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5644-2017 地下管线数据获取规程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5.3.2现场踏勘完成后应进行如下工作
在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图上标注与实地不一致的管线; b) 记录控制点保存情况和点位变化情况:
地质灾害标准规范范本GB/T35644—2017
c)判断地形图可用性; d)拟定方法试验场地。
5.4仪器校验与方法试
5.4.1方法试验应在地下管线探查前进行。
a)试验场地和试验条件应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 试验应在管线数据获取范围内的已知管线地段上进行; 试验应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埋深的地下管线和不同地球物理条件分别进行; d 拟投入使用的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探查仪器均应参与试验 5.4.3通过试验结果的验证和校核,评价、确定有效的探查方法和技术参数,并编写方法试验报告。验 证和校核内容应包括探查方法和仪器的有效性、技术措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探查结果的可靠性与 精度。
术设计书,其内容应包括: 工程概述:说明任务来源、工作日的与任务、工作量、作业范围、作业内容和完成期限等情况; b) 测区概况:说明T作环境条件及地球物理条件等情况; C 已有资料收集与利用情况; d) 执行的标准、规范或其他技术文件; e) 作业方法与技术措施要求; 1 施工组织与进度计划; g) 质量、安全和保密措施; h) 拟提交的成果资料; i) 有关的设计图表。 5.2技术设计书及变更应经批准后执行
术设计书,其内容应包括
6.1.1直接采用已有成果资料时应对所采用成果资料进行检核和评估,合格后
6.1.1直接采用已有成果资料时应对所采用成果资料进行检核和评估,合格后方可利用 6.1.2地下管线数据获取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取舍。普查时应按表1的规定执行
表1地下管线数据普查取舍标准
GB/T 356442017
6.1.3地下管线特征点和附属物的分类应按表2执行
表2地下管线特征点和附属物表
GB/T35644—2017表2(续)管线种类特征点附属物变径、出地、盖堵、弯头、三通、四通、多检修井、阀门井、吹扫井、阀门、调压装置、疏水、真热力通、预留II、非普查、人户、一股管线点、空表、固定节、安全阀、排潮孔、换热站等并边点、井内点等变径、山地、盖堵、弯头、二通、四通、多工业通、预留口、非普查、人户、一般管线点、检修井、排污装置、动力站、阀门等并边点、并内点等变径、山地、三通、四通、多通、预留口综合管廊(沟)非普查、·般管线点、井边点、井内点等检修井、出人口、投料口、通风口、排气装置等注:军用(国防)、铁路、民航及其他专业管线特征点和附属物表参照本表规定执行,但应注明权属单位6.1.44明显管线点调查采用实地调查和量测获取有关属性,隐蔽管线点探查采用物探方法获取有关属性。6.1.5管线点应设置在管线特征点及附属设施巾心在地面的投影位置上,标志面宜与地面取平,易于保存,不易做地面标志的管线点应在实地栓点开绘制栓点图。6.1.6在管线直线段上,管线点间距应不大于图上15cm;在管线弧形段上,管线连线偏离管线实际位置0.2m时应适当增加管线点的设置,并能反映管线弯曲特征。6.1.7管线点物探点号编号宜由管线代码和序号组成,应保证唯一性。管线代码按附录A的规定执行。6.1.8管线测量应与探查工作进行有效衔接,以探查草图、调查表等成果为依据实施。6.1.9管线探查时宜现场及时记录,记录方式可采用电子记录。采用电子手薄记录地下管线数据应及时做好数据备份。6.2管线探查6.2.1地下管线的种类、材质、压力(或电压)、载体特征、权属单位以及埋设年代等属性可通过收集的管线资料获取。6.2.2地下管线应实地调查管线固有属性信息,调查项目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普查应按表3的规定选择执行。表3地下管线实地调查项目理埋深断面尺寸保构载体特征埋权电缆附设孔材护建设属管线类型条数属方外项数质材筑压流内底管径宽×高载年单式料物力向压物代位高压输电线△△△△陆地通信线△△△△△海底光缆线△△△V△△油管道△△V天然气主管道△△△水主管道△6
GB/T 35644—2017表3(续)埋埋深断面尺寸保载休特征埋附权管线类型设孔电缆材扩建承设条数属数质材筑压流万外顶内底管径宽X高载年单物式料物力向压物代电力△△△△△△△电信D△给水△△△排水△△△△△△燃气△△4△热力T.业△综合管廊(沟)注1:△为应调查项。注2:高压输电线、陆地通信线、海底光缆、电力、电信的埋设方式为管块、沟道时断面尺寸调查宽×高,管埋时断面寸调查管径,直埋时不调查断面八寸;水主管道、排水的理设方式为沟道时断面寸调查宽×高,管埋时调查管径。注3:高压输电线、陆地通信线、海底光缆、电力、电信的理设方式为管块时需调查孔数。注4:高压输电线、陆地通信线、海底光缆、电力、电信的埋设方式为管块、沟道时需调查电缆条数。注5:高压输电线、陆地通线、海底光缆、电力、电信的理设方式为管理、管块时需调查保护材。6.2.3各类窖井上设置明显管线点时,管线点标志一般应在井盖的几何中心。当地下管线地面投影偏离窖井盖中心大于0.2m时,应以管线在地面的投影位置设置管线点,井盖作为管线附属物处理。当地下井室超过2m2m或管线延仲线偏离井盖中心大于0.2m时,应在井边另设管线点,管线点附属物属性信息记录为窖井,同时实测井边点、井盖,井盖作为独立点存储在数据库中。6.2.4地下管道和综合管廊(含管沟)量测其断面尺寸。圆形断面量测其内径、矩形断面量测其内壁的实际尺寸,特殊断面官采取近似断面来量取,单位用毫来(mm)表示。6.2.5地下管沟电力、电信、排水、综合管廊(沟)宽度大于1m的管线特征点定位于其几何巾心位置,沟道边线应在管线图中连线投影表示。6.2.6明显管线点调查应按附录B的要求进行记录。6.2.7当地下管线需要三维建模时,尚应对各类管线设施的详细规格、纹理等信息进行详细调查,并参考附录C的要求进行记录6.2.8地下管线探查应遵循由已知到术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简单到复杂、不轻易放弃疑点的原则。6.2.9管线点探查限差应符合如下的规定:a)明显管线点理深可以直接量测时,其量测限差不得大于5cm。不能直接量测时应采取措施保证埋深量测精度满足实际需要。b)隐蔽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定位限差不得大于0.10h,埋深探查限差不得大于0.15h,其中h为地下管线中心埋深,当h<1m时,以1m代入计算中。特殊情况下可以另行约定地下管线数据获取精度。6.2.10地下管线探查应根据工程要求、探查对象和地球物理条件,选择简使、有效的物探方法。宜满
GB/T356442017
a)金属管线可根据其埋设深度、管径、出露情况以及地电环境等因素,对导电性良好的金属管线, 应优先选用电磁法(直接法、夹钳法、感应法),其次是电磁波法、高密度地震映像法、孔中磁梯 度法、磁法、直流电法等。 b)非金属管线可根据其埋设深度、管径、山露情况、开口情况以及地下水等因素选择示踪电磁 法、电磁波法、高密度地震映像法等。 c)对铁磁性(尤其是大口径)管道,应优先选用磁法;对截面积较大的金属与非金属管道,可选择 探地雷达、声波法、高密度电阻率法等。 d 对有出人口的非金属管道,可选择频率域电磁法中的“示踪法”或陀螺仪等方法确定其空间 位置。 C 复杂条件下的管道,如多根并行、上下重叠埋设管道,应综合采用两种以上物探方法进行探查 对于复杂或大埋深的金属管线应选择合适的信号加载方式,加大自标管线的电流,以增大接收 信号的信噪比,还应设置观测剖面,记录磁场曲线,利用磁场而线分析和判断管线的空间位置, f)当采用上述探查方法尚不能确定管线空间位置,条件允许应进行开挖探查,仍不能查明管线走 向,应将问题记录并在技术总结中予以说明。 2.11非开挖施工的管道(线),宜结合施工、峻工资料,综合采用多种探查方法探查。对于空间走向 化天的管迫(线),应的情增加管线点以便控制管线走向。 2.12在没有地下管线现况调查图区域进行隐蔽管线点仪器探查时,应首先采用电磁法在场地范围 进行平行搜索,对钻孔等重要点位采用圆形搜索,发现异常后连续追踪。可能存在非金属管线或其他 杂管线时,还应采用电磁波法(探地雷达)探测。 2.13当地下管线现况调查图与现场不一致时,应与权属单位进行核实,并按实地探查结果为准。 2.14隐蔽管线点探否应按附录D的要求进行记录
6.3.1管线测量包括高等级控制测量、图根控制测量和管线点测量。 6.3.2图根控制在高等级控制点上布设。当高等级控制点密度不满足管线测量要求时应按 GB/T18314和GB/T12898的有关要求进行加密,也可以采用电磁波测距导线方式进行加密。 6.3.3采用电磁波测距导线方式加密高等级控制点时,其技术要求应按表4的规定执行
4高等级控制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注2:一、二级导线的布设等级可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选用。 注3:当附合导线短丁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的全长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丁0.13m。 注3:在观测条件较好的地区,导线的总长和平均边长可放长至本表规定长度的1.5倍,但其全长绝对闭合差 应大于0.26m 注5:导线相邻边长之比不宜大于1:3。 注6:当附合导线的边数大丁12条时,其测角精度应提高一个等级
GB/T 356442017
6.3.4图根平面控制测量可采用GNSSRTK和电波测距导线等方法测量。 6.3.5图根控制点精度:图根控制点相对于临近控制点的点位和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5cm。 6.3.6采用电磁波测距导线方式布设图根控制点时,其技术要求应按表5的规定执行。
表5图根平面控制电磁波测距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表6图根平面控制GNSSRTK测量技术要求
注1网络RTK测量可不受起算点等级、流动站到单基站问距离的限制。 注2:困难地区相邻点问距离缩短至表中的2/3,边长较差不应大于2cm。
6.3.8局部地区图根点密度不足时,可在等级控制点上,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布设不多于四条边、总长 度不超过450m、最大边长不超过150m的支导线。水平角观测首站应联测两个已知方向,采用不低于 DJ。级的经纬仪观测一测回,其他站应分别测左、石角各一测回,周角闭合差不应超过4O”。边长应往返 测定,其较差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3000。当坐标、高程同时测定时,垂直角应进行对向观测,观测要 求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图根高程控制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导线观测技术要求
注:D为测距水平边长,单位为T米(km)
6.3.9图根高程控制测量,优先选用水准测量,也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导线、GNSSRTK高程测 量等方法。 6.3.10图根水准测量应起闭不低于四等水准精度的高程控制点上,可沿图根点布设为附合路线、闭合 环或结点网。对起闭于一个水准点的闭合环,应先行检测该点高程的正确性。应使用不低于DS1。级的 水准仪(i角应小于30"),并按中丝读数法单程观测,支线应往返测,估读至毫米(mm)。图根水准测量 应符合表8的规定
GB/T356442017
表8图根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根高程控制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导线应起闭于高等级高程控制点上,垂直角和距离应对向 器高和镜高均应采用经检验合格的钢尺进行量取,取至毫米(mm)。图根高程控制电磁波测 程导线观测应符合表7的规定, 用GNSSRTK模式测量图根控制点高程时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9图根高程控制GNSSRTK测量技术要求
6.3.13管线点测量包括管线点的平面位置测量和高程测量。管线点平面位置可采用GNSSRTK法、 导线申测法、极坐标法等方法测量;高程可采用几何水准法、三角高程法、GNSS测高等方法测量。 5.3.14管线点测量精度:平面位置中误差(ma)不得大于5cm(相对于邻近控制点);高程测量中误差 (m)不得大于3cm(相对于邻近控制点)。 6.3.15采用全站仪同时测定管线点平面坐标与高程时,水平角与垂直角至少测半个测回,测距长度不 应超过150m,垂直角应控制在士10°以内,仪器高与规牌高量至毫米(mm),安装反射棱镜的测杆应带 有水准气泡,测量时水准气泡偏差不应超出气泡标记范围, 6.3.16采用几何水准法测量管线点高程时,管线点可作为转点;管线点密集时,可采用中视法。 6.3.17 采用GNSSRTK法测量管线点的平面坐标时,应满足6.3.7、6.3.14的有关要求实施。 6.3.18 管线点测量时,管线点号应与物探点号保持一致。管线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均计算取至毫米 (mm)
6.4.1数据采集环节的质量控制包括作业单位的一查、二查和权属单位审图,采取外业实测 业数据检查相结合,外业抽样按8.2的规定执行,内业数据检查应采用软件检查和人工检查相 式进行,抽查比例应为100%。
GB/T 356442017
e)管线点平面位置和高程重复测量精度的检查; f 隐蔽管线点开挖检查; g)综合管线图的巡视检查,重点检查主次干管的错漏、连接关系错漏及管线点属性错漏等。 5.4.5数学精度检查主要指标包括中误差数值、粗差比例和隐蔽管线点开挖合格率,各中误差不得超 过8.3的规定,粗差比例不得超过GB/T24356一2009币8.5.5的表46规定,隐蔽管线点开挖合格率不 得低于90%,否则数据采集工作质量不合格。 6.4.6数据采集工作完成后作业单位应将综合管线图送管线权属单位进行综合管线图审核,审核内容 包括漏(错)测的管线及管线险属设施、管线规格等信息错误
7.1.1管线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文件的编辑、数据表建立、管线图形文件编绘、管线成果表编制等 7.1.2数据处理应由管线数据处理软件进行。 7.1.3数据处理软件应具有生成管线数据文件、管线图形文件、管线成果表文件和管线统计表文件,并 绘制地下管线(带状)图和分幅图,输山管线成果表与统计表等功能
点号相关联 7.2.2管线数据文件的信息应与地下管线的原始记录保持一致,文件生成之后应对管线数据进行校验 处理。 7.2.3管线数据文件应便于检索、编辑和输出。管线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应关联修改。 7.2.4管线数据文件中的各类信息应进行分类编码和标识编码,编码应具有唯一性、扩展性,并符合相 关规定。
电信、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综合管廊(沟)的管线点数据表、管线线数据表、管线面数据表 助点表、管线辅助线表、管线注记点表等
7.3.2管线数据表的设计应满足如下要求
a 各专业地下管线专题数据表应相对独立; b 地下管线数据应按分类、分层的方式存储; c) 存在关联的地下管线数据应是无缝的; d) 管线要素标识码应唯一。 7.3.3 管线数据表的基本结构应包含如下数据表: a) 管线点数据表:主要记录管线点基本信息。具体格式参见附录E。 b) 管线线数据表:主要记录管线线基本信息。具体格式参见附录F。 c 管线面数据表:主要记录管线面基本信息。具体格式参见附录G。 d) 管线辅助点表:主要记录管线辅助点基本信总。具体格式参见附录H。 e) 管线辅助线表:主要记录管线辅助线基本信息。具体格式参见附录I。 f) 管线注记点表:主要记录存储经编辑后的成果图的注记信息。具体格式参见附录J。 734数报组组应采出空间数捉伤来组组按管线米管线山类管线要去来组组管线要去米又
GB/T356442017
据数据类型分为管线点要素类、管线线要量 管线面要素类、管线辅助点要素类、管线辅助线要素类、 管线注记点要素类,要素大类、要素中类
管线要素大类与对应的几
7.3.5地下管线数据的数据集及要索类的命名见附录K
7.3.6地下管线数据格式采取宜读取的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或常用格式。 7.3.7地下管线数据的属性要求应符合如下要求: a 管线地理信息要素属性分为基本属性和扩展属性两部分,基本属性为必填项,扩展属性为选 填项; b) 数据的属性项名称、类型及值域参见附录E、附录F和附录G; 各要素的属性值应正确无误,当要素属性无属性值时应为空(或null); d 属性值统一采用半角符号表示; 各种管线点的属性描述使用相同的数据表结构,并根据管线专业的实际情况填写各自的属性, 各种管线段的属性描述使用相同的数据表结构,并根据管线专业的实际情况填写各自的属性。 73.8地下管线数据的完整性应符合如下要求,
3.8地下管线数据的完整性应符合如下要求:
a)管线数据内容应完整,无遗漏、多余或重复现象
)管线数据内容应完整,无遗漏、多余或重复现象
GB/T 356442017
b 管线分层应正确,无遗漏层、多余层或重复层的现象; 管线属性值应无多余、遗漏现象。 7.3.9 地下管线数据的逻辑一致性应符合如下要求: a) 数据结构及存储格式符合要求; b) 管线点、线等表示方式及关系应正确; C 数据应在正确的要素类中; d) 管段相交,无悬挂或过头现象。 7.3.10 地下管线数据的儿何表达应符合如下要求: a) 管线要素几何类型表达正确; b) 管段不应用圆弧、样条曲线等不规则形状的线型; C 有方向的管段方向应正确。 7.3.11 地下管线要素表达及处理应符合如下要求: a) 管线应进行对象化处理,各类管线的中间节点处应有特征点、附属物、建构筑物等与之配套 b) 管线炎要素应赋分类代码、描述等基本属性。 7.3.12 地下管线数据更新应符合如下要求: a 管线数据的更新数据源包括管线普查、管线工程峻工测量和专业管理单位的地下管线数据 b 管线数据应进行动态更新,当要素图形或基本属性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新到管线数据库
7.4.1管线图形文件包括综合管线图和管线横断面图。综合管线图和管线横断面图应使用 编绘生成。
编绘生成。 7.4.2管线衍号、代码、图例应符合如下规定: a 管线代码、颜色及示例应按附录A的规定执行; b) 管线附属设施符号及示例应按附录L的规定执行。 C 管线线型代码及示例应按附录M的规定执行 7.4.3管线图各种注记不得压盖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的符号。管线上文字、数字注记应平行于管线走 向,字头应朝向图的上方,跨图幅的文字、数字注记应分别注记在两幅图内,注记要求按表11的规定 执行。
表11管线图注记规定
GB/T35644—2017
4.4综合管线图上基础地形图与管线矛盾或重合的地物符号、道路名称、注记等应删除、移位或恰当 理,以保证管线图图面清晰。 4.5管线图编绘时应注记图上点号(管线点编号),图上点号以管线图的基本分幅为单位按自然序号 立编号。 4.6综合管线图上控制点应单独分层,具体要求参照GB/T20257.1、GB/T20257.2、GB/T20257.3 规定绘制,当和管线注记发生矛盾时可适当取舍,只注记控制点衍号和点号。 4.7综合管线图编制应满足如下要求: a)综合管线图应根据综合管线图形数据文件与基础地形图的图形数据义件叠加、编辑成图。 b)综合管线图应表示图幅内各类地下管线及与管线有关的建(构)筑物、地物、地形和附属设施。 当管线上下重登或相距较近且不能接比例绘制时,每幅综合管线图应在管线密集处以1~2处 扯旗的方式说明。扯旗应按管线排列注明管线类型、规格、材质、孔数、压力(或电压)、埋深。 扯旗线应垂直管线走向,扯旗内容应放在图内空白处或图面负载较小处。扯旗应加上表头,表 头颜色为黑色,注记内容颜色与相应管线颜色一致,格式上每列均应左对齐,字头朝北。将扯 旗引线顶端的管线注记置于扯旗底部,但同一条路有两个以上扯旗时管线排列顺序应保持一 致。扯旗说明的方式、字体及大小按表11的规定执行 d)综合管线图应注记管线点编号、规格、材质等信息。综合管线图以线注记注明管线属性,注记 要求应按表12的规定执行。综合管线图样图参见附录N。
7.4.4综合管线图上基础地形图与管线矛盾或重合的地物符号、道路名称、注记等应删除、移位或恰当 处理,以保证管线图图面清晰。 7.4.5管线图编绘时应注记图上点号(管线点编号),图上点号以管线图的基本分幅为单位按自然序号 独立编号。 7.4.6综合管线图上控制点应单独分层,具体要求参照GB/T20257.1、GB/T20257.2、GB/T20257.3 的规定绘制,当和管线注记发生矛盾时可适当取舍,只注记控制点符号和点号。 7.4.7综合管线图编制应满足如下要求:
表12综合管线图线注记要求
7.4.8管线断面图绘制应满足如下要求
a 管线横断面图位置应选在有代表性和管线复杂的图面上,管线点应集在断面位置上。 管线横断面编号应先主干道,后次一级道路。 C) 管线横断面位置在综合管线图上用单向箭头表示,方向垂直于道路(或管线),同时标注横断面 编号。管线横断面图样图参见附录。 d 管线纵断面图应表示某种管线的走向及埋深变化,其中排水管线纵断面图可表示排水升深度
GB/T 356442017
7.5.1管线成果表应依据地下管线探测成果编制。并应保持管线图上点号与物探点号一一对应,管线 成果表的编制内容及格式应按附录P的规定执行。 7.5.2编制成果表时,应填写连接点号表示连接关系,并对应填写相应管线段的属性信息。 .5.3管线成果表应以地下管线基本图幅为单位,分专业进行整理编制。成果表装订成册后应在封面 标注图幅号并编写制表说明, 7.5.4管线成果表的装订顺序应按如下顺序执行:高压输电、陆地通信、海底光缆、油管道、天然气主管 道、水主管道、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综合管廊(沟)
7.6.1数据处理环节的质量控制包括作业单位的一查、二查,一般采取内业数据检查,数据检查应采用 软件检查和人工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抽查比例应为100%。 7.6.2数据处理T作开始前应做好技术交底、培训,统一技术要求。 7.6.3数据处理质量控制由人机交互和软件辅助完成,人机交互主要指地下管线数据库与原始探含数 据一致性校对、综合管线图审查、管线点成果表与原始探查数据一致性校对;软件检查主要指数据库 检查。 7.6.4过程检查应将重点放在地下管线数据库与原始探合数据一致性校对、综合管线图审查、管线点 成果表与原始探查数据一致性校对。 7.6.5二级检查的重点是数学精度检查,包括如下内容: a)管线数据表检查包括数据来源、数据库格式、数据表、字段定义、数据关系、数据记录的完整、正 确、规范、一致性、逻辑性的检查, b)管线图编绘检查包括数据格式、定位基准、比例尺、分幅编号、图幅整饰和图面要系的完整、止 确、规范、一致性、逻辑性的检查。 C 管线成果表编制检查包括成果表格式、数据来源、页面布局和表内信息的完整、正确、一致性的 检查。 7.6.6管线数据检查主要指标包括数据错漏率、管线走向、管线点间距超限,各项指标不得超过 GB/T24356一2009中8.5.5的表46规定,否则数据处理工作质量不合格。 7.6.7数据处理质量控制应做到流程同步,数据全覆盖
8.1.1地下管线数据获取成果检食主要指作业单位检查。作业单位检查应严格实行两级检套制度, 一级检查采用全数检查;二级检查时内业采用全数检查,野外检查采用抽样检查。抽样检查可按图幅总 数或管线点数量进行,取样应遵循随机抽取、均匀分布、有代表性的原则。 8.1.2各级检查完成后应对单位成果质量评定等级,并编写检查报告,检查记录及检查报告随成果 并提交。 8.1.3质量检查的内容包括管线数据数学精度检查、地理精度检查、管线图质量和成果资料归档检查: a 数学精度检查包括控制点的平面位置精度、控制点的高程精度检、明显管线点重复测精 度、隐蔽管线点平面位置和埋深重复探查精度、管线点平面位置和高程重复测量精度的检套、 隐蔽管线点开挖的检查; b)地理精度检否主要包括管线属性数据的齐全性、正确性、协调性和管线莲接关系、走向设管
的检查; c 管线图质量检查主要指管线图逻辑一致性和管线图属性注记错漏的检查; d)成果资料归档检查主要包括资料的完整性和整饰规整性检查。 8.1.4质量检查的依据包括有关技术标准、工程合同、经批准的技术设计书和相关补充规定以及项目 过程中已明确的各种问题处理单、问题回复等技术义件
8.2.1综合管线抽样应以图幅为单位,单一管线抽样应以管线点为单位,样本在检验批中随机抽取。 其中技术设计书、生产过程中的相关补充规定、技术总结、检查报告和检查记录以及仪器检定证书和检 验资料复印件等资料应全部抽取,其他按表13的规定进行抽样
表13批量与样本量对照表
8.2.2采用同精度检测的方法检测明显管线点埋深量测精度、隐蔽管线点平面位置及埋深探测精度、 管线点测量精度、管线(地物)点相对位置精度。以图幅为单位成果检查点(边)应分布均匀,检测点(边) 数视管线复杂程度和成图比例尺等具体情况确定,一般每幅图应各选取20~50点,但样本点(边)取 不限于样本图幅。以管线点点数为单位成果检查点不少于管线点总数的3%。 3.2.3需要对隐蔽管线点开挖验证时,应选取不少于隐蔽管线点总数的0.5%,并不少于3个点进行元 挖验证。
8.3质量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GB/T 356442017
8.3.1质量检查的内容包括数精度、图表资料、数据文件、文字资料和资科归档等 8.3.2根据地下管线测量成果的内容和特性,可采用详查和概查方式进行。 3.3.3对所抽取的样本进行详查,根据各单位成果的质量元素及检查项,按相关规范、技术标准和技术 设计要求逐个检含单位成果并统计其各类错漏数量,并按相应的质量元素、质量子元素分类及权重以及 错漏分类进行评定单位成果质量。质量元素、质量子元素分类、权重以及错漏分类按GB/T24356 2009中8.5.5的表45、表46执行。 3.3.4对影响地下管线数据获取成果质量的主要项目和带倾向性的问题进行概查,术发现A类问题或 3类同题少于3个,即判成果概否为合格,否则判为概含不合格, 3.3.5当任一检查项的粗差比例超过样本点总数的5%,该批成果判为不合格;否则按如下规定进行粗 差处理:
漏分类进行评定单位成果质量。质量元素、质量子元素分类、权重以及错漏分类按GB/T24356 09中8.5.5的表45、表46执行。 .4对影响地下管线数据获取成果质量的主要项目和带倾向性的问题进行概查,未发现A类问题或 类问题少于3个,即判成果概查为合格,否则判为概含不合格。 .5当任一检查项的粗差比例超过样本点总数的5%,该批成果判为不合格;否则按如下规定进行粗 处理: a 高精度检测时,允许中误差2/2倍(含2/2倍)的误差值均应参与数学精度统计,超过允许中误 差2/2倍的误差视为粗差; b)同精度检测时,允许中误差2/2倍(含2/2倍)以内的误差值均应参与数学精度统计,超过允许 中误差2/2倍的误差视为粗差。
8.3.6控制测量数学精度检查按GB/T
包括明显管线点蛋复量测、隐蔽管线重复探查、隐蔽管线点升挖验证、管线点重复测量以及管 线点与地物相对位置量测。 b)明显管线点重复量测的精度评定 m不应超过6.2.9规定限差的0.5倍
Zada mid=±, 2n
c)隐蔽管线点重复探查的精度评定 采用同精度的仪器进行探测检查时,平面位置中误差mtx和埋深中误差mt分别按下式计算,其 应超过6.2.9规定限差的0.5倍,
S.为平面位置偏差,Ah,为埋深差值,n为隐蔽智
d)隐蔽管线点开擦检香
As m ts = 土 2n ZAh mti=± 2n
隐蔽点开挖检查应在各类隐蔽管线点中均匀分布随机抽取不少于隐蔽管线点总数的0.5%进行开 挖验证。当开挖管线与探查管线点之间的平面位置偏差和埋深偏差超过6.2.9规定限差的点数小于或 等于开挖总点数的10%时,判定探查T作质量合格;当超差点数大于开挖总点数的10%,但小于或等于 20%时,应在样本图幅巾再抽取不少于隐蔽管线点数的0.5%进行开挖验证;两次抽取开挖验证点巾超 差点数小于或等于总点数的10%时,探合工作质量合格,否则不合格;当超差点数天于总点数的20%, 且开挖点数大于10点时,判定探合工作质量不合格。因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进行开挖验证或开挖 验证比例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可采取加大隐蔽管线点重复探含等方式来代替开挖验证。
GB/T35644—2017
式中Ah:为高程较差,n为检查点数 2)检查点平面位置测量中误差
式中:AXAY.为纵横坐标较差,n为检查点数
.3.8管线地理精度检查包括:
mdl≤5.0cm ZAX?+ ZAY? md = 2n
a 管线属性的齐全性、正确性、协调性检查。采用经认证或实践检验证明有效的数据检查软件进 行100%检查; 管线图注记和符号正确性检查; 管线调查和探查综合取舍的合理性检查以图幅为单位,通过对管线图的实地巡查,查明管线图 上的管线及附属设施的类型、位置、连接关系、走向、流向等属性进行检查; d) 管线分类止确性检查:采用经认证或实践检验证明有效的数据检查软件进行100%检查; e 管线成果一致性检查:采用数据检查软件进行管线数据库有无多余点、线检查;管线数据库与 图形数据一致性检查;管线数据库与原始记录一致性检查以及管线数据库与管线成果表一致 性检; f) 管线及属性接边的正确性检查:检查相邻图幅间管线是否相接、管线属性是否相接、接边的处 理方法是否正确; g)管线数据逻辑性检查:主要包括数据格式一致性、概念一致性和拓扑一致性检查。 .9整饰质量检查包括符号、线划质量检查、图廊整饰质量检查和注记质量检查以及管线图的几何 达检查。 .10资料完整性检食包括核查成果资料是否与技术设计或技术要求的内容、数量一致;签字、签章
检验报告的内容、格式参照GB/T18316一2008中附录A的规定执行。
a)工作依据义件:任务书或合同书、技术设计书:
GB/T 356442017
b)工程凭证资料:所利用的已有成果资料、坐标和高程的起算数据文件以及仪器的检验、校准 记录; C) 原始记录:探查草图、明显管线记录表、隐蔽管线点探查记录表、控制点和管线点的观测记录和 计算资料、各种检查和开挖验证记录及权属单位审图记录等; d 作业单位质量检查报告及精度统计表、质量评价表; e) 成果资料:综合管线图、管线横断面图、控制点成果、管线点成果表及管线图形和属性数据 文件; f 地下管线数据获取检合报告、技术总结
9.1.2验收合格的成果应符合如下要求
9.2.1成果提交应分为向用户提交和归档提交。归档提交的成果应包括9.1.1中所列的全部 收报告书。 9.2.2成果提交应列出清单或日录
.1成果提交应分为向用户提交和归档提交。归档提交的成果应包括9.1.1中所列的全部内容禾 报告书。 .2成果提交应列出清单或日录,
9.2.2成果提交应列出清单或日录。
GB/T35644—201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地下管线代码、颜色及示例 表A.1给出了地下管线代码、颜色及示例
民用航空标准表A.1地下管线代码、颜色及示例
地下管线代码、颜色及示
GB/T 356442017
GB/T35644—2017
GB/T 356442017
GB/T35644—2017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管线点信息表结构 表E.1给出了管线点信息表结构
表E.1管线点信息表结
GBT标准规范范本GB/T 356442017
....- 数据标准
- 相关专题: 地下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