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1150-2020 水质 硝基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pdf

  • HJ 1150-2020  水质 硝基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0.6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12-16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在室温条件下,将萃取液(6.2.2)用氮吹浓缩仪(5.4)浓缩至0.5ml0.8ml,加入10 l内标标准使用液(4.15),用二氯甲烷(4.1)定容至1.0ml,转移至进样瓶中(5.11), 待测。

    用实验用水代替样品,按照与试样的制备(6.2)相同的步骤进行实验室空白试样的制 备。

    设计图纸7.1仪器参考分析条件

    7.1. 1 色谱参考条件

    进样口温度:220℃,不分流进样;柱流量:1.0ml/min;程序升温:50℃(保持5min): 以8℃/min升至250℃(保持4min)。

    7.1.2质谱参考条件

    离子源温度:230℃;传输线温度:260℃;电压:70eV。其他条件参照仪器说明书要 求。数据采集方式:选择离子扫描(SIM)。目标化合物出峰顺序、保留时间、定量离子等 参考条件见表1。溶剂延迟时间:4min。

    表1且标化合物名称、保留时间及定量离子

    7.2.1仪器性能检查

    土氟三苯基(DFTPP)关键离子及离子丰度标》

    7.2.2标准系列的配制及测定

    分别取适量的硝基酚类化合物标准使用液(4.13)于进样瓶(5.11)中,加人10叫l内标 标准使用液(4.15),用二氯甲烷(4.1)定容至1.0ml。配制至少5个浓度点的标准系列, 硝基酚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0mg/L、5.0mg/L、10.0mg/L、20.0mg/L、50.0mg/L、 80.0mg/L(此为参考浓度),内标浓度均为5.0mg/L。 按照仪器参考分析条件(7.1),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对标准系列溶液进样分析。记录 各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和定量离子质谱峰的峰面积

    7.2.3平均相对响应因子的计算

    式中:RRF 标准系列中第i点目标化合物的相对响应因子 A,——标准系列中第i点目标化合物定量离子的峰面积; Aisi——标准系列中第i点内标定量离子的峰面积; P: 标准系列中第i点目标化合物的质量浓度,mg/L。

    目标化合物的相对响应因子RRF,按照公式(1

    RRF=4 × Prs P.

    系列的测定(7.2.2)相同的仪器分析条件进行试

    代样测定(7.3)相同的仪器分析条件进行实验室

    通过样品中目标化合物与标准系列申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碎片离子质荷比及其丰度 等信息比较,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定性。应多次分析标准溶液得到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均值 以平均保留时间土3倍的标准偏差为保留时间窗口,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应在其范 围内。 样品中目标化合物定性离子与定量离子的相对丰度与标准系列中间点该目标化合物的 相对丰度比较,其相对偏差应在土30%以内

    8.2.1用平均相对响应因子计算

    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质量浓度p.(ug/L),按照公式(3)进行计算:

    8.2.2用标准曲线计算

    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质量浓度p.(ug/L),按照公式(4)进行计算:

    V,×A,×Pis 2 V, × A. × RRF

    Vz—试样定容体积,ml; V——取样体积,ml; D稀释倍数。

    则定结果小数位数的保留与方法检出限一致,最多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家实验室对含硝基酚类化合物浓度为5.0ug/L、15.0μg/L、50.0ug/L的统一空日加标 样品进行了6次重复测定:使用液液萃取法时,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1%14%、 0.7%~12%、0.4%~3.0%;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8%~6.3%、0.7%2.4%、0.5%~ 1.8%;重复性限分别为1μg/L~1.4μg/L、1μg/L~2.8μg/L、1.6μg/L2.7μg/L;再现性限 分别为1μg/L~1.6μg/L、1.1μg/L~2.9μg/L、1.7μg/L~3.1μg/L。使用柱固相萃取法时,实 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7%~15%、0.7%~7.6%、0.4%~3.0%;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 差分别为1.3%~5.6%、1.0%~3.8%、0.5%~1.8%;重复性限分别为1μg/L~1.5μg/L、1μg/L~ 2.2μg/L、1.6μg/L~2.7μg/L;再现性限分别为1μg/L~1.6μg/L、1μg/L~2.3μg/L、1.7μg/L~ 3.1μg/L。使用圆盘固相萃取法时,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4%~15%、0.8%~7.6%、 0.4%~2.6%;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7.1%、0.7%~1.9%、0.5%~1.3%;重复 性限分别为1μg/L~1.5μg/L、1.5μg/L~2.3μg/L、1.6μg/L~3.0μg/L;再现性限分别为1 μg/L~1.6 μg/L、1.5 μg/L~2.4μg/L、1.8 μg/L~3.2 μg/L。 6家实验室对硝基酚类化合物加标浓度为15.0μg/L的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三种 不同类型实际样品,进行了6次重复测定:使用液液萃取法时,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 为0.7%~16%、2.0%~18%、1.2%~9.1%;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4.5%、1.5%~ 4.3%、0.7%~3.0%;重复性限分别为1.3μg/L~3.4μg/L、1.1μg/L~4.1μg/L、1.2μg/L~2.3 μg/L;再现性限分别为1.3μg/L~3.6μg/L、1.2μg/L~4.4μg/L、1.3μg/L~2.5μg/L。使用柱 固相萃取法时,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6%14%、1.4%~17%、0.7%~11%;实验 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3.6%、1.3%~3.6%、0.7%~2.7%;重复性限分别为2.2 ug/L~3.1μg/L、1.9μg/L~3.9μg/L、1μg/L~2.8μg/L;再现性限分别为2.4μg/L~3.3μg/L 1.9μg/L~4.2μg/L、1ug/L~3.0μg/L。使用圆盘固相萃取法时,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 为1.1%~15%、2.8%15%、1.5%~7.9%;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1%~4.1%、1.1%~ 3.5%、0.7%~2.1%;重复性限分别为1μg/L~3.5μg/L、2.3μg/L~3.5μg/L、1.4μg/L~2.3μg/L; 再现性限分别为1μg/L~3.6μg/L、2.4μg/L~3.5μg/L、1.4μg/L~2.5μg/L。 实验室内对加标浓度为15.0μg/L的海水、工业废水样品进行了6次重复测定,使用液 液萃取法时,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8.1%~15.4%、6.4%~14.6%;使用柱固相萃取法 时,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7.9%~17.3%、7.9%~16.5%;使用圆盘固相萃取法时,实 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5.0%~13.6%、3.7%~15.1%。

    方法精密度汇总数据参见附录B

    10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每20个样品或每批次(≤20个/批)至少做1个实验室空白,测定结果应低于方法检出 限

    标准系列至少需5个浓度,目标化合物相对响应因子的RSD应≤20%,或标准曲线相 关系数应≥0.995。 每20个样品或每批次(≤20个/批)应测定一个标准系列中间浓度点,其测定结果与标 准系列该点浓度的相对误差应在土20%以内

    标准系列至少需5个浓度,目标化合物相对响应因子的RSD应≤20%,或标准曲线相 关系数应≥0.995。 每20个样品或每批次(≤20个/批)应测定一个标准系列中间浓度点,其测定结果与标 准系列该点浓度的相对误差应在土20%以内

    每20个样品或每批次(≤20个/批)应至少测定1个平行样,平行样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 应≤25%

    10.4基体加标回收率测定

    每20个样品或每批次(≤20个/批)应至少测定1个基体加标样品,基体加标回收率应在 65%~110%之间。

    实验中产生的废物应分类收集,统一保管,并做好相应标识,依法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 行处理。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方法精密度数据汇总

    表B.1方法的精密度一液液萃取

    表B.2方法的精密度一柱固相萃取

    表B.3方法的精密度一圆盘固相萃取

    表B.4方法的精密度一海水

    表B.5方法的精密度一工业废水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方法准确度数据汇总

    光伏发电标准规范范本表C.1空白加标的准确度一液液萃取

    表C.2空白加标的准确度一柱固相萃取

    表C.3空白加标的准确度一圆盘固相萃取

    表C.4样品的准确度一液液萃取

    表C.5样品的准确度一柱固相萃取

    表C.6样品的准确度一圆盘固相萃取

    食用盐标准表C.7样品的准确度一海水

    表C.8样品的准确度一工业废水

    ....
  • 水质标准
  • 相关专题: 水质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