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1T 019-2013 四川省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规范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DBJ51T 019-2013 四川省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规范
2.0.9外窗夜间传热系数heattransmissioncoeffic
window at night
外窗采用夜间保温措施后,外窗与夜间保温的综合传热系 数:是表征外窗夜间热量散失的一个物理量。
电子产品标准temperaturedifferenceonsouth 南向墙面得到的平均太阳辐射照度与室内外温差的比值
3.0.1应结合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技术水平、资源条件、 经济条件和建筑的使用功能等要素,选择适宜的被动式技术进 行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 3.0.2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冬季室内最低温度应大于12C, 夜温度波动不宜大于10C。 3.0.3根据不同的累年一月份平均气温、水平面或南向垂直 墙面一月份太阳平均辐射照度,将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气候分区 划分为四个气候区,如表3.0.3所示。
B.0.3四川省被动式太阳能气修
筑技术进行专项说明; 3在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对建筑物的 热工性能指标进行计算: 、4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对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 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等技术要求进行专项说明
筑技术进行专项说明; 3在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对建筑物的 热工性能指标进行计算: 、4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对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 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等技术要求进行专项说明
不低于国家和地方现行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南向集热窗和屋 面集热窗应符合表4.0.5的规定。
5被动式太阳能建筑集热窗传
4.0.6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指标应
4温和地区非透明围护结构热,
4.0.7集热部件应与建筑功能、造型有机结合,应设置防止 眩光、风、雨、雪、雷电、沙尘和夏季室内过热的技术措施。
眩光、风、雨、雪、雷电、沙尘和夏季室内过热的技术措施。
2应避免对南向集热窗的遮挡,合理确定窗格的 窗扇的开启方式与开启方向,减少窗框与窗扇的遮挡; 3南向集热窗的窗墙面积比宜大于50%。
5.1.4集热蓄热墙应符合以下规定:
1集热蓄热墙向阳面外侧应安装太阳辐射透过率较高的 玻璃等透光材料,集热蓄热墙构造和透光材料应坚固耐用、密 封性好,便于清洗和维修; 2集热蓄热墙的表面材料应选择吸收率高、耐久性强的 吸热材料,墙体应有较大的热容量和导热系数; 3·集热蓄热墙的形式、面积和厚度应根据热工计算确定; 4集热蓄热墙应设置对流通风口,风口的位置应保证气 流通畅,设置手动开关,并便于日常维修与管理: 5宜利用建筑结构构件作为集热蓄热体; 6集热蓄热墙外侧透光材料应设置夏季通风口,以防止 夏季室内过热。 5.1.5附加阳光间式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附加阳光间应设置在南向或南偏东与南偏西夹角不大 于30°范围内墙外侧; 2组织好阳光间内热空气与室内空气的循环,阳光间与 相邻采暖房间之间隔墙的开口面积宜大于20%,并能开闭;
5.1.5附加阳光间式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附加阳光间应设置在南向或南偏东与南偏西夹角不大 于30°范围内墙外侧; 2组织好阳光间内热空气与室内空气的循环,阳光间与 相邻采暖房间之间隔墙的开口面积宜大于20%,并能开闭; 3阳光间内地面和墙面宜采用深色表面,并设计有效的 发间保温措施: 4阳光间应进行夏季遮阳和通风设计,防止夏季过热。 5.1.6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的房间室内应考虑蓄热体的设计, 咸少室温波动。 1墙体、地面应采用成本低、比热容大,且性能稳定、 无毒、无害,吸热放热性能好的蓄热材料,有条件时宜设置专 用的水墙或相变材料蓄热:
2蓄热体应直接接收阳光照射,蓄热地面、墙面内表面 不宜铺设隔热材料,如地毯、挂毯等; 3蓄热体表面积宜为3~5倍的集热窗面积
5.1.7为减少太阳能集热面在夜间及阴天的
2.3,夏热冬冷、温和地区建筑外墙、屋面外饰面层宜 色材料、外遮阳及绿化等隔热措施,外饰面材料太阳吸 小于0.40。
地区,应采用被动式直接蒸发冷却降温方式。
5.2.6宜采用可开启的外窗或专设自然通风的进风口和排风
A.0.1为了便于太阳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按年总太阳辐射 量地域分布,四川的太阳能资源可以划分为三个区域,如表 A.0.1 所示。
表A.0.1 四川省太阳能资源区戈
G常用建筑材料太阳辐射吸收系数p作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 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技术规程》JGJ/T267一2012 2 《四川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51/T5027一2012 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标准》GB50176一93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一2005 5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一2013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技术规程》JGJ/T267一2012 四川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51/T5027一2012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标准》GB50176一9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一2005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一2013
总则 31 术语 :32 基本规定 34 建筑设计 37 技术设计· 40 5.1采暖 40 5.2遮阳与降温 46
措施作出了规定。但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涉及的专业较多,相 关专业均制定有相应的标准,在进行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时, 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利用建筑的合理布局、建筑构造与材料的选用有效吸收、 诸存、分配太阳能,使其在冬季能集取、蓄存并分布太阳能, 并解决建筑物的采暖问题;同时在夏季文能遮蔽太阳辐射,冷 却建筑,及时地散逸室内热量,从而解决建筑物的降温问题。
2. 0. 2 直接受益
太阳辐射直接通过玻璃或其他透光材料进入室内,直接加 热采暖房间,是被动式太阳能采暖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通常 直接利用南向窗直接进入被采暖的房间,被室内地板、墙壁、 家具等吸收后转变为热能,给房间供暖。
thermal storagewall
用实体墙进行太阳能的收集和蓄存的部件称为集热蓄热 墙式。利用南向垂直的集热蓄热墙体或其他太阳能集热部件吸 收穿过玻璃或其他透光材料的太阳辐射热,然后通过传导、辐 射及对流的方式将热量送到室内的采暖方式。 集热蓄热墙文称特隆布墙(Trombewall),在南墙上除实 本墙以外的墙面上覆盖玻璃,墙表面涂成黑色,在墙的上下留 有通风口,以使热风自然对流循环,把热量交换到室内。一部 分热量通过热传导把热量传送到墙的内表面,然后以辐射和对 流的形式向室内供热:另一部分热量把玻璃罩与墙体间夹层内 的空气加热,热空气由墙体上部分的风口向室内供热。,室内冷 空气由墙体下风口进入墙外的夹层,再由太阳加热进入室内, 如此反复循环,向室内供热
间附加在采暖房间外面,整个太阳房分为两个可活动的空间, 其公共墙是集热蓄热墙。 附加阳光间通常指在建筑物的南侧采用玻璃等透光材料 建造的封闭空间,空间内的温度因温室效应开高。阳光间既可 以对房间进行采暖,又可以作为一个缓冲区,减少房间的热损 失。阳光间白天可向室内供热,晚间可作房间的保温层。东西 朝向的阳光间提供的热量比南向少一些,且夏季西向阳光间会 产生过热,因而不宜采用。北向虽不能提供太阳热能,但可获 得介于室内与室外之间的温度,从而减少房间的热量损失。
对流环路式是在无太阳照射时,不损失热量的方式。其主 要运行方式是利用南向外墙中的对流环路板(又称空气集热 板),补充南向窗户直接提供太阳热能的不足。对流环路板是一 层或两层高透光率玻璃或阳光板,其后覆盖一层黑色金属吸热 板,吸热板后面有保温层。空气可流经吸热板前或前后两面的 通道。
阳日照百分率percentage
可能日照时数分为天文可能日照时数与地理可能日照时 数两种,因而,分别有天文日照百分率与地理日照百分率。天 文可能日照时数取决于当地的纬度,而地理可能日照时数除与 纬度有关外,还受当地的其他地理条件的影响。通常所说的日 照百分率一般指天文日照百分率。日照百分率具有可比性,如 此值愈小,表明当地阴天愈多,光照愈短;愈大则表明当地晴 天愈多,光照愈长。 2.0.10辐射温差比theratioofradiationandtemperature differenceonsouth 本标准中采用最冷月南向墙面得到平均太阳辐照度与室 内外温差的比值作为太阳能气候分区的指标之一,其中室内外 BE平海
本标准中采用最冷月南向墙面得到平均太阳辐照度与室 内外温差的比值作为太阳能气候分区的指标之一,其中室内外 温差比为最冷月平均温度与16°℃C的差值。
3.0.1:由于我省川西高原和攀西虽然属于太阳能丰富的地 区,但技术经济水平也比较落后,太阳能采暖集热方式应根据 这一地区的气候、能源、技术经济条件及管理维护水平来确定, 应在经济可行性条件下进行被动式太阳房采暖设计。因此,在 进行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设计时,应因地制宜,遵循适用、坚 固、经济的原则,并应注意建筑造型美观大方,符合地域文化 特点,与周围建筑群体相协调,同时必须兼顾所在地区气候、 资源、生态环境、经济水平等因素,合理地选择被动式采暖与 降温技术策略。
持点,与同围建筑群体相协调,向时必须兼顾所在地区气候、 资源、生态环境、经济水平等因素,合理地选择被动式采暖与 降温技术策略。 3.0.2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室内空气 质量标准》(GB/T18883一2002)的相应规定。主要居室在无 铺助热源的条件下,室内平均温度应达到12C。由于被动式 太阳能建筑室内热环境受室外气候影响很大,室内温度波动 大,难以达到稳定的热环境,而12C是人体热舒适可接受标 准,因此,规定室内平均温度应达到12°C,室温日波动范围 不应大于10°C。 3.0.3,由于我省各地气候差异很大,为了使被动式太阳能建 筑适应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尽可能地节约能源,综合考虑累 年一月份平均气温、一月份南向垂直墙面太阳辐射照度划分出 不同的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气候区。 某地方是否可以采用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建筑设计,应该用 不同的指标进行分类。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建筑设计除了一月份 水平面和南向垂直墙面太阳辐射照度主要因素外,还与一年中 最冷且的平均温度有接的关系,当大阳辐射很强时,即使
3.0.2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
年中最冷月的平均温度较低,在不采用其他能源采暖时,室内 最低温度也能达到12°C以上。因此,本规范用累年一月份南 向辐射温差比、一月份南向垂直墙面太阳辐射照度作为被动式 太阳能采暖建筑设计气候分区的指标更为科学。 各气候区各城市依据本地的累年一月份平均气温、一月份 水平面和南向垂直墙面太阳辐射照度值与相邻不同气候区城 市作比较,选择气候类似的邻近城市作为气候分区区属。建筑 设计阶段是决定建筑全年能耗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建筑规划及 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域气候条件和太阳能资源,巧 妙地利用室外气候的季节变化和周期性波动规律,综合运用保 温隔热、热质构件的蓄放热特性、自然通风、被动式采暖降温 技术等建筑气候设计方法,以最天限度地降低建筑全年调节的 能量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条文的分区指的是冬季被动式利用太阳 能气候分区,与本规范附录A中的太阳能资源区划既有联系文 有区别。区别在于,太阳能资源分区指标为全年的太阳辐射量 各分区之间的代表城市会有交叉,均因分区指标差别所致。
而安况明的定 用太阳 能气候分区,与本规范附录A中的太阳能资源区划既有联系文 有区别。区别在于,太阳能资源分区指标为全年的太阳辐射量, 各分区之间的代表城市会有交叉,均因分区指标差别所致。 3.0.4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是冬季采暖最简单、最有效的一种 形式。尤其在冬季水平面平均太阳总辐射照度大于100W/m 以上丰富的地区,只要建筑围护结构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被 动式太阳能建筑可以达到规范规定室内热环境的基本要求。如
3.0.4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是冬季采暖最简单、最有效的一种
3.0.4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是冬季采暖最简单、最有效的一种
形式。尤其在冬季水平面平均太阳总辐射照度大于100W/m 以上丰富的地区,只要建筑围护结构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被 动式太阳能建筑可以达到规范规定室内热环境的基本要求。如 我省攀西、甘孜等地建筑南向房外墙采用直接受益式被动式太 阳能采暖,冬季可提高室温5~10C。由于被动式太阳能建筑 在阴天和夜间不能保证稳定的室内温度,而且房间的朝向也限 制了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广泛采用,因此,应采用其他主动式 采暖系统进行辅助采暖。在我省日照率天于55%、小于70%的 太阳能较丰富地区,由于冬季室外平均温度低,被动式太阳能 建筑不能保证室内热环境达到所要求的基本规范。因此,应根
据当地的能源结构采用其他主动式采暖系统进行采暖才能保 证采暖的可靠性和室内环境的舒适要求,采用被动式太阳能进 行辅助采暖,以达到节能的自的。 3.0.5对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设计和运行进行评估是为了提 高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节能效益、技术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科学合理地进行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被动式太阳 能建筑除必须遵守建筑现行相关设计、施工标准、规程之外, 还有其他的特殊要求,所以应在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系统设 计方案阶段的设计文件节能专篇中,对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技术 进行说明。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对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施工 与验收、运行与维护等技术要求进行说明,特别应对特殊构造 部位(例如集热墙、夹心墙、保温隔热层、防水等部位)和重 点施工部位,以及重要材料或非常规材料,如透光材料、蓄热 材料以及非定型构件、防水材料的铺设等技术验收要求进行说
4.0.1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规划开始 阶段就应该考虑设计与当地气候、自然地理、建筑的使用功 能等相协调,尽可能利用自然气候资源,有利于集热和降温 减少后期的建筑单体以及建筑的耗能。太阳能建筑设计以太 阳能利用为宗旨。因此在规划阶段需要看重考虑建筑的总体 布局,在冬季应能够争取最大的日照,充分集热、蓄热,减 少建筑热损失,避开主导风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冷风 渗透部分的散热量。由于我省攀西地区夏李气候温和,夏李 太阳辐射强但气温并不高,可以结合自然通风设计达到降温 的目的,所以综合考虑建筑平、立面设计,窗口开启朝向和 开后方式,做好自然通风设计。 通常冬季9点至15点间6h中太阳辐射照度值占全天总太 阳辐射照度的90%左右,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日照间距应保证冬 至日正牛前后4~6h的日照,并且在9点至15点间没有较天 遮挡。 冬季防风不仅能提高户外活动空间的舒适度,同时也能减 少建筑由冷风渗透引起的热损失。在冬季上风向处,利用地形 或周边建筑、构筑物及常绿植被为建筑竖立起一道风屏障,避 免冷风的直接侵袭,有效减少冬季的热损失。一个单排、高密 度的防风林(穿透率为36%),距4倍建筑高度处,风速会降 低90%,同时可以减少被遮挡的建筑60%的冷风渗透量,节纳 常规能源的15%。适当布置防风林的高度、密度与间距会收到 很好的挡风效果。
4.0.2在我省不同气候区,气候差异很大。严第
建筑能耗主要是冬季采暖能耗,建筑室内外温差相当大,外围 护结构传热损失占主导地位。单位建筑面积对应的外表面面积 越大,在相应建筑物各部分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窗墙面积比不 变的条件下,传热损失就越大。这表明单位建筑空间散热面积 越大,能耗越多。因此,从降低建筑能耗的角度出发,应尽可 能地减少房间的外围护面积,使体形不要太复杂,凹凸面不要 过多,避免因凸凹太多形成外墙面积大的缺点,以达到节能的 自的。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建筑设计对外形的基本原则,要求外 形设计宜遵守尽量加大得热面面积和减少失热面面积的基本 原则,建筑平面应选择东西轴长、南北轴短的平面形状。 4.0.3当接收面面积相同时,由于方位的差异,其各自所接 收到的太阳辐射也不相同。设朝向正南的垂直面在冬季所能接 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为100%,则其他方向的垂直面所能接收到 的太阳辐射量如图4.0.3所示。从图中看出,当集热面的方位 角超过30°时,其接收到的太阳能量就会急剧减少。因此,为 了尽可能多地接收太阳辐射热,应使建筑的方位限制在偏离正
图4.0.3不同方向的太阳辐照量
4.0.5被动式太阳能建全
而它既是得热部件,又是失热部件,必须通过计算分析来确定 窗口的开窗面积和窗的热工性能,使其在冬季进入室内的热量 天于其向外散失的热量。冬季采暖通过窗口进入室内的太阳辐 射有利于建筑的节能,因此,本条规定的集热窗传热系数限值 表中,除南向外,其他朝向外窗必须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条 文增大了南窗的面积,同时减少了窗向室外的传热损失。
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从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热工分析来看, 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差别较小,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采用相同 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除此之外,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 尚应不低于所在地区、国家或地方现行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
5.1.1,本条是针对进行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建筑设计给出总的
设计原则。 5.1.2被动式太阳能采暖三种基本集热方式具有各自的特点 和适用性。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按照南向集热方式分为直接受益 式、集热蓄热墙式、附加阳光间式三种基本集热方式,可根据 更用情况采用其中任何一种基本方式。直接受益式或附加阳光 间式白天升温快,日夜温差大,因而适用于在白天使用的房间, 如起居室。集热蓄热墙白天升温慢,夜间降温也慢,日夜温差 小,因而适用于主要在夜间使用的房间。 日由于每种基本形式各有其不足之处,如直接受益式会产生过 热现象,集热蓄热墙式构造复杂。操作稍显烦锁,且与建筑立 面设计难于协调。因此在设计中,建议采用两种或三种集热方 式相组合的复合式太阳能采暖建筑。 三种太阳能系统的集热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见 表5.1.2。 这三种基本集热方式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性,对起居 室(堂屋)等主要在百天使用的房间,为保证白天的用热环 境,宜选用直接受益窗或附加阳光间。对于卧室等以夜间使 用为主的房间(卧室等),宜选用具有较天蓄热能力的集热蓄 热墙。
三种太阳能系统的集热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
表5.1.2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基本集热方式及特点
5.1.4集热蓄热墙式是在对直接受益式的一种改进
与它所供暖的房间之间设置了蓄热体。与直接受益式比较,由 于其良好的蓄热能力,室内的温度波动较小,热舒适性较好。 但是集热墙系统构造较复杂,系统效率取决于实体集热墙的蓄 热能力、是否设置通风口以及外表面的玻璃。经过分析计算, 在总辐射强度I。>300W/m时,有通风孔的实体墙式太阳房效 率最高,其效率较无通风孔的实体墙式太阳房高出一倍以上。因 比,在设计中推荐使用有通风口集热蓄热墙式,其次为附加阳 光间式。集热效率的大小随风口面积与空气间层断面面积的比 值的增大略有增加,适宜比值为0.8左右。集热表面的玻璃以 透光系数性和保温性能俱佳为最优选择,因此,单层低辐射玻 璃是最佳选择,其次是单框双玻窗。设计集热蓄热墙时,应遵 从本设计要点。集热墙体的蓄热量取决于面积与厚度,一般居 室墙体面积变化不大,因此,对厚度做以下推荐:当采用砖墙 时,可取240mm或370mm,混凝土墙可取300mm,土坏墙 可取200~300mm。 集热蓄热墙方式设计应注意以下原则:
1,设置足够的蓄热体,防止室内温度过大波动; 2蓄热体应尽量布置在能受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 参考国外的经验结论,单位集热窗面积,宜设置3~5倍 面积的蓄热体。常用的蓄热材料分为建筑类材料和相变类化学 材料。建筑类蓄热材料包括由土、石、砖及混凝土砌块,室内 家具(木、纤维板等)也可作为蓄热材料,其性能见表5.1.6。 水的容积比热量大,且无毒价廉,是最佳的显热蓄热材料,但 需有容器。鹅卵石、混凝土、砖等蓄热材料的比热容比水小得 多,因此在蓄热量相同的条件下,所需体积就要大得多,但这 些材料可以作为建筑构件,不需容器或对其要求较低。在建筑 计中选用太阳能集热方式时,还应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技 术及经济的可行性来确定。
表5.1.6常用显热蓄热材料的热物性参数
5.1.7为减少太阳能集热面在夜间及阴天的散热损失,直接
5.1.7为减少太阳能集热面在夜间及阴天的散热损失,直
为减少太阳能集热面在夜间及阴天的散热损失,直接 夜间应设保温窗帘或活动保温板等保温装置,集热蓄热 寸加阳光间宜设保温装置,减少热损失。
受益窗夜间应设保温窗帘或活动保温板等保温装置,集热蓄热 墙或附加阳光间宜设保温装置,减少热损失。
5.2.2生态植被绿化屋面不仪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而 且也是集环境生态效益、节能效益和热环境舒适性为一体的屋 贞形式。由于绿化屋面和被动式蒸发屋面具有植被层和种植覆 王层等的附加热阻,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因此,最适宜于夏 热冬冷及夏热冬暖地区与温和地区。 屋面多孔材料被动式蒸发冷却降温技术是利用水分蒸发 消耗大量的太阳能,以减少传入建筑的热量,在我国南方实际 工程应用有非常好的隔热降温效果
企 贞形式。由于绿化屋面和被动式蒸发屋面具有植被层和种植覆 土层等的附加热阻: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因此,最适宜于夏 热冬冷及夏热冬暖地区与温和地区。 屋面多孔材料被动式蒸发冷却降温技术是利用水分蒸发 消耗大量的太阳能,以减少传入建筑的热量,在我国南方实际 工程应用有非常好的隔热降温效果。 5.2.3采用浅色饰面材料的建筑屋顶和外墙面,在夏季,当 有太阳辐射时,能反射较多的太阳辐射热,从而能降低空调时 的得热量和自然通风时的内表面温度:当无太阳辐射时,它又 能把屋顶和外墙内部所积蓄的太阳辐射热较快地向外天空辐 射出去,降低屋顶外表面温度,减少热量进入室内,改善室内 热环境工程造价标准规范范本,从而能降低空调时的得热量和自然通风时的内表面温 度。因此,围护结构采用浅色饰面对降低夏李空调耗电量和改 善室内热环境都起着重要作用。在夏热冬冷、温和地区非常适 宜采用这个技术。
5.2.4夏热冬冷、温和地区建筑设计应综合考虑外廊
5.2.4夏热冬冷、温和地区
挑檐等的遮阳作用,建筑物的向阳面,东、西向外窗(透明幕 墙),应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活动外遮阳装置应便于操作和 维护,如外置活动百叶窗、遮阳帘等。外遮阳措施应避免对窗 口通风产生的不利影响。
窗户是建筑围护结构中热工性能最薄弱的构件。透过窗户 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构成夏季室内空调的主要负荷。夏李 太阳辐射在东、西向最大,因此东、西向建筑外墙面和外窗设 置外遮阳,是减少太阳辐射热进入室内的十分有效措施。外遮 阳形式多种多样,如结合建筑外廊、阳台、挑檐遮阳,外窗设 置固定遮阳或活动遮阳等。随着建筑节能的发展,遮阳的形式 和品种越来越多,各地可结合当地条件灵活采用。 条文中气温日较差指的是一日内,气温最大值与最小值之 兰亦称气温振幅
太阳辐射在东、西向最大,因此东、西向建筑外墙面和外窗设 置外遮阳,是减少太阳辐射热进入室内的十分有效措施。外遮 阳形式多种多样,如结合建筑外廊、阳台、挑檐遮阳,外窗设 置固定遮阳或活动遮阳等。随着建筑节能的发展,遮阳的形式 和品种越来越多,各地可结合当地条件灵活采用。 条文中气温日较差指的是一日内,气温最大值与最小值之 差,亦称气温日振幅。: 5.2.5在我省攀枝花、西昌等地区,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 温度普遍较低,叠夜温差较大,宜采用水进行喷淋的被动式直 接蒸发冷却。蒸发冷却时,一般可在围护结构表面喷淋浇水或 采用直接喷淋蒸发冷却的设备。由于不需要人工冷源,所以能 耗较少,是种节能的降温方式。 5.2.6为了解决太阳能建筑集热部件在夏季导致室温过热问 题,在夏季夜间或室外温度较低时,利用室外温度较低的空气 进行通风是建筑降温、节省能耗的一个有效方法。穿堂风是我 国南方地区传统建筑解决潮湿购热和通风换气的主要方法,不 论是在住宅群体的布局上,或是在单个住宅的平面与空间构成 上,都非常注重穿堂风的形成
5.2.5在我省攀枝花、西昌等地区,夏李空调室外计 温度普遍较低,叠夜温差较大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宜采用水进行喷淋的被 接蒸发冷却。蒸发冷却时,一般可在围护结构表面喷淋 采用直接喷淋蒸发冷却的设备。由于不需要人工冷源 耗较少,是一种节能的降温方式。
....- 相关专题: 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