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1448-2015 发电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

  • DLT1448-2015 发电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8.2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5-22
  • 发 布 人: 青沐诚信咨询工作室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图1珊落度简的具体形状尺寸

    4.2.2.2试验用钢板:平面尺寸不小于800mm×800mm,厚度不宜小于6mm的刚性平板或能保证足够刚度 4.2.2.3捣棒:直径16mm、长600mm,一端为弹头形的金属棒。 4.2.2.4 钢直尺:500、300mm各一把,最小刻度1mm。 4.2.2.5其他:37.5mm孔径筛、装料漏斗、镊刀、小铁铲、温度计等

    1新拌混凝土的试样,按4.1给出的要求制备。若骨料粒径超过37.5mm,应采用湿筛法剔除。

    园林绿化标准规范范本DL/T14482015

    DL/T14482015

    4.2.3.2:将落度筒、捣棒及试验用钢板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然后将落度筒放在试验用钢板上,双 脚踏紧踏板,落度筒在装料时保持位置固定。 4.2.3.3将混凝土拌和物用小铁铲通过装料漏斗分三层装入筒内,每层高度大致相等。每装一层,用捣 棒在筒内从边缘到中心按螺旋形均匀插捣25次,在筒边插捣时,捣棒应稍有倾斜。顶层装料时,应使 拌和物高出筒口,插捣过程中,如试样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使混凝土始终高于筒口。插捣 深度:底层应穿透该层,中、上层应分别插进其下层约(10~20)mm。 4.2.3.4上层插捣完毕,取下装料漏斗,用锻刀将混凝土拌和物沿筒口抹平,并清除筒外周围的混凝土。 4.2.3.5将落度筒徐徐竖直提起,轻放于试样旁边,整个提离过程应在(5~10)s内完成。当试样不 再继续落时,用钢尺量出试样顶部最高点与落度筒高度之差,即为落度值,精确至1mm 4.2.3.6整个落度试验宜在(2~3)min内完成。 4.2.3.7本试验用于评定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经(历)时变化时,如落度损失,可将拌和物保湿停置 规定时间(如30、60、90、120min等)再进行上述试验(试验前将拌和物重新人工翻拌3次),将试验 结果与原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从而评定拌和物和易性经(历)时变化。 4.2.3.8若混凝土试样发生一边陷或剪坏,则该次试验作废,应取另一部分试样重做试验;如第二次 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 4.2.3.9测量并记录试验时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

    4.2.4试验结果处理

    2.4.1混凝土拌和物的落度以mm计,精确至1mm,修约至5mm。 2.4.2 在测定落度的同时,可目测评定混凝土拌和物的下列性质: 棍度:根据做落度时插捣混凝土的难易程度分为上、中、下三级。上,表示容易插捣;中, 表示插捣时稍有阻滞感觉;下,表示很难插捣。 b) 黏聚性:用捣棒在做完落度的试样一侧轻打,如试样保持原状而渐渐下沉,表示黏聚性较好; 若试样突然倒、部分崩裂或发生石子离析现象,表示黏聚性不好。 c 含砂情况:根据锻刀抹平程度分多、中、少三级。多,即用刀抹混凝土拌和物表面时,抹1 次~2次就可使混凝土表面平整无蜂窝;中,抹4次5次就可使混凝土表面平整无蜂窝;少, 抹面困难,抹8次~9次后混凝土表面仍不能消除蜂窝。 d 析水情况:根据水分从混凝土拌和物中析出的情况分多量、少量、无三级。多量,表示在插捣 时及提起落度筒后就有很多水分从底部析出;少量,表示有少量水分析出;无,表示没有明 显的析水现象。

    4.3混凝土拌和物扩展度试验

    本试验用于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扩展度

    4.3.2.1落度筒:与4.2.2.1的规定相同。 4.3.2.2刚性平板:平面尺寸不小于800mm×800mm,厚度不宜小于6mm的刚性平板或能保证足够刚 度,在平板表面中心位置标出直径为500mm圆圈。 4.3.2.3钢尺:长度不小于800mm,最小刻度1mm。 4.3.2.4秒表:最小读数0.1s。 4.3.2.5扩展度测量辅助工具:见图2所示,由L形角钢加工制成,当使用卷尺能够正确测量扩展度时

    4.3.2.1落度筒:与4.2.2.1的规定相同。 4.3.2.2刚性平板:平面尺寸不小于800mmx800mm,厚度不宜小于6mm的刚性平板或能保证足够刚 度,在平板表面中心位置标出直径为500mm圆圈。 4.3.2.3钢尺:长度不小于800mm,最小刻度1mm。 4.3.2.4秒表:最小读数0.1s。 4.3.2.5扩展度测量辅助工具:见图2所示,由L形角钢加工制成,当使用卷尺能够正确测量扩展度时,

    4.3.2.6其他:铲子、镊刀、盛料容器等

    4.3.2.6其他:铲子、镊刀、盛料容器等

    DL/T 1448 2015

    图2混凝土扩展度测量工具使用示意图

    4.3.3.1新拌混凝土的试样,按4.1给出的要求制备。 4.3.3.2润湿落度筒内表面及刚性平板,在落度筒内壁和刚性平板上应无明水,使刚性平板保持水 平,然后将落度筒置于水平放置的刚性平板中心位置上,用脚踩住落度筒两边的脚踏板,使其在装 科时保持固定位置。

    a)普通混凝土:将混凝土拌和物用小铁铲通过装料漏斗分三层装入筒简内,每层高度大致相等。每 装一层,用捣棒在筒内从边缘到中心按螺旋形均匀插捣25次,在筒边插捣时,捣棒应稍有倾 斜。顶层装料时,应使拌和物高出筒口,插捣过程中,如试样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 加,使混凝土始终高于筒口。插捣深度:底层应穿透该层,中、上层应分别插进其下层约(10~ 20)mm。 b) 自密实混凝土:用盛料容器将自密实混凝土均匀地一次性填入落度筒内,自开始入料至填充 结束应在1.5min内完成,整个过程应严格控制不得施以任何捣实或振动。 4.3.3.4用刀刮除落度筒顶部余料,使其与落度筒上缘齐平,然后将落度筒沿垂直方向连续地 向上提起,提起时间应控制在3s~5s,从开始装料至落度筒提起应在150s内完成。待混凝土不再扩 散后,测量扩散后的最大直径,以及与最大直径呈垂直方向的直径,精确至1mm。 4.3.3.5Tsoo测定:测定扩展度达500mm时间,自落度筒提起时至扩展开的混凝土外缘接触平板上所 绘直径500mm的圆圈为止,以秒表计时,精确至0.1s。 4.3.3.6观察最终扩展后混凝土的状态,如骨料在中央堆积或最终扩展后的混凝土边缘有较多的水泥浆 析出,表示此混凝土拌和物抗离析性不好,应予记录。

    4.3.4试验结果处理

    昆凝土拌和物的扩展度取拌和物扩散后的最大直径,以及与最大直径呈垂直方向直径的平均值,精 m,修约至5mm。当测得两直径之差大于50mm时,需从同一盘混凝土中另取试样重新试验

    DL/T14482015

    4.4混凝士拌和物黏稠性和抗离析性试验(V形漏斗)

    本试验用于测量自密实混凝土黏稠性和抗离析

    4.4.2.1V形漏斗 产整。澜平出科口 部位,应附设快速开启且。 部位应加工平整,构造平滑

    V形漏斗形状及内部尺

    4.4.2.2支撑漏斗的台架:台架应有调整装置确保其能够水平放置,便于搬运。 4.4.2.3秒表:最小读数0.1s。 4.4.2.4工具:铲子、镊刀、盛料容器(容积约5L附有把手的塑料桶、容积约12L的水桶)等。

    4.4.3.1新拌混凝土的试样,按4.1给出的要求制备。 4.4.3.2用清水将V形漏斗冲洗干净,并用湿布擦拭使其保持润湿,然后将其置于台架上确保漏斗稳固 使其顶面水平,漏斗整体为垂直状态。 4.4.3.3将12L的水桶放置在漏斗下方,并确认漏斗流出口的底盖是否关闭。

    DL/T1448=2015

    4.4.3.4用5L的塑料桶盛装混凝土试样,由漏斗的上方匀速的填入漏斗内至满。 4.4.3.5用锻刀沿漏斗上端将混凝土的顶面刮平。 4.4.3.6将混凝土顶面刮平后静置1min,然后将漏斗出料口的底盖打开,用秒表测量自开盖至漏斗内 混凝土全部流出的时间(to),精确至0.1s,同时观察并记录混凝土是否有堵塞等状况。 4.4.3.7若新拌混凝土的黏滞性较高,t时间判定困难时,可由漏斗上方向下观察,透光的瞬间即为混 凝土由卸料口流完的时间。 4.4.3.8t。时间的测定,宜在5min内对试样进行2次试验,

    4.4.4试验结果处理

    t.时间取2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精确至0.1s

    U形箱:分A型和B型两种,由钢质或有机玻璃等硬质不吸水材料制成,内表面应光滑、 尽量减少混凝土与容器之间的摩擦阻力,U形箱主要结构、尺寸如下。 U形箱整体形状与尺寸:组装后的U形箱应坚固,且能观察混凝土的流动状态,其整体形状入 尺寸见图4。

    图4U形箱整体形状与尺寸

    U形箱内的隔栅型障碍:在U形箱的内部中央部位 栅型障碍, 其形状与尺寸见 5。I型隔栅由5根直径10mm的光圆钢筋制成,I型隔栅由3根直径13mm的光圆钢筋制

    DL/T14482015

    成,可根据结构物的形状、尺寸及配筋状况等,结合自密实混凝土等级选择相应的障碍 检测标准。

    形箱隔栅型障碍形状与

    c)U形箱内部沟槽:在U形箱的中央部位设有沟槽, 插入装置,使A室与B室成为能被隔开的两个空间。 .5.2.2秒表:最小读数0.1s。 4.5.2.3工具:刮刀、钢尺(精确至1mm)、盛料容器(容积约5L附有把手的塑料桶)等。

    4.5.3.1将U形箱水平放置,并保持顶面的水平状态。在U形箱中,插入间隔门并装好隔栅型障碍的 间隔板。 4.5.3.2将U形箱内表面、间隔门、间隔板和隔栅型障碍等,用湿布擦拭润湿。关闭间隔门,用盛料容 器,将新拌混凝土试样均匀地注入A室至满,整个过程不得施以任何捣实或振动。 4.5.3.3用刮刀沿U形箱的上缘刮平混凝土顶面后,静置1min。 4.5.3.4连续、迅速地将隔门向上拉起(见图6),混凝土边通过隔栅型障碍边向B室流动,直至流动 停止为止,在此期间U形箱应保持静止、不得移动。 4.5.3.5以钢尺量测B室顶面至混凝土表面的高度Ho,测量时应沿容器宽的方向量取两端及中央等3 个位置的填充高度,精确至1mm,整个试验应在5min内完成。

    4.5.4试验结果处理

    填充高度按公式(1)计算

    式中: BH——填充高度(精确至1mm),mm; H——U形箱B室高度,mm;

    DL/T 14482015

    4.6混凝土拌和物间隙通过性试验(J形环)

    本试验用于测定自密实混凝土的间隙通过性

    图6U形箱试验过程和测量方法

    4.6.2.1J形环:由钢制或硬质不吸水材料制成,表面应光滑、平整,环直径为300mm,环本身厚度为 25mm,宽度为38mm,在环上中心位置等间距垂直于圆环排列16根直径为16mm、长100mm的圆柱体, 形状尺寸见图7。 4.6.2.2刚性平板:平面尺寸不小于800mm×800mm,厚度不宜小于6mm的刚性平板或能保证足够 刚度。 4.6.2.3 落度筒:与4.2.2.1的规定相同。 4.6.2.45 500mm钢直尺及钢卷尺各一把,最小刻度1mm。 4.6.2.5盛料容器:容积约为12L的水桶等容器

    DL/T1448—2015

    4.6.2.6其他:馒刀、铁铲等

    图7J形环形状尺寸示意图

    4.6.3.1新拌混凝土的试样,按4.1给出的要求制备。 4.6.3.2将落度筒、J形环及刚性平板用水润湿,把J形环平稳的放在刚性平板上使其保持水平,将 落度筒倒置在J形环内的中心位置,并与J形环同心。 4.6.3.3使落度筒及J形环保持固定,然后用盛料容器将自密实混凝土均匀一次性填入落度筒内, 整个过程应严加控制不得施以任何捣实或振动。 4.6.3.4用刮刀刮除筒口余料,使其与筒口齐平,将落度筒周围的混凝土清理干净,然后将落度筒 沿垂直方向连续地向上提起,落度筒提起时间应控制在2s内,从开始装料至落度筒提起应在90s 内完成。 4.6.3.5 待混凝土不再扩散后,测量扩散后混凝土的最大直径d及与其垂直方向的直径d2,并精确至 1mm。

    4.6.4试验结果处理

    .6.4.1自密实混凝土通过J形环扩展度d按公式(2)计算(精确至1mm,结果修约至5mm) d = (d, +d,) / 2

    4.6.4.1自密实混凝土通过J形环扩展度d按公式(2)计算(精确至1mm,结

    d自密实混凝土J形环扩展度,mm。

    d—自密实混凝土J形环扩展度,

    4.7混凝土拌和物泌水率试验

    本试验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7.5mm的混凝土拌和物泌水率测定

    DL/T 1448 2015

    4.7.2.1容量筒:内径及内高均为(186土2)mm,筒壁厚为3mm,容积为5L的金属圆筒,带盖(如 无盖可用玻璃板代替)。 4.7.2.2振动台:振动频率(50土2)Hz,在空载条件下,振动台面中心点的垂直振幅应为(0.5土0.02)mm。 空载条件下,启动时间不应大于2s。 4.7.2.3磅秤:称量50kg、感量50g。 4.7.2.4量筒:容量为10、50、100mL的量筒。 4.7.2.5捣棒:直径16mm、长600mm,一端为弹头形的金属棒。 4.7.2.6工具:吸液管、钟表、铁铲、锻刀等。

    4.7.3.1按4.1的万法制备混凝王拌和物。 4.7.3.2应用湿布湿润试样筒内壁后立即称量,记录试样筒的质量。再将混凝土试样装入试样筒,混凝 土的装料及捣实方法有两种: a)方法A:用振动台振实。将试样一次装入试样筒内,开启振动台,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 且应避免过振;并使混凝土拌和物表面低于试样筒筒口(30土3)mm,用镊刀抹平。抹平后立 即计时并称量,记录试样筒与试样的总质量。 b)方法B:用捣棒捣实。采用捣棒捣实时,混凝土拌和物应分两层装入,每层的插捣次数应为25 次;捣棒由边缘向中心均匀地插捣,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时,捣棒应 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每一层捣完后用橡皮锤轻轻沿容量外壁敲打5次~10次,进行振实, 直至拌和物表面插捣孔消失并不见大气泡为止;并使混凝土拌和物表面低于试样简筒口 (30土3)mm,用镊刀抹平。抹平后立即计时并称量,记录试样筒与试样的总质量。 4.7.3.3在以下吸取混凝土拌和物表面泌水的整个过程中,应使试样筒保持水平、不受振动;除了吸水 操作外,应始终盖好盖子;室温应保持在(20士2)℃。 4.7.3.4从计时开始后60min内,每隔10min吸取1次试样表面渗出的水。60min后,每隔30min吸1 次水,直至认为不再泌水为止。为了便于吸水,每次吸水前2min,将一片35mm厚的垫块垫入筒底一 侧使其倾斜,吸水后平稳地复原。吸出的水放入量筒中,记录每次吸水的水量并计算累计水量,精确 至1mL。

    4.7.4试验结果处理

    泌水率按公式(4)计算

    DL/T14482015 B 泌水率,%; W 泌水总量,g; W 混凝土拌和物总用水量,g; 混凝土拌和物总质量,g; 试样质量,g; G一 试样筒及试样总质量,g; Go—试样筒质量,g。 计算应精确至1%。泌水率取三个试样测值的平均值。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如果有一个 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则以中间值为试验结果;如果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 间值的15%时,则此次试验无效。

    本试验适用于测定混凝土拌和物捣实后的单位体积质量(即表观密度)。

    4.8.2.1容量筒:金属制成的圆筒,两旁装有提手。对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7.5mm的拌和物采用容积 为5L的容量筒,其内径与内高均为(186土2)mm,筒壁厚为3mm;骨料粒径大于37.5mm时,容量筒 的内径和内高均应大于骨料最大粒径的4倍。容量筒上缘及内壁应光滑平整,顶面与底面应平行并与圆 柱体的轴垂直。 容量筒容积应予以标定,标定方法可采用一块能覆盖住容量筒顶面的玻璃板,先称出玻璃板和空桶 的质量,然后向容量筒中灌入清水,当水接近入口时,一边加水,一边把玻璃板沿简口徐徐推入盖严, 应注意使玻璃板下不带入任何气泡;然后擦净玻璃板面及筒壁外的水分,将容量筒连同玻璃板放在台秤 上称其质量;两次质量之差(kg)即为容量筒的容积L。 4.8.2.2磅秤:称量50kg、感量50g。 4.8.2.3振动台:振动频率(50土2)Hz,在空载条件下,振动台面中心点的垂直振幅应为(0.5土0.02) mm。空载条件下,启动时间不应大于2s。 4.8.2.4捣棒:直径16mm、长600mm,一端为弹头形的金属棒。

    4.8.2.2磅秤:称量50kg、感量50g。 4.8.2.3振动台:振动频率(50土2)Hz,在空载条件下,振动台面中心点的垂直振幅应为(0 mm。空载条件下,启动时间不应大于2s。 4.8.2.4捣棒:直径16mm、长600mm,一端为弹头形的金属棒。 4.8.2.5工具:玻璃板(尺寸稍大于容量筒口)、橡皮锤、刮刀等。

    4.8.2.2磅秤:称量50kg、感量50g。

    4.8.3.1按4.1的方法拌制混凝王。 4.8.3.2用湿布把容量筒内外擦干净,称出容量筒质量,精确至50g。 4.8.3.3混凝土的装料及捣实方法应根据拌和物的稠度而定。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宜用振动 台振实;大于70mm的宜用捣棒人工捣实。采用捣棒捣实时,应根据容量筒的大小决定分层与插捣次数: 用5L容量筒时,混凝土拌和物应分两层装入,每层的插捣次数应为25次;用大于5L的容量筒时,每 层混凝土的高度不应大于100mm,每层插捣次数应按每10000mm截面不小于12次计算。各次插捣应 由边缘向中心均匀地插捣,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 的表面;每一层捣完后用橡皮锤轻轻沿容器外壁敲打5次~10次,进行振实,直至拌和物表面插捣孔消 失并不见大气泡为止。 采用振动台振实时,应一次将混凝土拌和物灌到高出容量筒口。装料时可用捣棒稍加插捣,振动过 程中如混凝士低于筒口,应随时添加混凝土,振动直至表面出浆为止。

    4用刮尺将筒口多余的混凝土拌和物刮去,表面如有凹陷应填平;将容量筒外壁擦净,称出混 羊与容量筒总质量,精确至50g。

    4.8.4试验结果处理

    表观密度按公式(6)计算

    4.9混凝土拌和物凝结时间试验(贯入阻力法)

    本试验适用于从混凝土拌和物中筛出的砂浆用贯入阻力法来确定落度值不为零的混凝土拌和物 凝结时间的测定。

    4.9.2.1加荷装置:最大测量值应不小于1000N,精度为10N。 4.9.2.2测针:长为100mm,承压面积为100mm、50mm和20mm三种测针,在距贯入端25mm处 刻有一圈标记。 4.9.2.3砂浆试样筒:上口径为160mm,下口径为150mm,净高为150mm刚性不透水的金属圆筒,并 配有盖子。 4.9.2.4标准筛:筛孔为4.75mm的金属方孔筛。 4.9.2.5捣棒:直径16mm、长600mm,一端为弹头形的金属棒。 4.9.2.6工具:吸液管、温度计、钟表等,

    4.9.3.1按4.1的方法拌制混凝土拌和物,用4.75mm标准筛筛出砂浆,每次应筛净,然后将其拌和均 匀。将砂浆一次分别装入三个试样筒中,做三次试验。取样混凝土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宜用振 动台振实砂浆;取样混凝土落度大于70mm的宜用捣棒人工捣实。用振动台振实砂浆时,振动应持续 到表面出浆为止,不得过振;用捣棒人工捣实时,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均匀插捣25次,然后用橡 皮锤轻轻敲打筒壁,直至插捣孔消失为止。振实或插捣后,砂浆表面应低于砂浆试样筒口约10mm,砂 浆试样筒应立即加盖。 4.9.3.2砂浆试样制备完毕,编号后应置于温度为(20土2)℃的环境中或现场同条件下待试,并在以 后的整个测试过程中,环境温度应始终保持(20土2)℃。现场同条件测试时,应与现场条件保持一致。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除在吸取泌水或进行贯入试验外,试样筒应始终加盖。 4.9.3.3凝结时间测定从水泥与水接触瞬间开始计时。根据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能,确定测针试验时间, 以后每隔0.5h测试一次,在临近初、终凝时可增加测定次数。 4.9.3.4在每次测试前2min,将一片20mm厚的垫块垫入简底一侧使其倾斜,用吸管吸去表面的泌水

    DL/T14482015

    吸水后平稳地复原。 4.9.3.5测试时将砂浆试样筒置于贯入阻力仪上,测针端部与砂浆表面接触,然后在(10土2)s内均匀 地使测针贯入砂浆(25土2)mm深度,记录贯入压力,精确至10N;记录测试时间,精确至1min;记 录环境温度,精确至0.5℃。 4.9.3.6各测点的间距应大于测针直径的两倍且不小于15mm,测点与试样筒壁的距离应不小于25mm。 4.9.3.7贯入阻力测试在(0.2~28)MPa时应至少进行6次,直至贯入阻力大于28MPa为止。 4.9.3.8在测试过程中应根据砂浆凝结状况,适时更换测针,更换测针宜按表1选用

    4.9.4试验结果处理

    4.9.4.1贯入阻力按公式(7)计算

    式中: Jr—贯入阻力,MPa; P一一贯入压力,N; A一测针面积,mm?。 计算应精确至0.1MPa。 9.4.2凝结时间宜通过线性回归方法确定。将贯入阻力fgr和时间t分别取自然对数ln(fr)和ln(t) 后把ln(f.)当作自变量,ln(t)当作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公式(8)

    In(t)= A + B In(f)

    式中: t—时间,min; A、B一线性回归系数。 根据公式(8)求得当贯入阻力为3.5MPa时初凝时间为t,贯入阻力为28MPa时终凝时间为t。 t, = eL4+Bln(3.5) (9) t, = e[4+Bn(28)] (10) 式中: ts初凝时间,min; t。终凝时间,min; A、B一线性回归系数。 凝结时间也可用绘图拟合方法确定。以贯入阻力为纵坐标,经过的时间为横坐标(精确至1min), 制出贯入阻力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曲线,以3.5MPa和28MPa划两条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分别与曲线 交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混凝土拌和物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9.4.3用三个试验结果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此次试验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如 三个测值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0%,则以中间值为试验结果;如果

    = eL4+Bl(28)

    L, = eL4+BIn(28)]

    t初凝时间,min; t。终凝时间, min; A、B一线性回归系数。 凝结时间也可用绘图拟合方法确定。以贯入阻力为纵坐标,经过的时间为横坐标(精确至1min), 绘制出贯入阻力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曲线,以3.5MPa和28MPa划两条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分别与曲线 相交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混凝土拌和物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4.9.4.3用三个试验结果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此次试验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如 果三个测值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0%,则以中间值为试验结果;如果

    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0%时,则此次试验无效。 凝结时间用(h:min)表示,精确至Imin,并修约至5min。

    4.10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试验

    4.10.2.1含气量测定仪:由容器及盖体两部分组成。容器应由硬质、不易被水泥浆腐蚀的金月 其内表面粗糙度不应大于3.2um,容积为7L。盖体应用与容器相同的材料制成。容器及盖体之门 密封垫圈,并保证封闭,见图8。

    7一操作阀:8一排水阀:9—进气阀:10一加水阀

    4.10.2.2捣棒:直径16mm、长600mm,一端为弹头形的金属棒。 4.10.2.3振动台:振动频率(50土2)Hz,在空载条件下,振动台面中心点的垂直振幅应为(0.5土0.02) mm。空载条件下,启动时间不应大于2s。 4.10.2.4台秤:称量50kg、感量50g。 4.10.2.5橡皮锤:应带有质量约250g的橡皮锤头。

    4.10.3.1按4.1的方法拌制混凝土拌和物。 4.10.3.2用湿布擦净容器和盖的内表面,装入混凝土拌和物试样。 4.10.3.3捣实可采用人工或机械方法。当拌和物落度大于70mm时,宜采用捣棒人工插捣;当拌和 物落度不大于70mm时,宜采用机械振捣,如振动台或插入式振捣器等。 a)用捣棒捣实时,应将混凝土拌和物分3层装入,每层捣实后高度约为1/3容器高度;每层装料 后由边缘向中心均匀地插捣25次,捣棒应插透本层高度,再用橡皮锤沿容器外壁重击10次~ 15次,使插捣留下的插孔填满。最后一层装料应避免过满。 b)采用机械捣实时,一次装入捣实后体积为容器容量的混凝土拌和物,装料时可用捣棒稍加插捣 振实过程中如拌和物低于容器口,应随时添加:振动至混凝土表面平整、表面出浆即止,不得

    DL/T1448201

    DL/T14482015

    过度振捣;若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实,应避免振动器触及容器内壁和底面;在施工现场测定混 凝土拌和物含气量时,应采用与施工振动频率相同的机械方法捣实。 4.10.3.4捣实完毕后立即用刮尺刮平,表面如有凹陷应予填平抹光;如需同时测定拌和物表观密度时, 可在此时称量和计算;擦净容器上口边缘,装好密封垫圈,加盖并拧紧螺栓。 4.10.3.5关闭操作阀和排气阀,打开排水阀和加水阀,通过加水阀,向容器内注入水;当排水阀流出 的水流不含气泡时,在注水的状态下,同时关闭加水阀和排水阀。 4.10.3.6然后开启进气阀,用气泵注入空气至气室内压力略大于0.1MPa,待压力示值仪表示值稳定后 微微开启排气阀,调整压力至0.1MPa,关闭排气阀。 4.10.3.7开启操作阀,待压力示值仪稳定后,测得压力值Po1(MPa)。 4.10.3.8开启排气阀,压力仪示值回零;重复4.10.3.6和4.10.3.7的步骤,对容器内试样再测一次压力 值Po2(MPa)。 4.10.3.9若Po1和Po2的相对误差小于0.5%时,则取Po1和Po2的算术平均值,按压力和含气量关系曲 线查得含气量A。(精确至0.1%);若不满足,则应进行第三次试验,测得的压力值为Po3(MP)。当Po 与Po1、Po2中较接近一个值的相对误差不大于0.5%时,则取此二值的算术平均值查得的Ao;当仍大于 0.5%,此次试验无效。 4.10.3.10测定骨料校正因素:骨料校正因素随骨料种类而变化。

    mg、m一每个试样中的粗骨料、细骨料质量,kg; mg、m—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用粗骨料、细骨料质量,kg; V一一含气量测定仪容积,L。 b)量钵中先盛1/3高度的水GBT标准规范范本,将称取的砂石料混合并逐渐加入量钵中,边加料边搅拌以排气,每 当水面升高25mm时,用捣棒轻捣10次,骨料全部加入后,再加水至满,然后除去水面泡沫 擦净量钵边缘,加橡皮圈,盖紧钵盖。按测定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的步骤测定此时的含气量, 即骨料校正因素A。

    4.10.4试验结果处理

    含气量按公式(13)计算(准至0.1%

    式中: A——拌和物的含气量,%; Ao——两次含气量测定的平均值,%; Ag——骨料校正因素,%。 计算精确至0.1%。

    4.11海砂、混凝土拌和物中氯离子含量的呢

    型钢标准适用于现场快速检验海砂或混凝土拌和物中的

    本试验适用于现场快速检验海砂或混凝主拌和物中的氯离子含量

    ....
  • 混凝土结构
  • 相关专题: 发电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