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32001-2012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等环境要素可只进行简要分析:声环境、生态环境等环境要素的 向评价工作等级由HJ2.4、HJ19确定
3.5.3环境功能区划与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
已确定环境功能区划的区域,执行相应级别的环境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尚未确定 环境功能区划的区域,按照相关法规确定的原则执行相应级别的环境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 准。环境功能和所对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及污染物排放标准存在不确定性的区域,应征求环保行政主管 部门的意见并获得书面确认,
锅炉标准3.6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应1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 价、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产业政策 结论与建议等内容
3.6.2专项环境影响评价
对于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 区等环境敏感区的光伏发电站工程,应开展工程建设环境可行性专项评价。从环保角度分析,给出工 程建设是否可行的明确结论。 对位于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内的光伏发电站工程,应设立公众参与专题并开展相应工作,给 出公众是否同意工程建设的明确结论。
4.1.1建设工程地理位置;占地概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本期容量及规划容量;工程组成、设备概 况、工艺流程、总平面布置:用水水源:拆迁安置;技术经济指标;设计服务年限等。 4.1.2施工期施工“三场”(取土场、弃土场、材料堆放及组装场)、主要施工材料、施工方式、土石 方量等。
4.2.1分析建设工程施工期、运行期、服务期满后主要产污环节。对于能够量化的环境影响因素,应 估算其污染源强度。 4.2.2对于扩建、改建工程,应说明现有工程的污染排放及达标情况、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及拟采取 的整改措施等。
资科搜集与现场调相给合的原则 5.1.2光伏发电站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的深度应满足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要求。当现有 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组织现场监测。
光伏发电站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范围以能说明光伏发电站周围环境的基本状况为原则,并
足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要求。
5.2.2现状调查范围
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做简要调查: 声环境 由相应环 评价技术导则对应的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社会环境调 程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划范围为宜。
5.3.3气象资料调查
气象资料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a)年平均气温和最高、最低气温; b) 日照时数、最长连续阴雨天数; c) 年主导风向、年均风速; d) 最大风速、极大风速及其发生的时间及风向、冻土深度、积雪深度、雷暴日数、冰日数、 沙尘暴日数等特殊气象情况。
5.3.4工程影响区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搜集工程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内环境空气、地表水的常规监测资料,以反映工程所在地区环境空 气、地表水环境质量的一般情况
5.3.5声环境现状调查
5.3.6生态环境及水土流失现状调查
6.1搜集工程所在区域土地性质、植被种类及分布、动物物种等资料,了解有无需要特别保 物。如有必要,进行现场调查。 6.2工程所在区域水土流失现状。
5.3.7电磁环境现状监测
输出电压等级在110kV及以上的光伏发电站应开展站址四周及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的工频电 场、工频磁场等因子的现状监测工作
5.3.8社会环境调查
搜集工程所在县级行政区内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资料。
搜集工程所在县级行政区内的社会、经济、文化等资料。
5.3.9环境保护目标调
调查评价范围内的环境敏感区,说明环境保护目标的具体情况及与本工程的距离、方位 置关系。
5.4.1声环境现状评价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采用与评价标准直接比较的方法(单因子法),分析站址四周及评价范围内 护目标噪声水平是否满足相应标准要求,说明站址所在地的声环境功能区受到现有主要声源的 况。
5.4.2电磁环境现状评价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采用与评价标准 分析站址四周及评价范围内环 境保护目标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是否满足 有电磁于扰源的影响状况,
5.4.3生态环境现状评
根据资料搜集和现状调查,说明工程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和敏感程度以及水土流失现状。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一般不大于现状调查范围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一般不大于现状调查范围
NB/T320012012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一般不大于现状调查范围。 2预测时段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预测时段包括光伏发电站建设期、运行期和服务期满后三个时段,应重 建设期、运行期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运行期预测因子应选取与光伏发电站运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有关的特征因子,选取重点应包括 噪声,废污水,废旧蓄电池处置等,对于输出电压等级在110kV及以上的光伏发电站,需增加电磁环 境影响预测内容。
6.1.3.3光伏发电站服务期满后
光伏发电站服务期满后预测因子应选取与光伏发电站服务期满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有关的特征 因子,选取重点应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及升压站变压器等固体废物的回收处置、建筑基础的处 置以及生态恢复等。
6.1.4.1对施工期土方挖填、地基基础施工等可能造成的地表植被损失进行简要分析;水土流失采用 模式定量预测。 6.1.4.2生态影响根据评价工作等级采用定性或定量预测。 6.1.4.3噪声影响采用HJ2.4预测模式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预测光伏发电站建成后站界噪声排放和环 境保护目标的声环境是否符合相应标准限值。 6.1.4.4电磁环境影响采用HJ/T10.3类比预测方法。类比的升压站(变电站)与建设工程的升压站各 类参数尽量一致,根据类比监测结果预测光伏发电站建成后站界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工频电场、工频磁 场是否符合相应标准限值。
6.1.4.1对施工期土方挖填、地基基础施工等可能造成的地表植被损失进行简要分析;水土流失采用 模式定量预测。
以环境现状调查结果和环境影响预测结果为依据,对光伏发电站不同选址方案、各评价时段(建 设期、运行期和服务期满后)不同保护措施下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通过评价结果的对比,推荐对 环境影响最小的方案。
评价范围同6.1.1预测范围。
评价因子同6.1.3预测因子。
光伏发电站的噪声影响评价采用HJ2.4中的方法;电磁影响评价采用HJ/T10.3中的方法;生 响评价采用HJ19中的方法。
NB/T320012012
NB/T320012012
对于预测结果不能满足相应的环境保护要求的评价因子,应说明具体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 护措施与对策。在此基础上,重新进行相应评价因子的预测评价,直至满足相应的环境保扶
7.1.1位于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内的光伏发电站的建设应征询和反映受影响地区的公众和有关社 会团体对建设光伏发电站的意愿。 7.1.2公众参与应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有少数民族代表参与。
公众参与可采用上门走访并发放公众意见调查表,听取团体意见,召开听证会、座谈会 等方式。
公众参与的范围应以评价范围内的公众和有关社会团体为重点。
对征询的公众及团体意见应进行汇总、统计。对公众和有关社会团体提出的环境问题及反对意 见,应给予明确解答,并说明理由。
根据所在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结果及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与 对策。
8.2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与投资估算
依据所采取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分析其技术、经济可行性,给出各项具体措施的投
9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
报告表应全面、概括地反映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文字应简洁、准确,同时辅以 图表和照片,主要环境问题应阐述清楚,重点应突出,环境保护措施应可行、有效,评价结论应明 报告表的编制要求参见附录A。
NB/T320012012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要求
须包括光伏发电站应执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及规划、相关导则及技术规范、相关技 工作文件,以及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中引用的资料等。
A.1.2评价因子与评价
分列现状评价因子和预测评价因子,给出各评价因子所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其他有 关标准及具体限值。
A.1.3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
A.1.4评价范围与环境敏感区
以图、表形式说明评价范围和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功能类别或级别,各环境要素环境敏感区和功能 及其与光伏发电站的相对位置关系等。
A.2工程概况与工程分
采用图表及文字结合方式,概要说明光伏发电站的基本情况、组成、工艺流程、工程布置及与原 有、在建工程的关系。 对光伏发电站的全部组成和建设期、运行期及服务期满后所有时段的全部行为过程的环境影响因 素及其影响特征、程度、方式等进行分析与说明,突出重点,并从保护周围环境、景观及环境保护目 标要求出发,分析总平面布置方案的合理性,
A.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根据当地环境特征、光伏发电站特点等情况,从所在地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质量 不境问题等方面选择相应内容进行现状调查与评价。
A.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A.5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明确光伏发电站工程拟采取的具体环境保护措施。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论证光伏发电站拟采 取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 按光伏发电站工程实施不同时段,分别列出其环境保护投资额,并分析其合理性。给出各项措施 及投资估算一览表。
A.6公众意见调查专题
位于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内的光伏发电站项目,给出采取的调查方式、调查对象、公众
技术交底境保护的主要意见、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等
A.7环境可行性专项评价
对于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 区等环境敏感区的光伏发电站项目,应从是否与规划相协调、是否符合法规要求、是否满足环境功能 区要求、对环境敏感区影响是否可以接受等方面进行环境可行性论证。
A.8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一般应包括光伏发电站的建设概况、建设的必要性、环境现状与主要环境问 题、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建设的环境可行性、结论与建议等内容。环境可行性结论应从产业政 策相符性、规划相符性、排放达标情况、是否满足环境功能区、生态功能区要求以及环境保护措施可 行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分析得出,对位于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内的光伏发电站项目,还需结合公众 参与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报告表至少应附以下附件: a)项目立项文件; b)其他与环评有关的行政管理文件。
报告表至少应附以下附件: a)项目立项文件; b)其他与环评有关的行政管理文件
报告表应附必要的图和照片,包括光伏发电站所在区域地理位置图、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总平 面布置图、站址环境现状照片等。对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在二级及以上的建设项目,还应附 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对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在二级及以上的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规范范本,还应附噪声预测等声级线 图等。
....- 环境标准
- 相关专题: 光伏发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