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2263.3-2020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 安全利用技术.pdf

  • DB44/T 2263.3-2020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 安全利用技术.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6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1-13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5.2耕地污染特征确认

    作物重金属累积特性确i

    建筑施工图集5.4安全利用区域边界确认

    根据以下特性确认边界,包括行政区域与边界、目标耕地重金 与分布、种植结构、农产品重金属含量等

    5.5确定安全利用目标

    根据污染耕地主栽作物生产状况以及GB2762规定的相应重金属含量限值,合理提出目标区域的安 全利用率目标值。按照我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安全利用率宜确定为90%;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通过规范的程序确定科学合理的安全利用率。

    6.1.1低累积作物品种替代种植

    利用遗传性状稳定的低累积作物品种实现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的技术。作物种类、品种之间吸收累积 重金属的能力存在差异,对于安全利用类(II级和IⅢ级风险)污染耕地,兼顾当地种植习惯、产量等因 素,应优先从当地主栽品种中,筛选确定适宜的低累积作物品种。 筛选出的低累积作物品种应经过多季节、多地点试验验证,确认其低累积性状的稳定性

    刘用土壤重金属钝化调理剂降低土壤重金属的有效态,降低农产品重金属含量。 关键技术环节包括确定适宜的钝化调理剂,以及确定实施方式、实施时期、实施剂量和影响因素等

    DB44/T2263.32020

    农艺措施主要包括水分管理、养分管理、土壤改良和深翻耕等。 关键技术包括确定灌溉或排水的管理时间;优化有机肥和无机肥的种类及配比;调节土壤pH值、提 高土壤阳离子代换量和有机质含量等,

    6. 2. 1 关键因素

    关键因素包括: a)土地利用方式,分为稻田和旱地两类; 目标重金属,主要为镉、砷、铅、汞和铬等; c)造成农产品重金属超标的主要因子,包括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形态等

    6.2.2I级风险耕地

    针对稻田,优先推荐生理阻隔、土壤重金属钝化调理的一种或及其组合;辅以水肥管理等农艺措施。 针对旱地,优先推荐钝化调理技术;辅以生理阻隔、养分管理等措施。 实际工作中,应根据镉、砷、铅、汞和铬等目标重金属的种类,针对性进行技术选择与组合设计 如同时存在2种或2种以上的目标重金属,应进行复合污染治理的方案设计

    6. 2. 3血级险耕地

    针对稻田,优先推荐钝化调理与 行技术组合, 铺以低累积作物品种、水肥管理等 针对旱地,优先推荐低累积作物品种,辅以钝化调理、生理阻隔和养分管理等措施。

    6.3.1可行性分析应包括农民收入变化、相关技术与当地农业生产相结合情况、投入产出比、污染治 理效果和农业增效等 6.3.2针对钝化调理和生理阻隔技术,应调研市场产品,重点分析其技术经济性等。 6.3.3针对低累积作物品种,应调查分析当地主栽作物品种、特性、产量及种子(苗)供应等。 6.3.4针对农艺措施,应调查当地有机肥与化肥供应情况、排灌条件等。

    7安全利用技术方案编制

    根据安全利用技术,确定技术工艺参数,兼顾经济性、可行性和安全性等,编制安全利用技术方 包含具体的安全利用技术、工程实施、监督保障和应急事件处理等内容,由主管部门组织可行性论 报主管部门备案。安全利用技术方案编制大纲参见附录A。

    7. 2 安全利用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工程进度、工程预算、二次污染防范措施、工程实施主要技术指标的环境监测 全管理计划和第三方监理计划等。

    DB44/T 2263. 32020

    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第三方监理单位应制定工程监理方案, 程质量和环境影响等

    9.1.1评估安全利用区域内农产品重金属含量变化,评估安全利用措施的效果,获得效果评估的结论。 效果评估范围应与安全利用范围相一致。 9.1.2耕地安全利用评估内容包括评估范围内的投入品等介质中目标重金属的含量变化情况,以及涉 及的安全利用技术的生态环境效应、经济合理性评价等。

    信息服务平台 效果评价指标分为必评指标和选评指标。 a)必评指标: 1)治理单元内农产品重金属含量超标率; 农产品产量影响评价; 3) 治理单元内农产品重金属含量对照变化百分比。 b) 选评指标: 1) 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影响评价; 2)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与土壤肥力影响评价; 3) 生态环境效应评价; 4 技术经济合理性评价

    DB44/T2263.32020

    B44/T2263.32020

    安全利用以实现区域内食用农产品重金属含量降低到GB2762规定的含量限值及以下为目 标,GB2762未规定的重金属限值,参照其他农产品限值标准执行; 安全利用效果分为年度效果、持续性效果和整体性效果三类,有达标和不达标两个等级; 安全利用措施不能对耕地和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所使用的土壤调理剂中重金属含量应符合 NY/T3343的要求; 安全利用措施不能对区域内主栽农产品产量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治理区域内农产品产量较 治理前同等条件减产幅度≤10%,减产幅度核算按照NY/T3343执行。

    9. 2. 3 评估时段与周期

    在治理后2年内的每李作物收获时,开展安全利用效果评估;根据2年内每李评估结果,做出 开展长期治理的,在一个治理周期结束后的作物收获时开展评估;根据2年内每季评估结果 估结论。

    工程实施阶段性务完成后,用专业科松 监测评估。安全利用的布点与采样由 效果评估单位负责完成,监理单位、委托单位应参加现场布点与采样工作的监理

    9.3. 2 布点与采样

    以安全利用区域作为监测单元,按照NY/T398的规定在区域内或附近布设安全利用效果评价点位利 效果对照点位。安全利用效果评价点位布点数量按照NY/T3343的执行。

    样品采集后,结合安全利用措施实施的具体情况,开展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工作。样品的分 由具有CMA资质认证的单位,在符合质量保障与质量控制有关要求下,按照现行国家标准进行。

    9.4安全利用效果评估

    9.4.1目标重金属安全利用效果评价

    据治理单元内污柔耕地安全利用效果评 价点检的衣产品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杂指数算不均值、衣产 品样本超标率和重金属含量对照变化百分比判定区域的安全利用效果, 农产品中目标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值计算公式(1)如下:

    式中: E一一安全利用效果评价点位所采集的农产品中目标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算术均值 n 一安全利用效果评价点位数量; ? A:一一农产品中第i种目标重金属的实测值; S一一农产品中第i种目标重金属的标准限值。 农产品样本超标率按式(2)计算:

    式中: E一一安全利用效果评价点位所采集的农产品 安全利用效果评价点位数量; A:一一农产品中第i种目标重金属的实测值; S:一一农产品中第i种目标重金属的标准限值。 农产品样本超标率按式(2)计算:

    DB44/T 2263. 32020

    式中: T一一农产品样本超标率(%); m一一农产品样本超标总数; n一一监测样本总数。 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后,当季农产品中目标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值显著≤1,农产品中目标重金 属平均含量变化百分比<0,且农产品样本超标率≤10%,则当季效果为达标。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均为 不达标。若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措施对耕地造成二次污染或者造成区域内农产品产量显著减产,则直接判 定为不达标,见表1。 农产品中目标重金属含量对照变化百分比计算公式(3)如下:

    式中: 一农产品中目标重金属含量对照变化百分比(%) T一一评价点位农产品中目标重金属总量的平均含量; C一一对照点位农产品中目标重金属总量的平均含量。

    表1当季治理单元内安全利用效果等级

    连续2年的效果评价结论均为达标的,则持续性治理效果判定为达标。任一年度效果评价 标的,则整体治理效果判定为不达标,见表2。

    连续2年的效果评价结论均为达标的,则持续性治理效果判定为达标。任一年度效果评价结论不达 标的,则整体治理效果判定为不达标,见表2。

    单元持续性安全利用效果

    未整体达标区域的细化评价。对于整体实施区域虽然没有达到整体治理目标,但是区域内存在集 的监测点位在连续2年度的效果评价中均达标,见图2中a);或者区域内存在集中连片的监测点 年的监测数据农产品单因子污染指数<1,且集中连片区域农产品超标率小于预设目标值,见图 和c):这些区域可划分为治理达标区

    DB44/T 2263. 32020

    △A一一重金属有效态变化量,mg/kg; A一一治理后重金属有效态含量,mg/kg; Ab一一治理前重金属有效态含量,mg/kg。 确保重金属总含量变化量和有效态变化量均≤0,若重金属总含量变化量和有效态变化量显著上升 则视为治理不达标,

    9.4.4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与土壤肥力影响评价(选评项)

    主要评价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实施前后土壤物理结构(土壤机械组成)、土壤基本化学性质( 直、土壤阳离子代换量等)以及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和速效磷等)等的变化, 没有显著负效应,若土壤肥力显著降低,则视为治理不达标。

    9.4.5生态环境效应评价(选评项)

    主要评价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实施的生态环境综合效应,进行生态环境效应分析。若发 环境效应则视为治理不达标。

    9.4.6技术经济合理性评价(选评项)

    主要评价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实施的综合成本,经济可行性分析,若经济可行性差可在结论提 与建议。安全利用实际治理成本不宜超过治理方案预期成本或市场平均成本

    为若干验收单元,达到安全利用效果的验收单元视为实现安全利用目标,未达到安全利用效果的 元在调整优化安全利用技术方案后再进一步进行风险管控与修复。 经过两轮以上治理,仍然不能达到安全利用的区域,调高一个类别进行风险管控与修复

    10安全利用总结报告编制

    总结报告内容应包括项目任务来源、污染区域背景与环境情况、耕地重金属污染现状、安全利用技 术方案概述、安全利用实施情况、安全利用效果评估和结论等。其中安全利用效果评估应涉及评估目的、 平估内容、评价地点与时间、农产品重金属含量达标率、农产品产量影响评价、生态环境效应评价(如 有)、技术经济合理性评价(如有)和主要结论与建议等。

    A.1总论 A.1.1任务由来。 A.1.2编制依据。 A.1.3编制内容。 A.2安全利用技术实施范围与目标 A.2.1安全利用范围。 A.2.2 安全利用目标。 A.3 安全利用技术工程实施前期准备 A.3.1 资料收集。 A.3.2现场踏勘。 A.3.3土壤重金属污染类型、土壤理化性质以及重金属有效态分析 A.3.4作物污染特性分析。 A.3.5治理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A. 3. 6 确认安全利用目标

    A.3.6.1确定目标重金属。 A.3.6.2确定安全利用范围 A.3.6.3确定安全利用目标。

    A.3.6.1确定目标重金属。

    景观标准规范范本A.4 确定安全利用目本

    A.4.1安全利用技术初步筛选

    A.4.2技术模式选择

    A.4.2.1技术选择与组合原则。 A.4.2.2II级风险耕地安全利用 A.4.2.3ⅢI级风险耕地安全利用。

    A.4.3安全利用技术可达性分析

    A.4.3安全利用技术可达性分析

    照明标准规范范本A.4.4安全利用技术组合优化

    A.5安全利用工程实施

    DB44/T2263.32020

    ....
  • 土壤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