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0050-2017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 GB/T 50050-2017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1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4-22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GB/T 50050-2017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

    循环冷却水与被冷却介质间接传热耳循环冷却水不与 触的循环冷却水系统,简称闭式系统

    循环冷却水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化学品。 .8异养菌总数 count of aerobic heterotrophic bacteri

    以细菌平血计数法统计出每毫升水中的异养菌落个数密封圈标准,单位 为 CFU/mL。

    微生物及其分泌的黏液与其他有机和无机杂质混合在一起的 黏浊物质。

    2.1.10 生物黏泥量

    slime content

    slime content

    用生物过滤网法测定的循环冷却水所含生物黏泥体积,单位 为 mL/m。

    2. 1. 11 污垢热阻值

    换热设备传热面上因沉积物而导致传热效率下降 值,单位为m·K/W。

    置于监测换热设备、测试管或塔池中用于监测腐蚀的标 鼠试片。

    2. 1. 17 预膜

    以预膜液循环通过换热设备,使其金属表面形成均匀致 户膜的过程。

    2.1. 18 旁流水

    从循环冷水系统中分流并经处理后,再返回系统的 冷水。

    19药剂充许停留时间 permitted retention time of chemical:

    2. 1. 20 补充水量

    2. 1. 21 排污水量

    在确定的浓缩倍数条件下,需要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排 水量,单位为m/h,

    2. 1. 22 再生水

    经处理后,水质达到利用要求

    指2倍水的饱和pH值和水的实际pH值的差值。以此 水的腐蚀或结垢倾向。

    2. 1, 24 阻垢

    A一 一冷却塔空气流量(m/h); A, 硫酸投加量(kg/h); C 空气含尘量(g/m*); Cmi 补充水某项成分含量(mg/l); Cms 补充水悬浮物含量(mg/L); Crs 循环冷却水惠浮物含量(mg/L): Cri 循环冷却水某项成分含量(mg/L) Csi 旁流处理后水的某项成分含量(mg/L); Css 滤后水悬浮物含量(mg/L); Gf 首次加药量(kg); G。 氧化型杀生剂加药量(kg/h); G 系统运行时加药量(kg/h);

    scaling inhibitio

    3.1.1循环冷却水处理方案应根据全厂水平衡万案、盐平衡方 案,并结合全厂水处理工艺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设计方案应 包括下列内容: 1补充水来源、水量、水质及其处理方案; 2 设计浓缩倍数、阻垢缓蚀、清洗预膜处理方案及控制条件: 系统排水处理方案; 4 旁流水处理方案; 5 微生物控制方案。 3.1.2 循环冷却水量应根据生产工艺的最大小时用水量确定。 3.1.3 补充水水质资料收集宜符合下列规定: 补充水为地表水,不宜少于一年的遂月水质全分析资料; 2 补充水为地下水,不宜少于一年的遂季水质全分析资料; 3补充水为再生水,不宜少于一年的逐月水质全分析资料: 包括再生水水源组成及其处理工艺等资料: 4水质分析项目宜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要求,水质分析误 差宜满足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3.1.4补充水水质设计依据应采用水质分析数据平均值,并以最 不利水质校核设备能力。 3.1.5间冷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换热设备的控制条件和指标应 符合下列规定: 循环冷却水管程流速应大于1.0m/s; 2循环冷却水壳程流速应大于0.3m/s; 3设备传热面冷却水侧壁温不宜高于70℃,当被换热介质温

    表3.1.7间冷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水质指标

    续表 3. 1. 7

    3.1.8闭式系统循环冷却水水质指标应根据系统特性和用水设 备的要求确定,并宜符合表 3. 1.8 的规定。

    3.1.8闭式系统循环冷却水水质指标应根据系统特性

    1.8闭式系统循环冷却水水质指校

    注:①火力发电厂双水内冷机组共用循环系统和转子独立冷却水系统的电导率 应大于5.0uS/cm(25℃)。

    应大于5.0uS/cm(25℃)。 ②双水内冷机组内冷却水含铜量不应大于40.0ug/L。 ③仅对pH<8.0时进行控制。 ④钢铁厂闭式系统的补充水宜为软化水,其余两系统宜为除盐水

    3.1.9直冷系统循环冷却水水质指标应根据工艺要求并结合补

    充水水质、工况条件及药剂处理配方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宜 3. 1. 9 的规定。

    1.9直冷系统循环冷却水水质指机

    3.1.10间冷开式系统与直冷系统的钙硬度与全碱度之和大于 1100mg/L(以CaCO3计)或稳定指数RSI小于3.3时,应加硫酸 或进行软化处理。 3.1.11间冷开式系统的设计浓缩倍数不宜小于5.0,且不应小 于3.0;直冷开式系统的设计浓缩倍数不应小于3.0。浓缩倍数可 按下式计算:

    N= Qm Q, + Q

    (3. 1. 11)

    1异养菌总数不宜大于1×105CFU/mL; 2生物黏泥量不宜大于3mL/m3

    3.2.1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的设计停留时间不应超过药剂的允 许停留时间。设计停留时间可按下式计算:

    Ta= Q. +Q.

    式中:Ta—设计停留时间(h);

    式中:V. 循环冷却水泵、换热器、其他水处理设备中的水容积

    :Ve 循环冷却水泵、换热器、其他水处理设备中的水容积 (m3); V.一 循环冷却水管道容积(m3); 水池水容积(m)。

    2.3闭式系统水容积可按下式

    式中:V,一—工艺生产设备内的水容积(m"); V.一膨胀罐或水箱的水容积(m")

    1循环冷却水回水管应设接至冷却塔水池的旁路管,设计能 力应满足系统清洗预膜要求。 2换热设备循环冷却水接管应设路管或旁路管接口。 3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管径、水池排净水管径应根据排 净、清洗、预膜置换时间要求确定,置换时间不宜大于8h。当补充 水管设有计量仪表时,应设系统开车时大流量补水的旁路管。 4管道系统的低点应设置泄水阀,高点应设置排气阀。 5 当补充水有腐蚀倾向时,其输水管道应采用耐腐蚀材料。 3.2.7 闭式系统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循环冷却水给水总管和换热设备的给水管宜设置管道过 滤器; 2管道系统的低点应设置泄水阀,高点应设置排气阀; 3当补充水有腐蚀倾向时,其输水管道应采用耐腐蚀材料。 3.2.8冷却塔集水池和循环水泵吸水池应设置便于排除或清除 淤泥的设施;冷却塔水池出水口或循环冷却水泵吸水池前应设置 便于清洗的拦污滤网,拦污滤网宜设置两道。

    .3.1循环冷却水的阻垢缓蚀处理药剂配方经动态模拟试验 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或根据水质和工况条件相类似的工厂运行 经验确定。动态模拟试验应结合下列因素进行: 1补充水水质; 2污垢热阻值; 3 黏附速率; 4 腐蚀速率; 5 浓缩倍数; 6 换热设备材质; 7 换热设备传热面的冷却水侧壁温; 8 换热设备内水流速;

    9循环冷却水温度; 10药剂的稳定性及对环境的影响。 3.3.2阻垢缓蚀药剂应选择高效、低毒、化学稳定性及复配性能 食好的环境发好型水处理药剂。当采用含锌盐药剂配方时,循环 冷却水中的锌盐含量应小于2.0mg/L(以Zn+计)。阻垢缓蚀药 剂配方宜采用无磷药剂。 3.3.3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有铜合金换热设备时,水处理药剂配方 应有铜缓蚀剂。 3.3.4闭式系统设置有旁流混合阴阳离子交换器时,不应添加对

    式中:G.一系统运行时加药量(kg/h)。 2闭式系统可按下式计算:

    (Q + Qw) : g G,= 1000

    Qm: g G, 二 1000

    循环冷却水采用硫酸处理时,硫酸投加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A 硫酸投加量(kg/h,纯度为98%); Mm 补充水碱度(mg/L,以CaCO计); M. 循环冷却水控制碱度(mg/L,以CaCO3计),可按本

    3.3.8开式循环冷却水处理宜加酸或加碱调节pH值,并宜投加 阻垢缓蚀剂,

    直冷系统沉淀、过滤处理工艺应根据循环冷水给水及回 质,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并宜选用表3.4.1中的基本工艺。

    表 3.4.1沉淀、过滤处理基本工艺

    3.4.2对不吹氧的炼钢真空精炼装置和轧钢层流等直冷系统, 其沉淀、过滤处理水量应根据工艺要求确定,宜为循环水量的 30%~50%。

    其抗淀、过滤处理水 电收 30%~50%。 3.4.3直冷系统循环冷却水的混凝沉淀处理,混凝剂配方应根据 试验或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3.4.3直冷系统循环冷却水的混凝沉淀处理,混凝剂配方应根据

    3.5.1开式循环冷却水微生物控制宜以氧化型杀生剂为主,非氧 化型杀生剂为辅,杀生剂的品种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化型杀生剂为辅,杀生剂的品种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3.5.2开式系统的氧化型杀生剂宜采用次氯酸钠、液氯、有机氯、 无机漠化物等,投加方式及投加量宜符合下列规定: 1次氯酸钠或液氯宜采用连续投加,也可采用冲击投加。连 续投加时,宜控制循环冷却水中余氯为0.1mg/L~0.5mg/L;冲 击投加时,宜每天投加1次~3次,每次投加时宜控制水中余氟 0.5mg/L~1.0mg/L,保持2h~3h; 2无机漠化物宜经现场活化后连续投加,循环冷却水的余漠 浓度宜为0.2mg/L~0.5mg/L(以Br2计)。 3.5.3非氧化型杀生剂宜选用高效、低毒、广谱、pH值适用范围 宽、与阻垢剂和缓蚀剂不相互干扰、易于降解、使生物黏泥易于剥 离等性能。非氧化型杀生剂宜选择多种交替使用。 3.5.4闭式系统宜定期投加非氧化型杀生剂。 3.5.5炼钢真空处理和高炉、转炉煤气清洗的直冷循环冷却水可 不投加杀生剂。 3.5.6氧化型杀生剂连续投加时,加药设备能力应满足冲击加药 量的要求,加药量可按下式计算

    3.5.6氧化型杀生剂连续投加时,加药设备能力应满足冲击加药 量的要求,加药量可按下式计算:

    G。= & g. 1000

    式中:G。 氧化型杀生剂加药量(kg/h); 多。一 每升循环冷却水氧化型杀生剂加药量(mg/L),卤素 杀生剂连续投加宜取0.2mg/L~0.5mg/L,冲击投 加宜取2mg/L一4mg/L,以有效氯计。 数据不定期投加

    3.6.1间冷升式系统升车前应进行清洗和预膜处理,清洗和预膜 程序宜按人工清扫、水清洗、化学清洗、预膜处理顺序进行;闭式和 直冷系统的清洗和预膜可根据工程具体条件确定。

    3.6.2人工清扫范围应包括冷却塔水池、吸水池和首次

    径大于或等于800mm的管道

    3.6.3水清洗应符合下列规负

    管道内的清洗流速不应低于1.5m/s; 2 首次开车清洗水应从换热设备的旁路管通过。 3.6.4 化学清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清洗剂和清洗方式宜根据换热设备传热表面污垢锈蚀情 况选择; 2化学清洗后应立即进行预膜处理。 3.6.5预膜剂配方和预膜操作条件应根据换热设备的材质、水 质、温度等因素由试验或相似条件的运行经验确定。 3.6.6间冷升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清洗、预膜水应通过旁路管直接 回到冷塔水池。

    3.6.7当一个循环冷却水系统向两个及以上生产装置给水时

    4.0.1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中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设置旁流水 处理设施: 1循环冷却水在循环过程中受到污染,不能满足循环冷却水 水质标的要求; 2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需要采用旁流水处理以提高设计浓缩 倍数。 4.0.2旁流水处理设计方案应根据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结合去

    2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需要采用旁流水处理以提高设计浓缩 倍数。 4.0.2旁流水处理设计方案应根据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结合去 除的杂质种类、数量等因素综合比较确定。

    质时,其旁流水量应根据浓缩或污染后的水质成分、循环冷却水水 质标准和旁流处理后的水质要求等,按下式计算确定:

    式中:Qi 旁流处理水量(m3/h); Cmi—一补充水某项成分含量(mg/L); Cri一一循环冷却水某项成分含量(mg/L); Csi一一旁流处理后水的某项成分含量(mg/L)。

    式中:Qsi 劳流处理水重(m/n) Cmi一一一补充水某项成分含量(mg/L): Cri一循环冷却水某项成分含量(mg/L): Csi一一旁流处理后水的某项成分含量(mg/L)。 4.0.4间冷开式系统旁滤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间冷开式系统宜设有旁滤处理设施,小型或间断运行的循 环冷却水系统视具体情况确定。 2间冷开式系统旁滤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1间冷开式系统宜设有旁滤处理设施,小型或间断运行的循 环冷却水系统视具体情况确定。 2间冷开式系统旁滤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Qs——旁滤水量(m /h);

    5.0.1开式及团式系统补充水处理设计方案应根据补充水量、补 充水水质、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指标、设计浓缩倍数等因素,并结合 旁流处理和全厂给水处理工艺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设计方案应 包括下列内容: 1补充水处理水量及处理后的水质指标; 2工艺流程、平面布置、设备选型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3水、电、汽、药剂等消耗量及经济指标。 5.0.2间冷开式系统补充水宜优先采用再生水,直冷系统补充水 宜优先采用间冷开式系统排污水及再生水。 5.0.3当补充水为高硬度、高碱度水质时,宜采用石灰或弱酸树 脂软化等处理方法。 5.0.4直冷系统补充水为新鲜水与间冷开式系统排污水的混合 水时,应根据直冷循环冷却水水质指标、间冷开式系统的浓缩倍数 及排污水水质、新鲜水水质等因素,确定水处理方案及补充水最佳 混合比例。 5.0.5间冷开式系统补充水为新鲜水与再生水的混合水时,应按

    5.0.5间冷开式系统补充水为新鲜水与再生水的混合水时,应按

    5.0.5间冷开式系统补充水为新鲜水与再生水的混合水时,应按 最差水质确定补充水处理方案及补充水最佳混合比例。 5.0.6开式系统的补充水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Q 蒸发水量(m/h);

    t一一循环冷却水进、出冷却塔温差(C): k一一蒸发损失系数(1/℃),按表5.0.6取值,气温为中间 值时采用内插法计算,

    △t一一一循环冷却水进、出冷却塔温差(C); k一一蒸发损失系数(1/℃),按表5.0.6取值,气温为中间 值时采用内插法计算。

    表5.0.6蒸发损失系数k

    注:表中进塔大气温度指冷却塔设计干球温度。

    5.0.7 闭式系统的补充水量不宜天于循环水量的1.0%0。 5.0.8 闭式系统的补充水系统设计流量宜为循环水量的0.5%~ 1.0%

    闭式系统的补充水量不宜大于循环水量的1.0%。 团式系统的补充水系统设计流量宜为循环水量的0.5%一

    6.1.1再生水水源应包括工业及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排水、矿井排 水、间冷开式系统的排污水等。 6.1.2再生水水源的选择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再生水的设计 水质应根据收集区域现有水质和预期水质变化情况确定。

    6.1.1再生水水源应包括工业及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排水、矿井排 水、间冷开式系统的排污水等。

    水、间冷开式系统的排污水等。

    表6.1.3再生水用于间冷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的水质指标

    6.1.4再生水水源可靠性不能保证时,应有备用水源。

    5.1.4再生水水源可靠性不能保证时,应有备用水源。 6.1.5再生水作为补充水时,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数应根据再生 水水质、循环冷却水水质控制指标、药剂处理配方和换热设备材质 等因素,通过试验或参考类似工程的运行经验确定。

    2.1再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应结合全厂水处理工艺,根据再 的水质及补充水量、循环冷却水水质指标、浓缩倍数和换热诊 材质、结构形式等条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并借鉴类似工程 行经验或试验确定。

    6.2.2再生水处理系统的进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水泥标准规范范本6.2.3再生水处理系统的进水为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时

    1过滤; 2 混凝一澄清; 3 生物滤池; 4 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 5 超滤或微滤; 6 反渗透/电渗析除盐。 6.2.5 再生水处理工艺宜设置杀生系统。 6.2.6 间冷开式系统排污水回用时,循环水处理药剂宜采用无磷 药剂。

    6. 2. 7 对于暂时硬度低于 100mg/L(以 CaCO, 计)

    源,不宜采用石灰处理工艺

    采用石灰处理时勘探标准,石灰药剂宜用消石灰粉。 采用超(微)滤处理工艺时应选择耐氧化型的材质,采用反 理工艺时应选用抗污染复合膜

    6.2.9采用超(微)滤处理工艺时应选择耐氧化型的材质,采用)

    ....
  • 工业标准
  • 相关专题: 冷却水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