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1338-2014 汽车隧道LED照明设计标准.pdf

  • DB44/T 1338-2014  汽车隧道LED照明设计标准.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0.6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09-22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B44/T13382014

    在特长隧道中,为减缓驾驶员视觉疲劳而采取的特别照明措施。它旨在形成不同隧道段具有不同 照明情景和视觉效果

    路面平均照度averageroadsurfaceilluminance 各照明段范围内,全路面所有计算点照度的算术平均值。符号:E,

    路面平均照度averageroadsurfaceilluminance

    特种设备标准路面亮度总均匀度overalluniformityofroadsurfaceIuminance 各照明段路面最小亮度和平均亮度的比值。旨在要求路面上所有区域都有足够的亮度和对比度 是供较理想的能见度。符号:U

    路面维持平均照度maintainedaverageilluminanceofroadsurface 在考虑光源计划更换时光通量衰减、灯具因污染造成效率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亦即考虑 之后,设计计算时所采用的路面平均照度维持值。

    路面维持平均亮度maintainedaverageluminanceofroadsurface 在考虑光源计划更换时光通量衰减、灯具因污染造成效率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亦即考虑养护系数 之后,设计计算时所采用的路面平均亮度维持值

    阅值增量thresholdincrement 失能眩光的度量。表示为存在眩光源时,为了达到同样看清物体的目的,在物体及其背景之间的 亮度对比所需要增加的百分比。

    养护系数maintenancefactor

    照明系统使用一定时期之后, 路面的平均照度或平均亮度与该系统在相同条件下新安装时在 面上所得到的平均照度或平均亮度之比。符号:M。

    DB44/T 13382014

    照明功率密度lightingpowerdensity 单位路面面积上的照明安装功率。符号:LPD。 3.31 闪烁频率flickeringfrequnency 驾驶汽车通过不同空间区域时,由于亮度交替变化造成视觉闪烁感,每秒钟内的闪烁次数为闪烁 频率。单位:Hz。符号:f。 灯具布置闪烁频率可按下式计算: f=v/s

    相关色温correlatedcolortemperature 当光源的色品点不在黑体轨迹上,且光源的色品与某一温度下黑体的色品最接近时,该黑体的绝 对温度为此光源的相关色温。单位为K。符号:Tp。

    平均颜色漂移averagedriftofchrominance 灯具在规定条件下燃点,在寿命期间内特定时间的平均颜色特性参数与其初始值的差值 灯具的平均颜色或规定距离下灯下点颜色的CIE1976均匀色度空间(u’,v’)的差值(△u" 来表征。

    色容差colourtoleranceadjustment 表征一批LED光源中各光源与光源额定色品或平均色品的偏离程度,用颜色匹配标准偏差SDCM表示 单位为SDCM

    灯具色温差luminairecolortemperaturedifference 表征LED灯具彼此之间的色温差异

    控制装置electroniccontrolgearforLEDmodules 置于电源与一个或多个LED模组之间,为LED模组提供额定电压或电流的装置。并包含与LED模组之 间的连接装置。

    DB44/T13382014

    4.1.1为规范汽车隧道的LED照明工程设计与应用,统一相关技术标准,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节能环保、整体美观和维护管理方便,制定本标准。 4.1.2照明设计应考虑道路等级、隧道断面与平纵线形、车道数、设计交通量、设计速度、洞门型式、 洞口周围环境、洞内装饰等因素,并适应正常、应急、异常等不同交通工况。 4.1.3照明设计应体现并落实国家相关技术经济政策和环保节能减排要求。 4.1.4照明供配电及接地系统设计应安全、经济、可靠。隧道照明系统应实施有效监测及控制。 4.1.5照明设施应统一规划、一次设计,可分期实施。 4.1.6隧道建设总体设计、照明设计与通风设计等,应相互协同,统筹考虑。 4.1.7 照明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或部委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强制性规定

    5.1.1车行隧道可按表1分为四类。

    5.1.2不同长度的车行隧道,其照明设置宜符合以下规定:

    长度大于200m的隧道应设置照明; 2) 对于长度25m~200m的隧道,其LTP值大于80%时可不设置白天照明; 长度小于25m的隧道可不设置白天照明; 4 洞外道路设有照明的隧道,应设置夜间照明; 5) 按本标准规定未设人工照明的隧道,应设置发光诱导设施。 5.1.3 隧道照明评价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公路隧道照明应以路面平均亮度、路面亮度总均勾度、路面中线亮度纵向均匀度、频闪、眩光 和诱导性为评价指标。 2 路面平均亮度值应为路面维持平均亮度值: 3 照明节能评价指标宜取所安装灯具(含其模组等)的照明功率密度值。 5.1.4 隧道照明设计应进行下列调查和资料收集: 1 隧址区域地形、洞口朝向、洞口附近视野情况、植被条件、洞外路段的平纵线形和气象状况等 环境条件; 2) 道路等级、隧道长度、平纵线性、洞门结构形式、横断面布置、建筑限界、路面与墙面等土建 结构物的设计方案; 3) 设计交通量、设计速度、单向或双向交通、汽车专用或混合通行等交通状况; 4) 通风方式、通风系统布置方案及烟雾设计浓度等资料; 5) 配电所位置、容量,电源电压及其变动幅度等供电条件; 6) 运营管理方式。

    5.1.5隧道照明设计宜按以下顺序进行:

    1 收集隧道设计有关资料,初勘现场自然环境; 2)初步判定或现场测定洞外亮度,必要时制定洞外减光方案

    DB44/T 13382014

    3)分别确定近、远期入口段、过渡段、中间段、出口段的亮度与长度指标,并进行分期实施方案 的比选论证,确定合理分期实施方案; 4 选择光源与灯具,确定灯具安装方式、位置与角度; 5 根据路面材料与灯具光强分布表,计算各段灯具布置间距、路面均匀度等: 6 洞口土建完工后,对洞外亮度进行现场实测验核,必要时须修正照明设计。 1.6单向交通隧道的白天照明,可由入口段照明、过渡段照明、中间段照明、出口段照明、洞外引 照明以及洞口接近段减光设施构成;双向交通隧道的百天照明,可由人口段照明、过渡段照明、中 段照明、洞外引道照明以及洞口接近段减光设施构成。如图1所示

    b)双向交通隧道 注:P一洞口;S一接近段起点;A一适应点;d一适应距离:Ls(S)一洞外亮度; Lao(A)—适应亮点;Lthl,Lte—入口段亮度;Ltrl.Ltr2.Ltr3—过渡段亮度;Lin—中间段亮度 Dthl、Dah2—入口段长度;Dtrl,Darz.Dtr3一过渡段1、2、3、分段长度。

    图1隧道照明系统分段简图

    DB44/T13382014

    5.1.7隧道照明设计所采用的设计速度宜与隧道所在路段的路线设计速度一致。但当路线设计速度不 小于100km/h时,照明采用设计速度可按表2取值

    表2照明设计速度取值表

    5.1.8本标准所采用设计交通量,原则上为与近景设计年限和远景设计年限分别对应的混合车高峰 时交通量。 5.1.9隧道内路面左、右两侧墙面2m高范围内的平均亮度,不宜低于路面平均亮度的60%。 5.1.10平均亮度与平均照度间的换算关系,如无实测资料时,可按黑色沥青路面151x/(cd·m) 水泥混凝土路面101x/(cd·m)取值。 5.1.11养护系数M可参照附录A值选取。相关资料不详时,可取0.7。 5.1.12入口段、中间段白天照明以及夜间照明全段的眩光阀值增量TI,必须小于15%。 5.1.13隧道通风烟雾设计浓度应结合隧道照明灯具参数确定。当LED灯具相关色温高于3300K时, 通风烟雾设计浓度应提高一级。 H 设计参数选前依据等以便全设计审查

    直入口段照明宜分两段设置,与之对应的亮度可,

    式中: Lth1 入口段1亮度,cd/m; Lth2 入口段2亮度,cd/m; k 入口段亮度折减系数,可按表3取值; L20(S) 洞外亮度,cd/m。

    Lth1 = k × L20(S) Lth2 = 0.5 × k × L20(S)

    表3入口段亮度折减系数

    6.1.2如无实测资料时,洞外亮度L20(S)可按表4取值

    6.1.2如无实测资料时,洞外亮度L20(S)可按表4取值,

    DB44/T 13382014

    表4洞外亮度L2n(S)

    注1:天空面积百分比指20°视场中天空面积百分比; 注2:南洞口指北行车辆驶入的洞口,北洞口指南行车辆驶入的洞口: 注3:东洞口(或西洞口)取南洞口与北洞口之中间值 注4:暗环境指洞外景物(包括洞门建筑)反射率低的环境; 注5:亮环境指洞外景物(包括洞门建筑)反射率高的环境。

    注1:天空面积百分比指20°视场中天空面积百分比; 注2:南洞口指北行车辆驶入的洞口,北洞口指南行车辆驶入的洞口; 注3:东洞口(或西洞口)取南洞口与北洞口之中间值; 注4:暗环境指洞外景物(包括洞门建筑)反射率低的环境; 注5:亮环境指洞外景物(包括洞门建筑)反射率高的环境。

    6.1.3在洞口土建完成时,应进行洞外亮度实测。实测值与设计值的误差如超过土25%,则应适当调 整照明系统设计。 6.1.4照明停车视距可按表5取值

    6.1.4照明停车视距可按表5取值。

    表5照明停车视距D,

    6.1.5入口段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Dth1 入口段1长度(m) Dth2 入口段2长度(m); Ds 照明停车视距(m),可按表5取值; h 洞口内净空高度(m)

    DB44/T13382014

    亮度折减率可按表6取值,

    表6后续隧道入口段亮度折减率

    6.1.7短隧道入口段亮度宜按表7取值。

    表7短隧道入口段亮度表

    6.2.1过渡段由TR1、TR2、TR3三个照明段组成,与之对应的亮度可按表8取值

    6.2.2过渡段各照明段长度可按表9取值。

    表9过渡段长度Dtm 单位:m

    6.2.3当过渡各段的亮度计算值不大于后续段亮度值的2倍时,可不设置该过渡段。 6.2.4对于200m<长度L≤300m的隧道,可不设置过渡段照明。 6.2.5对于300m<长度L≤500m的隧道,应根据隧道的平面线形、交通量大小综合判定是否设置过渡 段照明。

    6.3.1中间段亮度可按表10取值。

    DB44/T 13382014

    表10中间段亮度L..

    表10中间段亮度Lin 单位:cd/m

    6.3.2单向交通且通过隧道的行车时间超过135s时,隧道中间段可分为两个区段。与之对应的长度 及亮度可按表11取值

    6.3.2单向交通且通过隧道的行车时间超过135s时,隧道中间段可分为两个区段。与之对应的长度

    设分区段设置的长度及亮

    6.3.3中间段亮度应不低于夜间照明亮度。 6.3.4人车混合通行的隧道,中间段亮度不得低于2.5cd/m。 6.3.5特长隧道宜设置情景照明

    1在单向交通隧道中,应设置出口段加强照明。出口段长度宜取60m。其中前30m的亮度宜取 所列中间段亮度的3倍,靠近隧道出口30m的亮度宜取表10所列中间段亮度的5倍。 2长度小于300m的直线隧道可不设出口照明。

    6.5.1单独启用隧道安全照明时,洞内路面亮度应不小于表10所列中间段亮度的10%,且不低于 0.2cd/m2。 6.5.2当采用逆光照明时,中间段照明亮度可按表10所列亮度标准的80%进行取值,且不得低于 1.0cd/m。

    6.5.3夜间照明亮度标准应满足下列要求:

    DB44/T13382014

    7.2.6有条件时,隧道中间段可采取逆光照明。 7.2.7在隧道运营阶段,应充分利用控制系统进行照明运行维护,到达节能减排目的。 7.2.8照明供配电应采用节能型变压器。

    7.3.1接近段可采取以下洞外减光措施: 1) 从接近段起点起,在路基两侧种植常青树; 2) 采用削竹式洞门型式; 3) 进行大幅坡面绿化; 4) 洞口采用端墙型式时,墙面宜采用冷色调,其装饰材料反射率应小于0.17; 5) 洞外至少一个照明停车视距长度的路面,宜采用黑色路面。 7.3.2 在接近段起点处的20°视场中,天空含率小于50%时,不宜设置遮光棚。 7.3.3对于隧道洞口设置的棚洞,自然光提供的洞内亮度水平应符合本标准第6.1.1条的规定,并应 降低棚洞结构产生的闪烁效应。 7.3.4隧道内两侧墙面2m高范围内宜铺设反射率高材料。 7.3.5隧道内宜铺设浅色路面材料。

    7.3.1接近段可采取以下洞外减光措施:

    3.1.1人口段灯具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入口段照明可由基本照明和加强照明两部分组成。其中基本照明的灯具布置,应按中间段照明 考虑。加强照明可选用功率较大的灯具。 2) 加强照明灯具,可从洞口以内10m处开始布设, 8.1.2 中间段灯具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灯具布置宜满足闪烁频率低于2.5Hz或高于15Hz。 2) 灯具布置可采用中线布置、中线侧偏单光带布置、两侧交错布置和两侧对称布置等四种基本型 式。 3 路面亮度总均匀度应不低于表16所示值

    表16路面路面亮度总均匀度U

    DB44/T13382014

    8.2.6同一工程项目中相邻灯具的色温差,在抽样实测时, 1)相对色温差不大于15%; 2)绝对色温差不大于550K。 8.2.7在灯具标称色温下,灯具色品容差不宜大于7SDCM。 8.2.8灯具平均颜色漂移不应大于表20的规定。

    表20灯具平均颜色漂移

    8.2.9LED灯具连续亮灯3000h的光衰不应大于4%,且灯具寿命不应低于30000h。 8.2.10在标称条件下工作时,功率不大于60W的LED灯具实际消耗的功率,与其标称额定功率的偏 差应在土10%以内。其他规格的相应偏差应在土5%以内。 8.2.11LED灯具标称功率因数应不低于0.9。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工作时,宣称值与实测值之差 不大于0.05。 8.2.12LED灯具应可接受模拟或数字调光控制信号,用以调整光通量或工作时间等。 8.2.13LED灯具控制装置应能现场替换,光源模组宜能现场替换。模组替换后防护等级不应降低。 8.2.14LED灯具应具有适合公路隧道特点的防眩装置。灯具配件安装应易于操作,并能调整安装角度 8.2.15LED灯具应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所有构件在其寿命周期内,处于隧道内潮湿环境下不应生锈

    9.1.1隧道高压供电电压宜采用10kV/20kV。低压宜采用交流380/220V配电系统;短隧道可采用直流 配电系统。 9.1.2长度小于1300m的隧道,可在隧道外洞口处设置一处10/0.4kV变电所;长度为1300m~3000m 的隧道,宜在隧道外两个洞口处各设置一处10/0.4kV变电所;长度大于3000m的隧道,尚需在隧道中 间部位增设10/0.4kV变电所。 9.1.310/0.4kV变电所内设置平时可并列运行的两台变压器时,当任一台变压器停运,另一台应能独 自承担该变电所供电范围内全部一级负荷。 9.1.4隧道均应设置疏散照明。长度大于500m的车行隧道,尚应设置安全照明。变电所、风机房、 人行横通道设置100%应急照明。 9.1.5照明控制系统用电、应急照明、长隧道及特长隧道基本照明,均为一级负荷:中隧道基本照明 为二级负荷:其他隧道照明均为三级负荷。 9.1.6照明主用电源因故停电时,疏散照明中断时间不应超过5s,安全照明中断时间不应超过0.3s。 应急照明所有灯具的应急连续工作时间不短于:隧道长度数(m)/120(单位:min),但可不长于90min 9.1.7隧道照明控制系统用电、安全照明的备用电源宜采用UPS;长度不大于500m的隧道,疏散照明 备用电源可采用灯具自带蓄电池: 其他隧道疏散照明备用电源宜采用EPS或UPS

    DB44/T 13382014

    9.2配电保护与防雷接

    9.3.1制定照明控制方案,应结合隧道外亮度、隧道内能见度、通行时间、交通量、平均车速、天气 条件等控制参数和节能要求。 9.3.2照明控制系统应实现正常、异常和应急等三种不同工况的照明控制。 9.3.3照明控制宜采用自动控制为主工作方式。自动控制主要包括自适应调光控制、时序自动控制和 分级场景控制三种模式。 9.3.4自适应调光控制是指,基于洞内外亮度检测器的数据,通过LED动态调光控制装置对洞内加强 段照明及过渡段照明的LED灯具输出功率和相应亮度,进行自适应动态调光, 9.3.5时序自动控制是指,基于春夏秋冬四季以及每天24小时每个小时段洞外环境光亮度的分布规 律和变化情况,按预设时序,自动调节隧道内各照明段所开启灯具功率和亮度指标。 9.3.6分级场景控制是指,隧道监控管理人员根据季节、天气及车流情况,人工所选取白天照明和夜 间照明的预设分级、分组场景控制模式。白天照明分级模式宜符合本标准第7.2.5条规定。夜间照明 可分为晚上、深夜两种模式,亮度标准分别满足: 1)基本照明亮度; 2)0.5倍基本照明亮度但不低于第6.5.3条规定。 9.3.7控制方式分为通断控制和调光控制。实施调光控制时,同一照明回路中的若干只LED光源可共 用一套电源模组。调光控制应考虑适当时间延迟,车行隧道延时宜取5min。 检蓝蓝照

    DB44/T13382014

    9.3.9隧道横通道照明须与隧道主洞照明分开控制。车行横通道照明应设远程控制和现场手动控制, 且其照明应与横通道门联动,实现门开灯亮、门关灯灭;人行横通道在两个入口处,各设置一只红外 感应开关,均可启闭该横通道照明, T+

    9.4设备选型、安装及线路敷设

    9.4.110/0.4kV变电所设于隧道外时,可采用变配电房、箱式变电站等建设型式;设于隧道内时,可 采用横通道变电所、箱式变电站、埋地变电站、壁嵌变电站等建设型式。 9.4.2设有自备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时,发电机房宜在隧道外设置。 9.4.3高压柜宜采用紧凑式环网柜或中置柜,低压柜宜选用成套低压配电屏。隧道内房间外低压配电 屏、照明配电箱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5。照明变压器结线组别应为D,yn11。 9.4.4单向车行隧道中,照明配电箱宜布置在隧道车行方向的左侧。 9.4.5不同10kV电源进线引至隧道内同一10/0.4kV变电所时,宜经由不同路径敷设。 9.4.6隧道外电力电缆宜穿金属管砼包封埋地引入隧道内。隧道内变电所引至照明配电箱的干线电缆 宜敷于电力电缆沟内或电缆桥架中。照明配电箱的配出回路电缆可敷于电缆桥架中,由桥架至灯具宜 为穿刺T接,并穿金属软管;配出回路采用绝缘导线的,可敷于线槽内或穿金属保护管敷设。 9.4.7隧道内线缆应采取阻止延燃措施。线缆引至屏、箱的开孔部位,线缆贯穿隔墙、洞壁的孔洞处 以及线缆管孔等处,均应实施阻火封堵。 9.4.8隧道内配电、照明、控制线缆宜为低烟无卤型。应急照明及控制系统线路宜采用耐火型,其他 照明线路宜米用阻燃型。 9.4.9疏散照明灯具距地安装高度宜在1.0m以下。疏散照明指示标志安装间距不应大于20m。 9.4.10人行横通道入口处红外感应开关距地安装高度宜为1.0m

    DB44/T 1338201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养护系数M值的计算方法

    A.1.1灯具养护系数M是指灯具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其产生的光输出与刚开始工作时光输出的比值, 又称为灯具光衰减系数LLF(lightlossfactor)。

    A.1.2灯具养护系数与下列因素均有关:光源的光衰减LLD(1amp1umendepreciation);灯具上由 于灰尘进入和堆积而造成的灯具污垢减光LDD(luminairedirtdepreciation);设备因素EF(equipment actor)及隧道表面(隧道壁和顶棚)的反射递减。 简化处理,可用LLD乘以LDD得出LLF,即LLF=LLDXLDD。式中,LLD可由表A.1查出,LDD可由灯具 防护等级IP值、环境污染情况以及灯具清洁频率等因素得出经验值,见表A.2。

    水利水电标准规范范本表A.1灯具光衰减系数LLD

    灯具污垢减光系数LDI

    无相关数据时,养护系类

    DB44/T13382014

    食用油标准B.1.2LTP可按下式近似计算

    LTP = 100 × SEFGH = 100 × EF×FG SABCD AB×BC AB BC

    ....
  • 汽车标准 照明设计标准
  • 相关专题: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