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1069-2016 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补修导则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金属单丝缠绕处理方法及要求如下: a)导(地)线缠绕材料应与被修理导地线的材质相适应 b)金属单丝缠绕应紧密,单丝头不得外露。
DL/T 10692016
6.2.2补修管补修(包括加长型补修管)方法及要求如下: a 根据导(地)线损伤的程度和长度选择合适的补修管。 b)补修管中心应位于导(地)线损伤最严重处,其两端应超出损伤部位边缘20mm以上。 )损伤的铝股有缺损的,应填充同材料的金属股线后,方可进行压接。 d)补修管应采用液压方式,按附录C的步骤进行压接。
a)根据导(地)线损伤的长度选择合适的补修条,但预绞式补修条的长度不得小于绞线的3个 节距。 b)补修前应对导(地)线进行彻底的打磨使其表面光亮、洁净,并马上均匀涂抹导电膏。处理的 长度应不低于安装预绞式补修条的长度。 c 预绞式补修条应与导(地)线紧密接触,其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 d)预绞式补修条应全部覆盖损伤部位,且补修条端部距损伤部位边缘的单边长度不得小于 100mm 2.4预绞式护线条补修方法及要求如下: a)根据导(线)损伤的程度和长度选择合适的护线条,地线损伤不得采用护线条补修。 b)补修前应对导(地)线进行彻底的打磨使其表面光亮、洁净,并马上均匀涂抹导电膏。处理的 长度应不低于安装预绞式护线条的长度。 c) 预绞式护线条应与导(地)线紧密接触,其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 d)预绞式护线条应全部覆盖损伤部位,且护线条端部距损伤部位边缘的单边长度不得小于 100mm。 2.5预绞式接续条补修方法及要求如下: a)导线损伤的程度超过导线总截面的60%及以上。 b)钢芯铝绞线接续条包括钢芯接续条、填充条和外层条三部分,应按照下述c)、d)、e)、f)步 骤安装。 c)将钢芯接续条的中央色标与导线损伤(特别是钢芯损伤)最严重处对齐,在导线表面远离钢芯 接续条两端约6mm处缠绕乙烯胶带。切断两胶带间的铝绞线。应注意不得使铝绞线散股节能标准规范范本,也 不得损伤钢芯。 d)将钢芯接续条紧密安装在露出的钢芯上,并居中。然后将填充条紧密安装到钢芯接续条上,其 色标与钢芯接续条色标对齐。 e)对导(地)线进行彻底的打磨使其表面光亮、洁净,并马上均匀涂抹导电膏。处理的长度应不 低于安装接续条的长度。 f)将外层条紧密安装到导(地)线及填充条的表面,其色标应与填充条的色标对齐。 g) 铝绞线接续条和钢绞线接续条参照上述e)、f)步骤安装。 预绞式接续条应全部覆盖损伤部位,且接续条端部距损伤部位边缘的单边长度不得小于 100mm
6.2.4预绞式护线条补修方法及要求如下
2.6接续管补修方法及
a)钢芯铝绞线导线的损伤伤及钢芯,地线的损伤为4.1注3之IV类损伤的规定,应切断重接。金 钩、破股使钢芯或内层铝股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也应将导线切断重接。 b) 导(地)线切断重接,钢芯有两种接法(对接或搭接),其施工工艺按DL/T5285的要求进行。 C 采用接续管补修操作前,应对液压设备及材料认真进行检查,其规格应与待补修的导(地) 线一致。接续管、导(地)线的清洗,穿管、液压操作及质量检查应严格按DL/T5285的规 定进行。
导(地)线补修的检修工作完成后,应按GB50233、DL/T741、DL/T763、DL/T5285的规定进行 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运行。
7.2金属单丝材料补修
采用金属单丝缠绕补修导(地)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将受伤处线股处理平整。 缠绕材料应为铝单丝,缠绕应紧密,回头应绞紧,处理平整,其中心应位于受伤最严重处,并 应将受伤部分全部覆盖,其长度不应小于100mm
采用补修管补修导(地)
采用补修管(包括加长型补修管)补修导(地)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将损伤处的线股先恢复原绞制状态,线股处理平整。 b)补修管的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需补修的范围应位于管内各20mm。 c)补修管可采用钳压或液压。 d)采用液压补修导(地)线时,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操作许可证。操作完成并自检合格后,应在补 修管上打上操作人员的钢印。
7.3.2液压压接质量检查
液压压接质量检查如下: a)压接后的导线直径不应有明显的变形,补修管端部的导线表面不应有局部受损或缩径。 b)压接后导(地)线不应存在调整恢复无效的松股、变形及表面损伤等现象。 c)压接后对边距尺寸S的允许值按公式(1)选取: S=0.866KD+0.2
7.4预绞丝补修(包括护线条、补修条、接续条)
7.4预绞丝补修(包括护线条、补修条、接续条)
7.4.1受伤处线股应处理平整
7.4.2补修预绞丝长度不得小于3个节距!
7.4.3补修预绞丝应与导线接触紧密, 其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并应将损伤部位全部覆 7.4.4预绞式补修金具的验收应按GB/T2317.4的规定进行。
补修管压接后应检查外观质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用精度不低于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压接后尺寸,其允许偏差应符合DL/T5285的规定。 b)飞边、毛刺及表面未超过允许的损伤,应锉平并用0号砂纸磨光。 c)弯曲度不得大于2%,有明显弯曲时应校直。 d)校直后的补修管如有裂纹,应切断重接。 e)裸露的钢管压后应涂防腐漆。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补修管规格 JIX型普通及加长补修管如图A.1所示,主要参数见表A.1~表A.4。
DL/T1069=2016
图A.1补修管结构示意图
表A.1钢绞线用普通补
钢芯铝绞线用普通补修
DL/T10692016
DL/T10692016
表A.3钢绞线用加长型补修管
表A.4钢芯铝绞线用加长型补修管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预绞丝补修材料规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预绞丝补修材料规格
图B.1预绞丝材料结构图
表B.1钢绞线用预绞式补修条
表B.2钢芯铝绞线用预绞式补修条
表B.3预绞式护线条
表B.4钢绞线用预绞式接续条
5钢芯铝绞线用预绞式
DL/T10692016
C.1.1补修管的规格型号应与导(地)线规格型号相配套,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C.1.2选用的钢模必须与被压的补修管相匹配,钢模外形尺寸应与液压机相匹配。 C.1.3液压机的额定输出压力应满足压接要求。 C.1.4压接操作人员必须要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操作时应有质量检查人员在现场进 行监督。 C.1.5运行线路对某一种规格型号的导地线,没有液压经验或试验数据者,应进行压接试件的制作 其抗拉强度和电气性能应满足要求
C.2.1液压施工前应进行下列项目的检查: a)应对液压设备各种液压件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弯曲裂痕锈蚀等缺陷,能保证正常操作,油压 表必须经校核,做到准确。 b)补修管的内外径及长度应使用最小读数为0.02mm的游标卡尺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补修管的 内外径允许偏差应符合GB2314的规定。 C 核查导(地)线的规格型号与补修管的规格,应相配合。 C.2.2导(地)线及补修管的清洗: a 补修管应用汽油清洗管内壁的油垢,然后涂抹一层导电脂,并用塑料带封装。 b 导(地)线损伤部位的清洗,应先除去导地线上的铝化物、脏物,再用汽油清洗损伤部位,长 度不得短于损伤长度的2倍。对损伤部位涂抹一层导电脂,用细钢丝刷清刷表面氧化膜,并保 留导电脂进行压接。导电脂必须具备下列性能:①中性;②流动温度不低于150℃,有一定 粘滞带性;③接触电阻低。 C) 对导(地)线损伤部位处及补修管进行修复处理:①刷去表面毛刺;②修复铝管弯曲;③跳 股背股处复原。 .2.3液压操作: a)先对损伤长度画印,应以导(地)线损伤段长度的中心为中心,向两端各量1/2补修管长并划 上印记。 b) 将补修管套入导(地)线损伤处,穿入插板,使补修管在两印记之间。 先在补修管中心压一模,然后分别向两端压接,压完一端再压另一端,每模重叠已压模长1/4一 1/3 d)第一模压完后,检查压后对边尺寸,符合标准后继续施压。 e)两端最后一精与补修管端口应促贸5mm距商的非压接区
C.2.1液压施工前应进行下列项目
C.2.1液压施工前应进行下列项目的检查: a) 应对液压设备各种液压件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弯曲裂痕锈蚀等缺陷,能保证正常操作,油压 表必须经校核,做到准确。 6) 补修管的内外径及长度应使用最小读数为0.02mm的游标卡尺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补修管的 内外径允许偏差应符合GB2314的规定。 核查导(地)线的规格型号与补修管的规格,应相配合,
C.2.2导(地)线及补修管的清洗:
a)先对损伤长度画印,应以导(地)线损伤段长度的中心为中心,向两端各量1/2补修管长并划 上印记。 b) 将补修管套入导(地)线损伤处,穿入插板,使补修管在两印记之间。 先在补修管中心压一模,然后分别向两端压接,压完一端再压另一端,每模重叠已压模长1/4~ 1/3。 d 第一模压完后,检查压后对边尺寸,符合标准后继续施压。 e 两端最后一模与补修管端口应保留5mm距离的非压接区。 f 每模施压时压力表压力必须达到需要压力,且必须上下严密合模。 空中压接时应对导(地)线作好保护,防止压接工具损伤导(地)线
C.3.1压接完毕后,补修管有飞边时应用锉刀将飞边锉掉,并用砂纸将锉过处磨光
DL/T10692016
完毕,应使用精度不低于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压后尺寸,其允许偏差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补修管应呈正六边形,其对边距S的允许最大值为: S=0.866X0.993D+0.2 (2)
C.3.2压接完毕,应使用精度不低于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压后尺寸,其允许偏差必须符合 液压后,补修管应呈正六边形,其对边距S的允许最大值为: S=0.866X0.993D+0.2
D一一管外径,mm; S一一对边距,mm。 三个对边距只允许一个最大值,超过规定应更换钢模重压。 C.3.3液压后的补修管弯曲度不得大于2%,超过时应进行校直,且校直过程中补修管不应产生裂纹。 C.3.4钢补修管压接后锌皮脱落时,应涂防锈漆。 C.3.5应测量管径与长度,并填写压接记录,自检合格后在补修管上指定位置打上操作者的钢印 质检人员及监理人员检查合格后在记录上签名。
D.1.1缠绕所用的材料宜与被修理导(地)线的最外层材料材质相同。地线宜使用镀锌铁丝。OPGW 光缆宜使用铝股线。 D.1.2缠绕所用材料的规格宜与被修理导(地)线相对应材质的单股规格相同,地线应使用规格为10 号12号的镀锌铁丝。 D.1.3缠绕操作人员应经体检合格,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熟悉缠绕补修工艺、质量标准和运行知识, 作业时应有监护人员在现场进行安全质量监督。
D.2.1缠绕前应进行下列项目的检查: a)应对使用的导(地)线缠绕材料进行检查,确认其材质、规格符合要求。 b)应对使用的导(地)线缠绕材料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损伤、锈蚀等缺陷,保证正常使用。 D.2.2导(地)线损伤处理: a) 开始缠绕前,应将导(地)线损伤处线股处理平整。 使用钢丝刷、砂纸进行打磨,使其表面光亮、洁净、干燥,并马上均匀涂抹导电膏,处理的长 度不低干缠绕的长度
D.2.1缠绕前应进行下列项目的检查
a)先确定损伤长度,再以导(地)线损伤最严重处为中心,按缠绕层距离损伤部位边缘不小于50mm 为原则确定1/2缠绕长度,再自中心向两端各量1/2缠绕长度并划上印记。 6 用单丝线股折叠后绞合3圈,短头比补修长度大100mm,顺导(地)线紧贴损伤部位轴向压紧 后,按导线外层铝线绞制方向进行缠绕,长头要一股紧一股地把损伤部分全部覆盖,收尾端 两根单丝线股再绞合拧紧,绞合圈数不少于3圈~5圈,其缠绕结构见图D.1
图D.1金属单丝缠绕示意图
0.2.4缠绕检查与验收: 缠绕完毕后,缠绕的金属单丝表面不得有损伤。 b 缠绕应紧密,各单圈之间不得有缝隙。 c) 缠绕完成后,其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补修表面应平滑,不得有毛刺。 d) 补修最短距损伤部位边缘单边不得少于50mm,全部缠绕长度不宜小于100mm,且不宜大于 500mm
D.2.4缠绕检查与验收
a 缠绕完毕后,缠绕的金属单丝表面不得有损伤。 缠绕应紧密,各单圈之间不得有缝隙。 c) 缠绕完成后,其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补修表面应平滑,不得有毛刺。 补修最短距损伤部位边缘单边不得少于50mm,全部缠绕长度不宜小于100mm,且不宜大于 500mm
DL/T10692016
E.1.1预绞丝的规格型号应与导(地)线规格型号相配套,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 E.1.2操作人员必须要经过培训,方可上岗作业。
E.2.1安装施工前检查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预绞丝材料安装工艺
安装施工前应进行下列项目的检查: a)核查导(地)线的规格型号与预绞丝的规格应相配合。 b) 检测预绞丝材料,色标、单丝直径、根数、长度是否符合对应型号,表面不得有油污公共安全标准,预 摆放在平面上应保持平直,不得有变形。
E.2.2导地线的清洁
导地线的清洁及处理应按以下步骤: a 用砂纸或细钢丝刷去除导(地)线表面的铝化物、脏物,在补修长度内涂抹导电脂,用细钢丝 刷清刷表面的氧化膜,并保留导电脂进行预绞丝的安装,清理长度不得短于预绞丝覆盖长度。 b 导电脂必须具备下列特性:①中性;②流动温度不低于150℃,有一定粘滞性;③接触电阻低。
E.2.3.1预绞式护线条安装操作如下:
E.2.3.1 预绞式护线条安装操作如下 a 将预绞丝中心色标对齐导线损伤位置中心,将预绞丝单丝顺着预绞丝的旋向拧,使预绞丝缠绕 在导线外侧至少一圈。 b) 对其他的预绞丝或者预绞丝分组重复上面的步骤建筑技术论文,应确保预绞丝间无交叉重叠。 c 逐个缠绕预绞丝末端,确保所有的预绞丝的末端都完全贴合在导线表面合适的位置上。 E.2.3.2 预绞式补修条安装操作如下: a 将预绞丝中心色标对齐导线损伤位置中心,将预绞丝单丝顺着预绞丝的旋向拧,使预绞丝缠绕 在导线外侧至少一圈。 b)对其他的预绞丝或者预绞丝分组重复上面的步骤,应确保预绞丝间无交叉重叠。
E.3预绞丝材料安装的检查操作如下
a)预绞丝长度不得小于被安装绞线的3个节距。 b)预绞丝应与导线紧密接触,其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 预绞丝应全部覆盖损伤部位,且各层预绞丝端部距损伤部位边缘的单边长度不小于100mm。 d)预绞丝末端不得划伤导线表面铝股线,
....- 相关专题: 架空输电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