近五年内排污口及温排水口资料,掌握排污及温排水情况。现场核查实 际情况,拍摄照片,记录位置,采集排污口及温排水口水样,并在混合区采集2个~3个站 的表底层水样,测试主要污染物含量。必要时走访相关管理部门或周边群众,获取详细信 息。信息详细记录在附录C表C.1中。
搜集调查区域近五年内内渔业捕捞资料,现场核查实际情况,观察并拍摄渔船作业情 况。必要时走访相关管理部门或周边渔民,获取详细信息。信息详细记录在附录C表C.1 中。
7.13. 6 水产养殖
搜集调查区域近五年内水产养殖资料,现场核查实际情况,记录养殖位置、养殖种类 等信息,并拍摄照片。必要时走访相关管理部门、养殖户或周边群众,获取详细信息。信 息详细记录在附录C表C.1中。
7.13.7水面和海底人工设施
搜集调查区域近五年内水面和海底人工设施资料,现场核查实际情况,记录位置、大 小、用途及环境影响等信息,并拍摄照片。信息详细记录在附录C表C.1中。
搜集调查区域及周边近五年内发生的沉船、搁浅、危化品泄漏、溢油等海上或岸上突 发事故资料,掌握近五年内的突发事故及其影响情况。针对珊瑚礁分布区内的沉船和搁浅 事故,现场前往事故地点进行核查,记录位置,拍摄照片,观察破坏、恢复等情况。必要 时走访相关管理部门或周边群众,获取详细信息。信息详细记录在附录C表C.1中。
7.14自然灾害情况调查
搜集调查区域近五年内自然灾害资料,信息详细记录在附录E表E.1中。调查内容包 古: 途经和影响调查区域的台风及其对珊瑚礁的影响; 发生在调查区域的极端高温或极端低温天气及其对珊瑚礁的影响
8.1珊瑚样带录像判读
样带录像判读采用截线样点法。判读影像中所有出现在样带皮尺各10cm刻度点正下
8.2鱼类样带录像判读
鱼类种类鉴定过程应辅以鱼类微距照片或实物标本,鉴定到种。数量统计过程应注意 统计边界(皮尺两侧各2.5m范围内),并避免重复计数。判读分析结果记录在附录G表 G.1中。宜使用以下方式判读: a)人工判读。人工判读鱼类样带影像中各鱼类种类和体长范围,统计各种类数量 b)软件识别。利用软件,自动判读识别影像资料中的鱼类种类、数量及体长。
8.3硬珊瑚补充量判读
统计样方内不大于2cm的造礁石珊瑚幼体数量,该数量除以样方面积,即为硬珊瑚补 充量,单位为ind/m。判读时种类鉴定到科或属,且应注意区别幼体与死亡后仅剩的小块 舌体。判读分析结果记录在附录H表H.1中
8.4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判读
判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样带录像中所有可见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类别和数量, 包括软珊瑚、柳珊瑚、海葵、海百合、海星、海胆、蛇尾、海参、海绵、海鞘、甲壳类 双壳类、螺类等。对于敌害生物和指示生物种类和数量,包括长棘海星、核果螺、蓝指滋
星、法螺、裤碟、长刺海胆、石笔海胆、龙虾等应单独判读。判读分析结果记录在附录I 表.1中。
8.5大型底栖藻类判读
判读样方内大型底栖藻类的种类、覆盖率和高度。种类鉴定应以藻类微距照片或实物 标本为准,并收集每种藻类清晰照片。判读分析结果记录在附录J表J.1中。
水文数据整理与分析按照GB/T12763.2规定的要求进行。气象数据整理与分析按照 GB/T12763.3规定的要求进行。
8.8.2泥沙沉降速率
将封口袋中的泥沙样品均匀平整摊放于瓷盘内,放入烘箱进行烘干处理,干燥温度为 05C,干燥时间一般为2h。置于干燥器冷却15min~20min,然后在感量0.001g的天平 上称量。泥沙沉降速率分析数据记录在附录K表K.1中。
9.1现场调查记录与内业分析数据
各项要素的现场调查记录和内业分析记录按照现场调查和内业分析要求填写。在完成 业分析工作后,需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包括: a)珊瑚礁生态调查数据。统计报表以excel表格形式填报与保存,格式见附录L; b)种类名录。珊瑚、鱼类、大型底栖藻类和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种类名录以excel 表格填报与保存,格式见附录M; c)海水调查要素数据。海水调查要素统计报表以excel表格形式填报与保存,格式 见附录N: d)水文气象调查数据。水文气象调查要素统计报以excel表格形式填报与保存,格 式见附录O; e) 沉积物调查数据。沉积物调查要素统计报表以excel表格形式填报与保存,格式 见附录P。
各项影像资料,需按类别进行整理存储,包括: 珊瑚样带录像、鱼类样带录像和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样带录像; 样方照片; 珊瑚、鱼类、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和大型底栖藻类的种类照片:
各站调查工作中拍摄的其他照片或录像
各站调查工作中拍摄的其他照片或录像
评估指标包括反映珊瑚礁生态结构、生态功能及生境状况的主要指标,包括: 各站珊瑚覆盖率; 造礁石珊瑚种类数量,包括各站位种类数量和区域总种类数量; 各站硬珊瑚补充量; 各站鱼类指示种密度; 各站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指示种密度; 各站大型底栖藻类覆盖率; 各站海水悬浮物含量。
参照系按以下方式选取和使用: a)收集调查区域的历史资料,包括常规监测、专项调查、文献资料等获得的生态系统 数据,建立参照系; b)参照系宜采用上述数据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生态系统变化的资料; c)当历史资料齐全时,以历史资料作为评估的参照系; d)当有部分历史资料时,以部分历史资料作为评估的参照系,数据缺少部分仅对现状 开展描述性评价; e)当缺乏历史资料时,可不开展生态系统受损评估,仅开展生态系统现状评估,结果 宜作为以后评估的参照系,
10.3.1.1珊瑚覆盖率变化
珊瑚覆盖率变化是体现珊瑚礁生态系统变化状况的最主要指标。单个站珊瑚覆盖函 基准值的相对变化值,表示该站珊瑚覆盖率相对变化幅度,计算方法见公式(1):
SC一单个站珊瑚覆盖率较基准值的相对变化值 C一一第i个站的珊瑚覆盖率; 一第i个站珊瑚覆盖率的基准值。 单站珊瑚覆盖率相对变化值分级及赋值见表2。
表2单站珊瑚覆盖率变化分级及其赋值表
10.3.1.2 造礁石珊瑚种类数量变化
S一单站造礁石珊瑚种类数量较基准值的相对变化值 S一第i个站的种类数量,单位为种; Sio一一第i个站种类数量的基准值,单位为种。 单站珊瑚覆盖率相对变化值分级及赋值见表3
单站造礁石珊瑚种类数量变化分级及其赋值表
10.3.1.3硬珊瑚补充量变化
补充量的变化,体现了珊瑚礁生态系统 幼体补充功能减弱或增强。单个站硬珊瑚补充量较其基准值的相对变化值,表示该站硬珊 瑚补充量的相对变化幅度,计算方法见公式(3)
SR一一单个站硬珊瑚补充量较其基准值的相对变化值; R第i个站的硬珊瑚补充量,单位为个/平方米(ind/m); Rio—第i个站硬珊瑚补充量的基准值,单位为个/平方米(ind/m2)。 单站硬珊瑚补充量相对变化值分级及赋值见表4。
表4单站硬珊瑚补充量变化分级及其赋值表
10.3.1.4珊瑚礁鱼类指示种密度变化
珊瑚礁鱼类中蝴蝶鱼、鹦嘴鱼和石斑鱼对珊瑚礁生态系统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其密度 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指示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单个站蝴蝶鱼科、鹦嘴鱼科和石斑 鱼属所有种类密度较基准值的相对变化值,表示该站鱼类指示种密度的相对变化幅度,计 算方法见公式(4):
SF一单个站所有鱼类指示种密度较基准值的相对变化值; F第i个站的所有鱼类指示种密度合计值,单位为尾/250平方米(ind/(250m)); Fio第i个站所有鱼类指示种密度的基准值,单位为尾/250平方米(ind/(250m))。
单站鱼类指示种密度相对变化值分级及赋值见表5。
表5单站鱼类指示种密度变化分级及其赋值表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指示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中碎碟对珊瑚礁生态系统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其密度变化在一定 程度上指示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单个站阵碟科所有种类密度较基准值的相对变 化值,表示该站密度的相对变化幅度,计算方法见公式(5)
SGC一一单个站裤密度较基准值的相对变化值; GC;一第i个站裤碟科所有种类密度合计值,单位为个/250平方米(ind/(250m)); GCi0 一第i个站碑碟密度的基准值,单位为个/250平方米(ind/(250m))。 单站密度相对变化值分级及赋值见表6
表6单站阵碟密度变化分级及其赋值表
10. 3. 1. 6 大型底栖藻类覆盖率变化
大型底栖藻类覆盖率变化,也是珊瑚礁生态系统受损或开始恢复主要特征之一。单个 站大型底栖藻类覆盖率较基准值的相对变化值火力发电厂标准规范范本,表示该站大型底栖藻类覆盖率的相对变化 幅度,计算方法见公式(6)
3A一一单个站大型底栖藻类覆盖率较基准值的相对变化值 A一第i个站的大型底栖藻类覆盖率; Aio一第i个站大型底栖藻类覆盖率的基准值 站大型底栖藻类覆盖率相对变化值分级及赋值见表7。
表7单站大型底栖藻类覆盖率变化分级及其赋值
10.3.1.7海水悬浮物含量变化
海水悬浮物含量对珊瑚生长与恢复极为重要水利图纸、图集,对生境变化和人类活动有重要的指示意
义。单个站海水悬浮物含量较基准值的相对变化值,表示该站海水悬浮物含量的相对变化 幅度,计算见方法公式(7):
SS二单个站海水悬浮物含量较基准值的相对变化值; SS:一第i个站的海水悬浮物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SSio一第i个站海水悬浮物含量的基准值,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单站海水悬浮物含量相对变化值分级及赋值见表8。
....- 相关专题: 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