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2599-2015 输油输气管道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 DB62/T 2599-2015  输油输气管道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7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19-12-13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B62/T25992015

    1防雷装置和防静电接地装置检测工作流程框

    4.3.3作业现场环境和相关资料的调查包括以下内容: a) 根据第4.1条规定,确认站场和阀室的防雷类别;根据第4.2条规定,确认站场和阀室电子信 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根据附录B的要求进行雷电防护区的划分。 b) 查看被检测场所的防雷设计与施工资料,向有关人员进行调查,了解防直击雷、防雷击电磁脉 冲措施;查看接闪器、引下线的安装和敷设方式;查看接地形式、等电位连接和防静电接地状 况等。 c) 检查低压配电接地形式、电涌保护器(SPD)的设置及安装工艺状况、电气线路布设和屏蔽措施 等。 d) 检查防雷装置及防静电接地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应与原设计要求相符。 4.3.4 检查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和测量工具应具有防爆特性,保证其在计量合格证有效期内进行检测, 仪器仪表和测量工具的精度应满足项目的检测要求。检测作业前应确认仪表和工具工作状态正常。

    4.3.5现场检查和测试包括以下内容:

    a) 防雷装置接地电阻和土壤电阻率的测试,应在无降雨、无积水和非冻条件下进行,当地冻土 层观测资料见附录A。 b) 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及测试仪电流极和电压极的布设位置应根据附录C的要求进行 压力容器标准,当实际 情况达不到要求时,可适当缩短探针与待测物的间距,但不得小于规定值的50%,探针宜选 择自然土层布设,避开地下大型金属体、积水地等影响接地电阻值的地方。 测试仪各连接线的布设应远离高压线、变电所、大型通信设施等电磁干扰设施,当测试数据发 生漂移或失真时,应查找干扰源,并远离干扰源重新布设仪器探针,各测试连接线应避免缠绕, 尽量保持平直。 在检测接地电阻前,应首先进行检测区域土壤电阻率的测试,测试应选择在自然地表上进行, 如站场内条件受限,可选择站场外附近区域进行,与站场中心间距不超过500m。土壤电阻率 的测试地点应避开树木、河滩、地下金属物、高压线等区域。等距测试极间距分别为1m、2m、 3m、4m、5m,每种间距测试3组数据填入记录表格。测量土壤电阻率的同时,应测量4根探 针中间位置的经纬度信息,填入记录表格。 e) 测量接地电阻宜使用4线法进行测量,4线法可有效避免线阻和接触电阻造成测试结果的误差。 如采用3线法测试,应首先测量线阻,并对所有测试数据进行线阻误差订正。钳形测试仪只能 进行导通性测试,其测试数据不能代表接地装置的真实接地电阻

    DB62/T25992015

    f)开始检测前应选择可靠的接地装置进行测试仪器调试,确保测试数据正常。如发现数据异常 在确保测试仪器工作正常后,调整仪表探针位置 g)测试项目应遵循自上而下、由近到远的原则,宜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开展检测工作

    4.3.6检测记录和数据整理包括以下内容:

    检测数据应记在统一印制的原始记录表中。检测记录应用钢笔或中性笔填写,字迹工整、清楚, 严禁涂改:改错应用一条直线划在原有数据上,并在其右上方填写正确数据。原始记录必须有 检测人员和复核人员签字,检测完毕后应由受检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 b 检测记录中应填写被检测装置的名称或编号,但当被检测装置有自编号时,宜填写装置自编号 检测过程中应将现场发现的隐患情况以文字描述的方式记入检测记录中,隐患的描述应详细、 具体,包括隐患的具体位置和形式等。 对检测数据应逐项对比、计算,依据相关技术标准作出所检测项目的综合评定,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单位应将检测报告连同原始记录一并存档,保存三年以上。

    5.1站场和阀室的防雷装置和防静电接地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每半年检测一次。 5.2对处在多雷区和强雷区的防雷装置,应在雷电多发期适当增加检测次数。 5.3在设备维修和维护过程中对防雷装置和防静电接地装置进行了拆除和变更,应在之后及时进行恢 复,并进行测试

    DB62/T 25992015

    6.1.11测试站场内高杆灯、放空管、储罐罐顶金属护栏、呼吸阀、路灯杆等自然接闪器的接地电阻, 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2,当自然接闪器附有电气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 6.1.12检查金属储罐罐顶的仪表安装位置,仪表及金属穿线管宜安装于LPZOB区(直击雷防护区), 当仪表及穿线管处于LPZO区(直击雷非防护区)时,宜装设接闪杆进行直击雷防护

    6.2.1检查引下线的设置、材质、规格(包括直径、截面积、厚度)、焊接工艺、防腐措施。引下线应 符合附录D的要求。 6.2.2检查引下线不应有明显机械损伤、断裂及严重锈蚀现象。 6.2.3检查各类信号线路、电源线路与引下线之间距离。水平净距不应小于1m,交叉净距不应小于 0.3m。 6.2.4检查引下线之间的间距。普通建筑物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12m;金属屋面建筑物引下线间距不 应大于18m;金属储罐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30m。引下线数量不应少于2根,并应均匀对称布设。 6.2.5测试每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设有断接卡的引下线,应每年至少一次断开断接卡测试其接地电 阻。

    6.4.1检查穿过各雷电防护区交界的金属部件,以及建筑物内的设备、金属管道、电缆桥架、电缆金 属外皮、金属构架、钢屋架、金属门窗等较大金属物,应就近与接地装置或等电位连接板(带)作等电位 连接,测试其电气连接、 6.4.2检查防雷建筑物内的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连接点应不少于2处。 6.4.3检查等电位连接线的材质、规格、连接方式及工艺要求,应符合附录D的要求。 6.4.4检查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 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交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亦应跨接。当长金属物的弯头 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32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跨接导体宜使用扁平镀锡软 铜复绞线,采用线鼻子进行固定。 6.4.5检查站控室、UPS间等区域内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的等电位连接情况。等电位连接的结构形式应 采用M型,等电位连接网络接地干线数量不应少于2处,且对称布设。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宜用2根不 同长度的连接导体与等电位连接网络连接,当采用2根导体有困难时,应以最短长度的单根连接导体与 等电位连接网格连接,连接导体的材质应符合附录D的要求。测试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的金属外壳、机 柜、机架、金属管、金属槽、屏蔽线缆金属外层、电子设备防静电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点、功能型接地 点、SPD接地端的接地电阻值。

    6.4.1检查穿过各雷电防护区交界的金属部件,以及建筑物内的设备、金属管道、电缆桥架、电缆金 属外皮、金属构架、钢屋架、金属门窗等较大金属物,应就近与接地装置或等电位连接板(带)作等电位 连接,测试其电气连接

    DB62/T25992015

    6.5.1检查工艺装置区和站控室信号线缆和电力线缆的敷设间距。信号线缆和电力线缆均采用铠装形 式时,线缆间距应不小于15cm;当仅有一方采用铠装形式时,其间距不应小于30cm;当均未采用铠装 形式时,其间距不应小于60cm。 6.5.2检查电缆屏蔽层电气连通状况,金属线槽宣采取全封闭的形式,两端应接地,测试其接地电阻 6.5.3检查建筑物之间敷设的电缆,其屏蔽层两端应与各自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带连接,测试其电气 连接。 6.5.4 检查仪表外露导电部分、信号线缆屏蔽层、金属穿线管(槽)、挠性管与接地装置的等电位连 接,测试其电气连接。 6.5.5检查低压电气设备其外露导电部分、配电线路的PE线、电力线路屏蔽外层、金属穿线管(槽) 挠性管与接地装置的等电位连接,测试其电气连接。 6.5.6不同系统线路应分开敷设,不应缠绕

    6.6.1SPD的安装应与环境要求相适应,在工艺装置区安装的SPD要采取防爆措施 6.6.2检查SPD的声光报警功能等特性,鉴定SPD是否劣化。 6.6.3检查SPD的选用情况。核对SPD的主要技术参数(如放电电流In、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电压 保护水平U)应符合设计要求。 6.6.4检查SPD两端的连接导线的材质和截面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SPD的两端连接导线的长度, SPD的安装要求见附录D。 6.6.5当SPD使用两级(含两级)以上时,检查SPD之间的线路长度。SPD之间线路长度要求见附录D 6.6.6测试SPD接地端子与接地装置的电气连接以及接零情况。 6.6.7检查电源系统SPD时,检查总配电箱配电制式,总配电室SPD与高杆灯SPD应按照第一级SPD 的技术要求选型及安装,UPS前端SPD应按照第二级SPD技术要求选型及安装,站控室等场所配电箱 SPD应按照第三级SPD技术要求选型及安装,站控室终端设备前端宜配备具有防雷功能的电源插线板。 SPD参数选型应按表1的推荐值确定。

    表1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冲击电流和标称放电电流参数推荐值

    DB62/T25992015

    6.7.1检查站场生产和储运设施的防静电接地装置,测试其接地电阻,当它们与防雷、电气保护接地 系统共用时,不再采用单独防静电接地措施。 6.7.2检查LPZ0A区装置的防静电接地材料,其规格和安装应符合防直击雷引下线的要求。 6.7.3检查生产和储运场所入口处的人体静电泄放装置,其与接地装置应可靠连接。测试其接地电阻, 当采用导电橡胶材质时,在金属导电部分进行测试。接地的金属扶手、护栏等装置可兼作人体静电泄放 装置,但应进行接地导通测试,并标注相关提示或标记。 6.7.4检查站场的工艺装置(操作台、传送带、塔、容器、换热器、过滤器、盛装溶剂或粉料的容器等) 没备等金属外壳的防静电接地状况,测试其与接地装置的电气连接。防静电接地连接线应采取螺栓连接 防静电接地线的材质、规格应符合附录E的要求。 6.7.5检查管道在进出工艺装置区处、分岔处应按要求设置接地,测试其接地电阻值。 6.7.6检查距离建筑物100m内的管道,应每隔25m接地一次,测试其接地电阻值。 6.7.7检查平行管道净距小于100mm时,应每隔20m作电气连接,管道交叉且净距小于100mm时, 应作电气连接,测试其电气连接。 6.7.8检查输油泵、压缩机等有振动性的工艺装置或设备的振动部件防静电接地状况,测试其与接地 装置的电气连接。防静电接地线的材质、规格应符合附录E的要求。 6.7.9检查管道和储罐外保温层的金属板保护罩,其连接处应咬口并利用机械固定的螺栓与接地装置 作电气连接并接地,测试其与接地装置的电气连接。 6.7.10检查金属配管之间的非导体管两端金属管应分别与接地干线相连,或采用截面不小于6mm 的铜芯软绞线跨接后接地,测试跨接线两端的过渡电阻。检查非导体管段上的所有金属件的接地状况 测试其与接地装置的电气连接 6.7.11储罐应利用防雷接地装置兼作防静电接地装置。 6.7.12浮顶金属储罐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50mm的扁平镀锡软铜复绞线将浮顶与罐壁做电气连接, 其连接点不少于2处,对称布设,当罐壁周长大于60m时,应采用有效、可靠的连接方式将浮顶与罐 壁沿罐周每隔30m做均匀布设的电气连接 6.7.13检查浮顶金属储罐的活动走梯等可移动的金属构件与罐壁之间的电气连接状况,测试其电气连 接。连接线应选用截面积不小于50mm扁平镀锡软铜复绞线进行连接,连接点不少于2处。 6.7.14检查油(气)罐呼吸阀、阻火器、量油孔、人孔、切水管、放空管及安全阀等金属构件的电气连 接及接地状况,测试其电气连接。

    6.8.1站场和阀室宜将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接地形成 联合接地系统,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2。 6.8.2独立布设的防雷接地装置,且未附属电气装置,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2, 6.8.3设备间的跨接电阻值不大于0.03Q。 6.8.4站场专设的防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不宜大于1002,在山区等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其 接地电阻值不宜大于1000Q

    DB62/T25992015

    甘肃省主要城市年平均降水量、雷暴日数、最大冻土层深度观测资料

    市年平均降水量、雷暴日数、最大冻土层深度观

    DB62/T25992015

    DB62/T 25992015

    注:上述观测资料为1981年~2010年平均值

    DB62/T25992015

    3.1.1雷电防护区的划分是将需要保护的建筑物,根据雷电电磁脉冲环境控制,从外部到内部划分为 不同的雷电防护区(LPZ)。 3.1.2雷电防护区(LPZ)应划分为:直击雷非防护区、直击雷防护区、第一防护区、第二防护区、 后续防护区(图B.1)。

    图B.1雷电防护区(LPZ)划分

    B.1.3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电磁场没有衰减,各类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属完全暴露的不 设防区。 B.1.4直击雷防护区(LPZO):电磁场没有衰减,各类物体很少遭受直接雷击,属充分暴露的直击雷 防护区。 B.1.5第一防护区(LPZ1):由于建筑物的屏蔽措施,流经各类导体的雷电流比直击雷防护区(LPZO )区进一步减小,电磁场得到了初步的衰减,各类物体不可能遭受直接雷击。 B.1.6第二防护区(LPZ2):进一步减小所导引的雷电流或电磁场而引入的后续防护区。 B.1.7后续防护区(LPZn):需要进一步减小雷电电磁脉冲,以保护敏感度水平高的设备的后续防护

    B.1.3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电磁场没有衰减,各类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属完全暴露的不 设防区。 B.1.4直击雷防护区(LPZOB):电磁场没有衰减,各类物体很少遭受直接雷击,属充分暴露的直击雷 防护区。 B.1.5第一防护区(LPZ1):由于建筑物的屏蔽措施,流经各类导体的雷电流比直击雷防护区(LPZO B)区进一步减小,电磁场得到了初步的衰减,各类物体不可能遭受直接雷击。 B.1.6第二防护区(LPZ2):进一步减小所导引的雷电流或电磁场而引入的后续防护区。 B.1.7后续防护区(LPZn):需要进一步减小雷电电磁脉冲,以保护敏感度水平高的设备的后续防护 ?

    DB62/T25992015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

    电感分量要大得多,对工频接地电路,接地电阻特别起作用,所以一般称工频接地阻抗为接地电阻。 一般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出来的数值都是工频接地电阻。冲击电阻值一般是由工频接地电阻值换算 得出,也可直接用冲击接地电阻测量仪测得

    C.2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

    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值的测量方法有两点法(电流表一电压表法)、三点法、比较法、多级大 电流法和故障电流法、电位降法等,通常实用的方法是电位降法,接地电阻测量仪也使用电位降法。本 附录只介绍电位降法。

    DB62/T25992015

    C.4几种标准的测量方法

    C.4.1方法一:直线法,见图C.2

    C.4.2方法二:补偿法,见图C.3

    C.4.3方法三:三角形法,见图C.4

    C.5测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C.5测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DB62/T25992015

    C.5.1P点至E点的距离应大于10m,小于10m测量结果误差较大。 0.5.2测量时,要根据现场情况仔细选择C点,E点至C点所在直线的延长线一定要通过地网的中心点 G,即CE连线要垂直于地网边缘 .5.3P点要选在C点至地网的中间,若对测量的数据有疑问时,可多选几个P点进行测量,再对数据 进行分析,以使得出较准确的测量结果。 .5.4测量时要避开地下的金属管道、通信线路等。如对地下情况不了解,可多换几个点测量,进行 比较后得出较准确的数据。 .5.5在测量屋面接闪针、接闪带时,通常要加长E点的测量线。加长的测量线对小地阻的测量精度 洲试仪,洲量线不得缩绕

    有较大影响,必须减掉加长线的线阻,推荐使用能对线阻进行补偿的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线不得缠绕。

    DB62/T25992015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防雷装置技术要求

    表D.1接闪器材料规格、安装工艺的技术要求

    DB62/T25992015

    变电站标准规范范本DB62/T25992015

    表D.3防侧击雷及电磁脉冲防护装置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的技术要求

    DB62/T25992015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防静电接地材料规格要求 静电接地干线和接地体用钢材、静电接地支线、连接线的最小规格分别见表E.1、表E.2。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防静电接地材料规格要求

    电器标准表E.1静电接地于线和接地体用钢材的最小规格

    表E.2静电接地支线、连接线的最小规格

    ....
  • 检测标准 管道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