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2263.2-2020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 风险评价.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6.1评价区域环境资料
6. 1. 1 基础图件
钙镁磷肥标准区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类型图和土壤环
6.1.2区域地质背景
针对目标区域,采用数据、图件收集与实地勘探等手段,详细调查研究目标区域的地形地貌、成土母 质和岩石等地质特征。
6.1.3区域水文与水化学背景
详细调查目标区域的水系与河流分布、灌溉用水渠分布等水文特征,分析灌溉用水的酸碱度、特征阴 阳离子含量。
6.1.4区域气候与气象特征
括目标区域内多年的年降雨量、蒸发量、湿度和
6.1.5区域土壤类型及其基本特性
6.1.6区域农业生产布局
包括目标区域内不同季节种植业结构、主要作物品种与分布、主要农业生产资料来源以及主要 巴成分等。
6.1.7社会经济现状
包括行政区划、人口状况、农村劳动力状况、工业布局、农由水利和农村能源结构情况,以及 人水平、第一产业的占比、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情况等。
6.2.1重点工矿企业污染情况
5.2.1.1主要包括重点工矿企业通过天气、水等污染速径,对土壤环境造成的影响。重点工矿企业污染源 筛选原则及其影响范围参照《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指南》相关要求确定。 6.2.1.2对于不能采用重点工矿企业影响估算的,可采用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目标区 域灌溉用水、大气干湿沉降等的情况,估算土壤重金属输入通量。灌溉用水的采集参照HJ91.1相关规定, 则试与分析参照GB/T7475、HJ694、HG/T4326和GB/T11910或GB/T11912相关规定。大气干湿沉降的 样品采集参照GB/T15265相关规定。对于没有明显大气排放源的区域,可以采用所在地区的年平均值作为 缺省值,对于大气重金属干湿沉降输入通量较大的区域,应在切断或有效控制污染源的基础上,开展耕地 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工作。
DB44/T2263.22020
可以采用已经公开的数据进行计算。如果发现所使用的肥料与农药重金属含量异常,则应调查每年施 入目标区域耕地土壤的肥料和农药等的种类、数量;采集肥料和农药样品;参照NY/T1978、GB/T14540、 HT491、GB/T24875相关规定测定其重金属含量,估算经肥料和农药输入耕地土壤的重金属总量。
6.2.3大气王湿沉降
区域内已经公布的大气质量数据,计算大气重金
6.2. 4 其他来源
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对其他可能的污染源进行调查。参考以上几种重金属污染源调查和测试模式,估 算经其途径输入土壤的重金属。
6. 3土壤及农产品资器
6. 3. 1历史资料收集
6.3.1.1收集目标区域内多年来的土壤与农作物重金属含量数据。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 查、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与详查,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环境例行 监测,生态环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和粮食储备等部门的相关调查,以及有关科学研究相关调查或监测。 应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 6.3.1.2分析目标区域的耕地土壤与农产品重金属含量时空分布、土壤与农产品重金属污染风险,对有重 金属污染风险的区域应进一步进行耕地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
6. 3. 2 补充调查
6.3.2.1布点原则
结合目标区域污染源输入调查、土壤与农产品重金属含量初步分析结果,根据土壤与农产品重金属含 量水平,将目标区域划分为若干采样单元。布点应遵循以下原则: a)土壤与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程度越高,布点密度越大; b 根据大样本理论,每个地理单元内最少布设30个采样点;小区域内土壤与农产品重金属含量变异 越大,布点密度增加;调查点位数量的确定,可根据地理单元的数量调整; C 根据污染成因进行优化布点,如大气源成因按照主导风向布点,灌溉水成因按照水流方向布点; 布点按照NY/T398相关规定,在选定的调查区域内或附近布设调查点位
6.3.2.2采样原则
土壤及农作物的采样应遵循以下原则: a)采集土壤与农作物一一对应的样品; b 按照作物类型采样,对于水稻产区,按照1:1的原则采集早稻与晚稻样品;对于蔬菜产区,按照 蔬菜类型(叶菜类和瓜果类),按照1:1:1的原则在春季、夏季与秋冬季采样; C 尽可能采集重金属富集能力较强的水稻与蔬菜品种或品系;若单季情况,采集本季度典型农作物 即可
6.3. 2. 3检测指标
包括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指标(pH值、阳离子代换量和有机质等)和土壤与农产品样品的重金 砷、铅、铬和汞)
6.3.2.4检测方法
DB44/T 2263. 22020
参考GB15618规定的方法开展土壤重金属分析,参考GB2762规定的方法开展农产品重金属分析。
5.4.1参照《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指南》在详查单元的基础上划分地理单元。 6.4.2地理单元可以是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划定的详查单元,也可以在原有详查单元的基础上,将同一 行政区域内,受同一污染源影响且污染程度相似的单元划为同一地理单元,具体边界应统筹考虑耕地物理 边界、地块边界和权属边界等因素。原则上,每个地理单元必须仅属于同一行政边界范围内。 6.4.3应用地统计学方法检验地理单元内土壤和农产品的空间分异性,即检验每个单元内土壤和农产品重 金属样本点的方差。
7.1参照《农用地主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指南》确定地理单元内壤点位风险类型,包括优先保护类、 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 7.2以土壤污染指数进行判定;同时结合敏感物种的农产品污染指数进行辅助判定。 7.3针对同一点位,原则上取较为严格的重金属污染物级别作为该点位等级。例如,某点位同时存在镉 铅两种污染物,该点位依据镉级别划为安全利用类,依据铅级别划为严格管控类,综合考虑该点位应划为 严格管控类。
8. 1. 1划分因素
8.1.1.1治理单元的划分具体考虑因素为: 点位风险评价:在地理单元的基础上,评价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点位风险,原则上尽量保持每个地 理单元内的点位风险类型水平一致; b 污染源类型:污染源类型及其影响范围是划定风险评价单元的重要考虑因素,污染源类型一般包括 灌溉水污染型、大气污染型、化肥与农药污染型、其他污染型和污染成因不明型; C 其他因素:在上述二类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方式、作物种植结构和地块边界等因素综合确 定风险评价单元的区域和边界,评价单元内土壤和农产品的空间分异性。 3.1.1.2评价土壤和农产品区域风险,在地理单元的基础上划分治理单元。
8. 1. 2 划分方法
基于已有资料及图件,采用地统计学等空间统计方法,依次叠置求交集划定相关类别单元的边界,最 后划定相对均一的治理单元。治理单元划分方法如下: a 底图搭建:工作底图包括行政区划、河流水系、交通(公路)、土壤类型分布、全国第二次土地 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地形地貌、植被类型及覆盖率分布等基础性图件以及遥感影像图; b 范围加载:加载点位风险评价结果,初步划定风险评价单元;按照主导性原则,若每项污染物80% 以上的土壤点位分类结果一致时,则采用该结果判定该项污染物所代表的治理单元类别;加载示 意图见图2:
DB44/T2263.2—2020一农产品重金属的限量标准值,本文件中采用GB2762中的农产品中重金属限量标准,参见附录Dmg/kg。8.2.22利用农产品重金属污染指数对单元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类型和等级进行调整时,评价单元内对应的农产品样品必须超过3个以上;原则上应采集区域内对重金属最为敏感的作物作为评价对象。8.3风险评价类型与等级根据土壤和农产品污染风险状况,将耕地划分为三种类型五个等级,I级风险划分为优先保护类,II级和III级风险划分为安全利用类,IV级和V级风险划分为严格管控类,并针对性地采取风险管控措施,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耕地土壤农产品协同重金属污染风险类型和等级划分见表1。表1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类型和等级划分划分依据重金属风险等级区域风险类型农产品重金属污染指数(E)/%土壤重金属污染指数(P)11E≤0(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P≤2优先保护类 II.E≤0(安全利用率低于90%)P任意II II 0
3 III锅 III.50≤E<100P≤3IVi50≤E<100P>3IVIV2100≤E<200P≤4严格管控类V1100≤E<200P>4VV2200≤EP≥41E<0(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P<1优先保护类I.巨≤0(安全利用率低于90%)P任意II II:0 1. 5II铅、铬、砷、汞 III?25≤E<50P≤2IVi50≤E<75P>2IVIV275≤E<100VAP≤3严格管控类Vi75≤E<100P>3 VV2100≤EP≥38.4污染防治与风险管控8.4.1基本要求具体内容如下:8 DB44/T2263.22020
应根据农产品与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重金属有效性及污染源输入等因素的综合评价,提出具有 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措施与对策; 预估风险管控措施与对策的实施效果,初步估算各措施的投资概算,并分析其技术和经济可行性: 应根据评价单元内耕地土壤有关资料不断完善,以及耕地土壤环境状况的变化,重新开展风险评 价,并及时调整风险类型和等级。对转为其他用途的耕地、新增受污染耕地或者已完成风险管控 与修复的耕地,要重新开展风险评价并及时调整风险类型和等级。一般建议2年内至少更新土壤 环境质量类别一次。
8.4.2重金属风险管控措施
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类型和等级与污染风险管控措
应分析造成耕地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结果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包括有关资料和数据充分度、评价指 标及其参数取值的适宜度等多个方面。分析评估过程中遇到的限制条件、欠缺信息等,及其对评估结论的 影响。
平价结论应明确评价区域内重金属可能的来源以及污染风险类型和等级,根据风险评价结论, 襄重金属风险管控的措施建议或方案。
DB44/T 2263. 22020
附录A (资料性) 图件制作要求与规范
其车下 a)区域地球化学背景:成土母质图、灌溉水系图; 农业生产布局:土地利用现状图、农用地分布图和农业区划图; 土壤属性:土壤类型图和土壤pH值分布图; d 土壤环境现状:农产品重金属风险类型等级分布图、重金属有效性风险类型和等级分布图、污染 源风险类型和等级分布图以及重点污染源分布图: 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分布图(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成土母质图、灌溉水系图; 农业生产布局:土地利用现状图、农用地分布图和农业区划图; 土壤属性:土壤类型图和土壤pH值分布图; 土壤环境现状:农产品重金属风险类型等级分布图、重金属有效性风险类型和等级分布图、 源风险类型和等级分布图以及重点污染源分布图: 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分布图(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
比例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图比例尺为1:10000至1:100000,如评估单元面积过大,可适 当缩小图纸比例尺; 比例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图比例尺为1:10000至1:100000,如评估单元面积过大,可适 当缩小图纸比例尺; 内容要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分布图要能直观反映不同土壤环境质量类别耕地的分布、面积等 状况,图中还应包括: 1)县级、乡镇级行政区边界; 2)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单元边界; 3)重要的线状地物或明显地物点等;图面配置还应包括图名、图廓、图例、方位坐标、面积汇 总表、邻区名称界线、比例尺、坐标系统、编图单位和编图时间等内容; 制图单元及其边界: 1 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单元图斑为最小的制图单元,编制成果图时将彼此临近类别相同的评 价单元归并,连片描绘类别界线,成果图图斑面积不得小于6mm(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精 度要求相同); 2 单元边界与地块自然边界、污染源影响范围边界等保持一致,可以跨村、乡镇,但原则上不 跨县; e)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数据格式: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数据以矢量数据形式存储,即面状的shp 格式文件:数据的地理坐标统一为CGCS2000;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特殊情况 下1:500~1:2000可采用独立高程系;数据属性表中应对耕地地块的类别、范围、位置和面积等 信息加以说明,属性表格式可参考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分类清单参考格式; 图件内容标注:将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成果用图示和注记等标注在图上,具体标注要求如 下: 1) 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面积数用阿拉伯数字以表格形式标注在类别划分成果图右下角: 2)以县或乡镇为单位,以最新公布的“二调”后法定耕地面积数据为基础,确定各评价单元面 积; 3) 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单元界线分别为0.4mm的实线标示; 4 各地可根据需要编绘彩色类别图,优先保护类用绿色表示,安全利用类用黄色表示,严格管 控类用红色表示。
B.1.1区域概况。 B.1.2耕地类型、面积及分布情况, B.1.3污染源分布情况。
B.3.1评价区域环境资料。 B.3.2重点污染源资料。 B.3.3土壤及农产品资料。 B.3.4划分地理单元。 B.4点位风险评价 B. 4. 1 点位风险评价指标计算。 B. 4. 2 点位风险评价与分级。 B.5治理单元风险评价 B. 5. 1 确定治理单元。 B. 5. 2 评价指标。 B.5.3风险评价类型与等级。 B. 5. 4 污染防治与风险管控措施。 B. 5. 5 不确定性分析
发撑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相关的图件及
DB44/T2263.22020
附录B (资料性)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报告编制大纲
玻璃标准规范范本DB44/T 2263. 22020
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筛选值见表C.1
表C.1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筛选值
附录D (资料性) 农产品中重金属限量标准值 农产品中重金属限量标准值见表D.1
DB44/T2263.22020
表D.1农产品中重金属限量标准值
外墙外保温标准规范范本DB44/T 2263. 22020
[1]】GB/T7475水质铜、锌、铅、镐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GB/T11910水质镍的测定丁二酮分光光度法 [3] GB/T11912 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4]GB/T 14540 复混肥料中铜、铁、锰、锌、硼、钼含量的测定 环境空气降尘的测定重量法 [6]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主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7] GB/T 24875 畜禽粪便中铅、镉、铬、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8] HG/T 4326 再生水中镍、铜、锌、镉、铅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 [9]HJ 91. 1 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10] HJ 491 土壤和沉积物铜、锌、铅、镍、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1]HJ 694 水质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原子荧光法 [12]NY/T1978肥料汞、砷、镉、铅、铬含量的测定 [13】环办土壤(2019】53号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指南
....- 土壤标准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