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1199-2016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

  • GB51199-2016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10.3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5-27
  • 发 布 人: 青沐诚信咨询工作室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3.3.6线缆布放应平直、整齐,绑扎间隔均匀、松紧合适,扎带头

    3.8电源线与设备的连接应符合

    1电源线成端连接时,应在电源线端头处套上绝缘套管; 2截面面积在6mm以下的单股电源线可与设备直接连接: 3多股电源线及截面面积在6mm以上的单股电源线端头 应加装镀锡连接器;连接器尺寸与导线线径应吻合,压(焊)接牢 固;连接器与设备的接触部分应平整。

    3.3.9信号线与设备端子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信号线与设备连接线缆的色谱应顺序正确; 2采用绕接时工程计价标准规范范本,当线径为0.4mm~0.5mm时,可绕6圈~8 圈;当线径为0.6mm~1.0mm时,可绕4圈~6圈; 3采用焊接时,焊点应光滑,无假焊、错焊、漏焊,无短路,芯 线露铜应小于2mm; 4采用卡接时,芯线与端子之间应卡接牢牵固。

    3.3.10沿地槽布放电源线、信号线时,电缆不宜直接与地面

    1电缆敷设深度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遇有障碍物或穿越道 路时应敷设钢管或塑料管保护; 2电缆沟底应铺一层细土,电缆敷设完成后应用5cm厚的 细土覆盖,并宜铺红砖或盖板保护,电缆沟应回土、填平、夯实。

    3.3.12电源线穿管应符合下列规

    1保护管的型号、规格、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 2电源线穿越后,管口两端应密封; 3非同一级电压的电力电缆不得穿放在同一管孔内。 3.3.13同一交流回路的电源线应穿放在同一金属导管内,并按 设计要求接地 3.3.14铠装电力电缆的敷设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外径的20倍,塑

    3.3.14铠装电力电缆的敷设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外径的20倍,

    包电缆敷设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其外径的6倍

    4.1.1变压器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变压器基础及变压器配置应满足设计的要求; 2型钢基础构架与接地扁钢连接不宜少于两点,焊接处不应 有氧化皮,焊接应均匀牢靠,焊接处应做防腐处理并刷漆; 3干式变压器一次元件应按产品说明书位置安装,二次仪表 应装在便于观测的变压器护栏或外壳上,软管富余部分宜盘圈并 固定在温度计附近; 4干式变压器的电阻温度计宜安装在值班室或操作台上;温 度补偿导线应满足仪表要求,并加以适当的附加温度补偿电阻,校 验调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验调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4.1.2电压切换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变压器电压切换装置各分接点与线圈的连接线应压接正 确,牢固可靠,其接触面接触紧密良好;切换电压时,转动触点停留 立置应正确,并应与标识位置一致; 2有载调压切换装置转动到极限位置时,应装有机械联锁和 带有限位开关的电气联锁; 3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控制箱宜安装在值班室或操作台上: 接线应正确无误,手动、自动应工作正常,档位应指示正确。 4.1.3变压器接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变压器的一次接线、二次接线、地线、控制线的敷设与连接 应满足设计要求; 2变压器中性线与保护接地线应分别敷设,在变压器中性点 连接在一起;中性线宜用绝缘导线,保护地线应用黄、绿相间的双

    4.1.2电压切换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色绝缘导线; 3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回路中靠近变压器处,宜做一个可拆 卸的连接点。

    4.2.1燃油发电机组的基础纵横中心线、地脚螺孔的位置、规格 应满足设计要求。地脚螺栓应采用“二次浇灌”预理,预理应位置 准确、外露一致、地脚螺栓规格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各预埋件应完 善、正确,基础标高应满足设计要求

    4.2.2燃油发电机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发电机组型号、规格、零部件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并应有 出厂检验合格证; 2发电机组基础、位置、预留孔、地槽、盖板应满足工程设计 和安装要求; 3发电机组应安装稳固,安装后露出螺母宜为3扣~5扣; 4安装在减震器上的机组底座,其基础应采取防滑铁件定位 措施; 5发电机组的油泵、油箱、水箱应安装牢固;油罐应按工程设 计要求安装在指定位置;燃油管路安装应牢固、平直,无漏油、渗油 现象; 6发电机组电源线、信号线应布放整齐美观,接线应牢固可 靠、无差错,保护接地应良好; 7电源线、信号线进出发电机控制屏(柜)时应分类绑扎整 齐,不得将交流、直流、信号线绑扎在同一线内

    2.3管件加工和管路安装应符合

    1发电机管材型号、管(通)径、壁厚及阀门、法兰盘、三通、弯 头、大小头等规格、型号、数量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相关材料不应 破损、变形、裂缝; 2钢管需要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钢管半径的6 倍;

    其弯曲部位与角度应止确,无皱折、回凸不平的现象; 3钢管用管箍连接时,钢管两端套丝长度不应小于管箍接头 长度的1/2,在管箍口两端应做密封处理;用法兰盘连接时,法兰 盘的密封面应光洁,垫片应完好; 4管路系统装配应平直、牢固,倾斜度不应大于0.2%,且应 与流向一致; 5管路接口位置不应在支架上,接口处距离支、吊架不应小 于50mm;两个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m;管路接口与弯管的弯 曲起点的间距不应小于100mm; 6明敷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支撑点的间距应分布均匀;管 卡与终端、转弯中间两侧的距离应符合表4.2.3的规定;

    表4.2.3管卡与终端、转变中间两侧的距离

    7应对理埋在地下的钢管涂防腐油漆或沥青,钢管穿越其他设 备及建筑物基础时应加以保护; 8油泵与油管宜采用软管连接,不得漏油、渗油; 9安装的冷却水管路应平直、牢固;管路可采用管箍连接,单 流阀方向应正确且不得漏水、渗水; 10排烟管路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排烟管水平外伸口的防护措施应满足设计要求; 2)排烟管路应顺直、不漏气; 3)排烟管水平伸向室外时,室外侧应低于室内侧,其坡度宜 为0.5%。 11冷油机进风和排风管的安装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管路

    吊挂应牢固、整齐,间距适当,管路平直;进、排风管不应漏气

    1发电机管路安装完毕,经检验合格后应喷涂一层防锈底漆 和2层~3层面漆,漆面应均匀、无皱折、无流痕; 2管路喷涂油漆的颜色应符合下列规定:气管应为天蓝色或 白色;进水管应为浅蓝色,出水管应为深蓝色;机油管应为黄色,燃 油管为棕红色;排气管应为银色; 3在管路分支处和管路的明显部位应标红色的流向箭头。 4.2.5燃油发电机组试机前应检查发电机控制屏、各零部件及 管路、油箱(罐)水箱、启动蓄电池电压、机组接地

    2.6发电机组空载试验应符合下

    1运转应平稳、均匀,调速器应调速准确,转速稳定,无异常 响声及异常发热情况: 2电压表、电流表、频率表、温度表、油压表应指示正常; 3发电机房的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的有关规定; 4 润滑油压力、温度、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应符合相应的技术 要求; 5 空载试验时间不得少于30min。 4.2.7发电机组在进行负载试验时,可在额定转速下,使油机输 出功率分别在额定功率的25%、50%、75%、100%的条件下各运 转1h。

    4.2.8发电机组在环境温度(5℃~35℃)下,完成启动的次数不

    宜超过3次,总启动时间不应超过5min。启动成功后应在3mir 内带额定负荷运行。

    4.2.9在进行发电机组带负荷试验时,监测应包括下列项目

    发电机输出三相电压与平衡程度; 2 转速及发电频率; 3 电压自动调节与调速性能:

    4.2.10在发电机组的监控系统开通后,发电机组应能自动启动 自动停机,应能自动调整输出电压、频率且油位显示功能应正常。 4.2.11发电机组控制屏功能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市电停电、过压、欠压或断相时,应能自动启动主用机组; 2主用机组启动失败,应能自动启动备用机组: 3启动机组电压、油压达到正常值时,应能自动和手动倒换 由发电机组向负载供电; 4市电恢复到正常值时,应能自动停机; 5出现发电机组输出过压、输出欠压、转速过高、频率过高, 油机过载、冷却水温过高、油压低、油位低、启动蓄电池电压低等现 象时,自动保护电路应工作正常,并应能发出声光告警信号; 6本地和远程监控接口性能应正堂

    4.3不间断(UPS)供电系统

    4.3.1不间断电源设备的测试应检验下列项目,指标应满足设计 要求: 1 输人电压: 2 输出电压; 3 稳压精度; 4 输出波形; 5 谐波含量; 6 频率精度; 7 市电与不间断电源(UPS)的转换时间; 8 过载能力; 9 蓄电池电压。 4.3.2 当出现不间断电源(UPS)输入电压过高、输出电压过低、

    1不间断电源设备的测试应检验下列项目,指标应满足设计

    渝出过压、输出欠压、过流、欠流、过载、短路、蓄电池欠压、熔断器 容断等现象时,自动保护电路动作应准确,并应能发出声光告警 信号。

    3.3本地和远程监控接口性能应

    5.1整流设备通电检测

    ,1.1通电前检查交流引入线、输出线、信号线、机柜内配线连接应 确,所有螺钉不得松动,输入、输出无短路,绝缘电阻值应满足要求。 .1.2接通交流电源,检查三相电压值应符合要求。观察通电后 莫块显示器信号、指示灯应正常。 ,1.3整流设备应检测下列项目,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1 输人交流电压、电流; 输出直流电压、电流; 3 输出限流、均流特性,自动稳压及稳压精度; 浮充、均充电压值和自动转换; 5日 电池充电限流值; 6 输出过流保护值; 7输出杂音电平。

    5.1.4整流设备输出杂音指标值应符合表5.1.4规定。

    5.1.4整流设备输出杂音指标值应符合表5.1.4规定。

    表5.1.4整流设备输出杂音指标值

    2输出电压; 3稳压精度; 4限流性能; 输出杂音电平。 5.2.2多台直流变换设备并联工作时,应有自动均分负载性能, 其不平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熔断器熔断等现象时,自动保护电路动作应准确,并应能发出声 告警。

    5.2.4本地和远程监控接口性能应正常。

    5.3逆变设备通电检测

    5.3.1 逆变设备应检测下列项目,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1 输入直流电压; 2 输出交流电压; 3 稳压精度; 4 输出波形; 5谐波含量; 6 频率精度。 5.3.2 多台设备并联工作时应有自动均分负载功能。 5.3.3 当逆变设备出现输人过压、输人欠压、输出过压、输出欠 压、过流、欠流、过载、短路、蓄电池欠压、熔断器熔断等现象时,自 动保护电路动作应准确,并应能发出声光告警。 5.3.4本地和远程监控接口性能应正常。

    5.4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5.4.1太阳能电池方阵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太阳电池方阵支架尺寸、规格、数量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所用金属材料应经过防腐处理;太阳电池型号、规格、数量应满足

    所用金属材料应经过防腐处理;太阳电池型号、规格、数量应满足

    工程设计要求,并应有合格证; 2太阳电池极板不得有损坏、裂纹及内部正负极金属线开路 现象; 3太阳电池方阵支架底座应平直牢固,方向、尺寸、强度应满 足工程设计要求。

    5.4.2太阳电池方阵支架应安装接地和防雷装置

    进入室内的线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布放整齐,走向合理,进入机房 入口处前屏蔽层应就近接地,芯线应安装相应电压等级的避雷器, 进线孔应进行防渗水处理

    5.4.4在正常的气象条件下,检查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短路电

    5.4.5太阳电池控制器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太阳电池应能接人蓄电池组,并应自动为蓄电池组浮充电、 均充电; 2太阳电池能量不足时,蓄电池组应自动接人为负载供电; 3太阳电池及蓄电池能量不足时,应发出警示信号,并应启 动其他供电方式;

    1当母线电压低于或高于门限电压时,太阳能方阵应自动逐 个加人或撤除太阳电池子阵; 2直流配电单元应根据太阳电池能量大小自动接人或部分 撤除太阳电池子阵。

    5.4.7本地和远程监控接口性能应正常

    7本地和远程监控接口性能应正

    6.1电池架(柜)安装

    6.1.1 电池架(柜)的材质、规格、承重应满足设计要求。 6.1.2 电池架(柜)排列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 6.1.3 电池架(柜)排列平整,安装稳固,水平每米充许偏差为士3mm。 6.1.4 电池铁架安装后,对漆面脱落处应补涂防腐漆,保持漆面 完整一致

    6.2.1蓄电池的型号、规格、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6.2.2电池外壳、安全阀及滤气帽不应有损坏现象。 6.2.3蓄电池安装时,应将滤气帽或安全阀、气塞等拧紧。 6.2.4电池各列应排放整齐。 6.2.5电池间隔偏差不应大于5mm,电池之间的连接条应平整: 连接螺栓、螺母应紧,并应在加装塑料盒盖或在螺栓、螺母上涂 一层防氧化物。 6.2.6 各组电池应根据馈电母线走向确定正负极出线位置。 6.2.7蓄电池组连接前应检查极性并测试电池端电压。 6.2.8 3蓄电池安装完毕后,在电池架和电池体外侧应有编号 标志。 6.2.9 蓄电池监测器件安装位置、固定方式应满足设计要求

    3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充放

    6.3.1检查蓄电池组各单体开路电压,当低于要求或储存期超过 6个月时应运用恒压限流法进行均衡充电,或按技术说明书要求

    6.3.2放电应按技术说明书规定进行,当放出额定容量的30%~ 40%时,应及时进行补充电。

    6.3.2放电应按技术说明书规定进行,当放出额定容量

    6.3.3蓄电池安装完毕,应按产品技术说明书进行充、放电和容 量测试

    6.3.3蓄电池安装完毕,应按产品技术说明书进行充、放电和容

    7.0.1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主设备及外围设备的配置应满足设计 要求。 7.0.21 监控系统应采用不间断电源供电。 7.0.3 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测试应包括下列项目,并应满足设计 要求。 1前端采集设备的数据采集、数据存储、输出报表、数据交 换、数据处理等的量值和精度; 2系统软件结构及功能: 3系统报警、控制功能; 4安全管理功能。 7.0.4监控系统的任何故障不得影响被监控设备的正常工作,监 控系统的局部故障不得影响监控系统其他部分的正常工作。 7.0.5监控系统遥信、遥测、遥控所完成的功能和数据处理应满 足设计要求。 7.0.6应对技术要求所规定的所有遥控、遥测、遥信内容进行测 试,测试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 7.0.7系统应对同时多点遥测内容进行抽测,测试结果应满足设 计要求。 7.0.8系统应进行多点告警信号测试,测试结果应满足设计 要求。 7.0.9 当采用专线通信时,从故障点到维护中心的响应时间不应 大于10s,系统对人工指令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30s。 7.0.10当系统有备用通信路由选择时,应根据命令正常倒换。 7.0.11 通信系统应检测通信误差,并应有保证系统通信可靠性

    安全性的补救措施及安全措施。 7.0.12监控系统的加人不应改变被监控设备原有的监控功能 并应以自身监控功能为优先

    8.1.1隐蔽工程应由建设单位随工代表或监理人员进行验收签 证,随工检验内容可按表8.1.1的规定进行

    表8.1.1隐蔽工程随工检验内容

    8.2.1已随工验收的项目,在初验阶段可不再检验。 8.2.2安装工艺验收的内容宜按表 8.2.2 的规定进行

    8.2.2安装工艺验收的内容宜按表 8.2.2的规定进

    表8.2.2安装工艺验收内容

    8.2.3通信局(站)的通信电源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提交完工 报告,提出验收申请,并应提供一式三份的竣工文件。 8.2.4竣工文件应包括竣工文件、测试记录和竣工图纸。其中竣

    .2.3通信局(站)的通信电源上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提交完工 服告,提出验收申请,并应提供一式三份的竣工文件。 .2.4竣工文件应包括竣工文件、测试记录和竣工图纸。其中竣 二技术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说明; 开工报告; 3 建筑安装工程量总表; 4 已安装的设备明细表; 工程设计变更单; 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单;

    仪口,旋出 8.2.4竣工文件应包括工文件、测试记录和竣工图纸。其中竣 工技术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说明; 2 开工报告; 3 建筑安装工程量总表; 4 已安装的设备明细表; 5 工程设计变更单; 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单;

    7 停(复)工通知; S 隐蔽工程签证记录; 9 交完)工报告; 10交接书; 11 洽商记录; 12 验收证书。 8.2.5 初验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项自,应由责任方立即整改或返 修至合格。 8.2.6工程初步验收检测项目和内容可按表8.2.6所列内容并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可全检测也可抽检测

    8.2.6工程初步验收检测项目和内容可按表8.2.6所列内容并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可全检测,也可抽检测

    表8.2.6工程初步验收检测项目和内容

    续表8.2.6检测项目检测内容检测结果输出杂音电平多台设备并联工作的均分性能直流变换设备过压、欠压、过流、欠流、开路、短路、熔断器等告警电路正常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电流值稳压和频率精度输出波形和谐波含量逆变设备“市电”停电转换供电时间多台设备并联工作的均分性能过压、欠压、过流、欠流、开路、短路、熔断器等告警电路正常输人电压、输出电压、电流值输出波形和谐波含量稳压和频率精度不间断(UPS)电源“市电”停电转换供电时间设备过载能力过压、欠压、缺相、蓄电池欠压、充电过流、熔断器等告警电路正常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电流值限流性能和稳定精度浮充电、均充电电流值和转换性能输出过流保护值整流设备“市电”或“油机”供电不震荡自动稳压、稳流精度输出杂音电平过压、欠压、缺相、蓄电池欠压、充电过流、短路、模块熔丝等告警电路正常.23:

    续表 8. 2. 6

    8.3.1通信工程经初验合格后,应由建设单位进行不少于3个月 的试运行。 8.3.2在试运行期间对设备的主要电气性能进行检查和测试,应

    达到指标要求,当主要指标达不到要求时,应整治合格后重新试 运行。

    8.4.1工程试运行结束后,建设单位应组织相关单位组成验收小 组进行工程终验。

    8.4.2在工程终验过程中,检查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初验中提出的遗留问题处理结果; 2工程试运行情况和测试报告; 3工程档案情况; 4工程初步决算。

    .4.3工程通过终验后,验收小组应给出验收结论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产格程度不 司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GB51120 《邮电建筑防火设计规范》YD5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GB51199一2016,经住房 城乡建设部2016年10月25日以第1338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范制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 收过程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工程建设通信行业电源设备安装 工程验收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开展了技术研讨,并广泛征求有关单 位的意见,最后经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维护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 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本规范编制组按章、节、 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 行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 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 定的参考。

    总 则 35 机房环境和安全 (36) 配电、换流设备安装及线缆布放 (37) 3.3线缆布放 (37) 交流供电系统 (39) 4.2燃油发电机组· (39) 直流供电系统 (41) 5.1整流设备通电检测 (41) 5.4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41) 蓄电池 (42) 6.2 蓄电池安装 (42) 6.3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 (42) 工程验收 (43)

    1.0.1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应包括两部分,电源设备出人 前验收和工程安装结束后竣工验收。 1.0.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有关新建、扩建、改 建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内容,抗震设防烈度7度以上(含 7度)地区使用的电源设备,若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将会危及电 源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中断事故。通信系统工程作为生命线工 程,建设中使用的主要电信设备必须满足抗震设防的要求,以提高 网络的抗震设防水平。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电力室、蓄电池室、油机室的温度、湿度表

    蓄电池室的温度一般要求在5℃~30℃,超过或低于上述温 度应采取降温和采暖措施。如用暖气片采暖时,应距电池体不小 于1m的距离,防止因局部受热而影响电池的寿命。严禁引人明 火装置取暖。 2.0.5油机室高度应大于3.5m(80kW以下油机)或4m以上 (80kW以上油机)。门框高度不应小于2.1m,宽度不应小于1.5m。 门扇宜向外开启,出、人口应设置坡道。 2.0.10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存放在机房内会有很天的火灾隐 患,为尽可能杜绝火灾隐惠,要求机房严禁放置易燃、易爆等危险 物品。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蓄电池室的温度一般要求在5℃~30℃,超过或低于上述温 度应采取降温和采暖措施。如用暖气片采暖时,应距电池体不小 于1m的距离,防止因局部受热而影响电池的寿命。严禁引人明 火装置取暖

    配电、换流设备安装及线丝

    3.3.3交流电源线、直流电源线、信号线应分开布放,主要为了安

    3.3.3交流电源线、直流电源线、信号线应分开布放,主要为了安 全以及防止线间干扰。为便于维护,布放的直流电源线颜色应区 分。如没有条件区分时,则必须在直流电源线两端分别加套红、蓝 颜色的绝缘套管或热可缩套管,以便识别电源的正、负极性。

    3.3.5在布放电源线时,必须是整条线料,严禁中间有接头。

    为电源线中间有接头时,当用电负荷量加大后,接头部位容易发 热,发生氧化,增加接头电阻,甚至会发生火灾。本条为强制性条 文,必须严格执行。

    3.3.7线缆包括机房内的布线、机架之间的连线以及设备内部各 部件之间的连线。

    计算机标准3.3.7线缆包括机房内的布线、机架之间的连线以及设备内部各

    3.3.8电源线与设备连接时,应将电源线端头剥开镀锡,加装接 线端子(线鼻子)。接线端子规格、尺寸适当,不得使电源线端头露 铜过多。电源线的端头应套上热可缩的套管,正极为红色、负极为 蓝色。

    3.3.8电源线与设备连接时,应将电源线端头剥开镀锡,加装接

    接线端子(线鼻子)有两种,一一种为有缝式,一种为无缝式。如 果用有缝式接线端子套接在电源线端头上,必须用电烙铁进行焊 接,如果用压接工具进行压接,因压不紧会造成假接的现象。用无 缝式接线端子套接在电源线端头时,接线端子尺寸应与导线的线 径相配。电源线端头与接线端子应镀锡,表面光滑、平整,可用压 接工具进行压接,接线端子与设备连接时,在螺母与导线连接圈或 接线端子之间必须加装垫片和弹簧垫圈,拧紧螺母,使接线端子不 会松动。如果不加弹簧垫片,电源接线端子容易松动。同时,电源 线与接线端子相连时,不应使导线受到外界机械拉力,从而使设备

    3.3.10沿地槽布放电源线、信号线时镀锌板标准,因为地槽内湿度

    3.3.10沿地槽布放电源线、信号线时,因为地槽内湿度般比较 大,尤其在南方地区或机房在一楼等。电源线、信号线如果直接与 地槽底部接触,容易使线料绝缘强度降低,绝缘电阻达不到要求, 因此地槽内宜铺橡胶垫或用其他材料垫底

    ....
  • 通信标准 设备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