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6827-2020 油气管道安全预警系统技术规范.pdf

  • SY/T 6827-2020  油气管道安全预警系统技术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9.4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6-27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6.2.2.1激光对射、微波对射等对射类设备不宜安装在多雾环境,多风环境应适当降低防区长度。 6.2.2.2红外、微波等反射类周界预警技术可安装在散开环境、 出人口 6.2.2.3振动光缆、振动电缆等振动类周界预警技术可应用于多雨、多雾环境,宜安装在铁丝网上 铁丝网规格如图1所示。

    2.4振动光缆的安装按照GA/T1469的规定执行。 .5周界防护系统划分防区的,根据安装现场实际情况,防区划分应符合以下要求: a)便于快速定位及现场复核。 b)弯折多的不规则区域,应适当增加防区数量。 )不同安装载体、不同方位及探测灵敏度要求不同的区域,不应划分在同一防区内。 d)区域型系统各防区的探测报警参数应独立配置;单个防区发生故障时,不应对其他防区造

    影响。 周界单防区长度不宜超过200m,对射类防区长度不宜大于50m

    5.2.3.1红外、激光、微波等周界预警系统应具有抗自然光干扰功能, 6.2.3.2周界预警技术应具有报警信息传输与联动功能。 5.2.3.3 周界预警系统应支持多种周界防护技术混合组网 6.2.3.4 周界预警系统宜具有入侵识别和定位功能。 5.2.3.5周界预警系统的抗风干扰等级按照GA/T1217的要求进行抗风测试,在严酷等级一级以下应 不出现误报。 5.2.3.6周界预警系统采用振动类技术的按照C.4.6进行测试。 5.2.3.7 人员进入按照GB10408.6中有关人员步行的探测方法进行测试

    6.3.1.1视频预警系统的工程设计应符合GB50395的要求。 5.3.1.2 视频预警系统应有效地采集、显示、记录与回放现场图像,视频格式应符合GB28181的要求。 6.3.1.3视频预警具有智能识别功能的参照GB/T30147的相关技术要求煤炭标准,系统宜具备行为识别、目 标识别、场景分析、入侵、排等报警功能。 5.3.1.4智能视频系统的通信和供电系统应满足24h使用需求,宜具备红外成像或星光成像能力。 6.3.1.5站场智能视频宜与周界预警系统联动

    场视频预警宜监视场站周界人侵、站内装置区及 室宜部署高清红外摄像机,监视出入口和工艺装

    .3.2.3油气管线高后果区、穿跨越段应结合供电情况配置低功耗设备,监控管线周边人员活 青况。

    视频预警技术的设备选择应考虑监视目标所处的环境照度、气候情况、安装条件、传输、控制和 安全管理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a)监视环境处于低环境照度、尘雾、雨雪、逆光等光照度变化范围大等情况时,采集的视频应 能分清目标的外观特征、人员的体貌特征、机动车号牌等信息,采集视频不宜有晕光。 b)监视目标的照度变化范围大或必须逆光摄像时,应采用宽动态摄像机,必要时采取补光措施。 视频采集设备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应满足现场图像采集的要求。 c)监控范围应有效覆盖防护区域、防护部位或防护目标,监视效果应满足场景和目标特征识别 的需求。 d)采用图像增强和红外热成像技术时,输出的图像应能识别目标的属性轮廓,在抖动场景下宜 能保持图像稳定。 e)安装于野外无人值守区域的设备,其外壳对外界机械碰撞的防护等级不低于GB/T20138规 定的IK08级别

    响应时间为现场激励发出到监控中心系统报警的时间,单位为秒(s)。

    误报警率应区分测试状态和运行状态,采用不同的计算和表达。测试过程中的误报警率为误报次 数与测试次数的比值,误报警率用百分数表示。运行过程中的误报警率为单位时间的误报警次数,单 位为次/月或次/年

    7.2工厂验收测试(FAT)

    FAT应按照C.3测试方法进行,根据不同特征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

    FAT宜为室内测试,可选择在供货商的系统集成地或业主指定的地

    供货商提出FAT的洋细 作内容。对多套系统应至少抽查20%,但不少于1套。测试 一般应包括首端、末端、背景噪声最强和最弱的点

    所有试验和测试项均应有书面报告,并经签署视为有效。FAT完成后,供货商应提供详细白 T报告后,系统才能出厂和装箱发货。

    7.3现场验收测试(SAT)

    a)技术规格书提及的所有软件和硬件功能。 b)系统稳定性。 c)人机接口的功能。 d)通信功能。

    照C.4测试方法进行,根据不同参数选择相应的测

    应在系统安装完毕正常运行30d之后进行。

    供货商应提出SAT的详细计划和工作内容,经业主批准后实施。每套设备测试地点 处,监控距离每超过10km增加1处。测试点一般应包括首端、末端、背景噪声最强和最弱

    8.2.1报警级别划分

    8.2.2.1 设备监控中心报警信息显示装置应有人值守,监控中心值班员对报警信息确认后,解除声光 报警。 8.2.2.2 值班员应将Ⅱ级以上报警通报现场人员进行确认,并将报警信息的现场确认结果添加到报警 历史记录中。

    8.2.3报警信息管理

    8.2.3.1所有报警信息应按照报警时间顺序存储到报警历史记录中。所有报警信息应分类归档,方便 查询。 8.2.3.2 系统工作日志、报警日志保存时间应满足法律法规要求,没有其他要求的应保存30d以上。 8.2.3.3报警信息应定期进行统计和分析。

    统的软硬件更新、功能改变、参数修改等应按照

    管道运营单位在安全预警系统建设和运行的全生命周期内进行风险评估和效能评估,对系统的 率、误报警率等主要技术指标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油气管道安全预警系统的用户 a)系统工作原理。 b)系统操作使用。 c)系统参数设置。 d)系统测试方法及要求。 e)系统日常管理及维护 f)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 g) 其他。

    A.1管道光纤预警技术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管道安全预警技术简介

    A.2管道重点区域预警技术

    进行现场报警并将信号传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管道安全预警系统调查表

    管道安全预警系统调查表见表B.1和表B.2

    管道安全预警系统调查表见表B.1和表B.2.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管道安全预警系统调查表

    表B.1管道光纤预警技术应用调查表

    表B.2管道重点区域预警技术调查表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管道安全预警技术测试方法

    C.1.1测试安全预警技术对于可能威胁管道安全事件的灵敏度、监测距离,评价系统的预警能力。 C.1.2光纤预警系统可进行夯十作业,机械挖掘,人工挖掘测试 .1.3根据可能的风险因素确定需要模拟测试的方法,验证每种事件的报警率 C.1.4应在每台(套)系统的测试区域随机抽查3~5点,每种模拟事件测试10次。

    湿地等区域,选择干燥、密实的土壤环境 2.2在测试前应进行测试点地下构筑物的探查,确保测试活动不危害管道及其他周边相关设方 全。 2.3测试前应探明管道及其同沟光缆的准确埋设位置及深度,应选择管道标准埋深处进行测试

    C.3工厂验收测试(室内测试)

    C3.1玻璃板落球试验

    将安全预警系统中的振动敏感元件固定在长度为700mm、宽度为500mm和厚度为5mm的玻璃 端,固定位置为距玻璃一端100mm(距另一端600mm),在距离光缆500mm处的放置一个垫块, 垫块高度为300mm,如图C.1所示。将3个Φ25mm玻璃圆球在2s内连续从垫块顶部推下。重复 3次试验,探测器均应给出人侵报警信号

    图C.1入侵报警功能测试

    应对光纤振动入侵探测器的2个以上(含2个)探测区域(位置)先依次再同时进行试验。加速 度测量可以通过油膏将压电加速度计和振动探测器粘接在玻璃板上,其灵敏轴垂直于玻璃板平面,并 在探测器旁边的高灵敏度压电加速度计、专用电荷放大器、峰值电压表组成的振动测量系统来完 成。其最小报警加速度即为该探测器灵敏度

    沙箱用来测试振动传感器的埋地性能,沙箱大小为1000mm×600mm×200mm,振动传感器埋溢

    100mm,在光缆侧方600mm或300mm或100mm,高度300mm或600mm进行落球试验。

    C.3.3误报警测试方法

    C.4现场验收测试(室外测试)

    器采用涡轮风机进行误报警测试,测试风力应按照

    C.4.1夯土作业测试

    C.4.1.2测试步骤

    C.4.2机械挖掘作业测试

    C.4.2.2测试步骤

    人工挖掘作业宜采用普通铁锹。

    C.4.3.2测试步骤

    C.4.3.2.1在管道正上方进行人工挖掘,管道安全预警技术报警响应时停止挖掘,记录挖掘深度。将 埋深减去挖掘深度即为预警技术对于人工挖掘的预警范围。若无响应,继续挖掘直至光缆埋深,停止 挖掘,判定人工挖掘作业测试未通过。 C.4.3.2.2挖掘应以正常的动作进行,并保持连续挖掘。

    C.4.4管体撞击测试

    采用落锤法进行测试,可选择铅球类重物,落锤重

    C.4.4.2测试步骤

    对每个测试点进行开挖,并露出管道至少0.5m,开挖过程中不应损坏防腐层。将落锤置于管道 正上方,下落高度为1m。每分钟撞击次数不少于3次,连续撞击3min以上。从管道上距离声波传感 器500m开始进行测试,沿管道以一定间隔测试。最远一次落锤报警距离为预警范围。如距声波传感 器500m处无报警,则判定测试不通过。

    C.4.5地面冲击测试

    采用10kg铅球冲击测试

    C.4.5.2测试步骤

    在1.2m~1.5m理深的振动敏感元件止上方,采用10kg铅球在距离地面0.5m高度进行自由落 动冲击地面,每分钟冲击不少于6次,记录到3次以上报警即为通过。

    C.4.6周界入侵系统测试

    C.4.6.2测试方法

    保温标准规范范本C.4.6.2.1方法A

    选用冲击锤或摆锤,用2力对传感光缆试验区域附着的安装载体进行一组5次冲击,每次冲击 间隔1s,连续实施3组,每组冲击均应产生报警,每组冲击时间间隔不宜小于30s。冲击点应位于距 离传感光缆10cm~20cm处,宜在试验区域的安装载体上尽可能分布广泛,两个冲击点之间的距离 不超过30cm。

    C.4.6.2.2方法B

    在抽取的试验区域进行测试,根据施工方或使用方提出的入侵模拟行为方法,如人为攀爬、翻越 围栏(可根据实际场景选用梯子等工具,攀爬、翻越围栏时需接触安装载体),人为破坏外敷安装载 本,用硬物、重物(如铁锹、棍棒等)敲击撞击载体,人为移动、拆除探测光缆或安装载体。每次入 侵模拟行为均应产生报警。

    报警率为报警数量与测试数量的比值,按照公式(C.1)确定报警率

    式中: 一报警率; 1——正确报警次数(只有对测试做出响应的报警才是正确报警) N测试次数

    吊环标准C.5.3系统响应时间

    [1]GB/T7946—2015脉冲电子围栏及其安装和安全运行 [2]GB10408.3一2000入侵探测器第3部分: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 [3]GB/T21564.3—2008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第3部分:公用数 居链路层协议 [4]( GB/T30147安防监控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技术要求 [5] GB/T31132一2014入侵报警系统无线(射频)设备互联技术要求 [6] GB35114—2017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7]SY/T 4121—2018 基于光纤传感的管道安全预警系统设计及施工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油气管道安全预警系统技术规范 SY/T 6827—2020 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 (北京安定门外安华里二区一号楼) 北京中石油彩色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排版印刷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880×1230毫米16开本1.5印张38千字印1—600 2020年12月北京第1版2020年12月北京第1次印刷 书号:155021·8142定价:30.00元 版权专有不得翻印

    ....
  • 管道标准
  • 相关专题: 油气管道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