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13/T 002-2021 文物建筑类博物馆安全管理规范.pdf

  • DB4113/T 002-2021  文物建筑类博物馆安全管理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0.4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2-03-07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B4113/T 002-2021  文物建筑类博物馆安全管理规范

    业技能等级证书)后方可上岗

    6.2.5配备文物建筑养护人员,其职

    6.2.5配备文物建筑养护人员,其职责为: a)负责组织维护方案制定; 负责文物建筑养护规划,年度规划: C 积极参加文物知识、文物建筑房屋结构、生物病害防治等方面知识的培训; d 对文物建筑进行日常、定期和专项巡视检查,及时发现、记录文物建筑保存现状和病害发展情 况、保护性设施现状情况等; e 对文物建筑进行屋面维护、简易修整补配、疏通水道、庭院整理等经常性的碎修保养,维持文 物建筑的良好状态; 参与学术交流和技术比赛。

    6.3.1游客流量控制

    6.3.1.1应公布博物馆的最大承载量和瞬时承载量,博物馆接待游客不应超过最大承载量。 6.3.1.2博物馆宜充分考虑空间承载量、设施承载量、生态承载量、社会承载量等多种因素,制定和 实施游客流量控制方案,通过实时监测、疏导分流、预警上报、特殊预案等对博物馆流量进行控制。 6.3.1.3博物馆应按照LB/T068的要求装修施工组织设计 ,做好游客高峰时段应对准备工作,

    6.3.2运用信息技术

    6. 4. 1 基本要求

    3.4.1.1服务设施建设应符合安全与环境保护相关管理规定。设施建设规模、数量与博物馆运营接待 能力相适应,布局科学合理,功能齐全,满足游览服务和安全的需要。 6.4.1.2经营场所、设备设施均应符合安全生产法规、强制性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 6.4.1.3文物建筑管理、使用单位建立健全设备设施的操作使用规程和监督检查制度,对设备设施定 期检查、保养和维修,建立设备设施运行台账。在进行设备设施维修时,应向游客做好说明工作。 6.4.1.4文物建筑类博物馆应配备必要的无线(或有线)专用通讯系统,保障通信畅通。重点区域应 设置监控设施。

    6.4.1.5文物建筑类博物馆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相应的防火设备,文物建筑内火灾危险性大的 部位应当安装感烟探测器、安全用电配电箱、智能手动报警按钮、智能声光报警器、视频联动设备、可 然气探测器、室外消防栓供水系统及智能应急疏散指示灯等防火设备,并定期检测,保持完好。 6.4.1.6文物建筑类博物馆应灵活布置消防水源,打机井、铺设消防栓、每个院落配有消防水池或消 防水箱和足够数量灭火器材,并方便使用。 6.4.1.7文物建筑类博物馆应设有微型消防站,配齐配强灭火装备并定期组织检查。 6.4.1.8文物建筑类博物馆可以根据场馆特点,宜设立消防车通道和疏散通道,依法安装防雷设施, 配备消防车辆、消防巡逻车并定期检测、维修,保证完好。 6.4.1.9文物建筑类博物馆应设有配电室、监控室、通讯机房、财务室、库房等重要设施,此外还应 设立应急发电机组,遇停电时,应在5分钟内恢复供电。 6.4.1.10文物建筑类博物馆危险地带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安全护栏、拉网等应齐全有效。

    6.4. 2信息与标识

    6.4.2.1应按GB2894、GB13495.1、GB/T10001.1和GB/T10001.2等相关标准要求设置公共信息、 安全标志图形符号。 6.4.2.2售票处周边及博物馆入口处应设置要素齐全的全景图,明示游览线路和应急疏散线路,并有 中英文对照博物馆简介。 6.4.2.3安全警示标志应设置齐全,应设立在固定、醒目位置,不应设置在可移动物体上。 3.4.2.4文物建筑类博物馆主要道口、交义路口应在适当的位置设立引导标牌。建筑物应有醒目的出、 入口通行方向标志。标牌、标志应完好,无破损,无变形。标志与标牌内容准确、文字清晰规范。应 有中、外文对照,方便游客阅读。 6.4.2.5文物建筑类博物馆内电力设施应设置警示标志,水池、水井等危险区域应设置围栏和禁止攀 爬、禁止翻越等安全标识

    4.2.1应按GB2894、GB13495.1、GB/T10001.1和GB/T10001.2等相关标准要求设置公共 全标志图形符号。 4.2.2售票处周边及博物馆入口处应设置要素齐全的全景图,明示游览线路和应急疏散线路 英文对照博物馆简介

    5.4.3.1设施、设备维修应严格遵守设备检修规程和设备维修制度,认真填写各项维修记录,确保设 备的完好。 6.4.3.2设备检修后,应及时清理维修现场,废弃物及时分类处理。不应遗留有危险的维修工具、零 部件和杂物。 6.4.3.3设备润滑工作后,应采取措施保障润滑油(脂)不会污损游客身体和衣物。 6.4.3.4应保持检修工具、计量装置、安全备用系统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的完好。 6.4.3.5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不应安排影响正常运行的维修工作

    7.1.1应加强对辖区内木结构建筑的安全管理,管理使用单位应严格对一切火源、电源、大功率电器 设备和各种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7.1.2加大文物建筑的日常维护、巡视检查和预防治理工作力度,每年春秋李节做好生物病害防治专 项检查工作,并做好记录和档案工作,做到防惠未然。

    7.2.1文物建筑需要修时,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按照相关规范规定执行,并组织编制保护方案, 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按相关规范加强管理。 7.2.2文物建筑修应坚持最小干预,不改变文物原状,保持其原结构、原材料和原工艺。 7.2.3文物建筑施工应符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健康、文明绿色施工等相关规定要求。 7.2.4文物建筑施工现场应设置封闭围挡,实行封闭管理,并建立现场管理机构。 7.2.5严格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在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并配置专门的安全人员现场 监督作业。 7.2.6严格审查相关从业人员资质,必须持证上岗,坚持实验先行,确认合格后方可施工。 7.2.7根据文物本体,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施工方案。 7.2.8文物建筑修材料应设置存放间,按类别堆放有序,标识明确。设置操作应挂牌操作规程和机 械设备使用管理要求,实行专人管理。 7.2.9文物建筑修全过程必须进行拍照和录像,对结构构架不拆除只需要更换修补的构件,充分利 用原料,保留好历史信息,需要编号,做好标记,经认可后进行更换修补,以便工程竣工后照片的对照 记录,并及时做数据整理和存放工作。 7.2.10文物建筑修做好地下管线测量,保证地下管线不受破损。 7.2.11文物建筑修时应制定合理的交通疏导措施。 7.2.12根据具体情况,对植物根系使建筑出现墙体开裂、屋檐望板脱落、屋瓦生杂草等情况,采用人 工整治或化学处理方法。

    7.3.1依据QX189确定本单位古建筑的防雷防护级别。 7.3.2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设计公司进行勘察、设计并报请上级文物管理部门批准。 7.3.3依法通过招标形式确定防雷设施安装施工单位,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到不破坏文物建

    7.3.5文物建筑的防雷装置检测应按GB/T21431的要求,由当地具有检测资质的机构每年检测一次。 对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检查维护和检测应有详细记录,并由参加检测人员填写、整理。 7.3.6在文物建筑修期间,应保证防雷装置的有效性。如将防雷装置临时拆除,施工阶段应设置临 寸防雷措施,且对施工设施采取防雷措施。 7.3.7对防雷工程文件和检测记录等资料,应及时归档、妥善保管

    4.1做好重点部位的工作人员(文物保管人员、文物征集人员、文物修复人员、举办展览时的 、安全保卫人员)的政审工作,并加强岗位培训,规避不可预测的风险。 4.2加强“一体化”动态管理,以安全责任制实现全员参与管理。全体管理者和博物馆员工应

    对辖区文物古建筑的调查研究,了解并掌握文物建筑的防火重点部位,地形地貌特征、建筑结构、疏散 通道、水源分布等情况。 7.4.3坚持日常巡查制度,加强夜间值班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 查,并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结果、隐患整改有跟踪,做到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7.4.4开展文物抢险加固,下大力做好文物巡查、完善消防设备、安防系统、修方案编制等工作。 7.4.5对于文物建筑类博物馆重大安全隐患,应组织文物专家逐点施策指导抢护。 7.4.6科学制定预案,加强联合演练,确保工作人员熟悉预案和具有应急处置能力

    应设计合理、通行顺畅,无安全隐惠

    应设计合理、通行顺畅,无安全隐惠!

    8. 2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应符合GB/T31384和LB/T013的要求

    8.4.1停车场及游客中心游览安全

    8.4.1.1地面平整、坚实、清洁、不积水,且便于游客及车辆出入。 8.4.1.2应有专人管理,提醒游客行车、行人安全,停车落锁、带好随身物品,疏导车辆停靠整齐 8.4.1.3若设置有地下停车场的,应保证场内亮度足够及通风顺畅。 8.4.1.4应实行人、车出入口分离,人、车行进通道分离。 8.4.1.5游客中心应设有专人负责维持秩序,并引导游客购票、物品存取、轮椅及雨伞租赁等其他所 需协助的服务。

    8.4.2馆内区域游览安全

    8.4.2.3应实时监测游客数量,旅游旺季特别是节假日期间,适当控制博物馆内尤其是瓶颈点游客数 量,确保游览安全;当博物馆内游客数量临近瞬时承载量或最大承载量时,应有专人及时做好游客的引 导和疏散工作,并启动限流措施。如遇到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应实行预约、限流、错峰管理,并把观众 接待量降至最大承载量50%,对拒不配合及扰乱秩序者,由工作人员协调公安部门依法处置。 8.4.2.4博物馆内主要道口、交叉路口应在适当的位置设立引导标牌。建筑物应有醒目出入口通行方 标志。 8.4.2.5夜间游览区域应配备数量充足、满足需要的照明设备。 3.4.2.6应配备流动巡查人员,游客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应及时组织救助,

    8.4.3危险地域加强防护

    8.4.3.1古井、天然水域、观赏水池、配电设备等危险地带应划定安全防护范围并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3.4.3.1古并、天然水域、观赏水池、配电设备等危险地带应划定 包括安全护栏、拉网等齐全有效。 8.4.3.2防火区、禁烟区、非游泳区应设置明显的禁止标志。 8.4.3.3博物馆内的施工现场应当设置易于识别的安全提示标志,宜做围挡处理。

    应符合DB41/T692的要求。

    应符合DB41/T692的要求。

    10.2.1贯彻落实国家防恐反恐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的要求。 0.2.2挑选博物馆内部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棒的同志组建反恐应急队伍,并配备必要的反恐防暴器 材、装备。 10.2.3定期组织馆内各部门针对存在的不安全、不稳定的因素进行分析排查,进行拉网式不间断的检 查,消除隐惠 10.2.4编制《反恐防暴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每年演练2次以上,并根据具体情况的发生及时对预 案进行修订。

    10.4治安安全巡查及处置

    11.1.1应成立以法人代表为组长的应急工作小组 旅游标准,选取有能力、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员组建应急突 击队。 11.1.2 配备必要的应急设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 a 反恐防暴器材装备; b) 消防水源; c 应急柴油发电机组; d) 无线电通讯设备; e) 安保个人防护装备; f 医疗救助设施器材、药品; )应急疏散引导器材及安全隔离整或设施

    11.2智能应急管控系统

    建立智能应急管控系统,包含但不限于: a)综合智能应急调度平台、大屏显示系统、会议音响系统; b 应急视频监控系统,可随时调取现场实时图像; C 应急广播系统; d 客流量监测分析系统,应能实现分区客流实时统计、区客流超限预警、客流量数据追溯查询 (日、月、年)并进行比对分析、预测在以后的时间里客流量高峰期会出现的时段; 应急预案管理、调取及应用系统; f 一键报警呼救系统,可与公安部门接警中心实现联网。

    园林工艺、表格11.3应急预案及演练

    11.3.1应根据国家预案要求的规定,结合单位特点,分类制定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节日及 游客高峰时段分级应急预案、预防传染病预案;风、雨、雷电、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处置方法、游客伤病 处置方法(包括食物中毒)等。 11.3.2应急预案内容应包括应急救援组织、危险目标、启动程序、处理与救援程序、紧急处理措施 善后服务、事故等。

    11.3.3根据各类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突发意外事件后,救援人员能够按照应急预案在 第一时间启动救援机制,应有效开展救援行动。 11.3.4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每年至少应演练1次,并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单位可每半年或每季度演练 次,每次演练侧重应有不同。根据演练反馈结果有针 案进行修改,确保预案的实用性。

    ....
  • 建筑标准 安全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