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5113-2018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

  • DB37/T 5113-2018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4.1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1-10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2.0.1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fil

    通信线缆的一种地下敷设通道,由管道、人(手 「上管和建筑物弓引人管等组成。

    2.0.3 配线区 wiring zone

    在住宅区内根据住宅建筑的分类、住户密度,以单体或若干 一住宅建筑组成的配线区域,

    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共同接入的部位污水标准规范范本,是电信业务经营者与 住宅建设方的工程界面。

    7配线光缆 wiring optica

    用户接入点至设备间配线设备、设备间与公用通信管道互通 的人(手)孔之间连接的光缆

    用户光缆subscriber optica

    用户接入点配线设 箱之间连接的光纠

    11设备间 equipment roc

    用于安装配线与网络设备、引入线缆并端接的封闭式装置 由框架、前后门及侧板组成

    2. 0. 16终端盒 terminal h

    一根一端带有光纤连接器插头的光缆组件。

    2.0.20适配器 adapto1

    由跳纤或尾纤和一个与插头

    3.1.1光纤到户工程中,用户接入点的位置应依

    .I· 光纤到户工程中,用户接入点的位置应依据不问类型的 住宅建筑形成的配线区以及所辖的用户数量确定,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由单个高层住宅建筑作为独立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 设于本建筑物内的电信间。 2由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建筑组成配线区时,用户接 入点应设于本配线区共用电信间。 3由别墅组成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设于光缆交接箱或 设备间。

    主宅建筑形成的配线区以及所辖的用户数量确定,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由单个高层住宅建筑作为独立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 设于本建筑物内的电信间。 2由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建筑组成配线区时,用户接 入点应设于本配线区共用电信间。 3由别墅组成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设于光缆交接箱或 设备间。 3.1.2光纤到户工程中,住宅建筑通信设施工程建设分工应符 合下列规定: 1用户接入点设置的配线设备建设分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信业务经营者和住宅建设方共用光缆分纤箱或光缆交 接箱时,应由任宅建设方负责箱体的建设: 2)电信业务经营者和任宅建设方需分别设置光缆分纤箱或 配线柜时,各自负责箱体或机柜的建设: 3)交换局侧的配线模块由电信业务经营者负责建设,用户

    1用户接入点设置的配线设备建设分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信业务经营者和住宅建设方共用光缆分纤箱或光缆交 接箱时,应由住宅建设方负责箱体的建设: 2)电信业务经营者和任宅建设方需分别设置光缆分纤箱或 配线柜时,各自负责箱体或机柜的建设: 3)交换局侧的配线模块由电信业务经营者负责建设,用户 则的配线模块由住宅建设方负责建设。 2用户接入点交换局侧以外的配线设备及配线光缆,应由 电信业务经营者负责建设:用户接入点用户侧以内的配线设备 用户光缆及户内家居配线箱、终端盒、信息插座、户内线缆,应 由住宅建设方负责建设

    3住宅区内的通信管道及住宅建筑内的配线管网,应由住 宅建设方负责建设。 4住宅区及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的安装空间,应由住宅建 设方负责提供。

    为宜,光缆交接箱形成的一个配线区所辖住户数不宜超过 120 户。

    安装空间、电信间及设备间面积,应满足至少3家电 者通信业务接入的需要。

    3.2.3地下通信管道的总容量应根据管孔类型、

    ,1地下通信管道的管孔应根据敷设的线缆种类及数量选用, 可选用单孔管、单孔管内穿放子管或多孔管。 2每一条光缆应单独占用多孔管的一个管孔或单孔管内的 一个子管。 3地下通信管道应预留一个到两个备用管孔。 3. 2.4 配线光缆、用户光缆及配线设备的容量应满足远期各类

    3.2.6用户接入点至每一户家居配线箱的光缆数量,应根据

    表 3. 2. 6 光缆配置

    注:高配置采用2芯光纤,其中1芯作为备份。

    1每一栋住宅区应设置一个专用设备间,设备间宜设置在 物业管理中心。 2每一栋高层住宅楼应每一单元设置一个专用电信间,电 信间宜设置在地下一层或首层。 3多栋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楼宜每一个配线区设置 个电信间,电信间宜设置在地下一层或首层。 3.2.8住宅建筑单元的楼道处或弱电竖井内应预留配线设备的 汽S

    3.2.9住户内应由住宅建设方安装家居配线箱

    设备间直接作为用户接入点,4个机柜分配给电信业务经营者及住宅建设方使用 ② 多个配线区的配线光缆汇聚于设备间,3个机柜分配给电信业务经营者使用 ? 多个配线区的配线光缆汇聚于设备间,3列机柜分配给电信业务经营者使用 注:上表内无法涵盖,可分区域套用

    注:4个机柜分配给电信业务经营者及住宅建设方使用。

    3.2.11户内管线及各类通信业务信息插座等家居布线系统的设 计,应符合现行标准《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及《综 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 的有关规定,

    3.2.11户内管线及各类通信业务信息插座等家居布线系统的

    户内管线及各类通信业务信息插座等家居布线系 符合现行标准《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 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的有关规定。

    4住宅区通信设施安装设计

    4.1地下通信管道设计

    4.1.1住宅区内的光缆应采用地下通信管道方式勇

    官道的规划确定。 4.1.3地下通信管道的设计应与住宅区其他设施的地下管线整 体布局相结合,应与住宅区道路同步建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与光缆交接箱弓引上管相衔接。 2 应与公用通信网管道互通的人(手)孔相衔接 3应与电力电缆、热力管、燃气管、给(排)水管保持安 全的距离。 应避开易受到强烈震动的地段。 5 应敷设在良好的地基上。 6路由宜以任宅区设备间为中心向外辐射,应选择在人行 道或人行道旁的绿化带。 4.1.4地下通信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 应合表4 1 4 的规定

    通信管道、通道与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的最小净距(m

    注:1主十排水管后敷设时,其施工沟边与管道间的平行净距不宜小于1.5m 2当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时,交叉净距不宜小于0.4m,通信管道应做包封 包封长度自排水管两端各加长2m。 3在交越处2m范围内,煤气管不应作接合装置和附属设备;上述情况不能退 免时,通信管道应做包封处理。

    4.1.5地下通信管道可根据线缆敷设要求采用不同管径的管

    1在下列情况下宜采用塑料管: 1)管道的埋深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或易被水浸泡的地段; 2)地下综合管线较多及腐蚀情况比较严重的地段: 3)地下障碍物复杂的地段; 4)施工期限急迫或尽快要求回填土的地段。 2 在下列情况下宜采用钢管: 1) 管道附挂在桥梁上或跨越沟渠,或需要悬空布线的地段; 2) 管群跨越主要道路,不具备包封条件的地段

    3)管道理埋深过浅或路面荷载过大的地段; 4)受电力线等干扰影响,需要防护的地段; 5)建筑物弓「管道或引「上管道的暴露部分。 4.1.7地下通信管道的埋深应根据场地条件、管材强度、外部 荷载、土壤状况、与其他管道交义、地下水位高低、冰冻层厚度 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住宅区内管道最小理深宜符合表4.1.7的规定

    表 4. 1. 7 管道最小埋深 (m)

    科管的最小埋深达不到本表要求时,应采用混凝土包封或钢管等保护措旋 道最小埋深指管道的顶面至路面的距离。

    2在经过市政道路时,理深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信 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373 的有关规定,

    4.1.8进入人孔的管道基础顶部距人孔基础顶部不宜小于400mm

    延长。同一段管道不得有S弯。塑料弯管道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 10m。人(手)孔的设置应符合《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73 的要求。

    4.1.12引入住宅建筑的地下通信管道应伸出外墙不小于2m,并

    1在管道拐弯处、管道分支点、设有光缆交接箱处、交义路 口、道路坡度较天的转折处、建筑物弓入处、采用特殊方式过路的 两端等场合,宜设置人(手)孔( 2人(手)孔位置应与燃气管、热力管、电力电缆管、排水管等地 下管线的检查井相互错开,其他地下管道不得在人(手孔内穿过。 3交叉路口的人(手)孔位置宜选择在人行道上。 4人(手)孔位置不应设置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货物堆 积处、低洼积水处等。 5与公用通信网管道相通的人(手)孔位置,应便于与电信 业务经营者的管道衔接。 4. 1. 15 5人(手)孔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远期管群容量天于6孔时,宜采用人孔。 2 远期管群容量不天于6孔时,宜采用手孔 3 采用暗式渠道时,宜采用手孔。 4 管道引上处、放置落地式光缆交接箱处,宜采用手孔 4. 1. 16 通信管道手孔程式应根据所在管段的用途及容量合理选 牵,通信管道手孔程式可按表4.1.16的规定执行

    表 4.1.16通信管道手孔程式

    续表 4. 1. 16

    注:可根据引入管的理深调节手孔的净深与高度

    4.1.17对于管道容量大于6孔的段落,应按现行

    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图集》YD/T5178、《通信管道横断面图集》 YD/T 5162 的有关规定选择人孔程式。

    1人(手)孔设置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防渗水措 施。设置在地下冰冻层以内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人孔,并应采 取防渗水措施。 2人(手)孔应有混凝土基础,遇到土壤松软或地下水位 较高时,还应增设渣石基础或采用钢筋混凝基础。 3人(手)的盖板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纤维材料预制 享度不宜小于100mm。手孔盖板数量应根据手孔长度确定。 4人(手)孔制作的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信 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的有关规定。 4.1.19住宅小区地下通信管道可采用塑料管(包括聚氯乙烯双 壁波纹管、多孔塑料管、硅芯管等)或钢管,当埋深达不到要求 或在穿越车行道段时应采用钢管。管道的容量应按远期光缆的条 数及备用管孔数确定。管道的容量及备用管孔数、管材、管径的

    选用可参照表 4. 1. 19,

    表 4. 1. 19 住宅小区通信管道的容量、管材、管径(mm)

    注:1本表中所表示的管孔数是指管外径为89mm~114mm的圆形管孔,当采 用多孔塑料管时应另行计算。 2外径89mm~114mm钢管管壁厚度宜选4mm,常用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 的外/内径为110/100mm。

    表中所表示的管孔数是指管外径为89mm~114mm的圆形管孔, 用多孔塑料管时应另行计算。

    径89mm~114mm钢管管壁厚度宜选4mm,常用聚氯乙烯双壁波 的外/内径为110/100mm。

    4.1.20住宅小区通信管道至建筑物之间的进楼管应采用钢管

    4.1.20住宅小区通信管道至建筑物之间的进楼管应采用钢管。 并楼管的数量、管径、管壁厚度宜按表4.1.20的规定确定

    表 4. 1.20进楼管的数量、管径、管壁厚度(mm)

    4.2.1光缆交接箱、壁挂式光缆分纤箱、接头盒的安装位置应 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安装在线缆的交汇处或分支处。 2 应安装在人行道边的绿化带内、院落的围墙角、背风处。 3 应安装在不易受到外界损伤、比较安全隐蔽和不影响环 境美观的位置。 4应安装在靠近人(手)孔便于线缆出入,且利于施工和 维护的位置。 5应避开高温、高压、电磁干扰严重、腐蚀严重、易燃易 爆、低洼等场所。 应避升设有空调室外机及通风机房等有振动的场所。 7 应避开行人和车辆的正常通行处。 4.2.2光缆交接箱容量应根据进、出光缆交接箱的远期光缆总 容量及备用量确定

    烟、雾、沙尘暴、雷电及不同等级的太阳辐射等各种不良环境的 影响,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t.2.5 光缆交接箱安装底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采用混凝土现浇底座并预埋PVC管。 2 底座浇注的混凝十强度等级不低干C35,同时预埋接地体 3 底座高度不应小于300mm。 Ha

    烟、雾、沙尘暴、雷电及不同等级的太阳辐射等各种不良环境的 影响,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宜采用混凝土现浇底座开预理PVC管。 2 底座浇注的混凝十强度等级不低干C35,同时预埋接地体 3 底座高度不应小于300mm。 4 底座的长度和宽度应大于箱体底部的长度和宽度,长× 宽不宜小于800mm×400mm。 5箱体应使用M12膨胀螺栓固定水泥底座

    5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安装设计

    5.1.1配线管网应包括楼内弱电竖井、导管、梯

    盒等,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一住宅楼或住宅建筑单元宜设置独立的配线管网。 2配线管网应与线缆弓引「入及建筑物布局协调,并应选择距 离较短、安全和经济的路由。 3引人管应按建筑物的平面、结构和规模在一处或多处设 置,并应引入建筑物的进线部位。 4导管、槽盒不应设置在电梯或供水、供气、供暖管道竖 并中,不宜设在强电竖并中。 5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建筑宜采用导管暗敷设,高层 住宅建筑宜采用弱电竖并与导管暗敷设相结合的方式。 6 弱电竖并应上、下贯通,并应靠近或设置在电信间内。 7 家居配线箱的弓入导管不宜少于2根。 8 家居配线箱至终端盒的暗敷设导管不应穿越非本户的 房间。 5.1. 2 导管穿越沉降缝或伸缩缝时,应做沉降或伸缩处理。 5.1.3 竖向导管外径宜为50mm~100mm,槽盒规格宽×高宜为 (50mm ×50mm)~400mm ×150mm)。人户导管外径宜为15mm~25mm 5.1.4导管暗敷设宜采用钢管和硬质塑料管,埋设在墙体内的 导管外径不应大于50mm。理设在楼板垫层内的导管外径不应大 于25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5.1.4导管暗敷设宜采用钢管和硬质塑料管,埋设在墙体内白

    2导管弯曲敷设时,其路由长度应小于15m,且该段内不 导有S弯。莲续弯曲超过2次时,应加装过路箱(盒)。 3导管的弯曲部位应安排在管路的端部,管路夹角不得小 于90°。 4导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该管外径的10 倍,引入线导管 弯曲半径不得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 5导管内宜穿放不少于一根带线,带线中间不得有接头。 5.1.5 通信导管、槽盒与其他管线的最小净距应符合现行国家

    5.1.5通信导管、槽盒与

    .2.1室内配线设备应包括配线机柜、壁挂(嵌)式光缆分纤 箱等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配线机柜应安装在设备间、电信间。 2壁挂(嵌)式光缆分纤箱应安装在住宅建筑单元入口 处、楼道、管线弓入处等公共部位。 3壁挂(嵌)式光缆分纤箱不应安装于人行楼梯踏步侧 墙上。 5. 2. 2 用户接入点的配线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模块类型与容量应按弓引入光缆的类型及光纤芯数配置。 2 交换局侧与用户侧配线模块之间应能通过跳纤互通 3在共用光缆分纤箱时,各电信业务经营者的配线模块应 在光缆分纤箱内分区域安装。 5.2.3在公共场所安装光缆分纤箱时,壁嵌式箱体底边距地不 宜小于1.5m,壁挂式箱体底面距地不宜小于1.8m。

    1家居配线箱应根据住户信息点数量、引人线缆、户内线 缆数量、业务需求选用。 2家居配线箱箱体尺寸应充分满足各种信息通信设备摆放、 配线模块安装、线缆终接与盘留、跳线连接、电源设备及接地端 子板安装等需求,同时应适应业务应用的发展。 3家居配线箱安装位置宜满足无线信号的覆盖要求。 4家居配线箱宜暗装在套内走廊、门厅或起居室等便于维 护处,并宜靠近入户导管侧,箱体底边距地高度宜为500mm。 5距家居配线箱水平150mm~200mm处,应预留AC220V 带保护接地的单相交流电源插座。并应将电源线通过导管暗敷设 至家居配线箱内的电源插座。电源接线盒面板底边宜与家居配线 箱底边平行,且距地高度应一致。 6当采用220V交流电接入箱体内电源插座时,应采取强 弱电安全隔离措施。 7 家居配线箱应接地

    5.3高层和中高层住宅楼内弱电管网

    5.3.1高层和中高层住宅建筑应采用弱电竖井形式。高层住宅 宜按每16户~32户设置1个楼层壁挂式光缆分纤箱,中高层住 宅宜按每8户~16户设置1个楼层壁挂式光缆分纤箱。 5.3.2竖并的内净宽度应不小于900mm,内净深度宜不小于 400mm。竖井操作门的宽度应不小于800mm,高度宜为2000mm 温左问店向公共部信工

    5.3.3竖井内应设走线架,管线穿越楼板可开设楼板预

    5.3.4高层住宅壁挂式光缆分纤箱高、宽、深的尺寸不应小 于700mm×600mm×120mm;中高层住宅壁挂式光缆分纤箱高、 宽、深的尺寸不应小于600mm×500mm×120mm。

    层及别墅住宅建筑内弱电

    5.4.1多层住宅建筑内宜采用暗管上升形式,在各楼层设置壁嵌 式光缆分纤箱。 4名定注然 口然人

    5. 4. 2 的规定,

    表 5.4.2多层住宅楼层光缆分纤箱最小尺寸(mm)

    5.4.3多层住宅建筑内的竖向通信暗管配置应符合表5.4.3的 规定。

    多层住宅楼内竖向通信暗管

    6. 0. 1 用户光缆路由中不应采用活动光纤连接器的连接方式。 6. 0. 2 用户光缆接续、成端符合下列规定: 用户光缆两侧应做成端 2 用户光缆接续宜采用熔接方式。 3 用户接入点配线设备及家居配线箱内宜采用熔接尾纤方 式成端。不具备熔接条件时可采用现场组装预埋光纤连接器 成端。 4 每一光纤链路中宜采用相同类型的光纤连接器。 6. 0.3 用户光缆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采用穿导管暗敷设方式。 2 应选择距离较短、安全和经济的路由。 3 穿越墙体时应套保护管。 4采用钉固方式沿墙明敷时,卡钉间距应为200mm~300mm 对易触及的部分可采用塑料管或钢管保护。 5在成端处纤芯应做标识。 6穿放4芯以上光缆时,首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 50%,弯曲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40%~50%。 7穿放4芯及4芯以下光缆或户内4对对绞电缆的导管截面 利用率应为25%~30%。槽盒内的截面利用率应为30%~50%。 8光缆金属加强芯应接地。 6. 0. 4 室内光缆预留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光缆在配线柜处预留长度应为3m~5m。 2 光缆在楼层光缆分纤箱处预留长度应为1m~1.5m。 3 光缆在家居配线箱成端时预留长度不应小于0.5m

    6.0.5光缆敷设安装的最小曲率半径应符合表6.0.5的规定

    表 6. 0. 5 光缆敷设安装的最小曲率半径

    注:D为缆芯处圆形护套外径,H为缆芯处扁形护套短袖的高度

    5.0.6光纤的接续以及光缆与尾纤的成端接续应采用熔接法,每 个接续点的熔接损耗值应符合表6.0.6的要求

    单模光纤熔接损耗要求(dB

    7.1线缆及连接线选择

    7.1.1光缆采用的光纤应符合下列规定:

    ·1.1 光缆采用的光纤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户接入点至楼层光缆分纤箱之间的用户光缆应采用 G.652D 光纤。 2楼层光缆分纤箱至家居配线箱之间的用户光缆应采用 G.657A 光纤。

    1用户接入点至楼层光缆分纤箱之间的用户光缆应采用 G.652D 光纤。 2楼层光缆分纤箱至家居配线箱之间的用户光缆应采用 G.657A 光纤。 7.1.2室内、外光缆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内光缆宜采用十式+非延燃外护层结构的光缆。 2室外架空至室内的光缆宜采用干式+防潮层+非延燃外 护层结构的室内、外用自承式光缆。 3室外管道至室内的光缆宜采用十式+防潮层+非延燃列 护层结构的室内、外用光缆 7.1.3光缆选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室内光缆系列第2部 分:终端光缆组件用单芯和双芯光缆》YD/T1258.2、《室内光缆 系列第3部分:房屋布线用单芯和双芯光缆》YD/T1258.3、 《室内光缆系列第四部分:多芯光缆》YD/T1258.4、《接入网 用室内外光缆》YD/T1770和《通信用弓I人光缆第1部分:蝶 形光缆》YD/T1997.1的有关规定。 7.1.4线缆应根据建筑防火等级对材料提出的耐火要求,采用 相应等级的防火线缆。 7.1.5光纤连接器宜采用 SC或 FC类型。 7.1.6户内对绞电缆、连接器件、信息插座及终端盒的选择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的

    7.1.3光缆选型应符

    分:终端光缆组件用单芯和双芯光缆》YD/T1258.2、《室内光缆 系列第3部分:房屋布线用单芯和双芯光缆》YD/T1258.3、 《室内光缆系列第四部分:多芯光缆》YD/T1258.4、《接入网 用室内外光缆》YD/T1770和《通信用引人光缆第1部分:蝶 形光缆》YD/T1997.1的有关规定。

    7.1.4线缆应根据建筑防灭等级对材料提出的耐灭要求,采用

    7.2.1光缆交接箱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通信

    YD/T988的有关规定。光缆交接箱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箱体孔洞应满足进出光缆管孔的需求。 2箱体内宜配置熔接配线一体化模块,适配器或连接器宜 采用 SC 或FC类型。 3 应有光分路器的安装位置。 4 应有光缆终接、保护及跳纤的位置。 5 箱门板内侧应有存放资料记录卡片的装置。 6 应设置固定光缆的保护装置和接地装置。 7 箱体应防雨、良好通风,光缆进、出口处应采取密封防 潮措施。 8箱体应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耐老化、抗冲击损坏性能及 防破坏功能,门锁应为防盗结构

    7. 3. 1 19"机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满足跳纤管理。 2 可安装各类光纤模板。 3 应配置线缆水平与垂直理线器。 4 应具备接地端子板。 7.3.2 光缆分纤箱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箱体应有光纤盘留空间及空余纤芯放置空间; 2) 当电信业务经营者和住宅建设方共用光缆分纤箱时,箱

    体应有安装适配器及光分路器的空间; 3)所有紧固联结应牢固可靠; 4)箱门开启角度不应小于120°; 5)箱体密封条粘结应平整宰固,门锁启闭应灵活可靠。 2 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有可靠的光缆固定与保护装置; 2)光纤熔纤盘内接续部分应有保护装置; 3)光纤熔纤盘的基本容量宜为12芯; 4)应具有接地装置; 5)容量应根据成端光缆的光纤芯数配置,最大不宜超过 144 芯。 3应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耐老化性能及防破坏功能,门锁 应为防盗结构。 4标识记录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箱门内侧应具有完善的标识和记录装置; 2)记录装置应易于识别、修改和更换。 7.3.3家居配线箱应根据安装方式、线缆数量、模块容量和应 用功能成套配置医院标准规范范本,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有紧固件联结应牢固可靠; 2)箱门开启角度不应小于110°;

    7.3.3家居配线箱应根据安装方式、线缆数量、模块容量

    7.3.3家居配线箱应

    功能成套配置锅炉标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有紧固件联结应牢固可靠; 2)箱门开启角度不应小于110°; 3)箱体密封条粘结应平整牢固,门锁的启闭应灵活可靠: 4)箱体内应有线缆的盘留空间; 5)箱体内应有不小于1m光缆的放置空间; 6)箱体应为光网络终端ONT、路由器等提供安装空间; 7)面板应采用非金属材质,箱门宜预留散热孔。 2 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有可靠的线缆固定与保护装置; 2)应具备通过跳接实现调度管理的功能; 3)具有接地装置; 4)箱体具备固定装置; 5)箱体应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耐老化性能; 6)当箱体内需安装家用无线通信设备时,箱体门应选用非 金属材质。 3 标识记录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箱门内侧应具有完善的标识和记录装置; 2)记录装置应易于识别、修改和更换。 .3.4室外型箱体的防护性能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外壳防护 袭级(IP代码)》CB 4208 中 IP55 级的要求

    7.3.4室外型箱体的防护性能应达到现行国家标

    ....
  • 通信标准
  • 相关专题: 通信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