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766-2020 工业浓盐水处理技术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活性炭吸附技术可用于降低水中的有机物、有毒物质等,工艺参数应符合GB50013的相关规定。
5.7.1可采用V型滤池、多介质过滤
.1可采用V型滤池、多介质过滤器等。
园林绿化标准规范范本DB11/T 17662020
5.7.2进水悬浮物宜小于20mg/L。
.3V型滤池的技术要求如下: a)滤料厚度宜为1000mm~1300mm,粒径(d1o)为0.9mm~1.2mm,均匀系数K6o<1.6。 b) 滤速宜为5m/h8m/h。 C)宜设气水冲洗和表面扫洗辅助系统。 d 表面扫洗强度宜为2L/(m·s)~3L/(m·s);单独气冲强度宜为13L/(m·s)17L/(m·s), 历时2min~4min;气水联合冲洗时气冲强度宜为13L/m·s)~17L/(m·s),水冲强度宜为 2L/(m·s)~3L/(m·s),历时3min~4min;单独水冲强度宜为4L/m·s)~6L/(m·s),历 时3min~4min。 .4多介质过滤器滤料宜采用无烟煤和石英砂,无烟煤厚度宜为300mm~400mm,石英砂厚度宜为 mm~500mm,滤速宜为5m/h10m/h
5.7.3V型滤池的技术要求如下!
1去除水中的细菌、铁锈、胶体等物质,宜采用压力式超(微)滤或浸没式超(微)滤处理工艺。 2 超(微)滤的技术要求如下: a)进水应设置100um200um预过滤器, b)应采用全自动反冲洗系统,其中浸没式超(微)滤及外压式超(微)滤应设置空气擦洗。反冲 洗的自耗水率应低于总进水量的10%,反冲洗水宜回收利用。 C)应妥善处理与处置化学清洗废液。
5.9.1 采用反渗透浓缩工艺时,技术要求如下
.9.1 采用反渗透浓缩工艺时,技木要求如下: 应根据水源特性、回用要求等选择满足反渗透进水要求的预处理工艺。 进水应配置保安过滤器和还原剂、阻垢剂、非氧化性杀菌剂等加药装置。 C 应配套化学清洗装置,并设置5um的保安过滤器。 d 应配套冲洗装置,冲洗水源宜选用反渗透产水。 e) 高压泵应采用变频控制。 浓缩液排放管的布置应保证在系统停用时最高一层膜组件不会被排空。 9.2 采用电渗析浓缩工艺时,技术要求如下: a) 各液(淡水、浓水、极水)供水泵宜采用变频控制。 应根据进水水质计算回收率,当电渗析浓水作为蒸发结晶单元进水时,浓水含盐量不宜低于 160000mg/ L C) 进水应配置保安过滤器,滤芯过滤孔径不应大于5um。 d) 应配套化学清洗装置,并设置5um的保安过滤器。 除换热器和电极板外,系统接触液体部分不宜使用金属材料。 应引出极水箱内气体并防止气体泄漏。 g 各液(淡水、浓水、极水)供水管路的最高部位应在同一水平高度,各液(淡水、浓水、极水) 回水管路的最高部位应在同一水平高度,确保循环停止时膜两侧静压相等。 .9.3采用蒸发浓缩工艺时,技术要求如下: a) 蒸发浓缩宜采用降膜蒸发器,蒸汽入口应设置蒸汽缓冲带,防止对换热管的冲击。 除雾器宜采用内置丝网除沫器或外置挡板除沫器。 c)降膜蒸发浓缩出水浓度不宜低于200000mg/L
DB11/T 17662020
d)盐水槽应设窥视镜,便于观察实际液位,其材料应是透明的、耐腐蚀的。窥视镜厚度应能承受 容器的设计压力和试验时的试验压力,窥视镜内表面应与容器内表面平齐。 e)盐水槽在设计上应具有使浓盐水消除过饱和的足够容积,并具有避免盐结晶堆积在圆锥壁上的 正确斜度。 f)蒸发器宜设置在线密度计。 9)蒸发器换热管布水应均匀,无偏流现象。 h)蒸发器的设计应考虑运行一定周期后各部位出现结垢、堵塞的清理措施,
0.1纳滤分盐的技术要求如下: a) 进水应配置保安过滤器和还原剂、阻垢剂、非氧化性杀菌剂等加药装置。 b) 应根据水质要求选择纳滤装置组合形式,纳滤装置二价离子去除率不宜小于90%。 C) 应配套化学清洗装置,并设置5um的保安过滤器。 d) 宜配套冲洗装置,冲洗水宜选用纳滤或反渗透产水。 e) 进水高压泵宜采用变频控制。 f 浓缩液排放管的布置应保证在系统停用时最高一层膜组件中液体不会被排空
5.11盐制酸碱(双极膜电渗析)
6.11.1采用双极膜电渗析处理工业浓盐水得到酸液和碱液,可根据工艺要求回用至pH调节、工艺生 产、树脂再生、系统清洗等各工艺环节。 .11.2盐制酸碱(双极膜电渗析)的技术要求如下: a) 进水盐浓度宜为80000mg/L~200000mg/L。 b) 进水二价及二价以上阳离子总含量宜≤5ppm。 各液(盐水、酸液、碱液、极水)供水泵宜采用变频控制。 d) 进水应配置保安过滤器,滤芯过滤孔径不应大于5um。 e) 应配套化学清洗装置,并设置5um的保安过滤器,
5.12.1工业硫酸钠结晶盐指标宜符合GB/T6009的相关规定,见附录C.1。 5.12.2工业氯化钠结晶盐指标宜符合GB/T5462的相关规定,见附录C.2。 5.12.3蒸发结晶可采用多效蒸发、机械蒸汽再压缩(MVR)等节能技术,宜利用建设单位自身或周边 余热资源进行加热。 5.12.4干燥处理技术可采用振动流化床干燥、沸腾床干燥、喷雾干燥、转鼓干燥等
5.13污泥处理与处置
5.13.2软化污泥宜采用板框式压滤机或箱式压滤机,过滤周期应根据系统排泥量和压滤机设计参数计 算选取,过滤周期不宜大于4h。 5.13.3剩余活性污泥、含油污泥和黏度大的污泥,宜采用叠螺式脱水机或离心脱水机,设计参数宜通 过试验或类似污泥脱水经验确定。 5.13.4当采用叠螺式脱水机或离心脱水机时,污泥在脱水前应投加助凝剂,助凝剂的种类应根据污泥 的性质和出路确定,投加量宜根据试验数据或类似运行经验确定。
DB11/T 17662020
5.13.5污泥脱水间应设置通风设施,通风设计应符合GB50019的规定,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气 排放应符合DB11/501的相关规定
加约装置的要求如下: a) 预处理软化时,根据水质不同,可设置石灰、碳酸钠、氢氧化钠等投加装置 去除二氧化硅可选择镁剂或专用二氧化硅去除剂等投加装置。 澄清(沉淀)应设置混凝剂、助凝剂等投加装置,必要时还应设置杀菌、H调节等加药装置 d 反渗透、纳滤应设置还原剂、阻垢剂、非氧化性杀菌剂等投加装置,必要时还应设置pH调节 加药装置。 e)根据水质不同,蒸发结晶装置可设置消泡剂、阻垢剂等投加装置。 f)根据出水或外排水水质要求,回用水、外排水系统可选择消毒、pH调节等加药装置。 5.14.2药品仓库的大小应根据药品消耗量、药品的特性、运输距离、包装、供应和运行条件等因素确 定,宜按7d~15d的消耗量设计。 5.14.3需现场配置的溶液宜设置2台溶液箱,单台溶液箱的容积应至少满足正常8h的加药量。 5.14.4石灰、碳酸钠加药宜采用螺杆泵,应设置管道冲洗设施;其他加药宜采用计量泵,泵进口应设 置过滤装置,出口应设置稳压器及安全阀。 5.14.5储存及输送药剂的设备、管道及附件,应根据药液的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防腐蚀材料,见附录D, 5.14.6药品储存区域内应设置安全淋浴器及洗眼器。 5.14.7加药装置应根据药品性质设置保温措施,防止药品结晶。 5.14.8加药装置宜集中布置在独立的室内加药间内,并应设置通风设施,通风设计应符合GB50019 的相关规定。
6.1管道水力计算、管道敷设及管道附属设施等应符合GB50013的相关规定。 6.2进水、回用水、排放水等管道标识应符合GB7231的相关规定。 6.3管道的埋设深度应根据竖向布置、管材性能、冻土深度、外部荷载、抗浮要求及与其他管道交叉 等因素确定 6.4管材的选择应根据水质、水量、水压、管道敷设方式、施工维护条件等因素确定。 5.5管道及附件防腐蚀方法及材料选择应符合本文件第7章的相关规定。 6.6露天管道应采取保温措施。
7防腐蚀方法及材料选择
7.1防腐蚀材料的选择应考虑使用环境及介质的腐蚀条件,包括压力、温度、光照、介质化学特性等 因素的影响,并满足产水要求。 7.2凡接触到腐蚀性介质或对出水质量有影响的设备、管道、构筑物的内表面均应衬涂合适的防腐层 或采用耐腐蚀材料。受腐蚀环境影响的设备、管道、构筑物的外表面应涂刷防腐层。 7.3阀门、仪表等附件的过流部件材质应满足耐腐蚀要求。 7.4采用不锈钢材质时,应根据氯离子浓度和介质温度选择不锈钢型号。不同金属材质间应采取绝缘 普施。 7.5主要设备、管道及阀门的防腐蚀方法及材料见附录D。
DB11/T 17662020
.1在线检测、监测仪表设置要求如下: a) 总进水口应设置流量、压力、温度、浊度、pH值、电导率等仪表。 b) 原水调节池(箱)、清水池(箱)、浓盐水池(箱)及中间水池(箱)等应监测液位。 每组澄清(沉淀)池应检测出水浊度,并根据需要监测池内泥位。当采用加药软化工艺或p 调节工艺时,应检测加药后水的pH值。 每组滤池应检测出水浊度,并根据滤池型式及冲洗方式监测水位、水头损失、冲洗流量等相关 参数。 超(微)滤膜过滤的在线检测、监测仪表配置如下: 进水总管、出水总管应设置浊度仪。 每套超(微)滤主机进水、出水应设置压力变送器。 3) 每套超(微)滤主机出水应设置流量计。 4) 冲洗水总管应设置流量计。 纳滤、反渗透膜处理的在线检测、监测仪表配置如下: 进水总管应设置氧化还原电位仪、电导率仪、pH计、温度计。 每套纳滤、反渗透主机应设置产水电导率仪。 每套纳滤、反渗透主机应设置产水、浓水流量计。 4) 每套纳滤、反渗透主机进水、产水、段间、浓水应设置压力变送器。 段间增压的纳滤、反渗透装置,每段产水宜设置流量计。 6) 冲洗水总管应设置流量计和压力变送器。 总出水口应设置流量、压力、浊度、pH值、电导率等仪表。 h) 药液、酸碱储罐应设置液位监测仪表和高低液位报警装置。 i 进、出界区的各种物料输送管道应设置流量、压力仪表。 j 浓盐水池、废水池等构筑物宜设置渗漏监测。 .2建、构筑物应按使用、储存和产生可燃、可爆或有害气体的危险性,设置相应的监测仪表和报警 装置,并应设置安全处置系统。
DB11/T 1766—2020附录B(资料性)工业浓盐水处理工艺流程B.1采用纳滤分盐的废水零排放系统可选用但不限于以下工艺流程:讨节、3介质法日用水气行高级社化司软化和注洁汇(如)淀》或“(评浓水所市化(刘击)口用水相脂转化浓缩氧化蒸发汁品高摄作化代化()图B.1纳滤分盐废水零排放可选工艺B.2采用结晶分盐的废水零排放系统可选用但不限于以下工艺流程:上北浓水较化和神(机语书、均淀)或气浮用木高级件化氧化软化和登清()法介过范物处理【洗提)或气液水世节(如而)()浮+三用水树脂教化甜山分站我化RTAT图B.2结晶分盐废水零排放可选工艺
DB11/T1766—2020B.3采用双极膜电渗析的盐制酸碱系统可选用但不限于以下工艺流程:土浓水讲节、均软化、盗洁(反添这或气滑(微)法牛物处高级指化化筷化和澄滑(沉→浓水调节如淀)或气浮树!校化浓拓酸!(如带)(如击)投膜电接折)可川求图B.3双极膜电渗析盐制酸碱可选工艺注1:预处理技术包括调节与均质、软化和澄清(沉淀)、气浮、介质过滤、超(微)滤、高级催化氧化、生物处理等,根据进、出水水质要求,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技术作为预处理工艺。注2:除盐回用处理技术应根据进、出水水质,确定采用一级反渗透或二级反渗透工艺。注3:浓缩技术包括反渗透、电渗析、蒸发浓缩、膜蒸馏、正渗透、渗透汽化等,根据进水水质、浓缩液含盐量公用工程条件等因素,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技术作为浓缩工艺。注4:分盐技术包括纳滤分盐、结晶分盐等,根据进水盐硝比、结晶盐品质等因素选择分盐工艺,注5:盐制酸碱采用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应根据进水水质、产品技术要求等因素,确定双极膜电渗析的设计参数,注6:蒸发结晶技术包括多效蒸发、闪蒸、机械蒸汽再压缩(MVR)等,根据蒸汽源、电源等因素选择蒸发结晶工艺。注7:硫酸钠结晶技术包括冷冻结晶、热法结晶等。为提高硫酸钠结晶盐品质,硫酸钠结晶宜采用冷冻结晶和蒸发结晶相结合的工艺。工艺路线1:浓缩液先经过冷冻结晶生产十水硫酸钠,十水硫酸钠熔融再结晶生产无水硫酸钠。工艺路线2:浓缩液先经过蒸发结晶,通过控制蒸发结晶母液杂质含量保证硫酸钠产品质量,蒸发结晶母液再进行冷冻结晶,生产十水硫酸钠至结晶罐回溶。10
c.1工业硫酸钠结晶盐指标
工业硫酸钠结晶盐指标见表C.1。
DB11/T 17662020
表c.1工业硫酸钠结晶盐指标
c.2工业氯化钠结晶盐指标
表C.2工业氯化钠结晶盐指标
DB11/T 17662020
D.1预处理设备及管道
预处理设备及管道防腐蚀方法及材料见表D.1。
附录D (资料性) 设备及管道防腐蚀方法及材料
表D.1预处理设备及管道防腐蚀方法及材料
.2膜浓缩低压反渗透、纳滤设备及管道
发渗透、纳滤设备及管道防腐蚀方法及材料见表
DB11/T 17662020
农缩低压反渗透、纳滤设备及管道防腐蚀方法及
D.3膜浓缩高压反渗透、高压纳滤设备及管道
压反渗透、高压纳滤设备及管道防腐蚀方法及材
表D.3膜浓缩高压反渗透、高压纳滤设备及管道防腐蚀方法及材料
0.4电渗析设备及管道
及管道防腐蚀方法及材光
表D.4电渗析设备及管道防腐蚀方法及材料
DB11/T 17662020
D.5蒸发结晶设备及管道
表D.5蒸发结晶设备及管道防腐蚀方法及材料
D.6加药系统设备及管道
装修设计教程加药系统设备及管道防腐蚀方法及材料见表D.6
表D.6加药系统设备及管道防腐蚀方法及材料
DB11/T 17662020
D.6加药系统设备及管道防腐蚀方法及材料(纫
DB11/T 17662020
[1] 1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 GB/T 5462 工业盐 [3] GB/T 6009 工业无水硫酸钠 [4] GB50335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5] GB/T50619火力发电厂海水淡化工程设计规范 [6] GB 50684 化学工业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规范 [71 DL/T 5068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
电子标准[1]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 GB/T 5462 工业盐 [3] GB/T 6009 工业无水硫酸钠 [4] GB50335城镇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5] GB/T50619火力发电厂海水淡化工程设计规范 [6] GB 50684 化学工业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规范 DL/T 5068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
....- 工业标准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