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2526-2022 湿地监测技术规程.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DB15/T 2526-2022 湿地监测技术规程
DB15/T25262022
工监测的指标、频率、测定方法和引用方法见表3、 与方法与非冰封期一致。
表3非冰封期湿地地表水水文监测指标及方法
水利管理表4冰封期湿地地表水水文监测指标及方法
6.1.2地下水水文监测
地下水水文监测的指标、频率、测定方法和引用方法见表5,每年监测3次宜丰水期、平水期和程 一次。
表5湿地地下水水文监测指标及方法
6.2. 1非冰封期水质监测
非冰封期水质监测指标宜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各一次,每年不少于3次。样品 法按照SL187的规定执行,地表水和地下水宜同步采样,样品保存及预处理方法按照SL219的 行,监测指标、单位、测定方法和引用方法见表6。
DB15/T 25262022
表6地表水水质监测指标及方法
6. 2. 2冰封期冰质监测
6. 2. 2冰封期冰质监测
.2.3冰封期水质监测
DB15/T25262022
冰封期水质监测每年至少一次。与冰质监测同时采样,样品采集方法按照SL187的规定 保存及预处理方法按照SL219的规定执行,指标与方法与6.2.1一致
7.1.1非冰封期土壤及沉积物样品的采集、制
春季、夏季和秋李土壤样品应在设定的土壤样点采集,采集方法按照LY/T1210的要求执行, 壤样品制备与保存方法按照HJ/T166的要求执行。 水体中沉积物的采样方法以及样品制备与保存方法按照SL219的要求执行。
7.1.2冰封期沉积物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
详品,冰质监测同步进行且取表层沉积物 样方法以及样品制备与保存
7.2土壤及沉积物物理性质监测
及沉积物物理性质监测的指标、单位、频率和引
表7土壤及沉积物物理性质监测指标及方法
DB15/T 25262022
7.3土壤及沉积物化学性质监测
土壤及沉积物化学性质监测的指标、单位、频率和表中统一、测定方法和引用标准见表8
表8土壤及沉积物化学性质监测指标及方法
DB15/T25262022
植被和植物监测的指标、频率、测定方法见表9,应选择在生长期开展监测。 现场拍照并采集标本,分析鉴定种类。生物量均采用样线法或样方法。采用样线法调查时,主观 选定一块代表地段,并在该地段的一侧设一条线(基线),然后沿基线用随机或系统取样选出待测点 (起点),沿起点分别布线进行调查。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时,植被面积大于10hm的应选择不少于 10处样方,植被面积小于10hm的可每公项选择1处样方。 草本植物采用样线检测生物量时,宜取6条10m样线;采用样方法时,样方面积宜为1m(1m× Ⅱ 灌木采用样线检测生物量时,宜取10条30m样线;采用样方法时,样方面积宜为25m(5m×5 1 乔木采用样线检测生物量时,宜取10条50m样线;采用样方法时,样方面积宜为625m(25m× 25m)。 监测记录见附录B,数据处理见附录C。
表9植被和植物监测指标及方法
8.2.1监测指标及方法
湿地动物监测的指标、频率、监测方法见表10。监测记录见附录D、E、F、G、H、I、J,数据处理见 附录K
10动物监测指标及方流
DB15/T 25262022
表10动物监测指标及方法(续)
应选择在春季、夏季、秋李和冬季各开展一次,一天申宜选择早、晚的鸟类活动高峰。采用样线 点法监测种类和数量。采用样线法监测时,样线长为2km~6km。
应选择在夏季和冬李各开展一次,可利用 自动照相机,自动记录在其感应范围内活动的动 物影像。也可设置样方,利用动物活动痕迹(粪便、卧迹、足迹链、尿迹等)进行统计,样方应涵盖不 同生境类型,样方面积应不小于2500m(50m×50m)。
8.2.4两栖、爬行动物监测
应选择在夏季和冬季各开展一次,对于白天不易被发现的两栖类、爬行动物,应在夜间进行监测。 采用样线法或样方法监测数量。采用样线监测时,每个监测样地设置至少5条样线,每条样线宜为50m~ 1000ma
8. 2. 5鱼类监测
应选择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各开展一次。可根据湿地水文条件设置监测断面,采用网捕法确 定鱼类种类和种群数量,
8.2.6土壤动物监测
应选择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各开展一次。采用样方法和室内鉴定测定种群密度和种类,样方 面积宜为625cm(25cm×25cm)、深度宜为30cm的土壤内采集土样。
8.2.7底栖动物监测
8.2.8浮游动物监测
应选择在春李、夏李、秋李和冬季李各开展一次,一大申宜选择上牛八点至十点期间进行。可根据湿 地水文条件在水面下0.5m左右采样。在实验室内按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分类统计
8. 3. 2 调查方法
DB15/T25262022
调查方法包括现场判定、随机目测法和室 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自然保 区内的外来入侵空间分布数据库,
9生态保护与受威胁状况监测
利用普查法和详查法结合调查,对于生态环境脆弱及受威胁严重的区域应进行详查。详查时调查人 员要深入现场,核实被调查对象填报的数据是否准确,同时进行必要的监测。其余采用普查法。普查时 应通过调查表格进行登记填写。
DB15/T 25262022
附录A (资料性) 湿地面积调查表 湿地面积变化调查表见表A.1。
表A.1湿地面积变化调查表
填表者 校对者 审核者
DB15/T 25262022
附录C (资料性) 植被监测数据处理方法
重要值是评价植物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按式(C.1)计算: IV = CDO+ RFE+RDE... (C.1) 式中: 一重要值; RCO 一相对盖度,%; RFE一 一相对频度,%; RDE一 相对密度,%。 相对盖度按式(C.2)计算:
式中: 样方中第i种植物的盖度,m; ZC;—所有植物种盖度之和,m"。 相对频度按式(C.3)计算:
式中: F:——第i种植物的频度,%; ZF—所有植物种的总频度,%。 相对密度按式(C.4)计算:
式中 : 一第i种植物的频度,%; 相对密度按式(C.4)计算:
式中: D:一一样方内第i种植物的密度,株/m;
式中: P;—物种i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 物种种类总数。 均匀度指数(J)按式(C.7)计算:
式中: H——物种多样性指数; Hmax 为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
DB15/T25262022
DB15/T 25262022
附录D (资料性) 鸟类监测表
D. 1 鸟类监测表见表 D. 1
表D.1 鸟类监测表
注1:调查日期指在湿地进行野外工作的实际持续时间。
注2:序号按分类学上的目、科顺序进行编号。 注3:小生境是某种野生动物取食、活动、营巢、隐蔽的具体地点,应以一定的地物特征加以说明,如: 殖区、河滩、林下、溪岸、沟边、湖岸、河岸、草丛、芦苇丛、灌丛、泡沼等。
表D.2鸟类迁监测表
兽类监测表见表E.1
DB15/T25262022
附录E (资料性) 兽类监测表
表E.1 兽类监测表
注1:调查日期指在湿地进行野外工作的实际持续时间。 注2:序号按分类学上的目、科顺序进行编号。 注3:小生境是某种野生动物取食、活动、营巢、隐蔽的具体 殖区、河滩、林下、溪岸、沟边、湖岸、河岸、草从、芦苇从、
注1:调查日期指在湿地进行野外工作的实际持续时间。 注2:序号按分类学上的目、科顺序进行编号。 注3:小生境是某种野生动物取食、活动、营巢、隐蔽的具体地点,应以一定的地物特征加以说明,如:林缘 区、河滩、林下、溪岸、沟边、湖岸、河岸、草丛、芦苇丛、灌丛、泡沼等。
DB15/T 25262022
附录F (资料性) 两栖、爬行类动物监测表 两栖、爬行动物监测表见表F1
附录F (资料性) 两栖、爬行类动物监测表
表F.1 两栖、爬行动物监测表
1:调查日期指在湿地进行野外工作的实际持续时间。 2:序号按分类学上的目、科顺序进行编号。 3:小生境是某种野生动物取食、活动、营巢、隐蔽的具体地点,应以一定的地物特征加以说明,如:林缘、养 河滩、林下、溪岸、沟边、湖岸、河岸、草丛、芦苇丛、灌丛、泡沼等
附录G (资料性) 鱼类监测表 鱼来临测表回表C1
DB15/T25262022
DB15/T 25262022
工程计价标准规范范本附录H (资料性) 土壤动物监测表 土壤动物监测表见表H.1。
表H.1土壤动物监测表
DB15/T25262022
表1.1底栖动物监测表
DB15/T 25262022
附录J (规范性) 浮游生物种(属)监测表 浮游生物种(属)监测表见表I.1
表J.1浮游生物监测表
水利常用表格DB15/T25262022
用每种动物遇见的百分率与平均每天遇见该种动物数量的乘积,作为指数进行数量等级划分。 遇见的百分率按式(K.1)计算:
....- 技术标准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