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7040-2021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地质灾害防治设计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SY/T 7040-2021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地质灾害防治设计规范
2.0.1管道工程地质灾害
在首然或人为作用下形成或诱发的,对管道工程建设和管 道安全构成威胁,或对运营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灾害。
陡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或其他外力参与下突然脱离母 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光伏发电标准规范范本斜坡上的部分岩(土)体主要在重作用或其他因素参与 影响下沿明显的界面发生剪切破坏向坡下运动的现象
debris flow
以水对可溶性岩石 (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卤素岩等)进 行化学溶蚀作用为特征,并包括水的机械侵蚀和崩塌作用,以 及物质的携出、转移和再沉积的综合地质作用,以及由此所产 生现象的统称。
karst collapse
在岩溶地区,下部可溶岩层中的溶洞或上覆土层中的土洞, 因自身洞体扩大或在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下,顶板失稳产生塌 落或沉陷的地质现象。
地下矿层被开采后形成的空间(空洞)。 2.0.8稳定性系数 factor of stability 作用在滑动面(或滑体、崩塌体)的抗滑力(或力矩)与
地下矿层被开采后形成的空间(空洞
滑动力(或力矩)的比值
factor of safety
factor of safety
2.0.10 动态设计法methods of information design 根据施工信息和施工勘察反馈的资料,对地质结论、设计 参数及设计方案进行再验证,如确认原设计条件有较大变化, 及时补充、修改原设计的设计方法。
2.0.11管道工程地质灾害监测
2.0.14自动监测
采用智能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进行连续的
通过人工现场巡检、观察进行的监测活
3.0.1地质灾害防治设计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采取合理的综合治理方案和有效的 治理工程措施。 3.0.2地质灾害防治设计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根据风 险等级确定治理和监测计划,风险等级划分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油气管道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技术规范》SY/T6828相关规定。 3.0.3地质灾害防治设计应划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等级,防治
工程等级应按表3.0.3划分。
3.0.4地质灾害防治设计宜采用动态设计法。
1油气管道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2管道工程线路中线、相关建(构)筑物及环境敏感点、 矿区等工程区的地形图。 3油气管道各设计阶段地质灾害工程勘察成果。 3.0.6地质灾害防治设计应与管道线路工程、站场工程、水工 保护、水土保持设计相结合。 3.0.7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各种设计荷载组合下,防治措施结构应满足稳定性、 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2防治工程设计应合理选择岩土的物理力学参数。 3防治工程的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 设计规范》GB50191的有关规定。 4防治工程的截排水措施应与当地截排水系统相协调。 5位于水库区或江河岸边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应考 息地表水及地下水变化对防治工程的影响 3.0.8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结构设计所采用的荷载组合效应与相 应的抗力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锚杆承载力验算、抗滑桩地基水平承载力验算、挡墙和 兰砂坝地基竖向承载力验算时,荷载组合效应采用荷载标准组合 的效应,相应抗力采用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与相应安全系数之商。 2致灾地质体稳定性计算和重力式挡墙稳定性验算时,荷 载组合效应采用荷载基本组合的效应。 3除确定锚杆锚筋锚固长度与锚筋截面面积执行本条第1 款外,确定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内力及配筋时,荷载组合效应 采用荷载基本组合的效应, 相应抗力采用设计值:荷载分项系 数取1.30(当可变荷载较大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 规范》GB50009确定),结构重要性系数根据防治工程等级确 定,I级取1.1,Ⅱ级、Ⅱ级取1.0。 4计算锚杆变形、结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地基变形 时,荷裁组合效应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裁准永久组合的 效应,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5结构抗裂计算时,荷载组合效应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 奇载准永久组合的效应,且对永久治理工程考虑长期作用影响。 3.0.9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筑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 及《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GB748的规定。 2拌制砂浆和混凝土用水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
土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 3混凝土及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 GB 50010 的规定。 4生石灰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生石灰》JC/T 479的 规定。 5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砂》GB/T14684的规定。 6卵石、碎石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 14685 的规定。 7预应刀锚索材料采用的钢绞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 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的规定。 8预应力锚索所用锚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规定。 9用于锚杆(索)的防腐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无粘 结预应力筋用防腐润滑脂》JG/T 430 的规定。 10混凝土码块、毛石砌体的强度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码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的规定。 11钢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和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 12主动防护网、被动防护网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0.10地质灾害监测设计应与治理工程相结合,并应符合下列 要求: 1对确定实施监测的灾害点,应进行监测工程设计。 2监测工程设计采用的监测技术、仪器设备不应影响管道 正常运行,在恶劣条件下应具备正常监测能力,宜采用自动化 监测方法。 3.0.11管道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工程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急抢险工程设计应本着安全高效原则,抢险方案宜与 永久性治理措施相结合。 2当不能及时提供地质灾害勘察资料时,可采用工程类比 法进行应急治理工程的动态设计。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地质灾害防治设计应积极 方法和新工艺
4.1.1崩塌防治方案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剪防滑方案皮以应得合下划规定 1当管道通过崩塌落石区,宜采取清除危岩、加大埋深或 在管道上方设置缓冲层的措施。无法完全消除威胁时,应采取 在危岩体与管道之间平行管道走向设置拦石墙、拦石网、防护 棚洞等被动拦挡措施。 2当被动防护难以满足安全需求时,应针对管道存在威胁 的危岩区域,采取主动防护措施。 4.1.2崩塌防治设计应针对危岩体在施工环境、实施治理方案 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危岩体稳定性分析计算应符合本规 范附录A的规定,并应按表4.1.2校核危岩体的稳定状态。施工 条件下应达到基本稳定状态, 运营条件下应达到稳定状态,
表4.1.2崩塌稳定状态表
注:1F为危岩稳定性系数
2F为设计安全系数。
1.1.3崩塌防治设计应分为以下三种工况,防治设计应按工况 I进行设计,按工况Ⅱ和工况Ⅲ进行校核。
2工况Ⅱ:自重+暴雨。 3 工况Ⅲ:自重+地震,
2工况Ⅱ:自重+暴雨。
4.1.4 崩塌防治设计荷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岩石重度应取标准值,荷载分项系数取1.0 2危岩裂隙水压力计算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0.3的规定, 危岩体脱离母体则不考虑裂隙水影响。 4.1.5崩塌防治工程设计安全系数 F应按表4.1.5取值
4.1.5崩塌防治工程设计安全系数F应接表4.1.5取值,
表4.1.5防治工程设计安全系数F
4.2.1管道通过崩塌落石区时可通过在管道上部填筑缓冲层, 降低落石对管道的冲击力。
4.2.1管道通过崩塌落石区时可通过在管道上部填筑缓冲层, 降低落石对管道的冲击力。
崩塌落石的冲击力及缓冲土层应按下列公式计
P= Pz F= 2yZ| 2tan* 45
式甲:上 落石冲击力(KN): P(z) 落石冲击缓冲层后陷人缓冲层的单位阻力(kPa); F 落石等效球体的截面积(m); R 落石等效球体的半径(m): 缓冲层重度(kN/m); 0 缓冲层内摩擦角(°); Z 落石冲击的陷入深度(m); VR 落石块体接触缓冲层时的冲击速度(m/s); Q 石块重量 (KN) 重力加速度 (9.80m/s2) ; g 1 落石重度 (kN/mi) 4.2.3 缓冲层结构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缓冲层厚度应大于落石冲击的陷人深度。 地面以上缓冲层应保证自身稳定, 且高度不宜超过5m。 缓冲层宜采用粉质黏土、黏土或碎石土等材料填筑。 缓冲层顶面宜设置成顺落石运动方向的斜坡。 缓冲层填土密实度不应小于0.85。 6 缓冲层顶应设计保护层,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0.5m。
F=πR 3Q R= V4元
4.3.2被动防护网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平行管道轴线布置在管道与崩塌体之
1在崩塌高位发育、规模较大的危岩体下部,且难以采 用锚固、清除、拦截措施进行防治和绕避时,宜设置棚洞防护 措施。 2棚洞结构形式可为墙式棚洞、钢架式棚洞、柱式棚洞、 悬臂式棚洞、拱形棚洞等。 3棚洞支撑体系结构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由棚洞顶 板、棚洞内墙、棚洞外墙和棚洞基础组成。 4棚洞结构形式应根据使用要求、崩塌落石量大小、地 形、地质、地基条件和施工条件等综合考虑确定: 1)对坡面崩塌落石量较大,地基承载力较低、抗震要 求较高时宜优先采用拱形棚洞、墙式棚洞。 2)对坡面落石量少,地基承载力高、非抗震地区时宜 采用钢架式棚洞、柱式棚洞。 3)对坡面落石量少,外侧地基不良或不宜设置基础、 非抗震地区时宜采用悬臂式棚洞。 5棚洞基础应置于基岩或者稳定的地基上,当地基不稳 时,应对地基进行加固或采用整体式基础、桩基础等。 6棚洞内边墙宜采用重力式结构,并应置于基岩或稳固的
1拦石墙应布设在管道与崩塌体之间地带,且与管道中线 的间距不宜小于15m。 2拦石墙后宜设置缓冲层,当场地条件具备时,宜在墙后 开挖落石槽。缓冲层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4.2节的要求。 3拦石墙材料宜采用浆砌石、毛石混凝土、混凝土。 4拦石墙应同时满足地基承载力、抗滑移、抗倾覆及结构 强度要求,结构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5.6节的要求。 5作用在拦石墙上的荷载应包括作用到缓冲土层上落石冲 击力的水平分力,冲击力的分布宽度应根据扩散角确定。
4.3.4棚洞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4.4.1管道工程崩塌防治主动防护设计宜采用清理危岩、封填 和支顶、挂网喷混凝土锚杆锚固、锚杆(索)及主动防护网。 主动防护措施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针对坡体上散落或脱离母岩的危石,应采用清理危岩 措施。 2当崩塌区危岩块体未脱离母体,危岩块体平均直径不小 于1.0m时,宜设置锚杆(索)锚固危岩体。 3管道上方崩塌区危岩块体未脱离母体,危岩块体直径小 于1.0m,且需防护范围大于100m时, 宜采用主动防护网或锚 杆挂网喷混凝土,固定锚杆入岩深度不应小于1.5m。 4当管道通过地区一侧坡度大于60°,或岩体反倾的倾倒 式危岩体,崖脚或崖面存在不稳定凹腔时,应采用支撑墙、立 柱、挑梁支顶措施。 4.4.2封填和支顶工程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封填材料宜采用低强度高抗渗性砂浆、黏土或细石混凝土。 2支顶和封填工程顶部与危岩体接触部位,宜采用膨胀水 泥砂浆或混凝土封闭,封闭层厚度宜30cm~40cm,墙柱的底 部基础宜设置成内倾或台阶状。 3危岩顶部裂缝封填,当裂缝宽度大于2cm时,应采用高 强度砂浆或落度超过200mm的细石混凝土封闭裂缝;当顶部 表面裂缝宽度小、范围广时,宜用细石混凝土全面浇筑,浇筑
地基上,当岩层坚实完整,干燥无水或少水时,可采用锚杆式 内边墙,外边墙可采用墙式、刚架式、柱式结构。 7棚洞设计应加强地下水、地表水的疏排,棚洞内外应形 成一个完整通畅的防排水系统。 8棚洞除靠山侧外,顶板周边应设置有效挡土措施,避免 缓冲层土体冲刷流失。
厚度宜为20cm~30cm。 4崖面凹腔高度大于8m时,宜采用支撑墙或支撑柱支顶。 4.4.3清理危岩与挂网喷混凝土锚杆锚固工程设计应符合下列 规定: 1清理危岩实施时,应在坡脚或坡体下部平缓处设计被动 兰挡防护措施。 2当危岩区坡面岩体构裂隙发育,置清除孤石,坡面置 采用挂网喷混凝土锚杆锚固措施,锚杆宜采用全黏结构造锚杆, 锚固段进入稳定岩体长度不应小于1.0m。 4.4.4锚杆(索)锚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锚杆(索)应进行锚固力、锚固长度及锚杆结构设计计 算,并应符合本规范第5.5节的规定。 2锚固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30。 3危岩体锚固深度应伸人主控裂隙面不小于5.0m。 4当危岩体整体性较好时外锚头应采用点锚,整体性较差 时宜采用竖梁或格梁加强整体性,竖梁或格梁设计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滑坡防治设计规 范》GB/T38509中第12章的规定
4.4.5主动防护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动防护网防护区域应超出需治理区域边界以外不小于 2m,实际防护面积应根据坡面起伏情况确定,宜按设计防护面 积的1.05~1.10倍作为实际防护面积。 2主动防护网的锚固锚杆应包括系统锚杆和随机锚杆,系 统锚杆应按防护单元格、纵横向支撑绳交叉点位置布置,防护 网悬空区域面积不应超过5m,系统锚杆无法保证悬空面积要求 时,应增设随机锚杆。 3防护网锚固锚杆孔位宜设在坡面低洼处,锚杆直径不应 小于Φ12mm,锚杆长度宜为2m~3m,系统锚杆锚固深度不 宜小于1.5m,随机锚杆锚固深度不宜小于1.0m。上沿系统锚杆 方向宜与水平面成30°向下布置;其余系统锚杆方向宜与坡面垂 直,且应与水平面夹角不小于15°
5.1.1油气输送管道滑坡防治应针对可能对管道造成危害的原 生和次生滑坡地质灾害进行防治设计。 5.1.2滑坡防治设计应充分评价管道工程施工和滑坡防治工程 施工对滑坡体的扰动,应针对施工条件和运营条件进行稳定性 分析。 5.1.3滑坡工程设计中应针对施工条件和运营条件进行稳定性 分析,滑坡稳定性分析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施工条件 和运营工况下应进行稳定性校核,其稳定性系数不应小于本规 范表5.1.6中相应防治工程等级的安全系数。
按其余三种工况校核。 1工况I:自重 2工况Ⅱ:自重+ +暴雨。 3 工况Ⅲ:自重+地震。 4工况V:自重+暴雨+地震
5.1.5作用于滑坡体上的荷载及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滑坡推力计算时,滑体重力作为基本荷载,荷载分项系 数应取1.0。 2地下水、裂隙水及河流(水库)水位对滑坡的动(静) 水压力、浮托力等,可依据本规范附录C中方法计算。 3地震作用于滑体或条块重心处的水平静力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Q—滑体或滑块单位宽度的地震力(kN/m); 14
中:Q一滑体或滑块单位宽度的地震力(kN/m
综合水平地震系数,由所在地区地震基本烈度按 表5.1.5的规定确定; 滑体或某一条块单位宽度自重(含滑坡顶部建构筑 物作用)(kN/m)
表 5.1.5 地震水平作用系数
4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滑坡推力计算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 5.1.6滑坡防治设计安全系数应按表5.1.6取值,支护结构设计 还应满足相关支护结构设计安全系数要求。
表5.1.6滑坡防治工程设计安全系数
支计安全系变 可取低值
5.1.7下列滑坡防治工程的设计应进行专门论证: 1地质环境条件很复杂的滑坡防治工程。 2滑坡防治工程施工将和已建油气管道安全运营要求发生 重大冲突时。 3滑坡邻近有重要建(构)筑物、地质条件复杂、破坏后 果很严重的滑坡防治工程。 4已发生过严重事故的滑坡防治工程。 5抗震设防烈度大于9度地区的滑坡防治工程。 6采用新结构、新技术的滑坡防治工程。 5.1.8管道施工形成的路堑和路堤边坡宜按现行行业标准《公 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相关规定执行。
5.2.1削方减载措施适用于主滑面倾角大于20°的滑坡和错落性 滑坡,应在滑坡上部的主滑段实施减载;前缘回填反压措施适 用于滑坡前缘地形条件不受限制的滑坡治理,应在滑坡体的前 缘抗滑段实施。 5.2.2削方减载和前缘回填反压设计应依据控制性滑动面进行设 计计算,减重或反压的数量应通过稳定性计算或滑坡推力计算来 确定,使滑坡的整体稳定性系数F达到设计要求,或设置支挡 工程位置的滑坡推力控制在预定数值之内。稳定性计算采取圆弧 法或分块推力传递法。滑坡整体稳定性系数宜按下式计算:
式中:F—滑坡整体稳定性系数; W抗滑段滑体重量(kN/m); 抗滑段滑面的倾角(°),反挠时取负值
1填土的基底软弱土层应挖除或换填,基底应设计成台阶状。 2填土底部应采用碎块石或砂卵石等渗水材料填筑。 3回填反压应分层碾压或夯实,压实系数应大于0.9,对 于渗透性较大的填料,表层宜进行防水处理。 4库(江)水位变动带的回填反压应对回填体进行地下 水渗流和库岸防冲刷处理,坡脚应设置护脚墙、反滤层和防冲 护坡。
5.3.1截排水工程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截排水工程设计应结合区域气象、水文、地质、地形等
5.3.1截排水工程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5.3.1截排水工程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截排水工程设计应结合区域气象、水文、地质、地形等 条件合理确定方案。
式中:Q一设计频率地表水汇流量(m/s); 径流系数,具体取值数据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水 上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的规定选取: S一 设计降雨强度(mm/h),可按当地水文手册相应图 表选取和计算 F 汇流面积(km); 流域汇流时间(h); 降雨强度衰减系数。
2地表排水工程的设计标准应根据滑坡防治工程等级确定。 3地下排水工程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滑坡防治设计规 范》GB/T38509相关规定执行。 5.3.2设计频率地表水汇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Q, =0.278pS, F/t"
.=0S,Fo Q, =S,F
式中符号意义同公式(5.3.2)。 5.3.4排水沟(管)的设计径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Q=vA V= R/n. R= A/X
式中:Q设计径流量(m/s); V—沟(管)内的平均流速(m/s)
A 一设计过水断面面积(m); 沟壁或管壁的粗糙系数,宜按表5.3.4查取; R水力半径 (m); X过水湿周 (m); 排水沟水力坡度,无旁侧入流的明沟,水力坡度可采 用沟的底坡;有旁侧入流的明沟,水力坡度可采用沟 段的平均水面坡降
表5.3.4排水沟(管)粗糙系数取值表
Rm =1.1V A +12
式中:R一最小容许弯曲半径(m)。 5.3.7截排水工程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表截排水沟断面形状宜采用梯形或矩形断面排水沟。 2滑坡外围截水排水沟应依据滑坡后缘地形设置在滑坡体 后缘5m以外的稳定坡面上。 3截排水沟纵坡超过10%时,应设置消能措施。当高差小 于5m时,宜设置单级消能;高差大于5m时,宜设置多级消能。 4截排水沟每隔8m~10m应设置沉降缝,缝内应填塞沥 青类防水材料。当地基存在不均匀沉降时,应在接缝处设置叠 瓦式构造。 5截排水沟进出口宜采用喇叭口或八字形导流翼墙。导流 翼墙长度可取设计水深的3~4倍。当排水沟断面变化时,应 采用渐变段衔接,渐变长度宜水面宽度之差的5~20倍。 6截排水沟弯曲段应考虑水位弯道雍高的影响,安全超高 不宜小于0.3m;排水沟弯曲段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最小容许半 径及沟底宽度的5倍。 7截排水沟宜采用毛石混凝土或素混凝土修建,混凝土强 度等级不宜低于C20
5.4.1抗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滑桩宜垂直滑坡主滑方向,并应结合管道走向布
2抗滑材质宜采用钢筋混主,截面形状可设计成矩形 或圆形,结构形式可设计成悬臂式或锚拉式。 3截面形状采用矩形时,间中心距宜为5m~8m,截 面短边长度不宜小于1.25m;采用圆形抗滑桩,截面直径不应小 于0.6m,且桩间中心距宜为桩直径的3~5倍。 4悬臂式抗滑桩嵌固长度应大于总桩长的1/3。 5可在土质滑体的桩间设置挡板或浆码石挡墙,宜按桩间 土的水平土压力进行设计。 6当桩顶位移不满足要求或桩身弯矩过大时,宜采用锚拉 班,嵌固长度不应小于桩长的1/5。 7抗滑桩后无构筑物时桩顶位移宜控制在10cm以内,有 构筑物时宜控制在5cm以内。 8埋人式抗滑桩应进行越顶验算, 嵌固端位于土层时还应 进行深层滑动验算。
5.4.2抗滑桩外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作用于抗滑桩的外力,应计算滑坡推力(包括地震地区 的地震力)、桩前滑体抗力(滑面以上桩前滑体对桩的反力)和 嵌固段岩层的抗力。桩侧摩阻力和黏聚力及桩身重力和桩底反 力可不计算。 2滑坡推力应根据其边界条件(滑面与周界)和滑带土的 强度指标按附录C的规定计算确定。抗滑桩上滑坡推力的分布 图形应根据滑体的性质和厚度等因素确定,可采用三角形、矩 形或梯形。 3滑面以上桩前的滑体抗力,可通过极限平衡时桩前抗滑 或桩前被动主压力确定,设计时选用其中的小值。当桩前滑 皮体可能滑动时,不应计其抗力。 4抗滑桩锚固深度的计算,应根据地基的横向容许承载力 确定,当桩的位移需要控制时,应考虑最大位移不超过容许值。 1)地层为岩层时,桩的最大横向压应力m应小于或 等于地基横向容许承载力。地基的横向容许承载力
与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的对应关系可按本规范附 录D.0.1采用。当桩为矩形截面时,地基的横向容 许承载力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地基的横向容许承载力(kPa); 滑面以下土体的内摩擦角(°); 1 滑面以上土体的重度(kN/m); h 设桩处滑面至地面的距离(m); 72 滑面以下土体的重度(kN/m); 滑面至嵌固段上计算点的距离(m); 滑面以下土体的黏聚力(kPa)。 b)当地面横坡i较大且i≤时,地基y点的横向容许承 载力可按下式计算:
业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 7抗滑桩桩身按受弯构件设计,当无特殊要求时,可不做 裂缝宽度验算。 5.4.4人工挖孔抗滑桩成孔时,应进行护壁;护壁所承受的土 压力,在地面下5m以内应按主动土压力计算,5m以下各点的 土压力应取5m处的主动土压力。
5.4.5矩形抗滑桩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身混凝主的强度等级宜为C30~C35,挡板混凝主强 度等级不应低于C20,耐久性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相关规定。 2抗滑桩井口应设置锁口,桩井位于土层和风化破碎的岩 层时宜设置护壁,一般地区锁口和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 于C20,其中,在地下水位以下、严寒或软弱地基地段不宜低 于C25。一般情况下可按构造配筋,但当桩井土层和风化破碎 的岩层深度较大时,应通过计算进行校核。 3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HRB400以上的带肋钢筋,直径不应 小于20mm,且净距不应小于80mm采用束筋时,每束不宜多于 3根。当配置单排钢筋受限时,可设置2排或3排,排距宜控制 在120mm~200mm。受力钢筋为单筋且有护壁时,混凝土净保 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无护壁时,不应小于70mm。束筋采用 双筋或者三筋并筋方式配筋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GB50010的相关规定,确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4纵向受拉钢筋的截断点连接方式及搭接长度应按现行国 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相关规定执行。 5桩内不宜配置斜筋,可采用调整箍筋的直径、间距和桩 身截面尺寸等措施,满足斜截面的抗剪强度。 6箍筋宜采用封闭式,肢数不宜多于4肢,其直径不宜小 于12mm,间距不应大于400mm。 7矩形截面桩的两侧和受压边,应适当配置纵向构造钢 筋,两侧纵向钢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直径不应小于12mm。
桩的受压边两侧应配置架立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16mm。当桩 身较长时,纵向构造钢筋和架立钢筋的直径应增大。 5.4.6采用混凝土圆形钻孔灌注桩时,桩的桩身混凝土强度等 级、钢筋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身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宜为 C30~C35,挡板混凝土强 度等级不应低于C20,耐久性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相关规定。 2纵向受力钢筋宜选用HRB400、HRB500钢筋,单桩的 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8根,其净间距不应小于60mm。 3抗滑桩顶部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冠梁时,纵向钢筋伸人 冠梁的长度宜取冠梁厚度,冠梁按结构受力构件设置时,桩身 纵向受力钢筋伸人冠梁的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对钢筋锚固的有关规定;当不能满 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时,其钢筋末端可采取机械锚固措施。 4箍筋可采用螺旋式箍筋;箍筋直径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 筋最大直径的1/4,且不应小于6mm;箍筋间距宜取100mm~ 200mm,且不应大于400m。 5沿桩身配置的加强箍筋应满足钢筋笼起吊安装要求,宜 选用HPB300、HRB400钢筋,其间距宜取1000mm~2000mm。 6最外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mm;采用 水下灌注混凝土工艺时,不应小于50mm。 7当采用沿截面周边非均匀配置纵尚钢筋时,受压区的纵 可钢筋根数不应少于5根:当施工方法不能保证钢筋的方尚时, 不应采用沿截面周边非均匀配置纵向钢筋的形式。 8当沿桩身分段配置纵向受力主筋时,纵向受力钢筋的搭 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相 关规定。
5.1滑坡推力较小的浅表层滑坡的治理和结构
维力较小的浅表层滑坡的治理和结构加固宜采月
杆结构,滑坡推力较大、滑面(带)较深的滑坡治理和结构加 固宜采用锚索结构。 5.5.2当滑坡体为堆积层或土质滑坡,且采用预应力锚索时, 应与钢筋混凝土梁、格构或抗滑桩共同组成抗滑支挡体系,且 其锚固段宜置于岩层内。 5.5.3锚杆(索)的锚固段不应设置下列地层中: 1有机质土,淤泥质土。 2 液限 W > 50%的土层。 3相对密实度 D,< 0.3 的土层。 5.5.4下列情况下锚杆(索)应进行现场极限抗拉拔试验: 1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或新技术的锚杆(索)。 2无锚固工程经验的岩土层内的锚杆(索)。 5.5.5岩体稳定性分析及锚固力计算应按本规范附录E执行。 锚杆(索)的形式应根据锚固段地层工程特性、锚杆承载力大小 及锚杆材料和长度因素综合考虑,按本规范附录F的规定选择。 5.5.6锚杆设计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
5.5.7 锚杆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土层锚杆的锚固段长度不应小于4m,并不宜大于10m; 岩石锚杆的锚固段长度不应小于3m,并不宜大于45D和6.5m; 当计算锚固段长度超过构造要求长度时,应采取改善锚固段岩 土体质量、压力灌浆、扩大锚固段直径、采用荷载分散型锚杆 等,提高锚杆承载能力。 2锚杆间距不宜小于1.5m,当小于1.5m时,应将锚固段 开布置或改变相邻锚杆倾角。 3锚杆钻孔内的锚筋面积不应超过钻孔截面积的20%。 4锚杆锚固段上部覆盖岩土层厚度不应小于4.5m,锚杆的 倾角宜为10°~35°,锚杆的设置不应对相邻构筑物基础产生不 利影响。 5锚杆对中支架应沿锚杆轴线方向每隔1m~3m设置
个,对土层应取小值,岩层可取大值。 6当锚固段岩体破碎、渗(失)水量大时,应进行岩体灌 浆加固设计。 7永久性锚杆的防腐蚀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锚杆的自由段位于岩土层中时,可采用除锈、刷沥 青船底漆、沥青玻纤布缠裹二层进行防腐蚀处理。 2)对位于无腐蚀性岩土层内的锚固段应除锈,水泥 (砂)浆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对位于腐蚀性 岩土层内的锚固段应进行双层防腐,放人波纹管中。 3)经过防腐蚀处理后,锚杆的自由段外端应埋人钢筋 混凝土构件内50mm以上。 8临时性锚杆的防腐蚀可采取下列处理措施: 1)锚杆的自由段可采用除锈后刷沥青防锈漆处理。 2)外锚头可采用外涂防腐涂料或外包混凝土处理。 5.5.8预应力锚索设计计算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铁路路基支 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计算滑坡预应力锚固力前,应按本规范附录C和附录E 进行滑坡稳定性分析。 2极限锚固力应由破坏性拉拔试验确定,设计锚固力应依 据滑坡推力和安全系数确定。 3预应力锚索锁定值宜根据滑坡体结构和变形状况确定: 1)当滑坡体结构完整性较好时,锁定锚固力可为设计 锚固力的100%。 2)当滑坡体蠕滑明显,预应力锚索与抗滑桩相结合时, 锁定铺固力宜为设计锚固力的50%~80% 3)当滑坡体具崩滑性时,锁定锚固力宜为设计锚固力 的 30% ~ 70% 。 5.5.9外锚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垫墩应双向布筋,可按中心有支点单向受弯构件计算
5.5.9外锚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
1锚索自由段伸人滑动面或潜在滑动面的长度应大于1m, 且总长不应小于3m~5m;张拉段长度应根据张拉机具决定 锚索外露部分长度宜为1.5m。 2外锚结构形式应根据被加固边坡岩土情况选择垫墩(垫 块、垫板)、地梁、格子梁、柱、桩、墙,外锚结构材料宜采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等级不宜低于C30,外锚钢筋保护层 厚度应不小于50mm。 3预应力锚索应设置对中支架,对中支架间隔宜为1.5m~ 3.0m。 4锚索应防锈、防腐处理。 5锚索孔注浆应采用孔底注浆法,注浆材料宜采用M30 水泥砂浆,注浆压力宜为0.6MPa~0.8MPa。 5.5.12格构锚固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滑坡防治设计规范》 GB/T38509的规定。
垫墩大小根据被加固边坡地基承载力确定。 2地梁、格子梁可将锚拉点预应力简化为集中荷载,按弹 性地基梁进行计算,地梁、格子梁可简化为单元梁,按简支梁、 连续染进行内力计算。 5.5.10预应力锚索数量取决于滑坡产生的推力和防治工程安全 系数,锚索间距宜大于4m。若锚索间距小于4m,群锚效应分 析应按下式计算:
D=1.5./Ld/2
式中:D 锚索最小间距(m); 锚索钻孔孔径(m); L 锚索长度 (m)
力小于150kN/m的浅层滑坡治理宜采用重力式
滑挡墙,重力式抗滑挡墙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垂直主滑方向布置在滑坡剪出口或潜在剪出口附近。 2宜与排水、减载、护坡等措施相结合。 3 挡墙高度不宜大于 8m。 4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以上时,应采用混凝土结构。 5.6.2重力式抗滑挡墙设计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 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规定。 5.6.3重力式抗滑挡墙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重刀式抗滑挡墙材料宜采用浆码块石、条石或混凝土。 快石、条石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5,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 立低于C20 2重力式抗滑挡墙基底可做成逆坡。对土质地基,基底逆 坡坡度不宜大于0.1:1;对岩质地基, 基底逆坡坡度不宜大于 0.2:1。 3毛石挡土墙的墙顶宽度不宜小于600mm,混凝土挡土 墙的墙顶宽度不宜小于400mm。 4重力式抗滑挡墙的基础埋置深度,应根据滑面位置、地 基稳定性、地基承载力、冻结深度、水流冲刷情况和岩石风化 程度等因素确定。基础应置于土质滑坡滑动带以下不小于1.5m, 置于岩质滑坡滑床以下不小于1.0m,同时地基应满足承载力要 求。受水流冲刷时,在冲刷线以下不应小于1.0m。 5挡墙地基纵向坡度大于5%时,基底应做成台阶式基础, 且最下一级台阶宽度不宜小于1.0m。 6重力式抗滑挡墙应设置泄水孔。根据水量大小,泄水孔 孔径宜为50mm~100mm的圆孔,孔间距宜为2m~3m。泄 水孔宜采用梅花形布置,倾角不应小于5%,最下一排泄水孔的 出水口应高出地面或常水位200mm。 7重力式抗滑挡墙的伸缩缝间距宜为10m~15m。在地 基变化、挡墙高度及截面变化处应设沉降缝,伸缩缝、沉降缝 缝宽度宜为20mm~30mm,缝中应填塞沥青木板或其他有弹
性的防水材料,填塞深度不应小于200mm。 8在挡墙背侧应设置300mm~500mm厚的反滤层,背侧 最下一排泄水孔下侧应设厚度不小于300mm的隔水层。 9墙后填料宜采用透水性强的砂性土、碎石土,不得采用 淤泥、耕植土、膨胀土等作为填料,重要的和高度较大的挡墙 不宜采用黏土作为填料。
6.1.1管道工程泥石流治理设计应采用以流域为单元,生物措 施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 6.1.2管道通过形成区时,宜采用坡面截水沟、沟谷区的拦砂 坝、导流堤、护岸和护底措施,并宜恢复植被、建造多树种多 层次的立体防护林。 6.1.3管道通过流通区时,管道埋深应大于泥石流最大侵蚀深 度。防治措施宜以疏导为主,宜采用导流堤和护岸、清障措施, 并宜采用潜坝、停淤场、坝下护岸、护底等管道防护辅助措施。 6.1.4管道通过堆积区时,管道应深埋,当前缘受冲刷时,还 应采取护岸措施
施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 6.1.2管道通过形成区时,宜采用坡面截水沟、沟谷区的拦砂 坝、导流堤、护岸和护底措施,并宜恢复植被、建造多树种多 层次的立体防护林。 6.1.3管道通过流通区时,管道埋深应大于泥石流最大侵蚀深 度。防治措施宜以疏导为主,宜采用导流堤和护岸、清障措施, 并宜采用潜坝、停淤场、坝下护岸、护底等管道防护辅助措施。 6.1.4管道通过堆积区时,管道应深埋,当前缘受冲刷时,还 应采取护岸措施。 6.1.5下列泥石流防治工程的设计应进行专门论证: 1环境地质条件很复杂的防治工程 2防治工程施工将对已建油气管道安全运营要求发生重大 冲突。 3 治理工程下游有重要水利工程、城镇。 泥石流活动性很强或已发生过严重事故的泥石流防治 工程。 采用新型结构、新技术的防治工程。 6.1.6泥石流防治设计基础参数选取及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泥石流体重度,宜采用称重法或体积比法等试验测定。 2泥石流流速应按下式计算:
3泥石流流量计算可根据实际选用现场形态调查法或雨洪 计算法。 1)按现场形态调查法计算泥石流流量:
煤矿标准规范范本C 式中:Q—泥石流流量(m/s): F—泥石流过流断面面积(m); 泥石流流速(m/s)。 2)按雨洪计算法计算泥石流流量
式中:Qs—清水洪峰流量(m/s),按所在地区省水利厅印发
清水洪峰流量(m/s),按所在地区省水利厅印
4 泥石流过流弯道超高 △H。按下式计算
6.2.1 排导工程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工程所经沟谷较窄或管道工程对沟谷两侧环境影响 较大的泥石流治理宜采用排导槽。 2管道工程经过宽浅沟谷或管道工程对沟谷一侧环境影响 较大的泥石流治理,宜采用导流堤护岸或单边防护堤。 3单边防护堤宜按挡墙式护岸设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相关规定执行。
学士标准规范范本6.2.2排导工程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整体式框架结构和全断面衬码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刚度。
....- 管道标准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