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3/T 208-2021 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技术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DB4403/T 208-2021 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技术规范
环境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的预报时长不少于5天。
4.1.4预报输出时间间隔
环境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相邻两次模拟结果输出的时间间隔应在1小时(含)以内。
电缆标准规范范本4.2环境空气质量统计预报
4.2.1空间尺度范围
DB4403/T208202
环境空气质量统计预报模式应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水平和变化规律,原则上每 个区至少一个点位
4. 2. 2预报时长
环境空气质量统计预报模式的预报时长不少于5天
4.2.3预报输出时间间隔
5.1环境空气质量数值模式预报
5.1.1模式污染源清单处理
5.1.1.1输入参数包括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时间和空间分配系数、化学成分谱等。 5.1.1.2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基本属性包括基准年、覆盖范围、排放污染物种类、排放来源类别、 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等。如有条件,可采用动态更新的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数据。 注1:排放污染物种类包含细颗粒物(PM.s)、可吸入颗粒物(PMl。)、二氧化硫(SO,)、氮氧化物(NO)、一氧化 碳(CO)、有机碳(OC)、黑碳(BC)、氨(NH)、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 注2:排放来源类别包括电厂、工业、交通、居民、农业、生物质燃烧、扬尘、天然源等。 5.1.1.3依据时间和空间分配系数对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进行时间和空间分配,包含人口密度、土 地利用等空间分配因子和不同类型排放来源的月变化、周变化和日变化等时间分配因子。
■模式气象预报场前处理
5.1.2.1气象预报场基本属性应包括起始时刻、时段范围、时间分辨率、区域网格坐标参数、边界层 方案、辐射方案、陆面过程方案和云物理方案等。 5.1.2.2气象要素应包括温度、气压、湿度、风速、风向、降水、云、辐射等。 5.1.2.3气象预报场前处理包括诊断分析、单位转换、空间插值和格式转换等
5.1.3初始边界条件设置
5.1.3.1初始值指起始时刻模式计算区域污染物的浓度值,获取方法有以下三种: a 缺省值; 从已获得的模式输出或分析资料中提取处理; c 大气化学资料同化。 5.1.3.2边界值指预报时段内最外层模式计算区域边界上污染物的浓度值,获取方法有以下两种: a)缺省值: b)从全球模式或大范围区域模式的预报结果中提取
5.1.4大气化学传输运算
1.4.1输入参数包括模式污染源清单、模式气象预报场、模式初始和边界条件以及地理经纬度
DB4403/T2082021
5.1.4.2结合计算区域地形特点、气象条件、污染物排放特征等因素,设置物理化学过程关键参数最 优化方案组合。 注:主要物理化学过程应包括排放、平流、扩散、对流、干沉降、湿沉降、气相化学、液相化学、无机气溶胶化学 有机气溶胶化学及多相化学反应等,
1.5数值预报产品输出
5.1.5.1环境空气质量数值预报基本产品应包括PM2.5、PM1o、CO、0:、NO2、S0,等主要污染物浓度、空 气质量指数(AQI)数值、级别和首要污染物等。 5.1.5.2环境空气质量预报诊断产品包括颗粒物组分(硝酸盐、硫酸盐、铵盐、有机物)、重点地区和 重点行业污染来源贡献(分担)率、气溶胶光学厚度以及光化学反应二次生成主要示踪产物等相关参数。 5.1.5.3气象条件预报基本产品应包括风向、风速、降水、温度、相对湿度和边界层高度的空间分布 及垂直风场、前后向气团轨迹等。
5.2环境空气质量统计预报
5.2.1预报因子数据库建立
5.2.1.1统计模型假设污染水平主要受气象条件控制,污染源变化很小。 5.2.1.2选取稳定性好、代表性强、与污染相关性好的气象因子,包括风速、风向、温度、相对湿度 压力和降水等气象要素。气象数据的来源主要是气象部门天气预报结果、气象数值模式预报数据等,
5.2.2输入数据质量控制
输入数据质量控制包括模型输入数据中异常值、重复值和缺失值的识别和处理等。
统计预报模型的调优是通过交叉验证等方法对预报因子和模型结构进行反复优化,从而建 拟合方程或统计模型。
5.2.5统计预报产品输出
不境空气质量统计预报基本产品应包括PM2.5、PM10、CO、O3、NO2、SO,等主要污染物浓度、AQI数值 和首要污染物等。针对特定污染物的统计预报模型,产品应包括该污染物浓度、AQI分指数等。
5. 2. 6 模型动态更新
本库重新训练,形成一种动态的统 贝测效果
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流程见附录A
DB4403/T2082021
7.1.1开展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工作时,应对其预报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评估类别、评估对象、 评估时效、评估周期。 7.1.2评估类别包括单项污染物浓度预报统计、AQI预报范围、AQI预报级别、首要污染物预报准确率、 污染天预报准确率。 7.1.3评估对象包括PM2.5、PM1a、CO、O3、NO2、SO2浓度,AQI范围、AQI级别,首要污染物、污染天预 报准确率。 7.1.4对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模式提前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等主要时次的预报结果分别进行时效 评估。 7.1.5 预报评估以每日例行的空气质量预报为基础。考虑数据有效性,本文件规定主要以季度和年度 为评估周期开展空气质量预报评估,视实际需要开展其它周期评估。
7.2.1单项污染物浓度预报统计评估
7.2.1.1单项污染物浓度预报统计评估是指通过各项污染物浓度预报结果与观测数据的偏差、误差和 关性等方面的分析,评估预报模式对城市各项污染物的预报效果,污染物浓度单位按照GB3095设定。 7.2.1.2评估所用观测数据包括国控点、省控点、市控点和区控点等污染物监测浓度数据,应为审核 后的站点数据 7.2.1.3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标准化平均偏差、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 7.2.1.4标准化平均偏差按照HJ1130一2020公式(1)计算。 7.2.1.5均方根误差按照HJ1130一2020公式(2)计算。 7.2.1.6相关系数按照HI1130一2020公式(3)计算。
AQI范围预报准确率证
7.2.2.1以AQI预报值为基准,设定正负浮动25%为AQI预报范围。若实测AQI在AQI预报范围内, 则记为AQI范围预报准确。 7.2.2.2评估时段内AQI范围预报准确天数与评估总天数的百分比为AQI范围预报准确率,按照H 11302020公式(4)计算
7.2.3AQI级别预报准确率评估
7.2.3.1将7.2.2的AQI预报范围对应得到AQI预报级别范围,若实测AQI级别在AQI预报级别范围 内,则记为AQI级别预报准确。 7.2.3.2评估时段内AQI级别预报准确天数与评估总天数的百分比为AQI级别预报准确率,包括分级 别预报准确率和级别预报准确率。分级别预报准确率按照HJ1130一2020公式(5)计算,级别预报准 确率按照HI1130一2020公式(6)计算。AQI级别预报准确率年评估结果不低于60%。
首要污染物预报准确率评
2.4.1首要污染物预报准确率的判定标准如下: 一一AQI级别为一级时,无首要污染物,不参与首要污染物预报评估; AQI级别为二级及以上时,当任一预报首要污染物与任一实测首要污染物相同时,则首要污染 物预报准确
DB4403/T 208—2021 7.2.4.2评估时段内首要污染物预报准确的天数与评估总天数的百分比为首要污染物预报准确率,按 照HI1130—2020 公式(7)计算。
DB4403/T2082021
4.2评估时段内首要污染物预报准确的天数与评估总天数的百分比为首要污染物预报准确率, 1130一2020公式(7)计算。
式中: APR 污染天预报准确率; 评估时段内AQI级别预报准确天数; 实况为污染的总天数。
式中: APR 污染天预报准确率; 评估时段内AQI级别预报准确天数; N 实况为污染的总天数。
A.1.1空气质量监测实况分析
DB4403/T2082021
附录A (资料性) 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流程
空气质量实况是预报员预判空气质量未来变化趋势的基础。预报员主要统计分析深圳市区域内各监 测站点主要污染物浓度、过去一段时间内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大气颗粒物组分和挥发性有机物等二次 生成相关前体物水平、相关雷达和卫星等遥感产品、AQI和首要污染物等,同时考虑深圳市周边城市空 气质量变化情况。
A.1.2大气污染源变化分析
主要统计分析深圳市区域内过去一段时间内污染源变化情况,包括工业点源、移动源、扬尘等面源 及一些突发性污染源等,同时考虑深圳市周边城市污染源对本地空气质量的传输影响。
通过分析深圳市主要气象因素的监测和预报资料,预报员预判深圳市未来大气环境扩散条件。分析 内容主要包括中央气象台、深圳市气象台、香港天文台等气象部门所给出的东亚地区不同高度层的天气 控制系统形势、流场、温湿度场等气象条件产品,并综合分析各层天气系统匹配情况、天气系统移动及 与污染场的协同变化
A.1.4数值及统计等预报模式结果分析
预报质将数值模式预报结果和统 了每日下发的坏境空气质量预报指 作为深圳市空气质量预报的参考。采用以数值模 污染物浓度逐时叠加风场模拟值的空间分布、 深圳市污染区域范围、深圳市未来空气质量等级、 移动规律和首要污染物等数值 相结合进行深入分析。
内部会商由当日主班预报员发起,预报会商团队一般包括首席预报员、主班预报员和副班预报员等。 会商内容主要为前一日预报结果评估、当日空气质量实况分析、气象条件、大气污染潜势、未来空气质 量变化趋势、AQI预测范围等。
A. 2. 2 外部会商
建立常态化外部会商机制。主班预报员每日进行空气质量预报时,需与气象部门值班人员进行 气象部门提供未来短期内详细的地面风向和风速、相对湿度、降雨落区和降雨强度等气象资料和 象条件预测,从而对未来污染物变化趋势、AQI和首要污染物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基于内部会商和外部会商结果,形成预报意见,主要包括未来AQI范围、AQI级别、首要污染 预测未来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未来一定时间内空气质量达到轻度污染及以上,则按照大气污染应 运行机制上报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指挥部负责组建和管理大气污
DB4403/T2082021
DB4403/T 2082021
急专家库,组成大气污染应急专家组,建立专家会商机制。专家会商采取现场会商与视频会商结合的方 式进行。
空气质量预报结果为“优”至“良 为“轻度污染及以上”建筑CAD图纸,则按照专家会商结果报送
空气质量预报结果为“优”至“良”,主班预报员通过系统自动化平台进行多渠道的预报信息发布, 发布内容为未来AQI范围、污染等级及首要污染物等预报信息。空气质量预报结果为“轻度污染及以上”, 指挥部通过相关系统自动化平台会同气象部门进行多渠道的预警信息发布,发布内容为启动预警等级和 公众防护提示。
根据指挥部的决策,市有关部门和各区政府、 新区官委会 合作区管委会统一采取相应管控措旅
监测预警工作组根据实时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结合深圳市气象局对未来天气形势研判,预测环境空 气质量将明显转好时,由专家工作组专家会商,形成预警解除的建议,并由指挥部按程序解除,应急措 施终止。
A.7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流程图
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流程图见图A.1。
DB4403/T208202
电子产品标准图A.1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流程图
DB4403/T2082021
....- 质量标准 技术标准 环境标准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