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T 6110-2012 工业空气呼吸器安全使用维护管理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AQT 6110-2012 工业空气呼吸器安全使用维护管理规范.pdf
4.4.2修理部门应完成的工作程序!
a)空气呼吸器的清洗、消毒。 b) 故障修理。 ) 修理后应按表2校验空气呼吸器技术指标。但校验不能代替定期技术检测 d) 修理后应对修理日期、修理部门名称等信息进行标识
4.5.1空气呼吸器符合下面条件之一即应报废
c)定期技术检测机构经检测认定应报废 d)因使用或存放环境过于恶劣等原因,使用单位认为应当提前报废 5.2报废的空气呼吸器应标识并进行破坏处置。 5.3报废零部件弃置不应破坏环境或被重新使用
生产标准c)定期技术检测机构经检测认定应报废。
a) 出厂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b) 目视检查:外表面无损伤,可能与佩戴者接触的零件表面应无锐边和毛刺。 c) 结构紧凑,应能通过作业环境的狭小通道。 d) 配件齐全。 逐台进行呼吸试验,核查空气呼吸器能否正常工作。 .1. 2 基本性能核查合格的空气呼吸器应进行核查日期、有效使用期标识
a) 空气呼吸器外表有无损坏并核对标识是否在有效使用期内。 打开气瓶阀,向空气呼吸器供气,待压力表稳定后检查气瓶压力。 c) 检查各连接部位是否漏气。关闭气瓶阀,观察压力表1min,指示值下降不允许超过2MPa。 d) 检查面罩与面部的密封性。戴上面罩堵住接口吸气并保持5S,无漏气现象。 e) 检查供气阀性能。将供气阀与面罩连接,试呼吸8至12次,呼吸顺畅。 f) 检查警报器。观察压力表值在5MPa至6MPa时警报器鸣响。 2.2 空气呼吸器不符合要求,使用者应立即报告空气呼吸器管理人员,并及时更换
5.3.1空气呼吸器日常检查由使用单位管理人员组织进行,每月至少检查一次。使用单位可根据空气 呼吸器的使用频度和使用环境适当增加检查次数
5.3.2日常检查的主要内容:
a) 使用前检查的各项目。 各组件不应有严重变形。 c) 面罩密合框与佩戴者面部应贴合良好,无明显压痛感。 d) 面罩视窗应具备防雾功能,清晰度良好。 e) 所有组件不充许有老化、开裂、异常收缩、脱胶、脆化现象。 f) 气瓶外表面无变形、脱层、鼓包、暴露纤维等缺陷。气瓶阀输出端螺纹无损坏。 g) 试验供气阀自动正压装置可保证空气呼吸器面罩内正压供气。 h) 减压器输出压力调整装置设置的锁紧装置有效 i) 检查导气管、供气阀、减压器、面罩、背板及气瓶的使用年限及定期技术检测标识。 j) 保管条件符合4.3要求。 6.3.3 发现不符合项应及时更换,或送检测、修理部门进一步检查处理。 3. 4 日常检香后应记录检香结果
5.4.1使用单位应制定年度空气呼吸器定期技术检测计划并组织实施,在用空气呼吸器定期技术检测 为每年一次。
a)定期技术检测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检测工作流程。 b)有经过空气呼吸器检测技术培训的人员。 c) 有压力表校准资质及校准人员。 d) 定期技术检测设备: 1)空气呼吸器检测仪不少于两台,其中一台宜采用便携式。检测仪器技术指标符合附录 C.4要求。 2) 检测用气体充装设备一套。 3)清洗设备一套。 4.3空气呼吸器定期技术检测的内容: 4.3.1审查原始资料: a) 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文件。 b)维修部门出具的空气呼吸器修理过程技术数据报告。 1 3 2 案相技术检洲外弧检查项目血素 1
a)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文件。
表1定期技术检测外观检查项目表
3按使用空气呼吸器的基本要求,选取GB/T16556和GA124的相关测试项 具体项目和技术指标见表2。
表2定期技术检测项目和技术指标
5.5.1空气呼吸器气瓶应按规定送有资质的气瓶定期检验机构进行定期检验。 5.5.2气瓶压力不足应立即送交气体充装站充装压缩空气。 5.5.3气体充装时应采用大气直接压缩充装,不允许用氮、氧气体混合充装。 5.5.4气体充装后应静止一段时间,待冷却至室温时,气瓶内部压力不应低于额定压力的90% 5.5.5空气呼吸器气瓶检验与充装要求参见附录B
A.1.1空气呼吸器的面罩及其他零部件每次使用后应清洗和消毒, A.1.2空气呼吸器零部件清洗之前宜逐台登记。 A.1.3空气呼吸器零部件清洗之前应按表1进行外观检查。 A.1.4将空气呼吸器减压器组件、着装带组件从背板上分解开,将各部件标识,以防混乱。
A. 2. 1 着装带组件的清洗
1将污损的织带部件放入洗衣机的清洗液中洗涤40min;常温清水漂洗2次 2烘干(或晾干)织带部件,烘干温度不大于50℃,时间30min。
A.2.2背板、面罩的清洗
A.2.2.1面罩清洗前拆下呼气阀片、吸气阀片、口鼻罩,通话膜片,做好标识单独清洗。 A.2.2.2清洗时注意标识不允许损坏,否则应事先移植标识。 A.2.2.3分离的背板、面罩等部件放清洗液浸泡30min。 A.2.2.4将浸泡后的背板、面罩部件用软毛刷轻轻刷洗。常温清水冲洗2次,用毛刷将清洗液清洗 干净。 A.2.2.5背板部件应晾干,或用压缩空气吹干。不允许烘干、曝晒,
A.2.3 零部件的消毒
需要消毒的零部件按A.3处理
A.3.1 应选用制造商推荐的消毒液及配制方法。 A. 3. 2 消毒时应满足消毒液说明书规定的时间。 A.3.3 消毒后用清水冲洗消毒液。 A.3.4干燥后将面罩零件重新按原标识装配
A.3.1应选用制造商推荐的消毒液及配制方法。 A.3.2消毒时应满足消毒液说明书规定的时间。 A.3.3消毒后用清水冲洗消毒液。 A.3.4干燥后将面罩零件重新按原标识装配。
A.4更换损坏部件及检测
A.4.1按制造商说明书的规定更换破损的密封件和设计寿命到期零部件。 A.4.2清洗过程中拆卸的零部件,重新装配可能造成空气呼吸器技术指标改变时,应进行相 测,但不少于以下项目: a)整机气密性。 b)呼吸阻力。 A.4. 3 对清洗合格的空气呼吸器进行必要的防尘包装 A.4. 4 清洗、消毒液排放应符合环保要求,若含有毒成分必须送污水处理单位集中处理,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空气呼吸器气瓶检验与充装
B.1.1气瓶定期检验机构必须具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PD5(复合气瓶)或PD1(钢质 无缝气瓶)检验资质。 B.1.2气瓶检验按GB24161和GB13004进行。 3.1.3气瓶的定期检验周期为3年。 B.1.4检验机构应出具书面定期检验证书,并在气瓶外表面中上部粘贴检验标识。标识应包括下次 验验日期、额定工作压力、检验机构名称等信息。 B.1.5气体充装站应符合GB17264规定的条件,并在当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注册登记。 3.1.6 气体充装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得充装气体类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证。 B.1.7气体充装应按GB14194进行
B.2.1待充装气瓶应登记检查合格后充装。
B. 2. 2登记内容
使用单位。 b) 检验日期。 c) 气瓶编号。 d) 气瓶水容积。 e) 公称工作压力。 f) 制造日期。 3. 2. 3 下列气瓶经检查后不予充装: a) 未取得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造许可的。 b) 制造标识和检验标识模糊不清,关键项目不全又无据可查的。 c) 超过设计使用年限的。 d) 按GB24161和GB13004规定,超过定期检验期限而未检的。 B.2.4按GB24161逐只对复合气瓶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有二级和二级以上的损伤,应送气瓶定期检 验机构进行技术检验与评定。 3.2.5按GB13004逐只对钢质气瓶进行外观检查,外表面有凹陷、凹坑、鼓包等缺陷,应送气瓶定期 检验机构进行技术检验与评定。 B.2.6气瓶阀应做如下检查或检验: 应检查气瓶阀螺纹的完整性,有缺口、裂纹、螺纹不完整或断裂的,应更换气瓶阀。 b) 应对气瓶阀阀体进行外观检验,有异常扭曲变形,应更换气瓶阀。
B.2.6气瓶阀应做如下检查或检验:
a)应检查气瓶阀螺纹的完整性,有缺口、裂纹、螺纹不完整或断裂的,应更换气瓶阀。 b 应对气瓶阀阀体进行外观检验,有异常扭曲变形,应更换气瓶阀。 C 气瓶阀如有泄漏,应更换气瓶阀。如需要更换密封件等易损部件,必须得到气瓶阀制造厂的 书面授权目在其指导下进行
3.3.2充气系统应有充装压力指示表,精度应不小于1.5级。 3.3.3严禁在管路带压的情况下强行拆卸充装接头。 3.3.4充装空气温度大于60℃时应停止充装,待冷却后继续充装。充装后的气瓶应冷却至室温,如 玉力低于额定压力的90%应再次充装至额定工作压力
B.3.2充气系统应有充装压力指示表,精度应不小于1.5级。 B.3.3严禁在管路带压的情况下强行拆卸充装接头。 B.3.4充装空气温度大于60℃时应停止充装,待冷却后继续充装。充装后的气瓶应冷却至室温,如 压力低于额定压力的90%应再次充装至额定工作压力,
B.4.1空气压缩机的输出空气压力应天于充装压力的1.1倍。 B.4.2空气压缩机应有可调安全阀及输出压力指示器, B.4.3空气压缩机应具有过流、过压、过热等保护装置。 B.4.4空气压缩机应具有空气进口和出口双重过滤装置
B.5.1为防止充装气体温度过高和空气压缩机频繁起动影响使用寿命,提高充装效率,宜设立储气 装置。 B.5.2储气装置所用气瓶应符合GB5099的规定。 B.5.3储气装置应配备安全装置。 B.5.4储气装置的使用和管理必须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 则》的规定
B. 6 空气质量要求
氧气20%~22%。 氧化碳小于15mL/m。 二氧化碳小于500mL/m。 一 油分小于0.5mg/m。 一水含量:压力4MPa~20MPa时小于50mg/m;压力大于20MPa时小于35mg/m。 B.6.3空气质量分析检测间隔时间以空气压缩机累计工作时间计算。最长间隔时间应小于空气压缩 机要求的滤芯更换累计工作时间。压缩空气采集环境的空气质量差时应缩短检测间隔时间。 3.6.4空气质量分析检测不合格,应立即停止充装,更换相关过滤装置,吹洗管路,至检测合格后方可 继续充装
B.7.1充装单位应由专人负责填写充装完成登记表,记录内容至少包括:充装日期、瓶号、室温(或储 气装置内气体实测温度)、充装压力、充装起止时间、有无发现异常情况等。审核后签字。
C. 1空气呼吸器定期技术检测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空气呼吸器定期技术检测试验方法
用的空气呼吸器投入使用满一年后,每年定期应送到符合5.4.2要求的定期技 期技术检测证书和标识方可继续使用
C.2.1检测机构应对送来的空气呼吸器逐台登记,内容包括: a)送检单位。 b)空气呼吸器生产厂商、型号、生产日期 C 上次送检日期和检测机构,本次送检日期。 d) 使用中曾出现的问题和进入过何种有害环境等信息。
吸器目测检查,发现未清洗送检的应先
C.4.1用于定期技术检测的所有检测设备、量具,必须采用法定计量单位,且计量合格并在计量有效 期内。 C.4.2空气呼吸器检测仪由试验头模、人工肺、高压总管、计算机及控制软件组成。检测过程及数据 读取应由计算机程序控制并通过传感器采集,以防止人为操作或读数引起的误差。 C.4.3空气呼吸器检测仪主要技术参数见表C.1。
表C.1空气呼吸器检测仪主要技术参
C.5.1充满清洁压缩空气的专用气瓶或储气装置。 C.5.2气源装置内空气压力应为28MPa~30MPa
C.5.1充满清洁压缩空气的专用气瓶或储气装置。
C. 6.1整机气密性能检测
C.6.1.1进入空气呼吸器检测仪整机气密性能测试程序。 C. 6. 1. 2 当气源压力不小于公称工作压力的90%时,将面罩气密地佩戴在头模上,开启供气阀 C. 6. 1. 3 开启气源阀,待系统气路充满压缩空气后再关闭气源阀。 C.6.1.4 观察空气呼吸器的压力表在气瓶阀关闭后1min内的压力下降值。 C.6.1.5 检测结果应符合表2的要求
C.6.2静态压力检测
C.6.2.1进入空气呼吸器检测仪静态压力测试程序。 C. 6. 2. 2 将面罩气密地佩戴在空气呼吸器检测仪的头模上 C.6.2.3在供气阀处于关闭状态下完全打开气源阀。 C. 6. 2. 4 启动人工肺做3至5次缓慢的呼吸后关闭人工肺 C. 6. 2. 5 当系统气路平衡时,计算机记录面罩内的压力值 C. 6. 2. 6 检测结果应符合表2的要求
C.6.3警报器性能检测
C.6.3.1进入空气呼吸器检测仪警报器性能测试程序。 C.6.3.2在气源额定工作压力至2MPa的范围内,设定呼吸频率40次/min,呼吸流量100L/min。 C.6.3.3在2MPa至1MPa的范围内,设定呼吸频率25次/min,呼吸流量50L/min。 C.6.3.4当警报器起鸣后,计算机自动记录警报器起鸣时气源的报警压力,应符合表2的要求。 C.6.3.5将与计算机声卡相连的话筒放在距警报器1m处(中间无遮挡),保持测试环境安静,测量发 声声强,应符合表2的要求。 C.6.3.6测试警报器启鸣点和压力为4MPa、3MPa、2MPa、1MPa五点平均耗气量,应符合表2的 要求。 C. 6. 3. 77 高压总管压力小于1MPa时,测试结束
C.6.4呼吸阻力检测
C.6.4.1进入空气呼吸器检测仪呼吸阻力测试程序。将面罩气密地佩戴在头模上,设定人工肺呼吸 频率为40次/min,呼吸流量为100L/min。完全开启气源阀,启动人工肺。测量气瓶额定工作压力至 2MPa范围面罩内呼吸阻力值。计算机自动描绘面罩内阻力变化曲线,得出呼吸阻力的最大值和最 小值。 C.6.4.2进人空气呼吸器检测仪呼吸阻力测试程序。将面罩气密地佩戴在头模上,设定人工肺呼吸 频率25次/min,呼吸流量50L/min。完全开启气源阀,启动人工肺。测量气源压力为2MPa至 1MPa范围面罩内的呼吸阻力值,计算机自动描绘面罩内的阻力变化曲线,得出呼吸阻力的最大值和 最小值。
率为4o次/min,呼吸流量为1ooL/min。启动人工肺。测量气瓶额定工作压力至2MPa范 围面罩内呼吸阻力值。当压力降至2MPa时,计算机自动设定人工肺呼吸频率为25次/min 呼吸流量为50L/min。连续测量2MPa至1MPa范围面罩内呼吸阻力值。 c)通过与高压总管相连接的高压测量传感器,计算机自动生成所有呼吸循环阶段面罩内压力随 高压总管压力从高到低变化的曲线。得出整个过程呼吸阻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6.4.4面罩内的呼吸阻力变化曲线应均匀顺滑,每个波形基本一致。 .6.4.5 呼吸阻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应符合表2的要求
探伤标准C. 6. 5 压力表校准
C.6.5.1进入空气呼吸器检测仪呼吸阻力校准程序。 C.6.5.2设立30MPa、25MPa、20MPa、15MPa、10MPa、5MPa6个校准点。 C.6.5.3打开气源阀对高压总管充气,然后关闭气源阀。 C.6.5.4通过放气依次达到6个校准点,计算机比对高压测量传感器计算示值误差,其结果应符合表 2的要求。 C.6.5.5放气结束压力表指针应归零
险测项目全部符合表2要求为合格。
绿色建筑标准规范范本C.8.1出具定期技术检测报告。
a) 检测单位。 b) 产品编号。 c) 检测日期。 d) 下次检测日期。
C.8.3登记表和所有项目结论应用书面或电子文件的形式保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