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505-2021 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总体设计报告编制规程.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5.0.1概述应说明任务由来。 5.0.2 概述应阐述编制的目的。 5.0.3 概述应明确开展工作的主要任务。 5.0.4 概述应列出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技术文件等依据性文件。 5.0.5 概述应结合工程特点提出设计思路,说明设计原则。 5.0.6 概述应提出环境保护设施规划设计水平年。 5.0.7 概述应简述工作过程
6.1.1流域概况应简述流域规划概况,主要包括工程所在流域基本情况,水电规划及规划实 施情况。
施情况。 6.1.2流域概况应简述规划环评概况,主要包括河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及审查 情况,说明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审查意见提出的与本工程相关的环境保护措施及要求。
6.1.2流域概况应简述规划环评概况,主要包括河流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情况,说明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审查意见提出的与本工程相关的环境保护指
6.2.1主体工程概况应简述枢纽工程基本概况,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开发任务、规模、工程 特性、工程项目组成、电站枢纽布置及主要建筑物、水库和电站运行调度方式 6.2.2主体工程概况应简述枢纽工程施工规划、用地规划及实施情况,主要包括施工导流、 载流及初期蓄水计划,施工交通、施工总体布置、施工辅助企业、料场规划、土石方平衡及 存弃渣场规划、施工用地、施工进度,以及主要设计变更及实施情况。 6.2.3主体工程概况应简述枢纽工程施工分标方案及实施情况。 5.2.4主体工程概况应简述移民安置规划方案及实施概况国家电网标准规范范本,主要包括移民安置任务、移民安 置规划、城市集镇迁建规划、专业项目及库底清理处置方案,以及移民安置工程实施进度计 划和实施情况
6.2.5主体工程概况应包括下列成果表
1水电站工程项目组成表。 2水电站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3 施工各标段建设内容、施工设施及其占地面积、场地使用时间一览表 4主体工程存弃渣场特性表。 5主体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移民安置点基本情况一览表。 6.2.6 主体工程概况应包括下列成果图: 1工程地理位置图。 2水电工程枢纽布置图。 3水电工程施工总体布置图
5.3.1环境保护概况应简述环境影吓 要括环境影评价工作过程及 评价结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定的
6.3.2环境保护概况应简述工程前期环境保护设计工作开展情况,主要包括工程前期环境保 护设计工作过程、主要环境保护措施及审查意见要求 6.3.3环境保护概况应在对现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简述枢纽工程、移民安置环境保护措施 的实施情况,宜包括下列内容: 1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施工情况,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变更或调整情况及原因;已 建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2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及环境保护科研等工作的开展情况
环境保护总体方案应结合工程前期环境保护设计及实施情况,简述开展环境保护总体设 计工作的背景和目的。
7.2总体规划任务及目标
7.2.1总体规划任务应结合工作背景和目的,提出开展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任务,说明主要 工作内容。
7.2.1总体规划任务应结合工作背景和目的,提出开展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任务,说明主要 工作内容。 7.2.2总体规划目标应结合工作背景和目的,提出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目标。 7.2.3总体规划任务及目标应从生态优先、与流域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相协调、与主体工程时 空尺度相协调,以及各项环境保 总体布肩原
7.3.3环境保护措施体系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枢纽工程环境保护措施体系图。 移民安置环境保护措施体系图
7.4环境保护措施总体布局
7.4.1环境保护措施总体布局应简述与环境保护措施相关的各类规划简况及要求;简述水电 工程前期环境保护措施总体布局,以及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意见和要求;补充本阶段优化和 新增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对时间和空间布局的要求。 7.4.2环境保护措施总体布局应在工程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简述主体工程建设对施工用地和 施工进度的要求。 7.4.3环境保护措施总体布局应采用图层叠置法、双线横道图等方法,在分析说明各项环境 保护措施与枢纽工程施工规划、移民安置规划,以及其他相关规划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协调性, 评价前期环境保护措施总体布局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存在的限制性条件和问 题。
7.4.4环境保护措施总体布局应根据环境保护措施总体布局原则,在对存在问题的方案进行 优化调整的基础上,提出环境保护措施总体布局方案。 7.4.5环境保护措施总体布局应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分区布置成果表。 7.4.6 坏境保护措施总体布局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8.1.1生态流量泄放措施应主要简述河流水文泥沙现状、影响范围及用水要求、主要保护对 象。 8.1.2生态流量泄放措施应简述工程运行造成的河流生态水文过程等环境变化情况,及其对
8.1.1生态流量泄放措施应主要简述河流水文泥沙现状、影响范围及用水要求、主要保护对
象。 8.1.2生态流量泄放措施应简述工程运行造成的河流生态水文过程等环境变化情况,及其对 军区和下游河道用水的影响,说明工程前期设计提出的生态流量泄放方案及相关要求 8.1.3生态流量泄放措施应简述生态流量泄放方案的实施及变化调整情况
8.1.2生态流量泄放措施应简述工程运行造成的河流生态水文过程等环境变化情况,及
8.2.1生态流量泄放措施体系规划应根据流域环境特征和鱼类资源现状,复核并提出受生态 水文过程等环境变化影响的主要保护对象及保护要求。 8.2.2生态流量泄放措施体系规划应提出生态流量泄放方案设计原则。 8.2.3生态流量泄放措施体系规划应在复核环境现状和影响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保护对象优 化并提出生态流量泄放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8.2.4生态流量泄放措施体系规划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生态流量泄放措施体系图。
生态流量泄放措施体系图。 生态流量泄放措施总体布局图。
8.3生态流量泄放设放
8.3生态流量泄放设放
8.3.1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应在分析主要保护对象的生态用水需求基础上,复核并提出下泄生 态流量。 8.3.2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应结合主体工程初期蓄水、运行调度方案以及主要泄水建筑物特性 从水工结构与布置、施工条件、运行管理、投资及泄放效果等方面,复核并提出生态流量泄 放设施。 8.3.3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应复核并提出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平面布置方案。 8.3.4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应复核并提出生态流量泄放设施主要建筑物结构设计参数,进行建 筑物结构设计,提出主要工程量。 8.3.5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应复核并提出生态流量泄放设施需配置的主要设备型号及参数,提 出设备清单。 8.3.6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应提出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和设备运行维护管理要求,
8.3.1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应在分析主要保护对象的生态用水需求基础上,复核并提出下泄生 态流量。 8.3.2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应结合主体工程初期蓄水、运行调度方案以及主要泄水建筑物特性 从水工结构与布置、施工条件、运行管理、投资及泄放效果等方面,复核并提出生态流量泄 放设施
8.3.6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应提出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和设备运行维护管理要求。
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表。
2主要设备型号及参数表。 3工程量及材料用量表。 8.3.8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生态流量泄放设施平面布置图。 2建筑物结构图。
8.4生态流量泄放方案
8.4.1生态流量泄放方案应在前期环境影响评价和设计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下游保护目标和 生态流量需求复核并提出生态流量泄放方案。 8.4.2生态流量泄放方案应以工程初期蓄水方案、工程运行调度方案、梯级联合调度方案为 基础,结合生态流量需求,分析下游生态流量需求满足程度。 8.4.3生态流量泄放方案应提出生态流量泄放原则和目标。生态流量泄放应以满足下游生态 流量需求为基本目标,且应与发电、防洪、供水、灌溉、航运等多目标相协调。 8.4.4生态流量泄放方案应以图表的形式提出电站泄放生态流量的典型过程。 8.4.5生态流量泄放方案应提出生态流量泄放管理要求,包括各类设施联合调度及生态流量 泄放效果监控要求
8.4.6生态流量泄放方案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电站泄放生态流量典型过程曲线图。 敏感时段生态流量泄放过程线图。
9.1.1水温恢复措施应简述水温现状、影响范围及主要保护对象 9.1.2水温恢复措施应简述工程运行对水温产生的主要影响,说明工程前期设计提出的水温 恢复措施及相关要求。 9.1.3水温恢复措施应简述水温恢复措施实施及变化调整情况
9.1.1水温恢复措施应简述水温现状、影响范围及主要保护对象。 9.1.2水温恢复措施应简述工程运行对水温产生的主要影响,说明工程前期设计提出的水温 恢复措施及相关要求。 9.1.3水温恢复措施应简述水温恢复措施实施及变化调整情况。
9.1.1水温恢复措施应简述水温现状、
9.2水温恢复措施体系规划
9.2.1水温恢复措施体系规划应在分析水库水温结构、分布特性及出库水温变化程度的基础 上,复核并提出受下泄低温水影响的主要保护对象及水温恢复标准。 9.2.2水温恢复措施体系规划应提出水温恢复措施设计的原则。 9.2.3水温恢复措施体系规划应在复核环境现状和影响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下泄低温水影响 对象,优化并提出水温恢复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9.2.4水温恢复措施体系规划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水温恢复措施体系图。
9.3.1分层取水措施应根据水电工程进水口型式,从水工结构与布置、施工条件、运行管理、 投资及水温恢复效果等方面,复核并提出分层取水措施方案。 9.3.2分层取水措施应根据主体工程特性,以及工程地形、地质条件,复核并提出分层取水 措施平面布局, 9.3.3分层取水措施应复核并提出分层取水措施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进行建筑物结构设计 提出主要工程量。 2.3.4分层取水措施应复核并提出分层取水措施主要设备选型及参数,提出设备清单。
2分层取水设施立面设计图
9.4下泄水水温增温措施
9.4.1下泄水水温增温措施应从建设条件、施工布置、运行管理、投资及增温效果等方面, 复核并提出下泄水水温增温措施方案。 9.4.2下泄水水温增温措施应复核并提出输水渠和晒水池规模。 9.4.3下泄水水温增温措施应结合工程地形和地质条件,复核并提出下泄水水温增温措施平 面布局。 9.4.4下泄水水温增温措施应复核并提出下泄水水温增温措施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进行建 筑物结构设计,提出主要工程量。 9.4.5下泄水水温增温措施应复核并提出下泄水水温增温措施主要设备选型及参数,提出设 备清单。 9.4.6下泄水水温增温措施应提出下泄水水温增温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要求
9.4.1下泄水水温增温措施应从建设条件、施工布置、运行管理、投资及增温效果等方面, 复核并提出下泄水水温增温措施方案。 9.4.2下泄水水温增温措施应复核并提出输水渠和晒水池规模。 9.4.3下泄水水温增温措施应结合工程地形和地质条件,复核并提出下泄水水温增温措施平 面布局。 9.4.4下泄水水温增温措施应复核并提出下泄水水温增温措施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进行建 筑物结构设计,提出主要工程量。 9.4.5下泄水水温增温措施应复核并提出下泄水水温增温措施主要设备选型及参数,提出设 备清单。 9.4.6下泄水水温增温措施应提出下泄水水温增温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要求。
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表。 2主要设备型号及参数表。 3工程量及材料用量表。 9.4.8下泄水水温增温措施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下泄水水温增温措施平面布局图。 2输水渠横部面图。 3晒水池结构图
10.1.1水环境保护应简述水环境现状、影响范围及主要保护对象。 10.1.2水环境保护应简述工程建设和运行对水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说明工程前期设计提 出的水环境保护措施及相关要求。 10.1.3水环境保护应简述施工期和运行期生产废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和库区水环境保护 等措施实施及变化调整情况。
10.2.1水环境保护措施体系规划应复核并提出水环境保护对象及执行标准。 10.2.2水环境保护措施体系规划应提出水环境保护措施设计原则。 10.2.3水环境保护措施体系规划应在复核环境现状和影响分析的基础上,优化并提出水环 境保护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10.2.4水环境保护措施体系规划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水环境保护措施体系图。 2水环境保护措施总体布局图。
10.3施工生产废水处理
10.3施工生产废水处王
10.3.1施工生产废水处理应在调查分析砂石加工系统、混凝土拌和系统、机械修配及汽车 保养系统、地下洞挖等施工生产系统的生产规模、生产工艺、使用时段、场地使用条件及实 施情况等现状的基础上,复核各类施工生产废水污染源强、特性及变化情况。 10.3.2施工生产废水处理应根据生产废水污染源强及特性,复核并提出生产废水处理目标 及处理规模。 10.3.3施工生产废水处理应在分析已有施工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合理性的基础上,优化并提 出施工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处理工艺设计参数。 10.3.4报告施工生产废水处理应复核并提出生产废水处理平面布局。 10.3.5施工生产废水处理应复核并提出生产废水处理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进行建筑物结 构设计,提出主要工程量。 10.3.6施工生产废水处理应复核并提出生产废水处理主要设备型号及参数,提出设备清单, 10.3.7施工生产废水处理应提出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和设备运行维护管理要求。 10.3.8施工生产废水处理应提出下列成果表: 1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表,
2主要设备型号及参数表, 3工程量及材料用量表。 10.3.9 施工生产废水处理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施工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2施工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平面布置图。 3建筑物结构图
2主要设备型号及参数表。 3工程量及材料用量表。 10.3.9 施工生产废水处理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施工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2施工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平面布置图。 3建筑物结构图。
10.4施工生活污水处理
10.4施工生活污水处理
10.4.1施工生活污水处理应在调查分析施工区生活营地分标、人员规模、使用时段及场地 条件的基础上,复核施工生活污水的污染源强、特性及变化情况。 10.4.2施工生活污水处理应根据施工生活污水污染源强及特性,复核并提出施工生活污水 处理目标及处理规模。 10.4.3施工生活污水处理应在分析已有施工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合理性的基础上,优化并提 出施工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处理工艺设计参数。 10.4.4施工生活污水处理应根据处理工艺及规模,从地形、地质、交通和管理等方面,复 核并提出生活污水处理站选址方案。 10.4.5施工生活污水处理应复核并提出施工生活污水处理平面布局。 10.4.6施工生活污水处理应复核并提出施工生活污水处理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进行建筑 物结构设计,提出主要工程量。 10.4.7施工生活污水处理应复核并提出施工生活污水处理主要设备型号及参数,提出设备 清单。 10.4.8施工生活污水处理应提出施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设备运行维护管理要求。 10.4.9施工生活污水处理应提出下列成果表: 1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表。 2主要设备型号及参数表。 3工程量及材料用量表。 10.4.10施工生活污水处理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施工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2施工生活污水处理平面布局图。 3建筑物结构图
10.5运行期生产废水处理
10.5.1运行期生产废水处理应在调查分析电站生产管理区、发电厂房区主要用油设备的分 布、型号、使用量及现场条件的基础上,复核运行期生产废水污染源强、特性及变化情况
10.5.2运行期生产废水处理应根据运行期生产废水污染源强及特性,复核并提出生产废水 处理目标和处理规模。 10.5.3运行期生产废水处理应在分析已有运行期生产废水处理工艺合理性的基础上,复核 并提出运行期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处理工艺设计参数。 10.5.4运行期生产废水处理应复核并提出运行期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平面布局。 10.5.5运行期生产废水处理应复核并提出处理运行期生产废水处理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 进行建筑物结构设计,提出主要工程量。 10.5.6运行期生产废水处理应复核并提出运行期生产废水处理主要设备型号及参数,提出 设备清单。 10.5.7运行期生产废水处理应提出运行期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和设备运行维护管理要求。 10.5.8运行期生产废水处理应提出下列成果表: 1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表。 2主要设备型号及参数表。 3工程量及材料用量表。 10.5.9运行期生产废水处理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运行期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2运行期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平面布局图。 3建箱物结构图
10.6运行期生活污水处理
10.6.1运行期生活污水处理应在调查分析生产管理区、永久办公生活区分布、人员和现场 条件的基础上,复核运行期生活污水污染源强、特性及变化情况。 10.6.2运行期生活污水处理应根据运行期生活污水污染源强及特性,复核并提出运行期生 活污水处理目标和处理规模。 10.6.3运行期生活污水处理应在分析已有运行期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合理性的基础上,复核 并提出运行期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处理工艺设计参数。 10.6.4运行期生活污水处理应根据处理工艺及规模,从地形、地质、交通和管理等方面, 复核并提出运行期生活污水处理站选址方案。 10.6.5运行期生活污水处理应复核并提出运行期生活污水处理平面布局。 10.6.6运行期生活污水处理应复核并提出运行期生活污水处理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进行 建筑物结构设计,提出主要工程量。 10.6.7运行期生活污水处理应复核并提出运行期生活污水处理主要设备型号及参数,提出 设备清单。 10.6.8运行期生活污水处理应提出运行期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的要求
10.6.9运行期生活污水处理应提出下列成果表: 1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表, 2主要设备型号及参数表。 3工程量及材料用量表。 10.6.10运行期生活污水处理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运行期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2运行期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平面布置图 3建筑物结构图。
10.7库区水环境保护
10.7.1库区水环境保护应在调查分析水库库底及库周污染源分布的基础上,复核并提出库 底清理的环境保护要求,以及运行期库区水污染防治方案或要求。 10.7.2当水库淹没涉及工业固体废物时,报告应在固体废物性质识别的基础上,复核并提 出分类处置方案。 10.7.3库区水环境保护应根据水库水体环境功能和水库综合开发利用要求,复核并提出库 区水污染预防、控制和治理要求。
11.1.1气环境保护应简述大气环境现状、影响范围及主要保护对象。 11.1.2大气环境保护应简述工程建设对大气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说明工程前期设计提出 的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及相关要求。 11.1.3大气环境保护应简述施工开挖爆破粉尘,施工生产粉尘,交通运输扬尘等大气污染 防治措施实施及变化调整情况。
11.2.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体系规划应复核并提出大气环境保护对象及执行标准。 11.2.2大气环境保护措施体系规划应提出大气环境保护措施设计原则。 11.2.3大气环境保护措施体系规划应在复核环境现状和影响分析的基础上,优化并提出大 气环境保护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11.2.4大气环境保护措施体系规划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体系图。
11.3施工开挖爆破粉尘污染防治
11.3.1施工开挖爆破粉尘污染防治应复核说明厂坝枢纽区、道路及土石料场等施工区产生 开挖爆破粉尘污染源强、特性及变化情况。 11.3.2施工开挖爆破粉尘污染防治应从污染源削减、源强控制、大气环境保护对象保护等 万面,复核并提出施工开挖爆破粉尘污染防措施方案和平面布局。 11.3.3施工开挖爆破粉尘污染防治应复核并提出施工开挖爆破粉尘污染防治主要建筑物设 计参数,进行建筑物结构设计,提出主要工程量。 11.3.4施工开挖爆破粉尘污染防治应复核并提出施工开挖爆破粉尘污染防治主要设备型号 及参数,提出设备清单。 11.3.5施工开挖爆破粉尘污染防治应提出施工开挖爆破粉尘污染防治设施和设备运行维护 管理要求。
113.6施工开挖爆破阶尘污染防治应提出下列
下列成果表: 1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表。 2主要设备型号及参数表。 3工程量及材料用量表。
11.3.7施工开挖爆破粉尘污染防治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施工开挖爆破粉尘污染防治措施平面布局图 2建筑物结构图。
11.4施工生产粉尘污染防治
11.4.1施工生产粉尘污染防治应复核说明砂石加工系统、混凝土拌和系统、存弃渣场等施 工区产生施工生产粉尘污染源强、特性及变化情况, 11.4.2施工生产粉尘污染防治应从污染源削减、源强控制、大气环境保护对象保护等方面 复核并提出施工生产粉尘污染防治措施方案和平面布局。 11.4.3施工生产粉尘污染防治应复核并提出施工生产粉尘污染防治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 进行建筑物结构设计,提出主要工程量。 11.4.4施工生产粉尘污染防治应复核并提出施工生产粉尘污染防治主要设备型号及参数, 是出设备清单。 11.4.5施工生产粉尘污染防治应提出施工生产粉尘污染防治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要求, 11.4.6施工生产粉尘污染防治应提出下列成果表: 1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表。 2主要设备型号及参数表。 3工程量及材料用量表。 11.4.7施工生产粉尘污染防治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砂石料加工系统粉尘污染防治措施平面布局图。 2混凝土拌和系统粉尘污染防治措施平面布局图。 3建筑物结构图
11.5交通扬尘污染防
11.5.1交通扬尘污染防治应复核说明施工道路区产生交通扬尘污染源强、特性及变化情况。 11.5.2交通扬尘污染防治应从污染源削减、源强控制、大气环境保护对象保护等方面,复 核并提出施工交通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方案和平面布局。 11.5.3交通扬尘污染防治应复核并提出施工交通扬尘污染防治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进行 建筑物结构设计,提出主要工程量 11.5.4交通扬尘污染防治应复核并提出施工交通扬尘污染防治主要设备型号及参数,提出 设备清单。 11.5.5交通扬尘污染防治应提出施工交通扬尘污染防治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要求
染防治主要设备型号及参数,提出 设备清单。 11.5.5交通扬尘污染防治应提出施工交通扬尘污染防治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要求。 11.5.6交通扬尘污染防治应提出下列成果表:
11.5.5交通扬尘污染防治应提出施工交通扬尘污染防治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要求。 11.5.6交通扬尘污染防治应提出下列成果表:
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表。
2主要设备型号及参数表。 3工程量及材料用量表。 11.5.7交通扬尘污染防治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施工交通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平面布局图。 2建筑物结构图。
12.1.1声环境保护应简述声环境现状、影响范围及主要保护对象。 12.1.2声环境保护应简述工程施工对声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说明工程前期设计提出的声 环境保护措施及相关要求。 12.1.3声环境保护应简述施工开挖爆破噪声、施工生产噪声、交通噪声等噪声污染防治措 施实施及变化调整情况
2.2声环境保护措施体
12.2.1声环境保护措施体系规划应复核并提出声环境保护对象及执行标准。 12.2.2声环境保护措施体系规划应提出声环境保护措施设计原则。 12.2.3声环境保护措施体系规划应在复核环境现状和影响分析的基础上,优化并提出声环 境保护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12.2.4声环境保护措施体系规划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声环境保护措施体系图。 2声环境保护措施总体布局图
12.3施工开挖爆破噪声污染防治
12.3.1施工开挖爆破噪声污染防治应复核说明厂坝枢纽区、道路及土石料场区等施工区产 生开挖爆破噪声污染源强、特性及变化情况。 12.3.2施工开挖爆破噪声污染防治应从污染源削减、源强控制、声环境保护对象保护等方 面,复核并提出对施工开挖爆破噪声进行控制、削减等污染防治措施方案和平面布局 12.3.3施工开挖爆破噪声污染防治应复核并提出施工开挖爆破噪声污染防治主要建筑物设 计参数,进行建筑物结构设计,提出主要工程量。 12.3.4施工开挖爆破噪声污染防治应复核并提出施工开挖爆破噪声污染防治主要设备型号 及参数,提出设备清单。 12.3.5施工开挖爆破噪声污染防治应提出施工开挖爆破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和设备运行维护 管理要求。
12.3.6施工开挖爆破噪声污染防治应提出下列
1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表。 2主要设备型号及参数表。 3工程量及材料用量表。
12.3.7施工开挖爆破噪声污染防治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施工开挖爆破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平面布局图 2建筑物结构图。
12.4施工生产噪声污染防治
12.4.1施工生产噪声污染防治应复核说明砂石料加工系统、混凝土拌和系统、机械修配系 统等施工辅助企业产生施工生产噪声污染源强、特性及变化情况。 12.4.2施工生产噪声污染防治应从污染源削减、源强控制、声环境保护对象保护等方面, 夏核并提出对施工生产噪声进行控制、削减、避让等污染防治措施方案和平面布局 12.4.3施工生产噪声污染防治应复核并提出施工生产噪声污染防治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 进行建筑物结构设计,提出主要工程量。 12.4.4施工生产噪声污染防治应复核并提出施工生产噪声污染防治主要设备型号及参数 提出设备清单。 12.4.5施工生产噪声污染防治应提出施工生产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和设备运行维护管理要求 12.4.6施工生产噪声污染防治应提出下列成果表: 1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表。 2主要设备型号及参数表。 3工程量及材料用量表。 12.4.7施工生产噪声污染防治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施工生产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平面布局图。 2建铭物纯物图
12.5交通噪声污染防治
12.5交通噪声污染防治
12.5.1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应复核说明场内永久和临时道路、进场道路等产生交通噪声污染 源强、特性及变化情况。 12.5.2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应从污染源削减、源强控制、声环境保护对象保护等方面,复核 并提出对施工交通噪声进行控制、削减、避让、搬迁等污染防治措施方案和平面布局。 12.5.3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应复核并提出施工交通噪声污染防治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进行 建筑物结构设计,提出主要工程量。 12.5.4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应复核并提出施工交通噪声污染防治主要设备型号及参数,提出 设备清单。 12.5.5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应提出施工交通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和设备运行维护管理要求。
12.5.5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应提出施工交通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和设备运行维护管理要求。
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表。
2主要设备型号及参数表。 3工程量及材料用量表。 12.5.7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施工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平面布局图。 2建筑物结构图
13.2.1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体系规划应复核并提出固体废物影响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对象 及执行标准。 13.2.2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体系规划应在调查当地现有固体废物处置设施情况的基础上 提出固体废物处置原则。 13.2.3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体系规划应在复核环境现状和影响分析的基础上,优化并提 出固体废物处置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13.2.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体系规划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固体废物处置措施体系图。 2固体废物处置措施总体布局图,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体系图。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总体布局图。
13.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
3.3.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应根据工程设计成果,复核工程施工生产生活设施、环境保 护设施和水库淹没影响区工矿企业所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量及其组分特性, 13.3.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应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原则,复核并提出处置方案: 主要包括收集、分栋、回收、贮存及处理工艺和相关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要求,
13.5.1危险废物处置应在调查分析工程施工期废油、涂料废物及废有机溶剂、电站运行期 房含油废物等危险废物产生部位、时段及数量的基础上,复核并说明危险废物污染源强、 特性及变化情况。 13.5.2危险废物处置应结合危险废物特性,复核并提出危险废物收集、临时贮存和处理工 艺流程和要求。 13.5.3危险废物处置应提出危险废物临时贮存设施平面布置规划。 13.5.4危险废物处置应复核并提出危险废物临时贮存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进行建筑物结 构设计,提出主要工程量。 13.5.5危险废物处置应复核并提出危险废物收集和临时贮存设备型号及参数,提出设备清 单。 13.5.6危险废物处置应提出危险废物收集和临时贮存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要求。 13.5.7危险废物处置应提出下列成果表: 1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表 2主要设备型号及参数表。 3工程量及材料用量表。 13.5.8危险废物处置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危险废物处置工艺流程图。 危险废物临时贮存场平面布局图, 3建筑物结构图。
14.1.1水生生态保护应简述工程影响范围水生生态现状及主要保护对象, 14.1.2水生生态保护应简述工程建设和运行对水生生态环境造成的主要影响,说明工程前 期设计提出的水生生态保护措施及相关要求, 14.1.3水生生态保护应简述水生生态保护措施实施及变化调整情况
态现状及主要保护对象,
镀铬标准14.2水生生态保护措施体系规划
14.2.1水生生态保护措施体系规划应复核并提出水生生态保护对象。 14.2.2水生生态保护措施体系规划应提出水生生态保护措施设计原则。 14.2.3水生生态保护措施体系规划应在复核环境现状和影响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流域水生 生态系统保护要求和条件,优化并提出水生生态保护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14.2.4水生生态保护措施体系规划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水生生态保护措施体系图 2水生生态保护措施总体布局图
14.3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
14.3.1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应根据工程影响区流域环境特征和水生生态现状,复核并提出 栖息地保护对象。 14.3.2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应在收集和调查主要保护对象繁殖习性和适宜生境条件的基础 上,结合工程特点,复核并提出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工艺。 14.3.3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应在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从方案可行性、目标可达性、 经济性和保护效果等方面,复核并提出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范围和选址推荐方案。 14.3.4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应复核并提出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平面布置规划。 14.3.5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应复核并提出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进行 建筑物结构设计,提出主要工程量。 14.3.6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应制定和提出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运行维护管理要求。 14.3.7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应提出下列成果表: 1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表。 2工程量及材料用量表。 14.3.8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范围图。
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平面布局图。 3建筑物结构图。
景观标准规范范本水生生物栖息地保护平面布局图。 3建筑物结构图。
14.4.1过鱼设施应根据工程影响区鱼类资源现状及环境容纳量,复核并提出主要过鱼对象、 过鱼规格和过鱼规模。 14.4.2过鱼设施应结合坝(闸)上下游水位差、枢纽布置、运行方式、过鱼对象,以及河 流水文、地形、地质条件、造价和过鱼效果等综合比选,复核并提出过鱼形式。 14.4.3过鱼设施应根据选定的过鱼形式,结合工程特点、工程区周边环境特征、地形地质 条件和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复核并提出过鱼设施工艺, 14.4.4过鱼设施应复核并提出过鱼设施系统平面布置规划。 14.4.5过鱼设施应复核并提出过鱼设施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进行建筑物结构设计,提出 主要工程量。 14.4.6过鱼设施应复核并提出过鱼设施主要设备选型及参数,提出设备清单。 14.4.7过鱼设施应提出过鱼设施和设备运行维护管理要求。 14.4.8过鱼设施应提出下列成果表: 1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表。 2主要设备型号及参数表。 3工程量及材料用量表, 14.4.9过鱼设施应提出下列成果图: 1过鱼设施平面布置图。 2建筑物结构图
14.5.1鱼类增殖放流应复核并提出人工增殖放流的主要放流对象、放流规格和放流规模。 14.5.2鱼类增殖放流应在对主要放流对象生物学特性和适宜生境条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 复核并提出鱼类增殖放流工艺。 14.5.3鱼类增殖放流应从水源、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用地规模、交通和管理条件等方 面,复核并提出鱼类增殖放流站选址方案。 14.5.4鱼类增殖放流应复核并提出鱼类增殖放流站平面布置规划, 14.5.5鱼类增殖放流应复核并提出主要建筑物设计参数,进行建筑物结构设计,提出主要 工程量。 14.5.6鱼类增殖放流应复核并提出主要设备选型及参数,提出设备清单。 14.5.7鱼类增殖放流应提出鱼类增殖放流站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和要求
....- 环境标准
- 相关专题: 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