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1343-2020 双源电动城市客车技术规范.pdf

  • JT/T 1343-2020  双源电动城市客车技术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3.7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0-11-23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客车在脱网模式下,按GB/T18386规定的40km/h等速工况.续驶里程应不低于50km

    4.2. 3 车内噪声

    电子产品标准客车车内噪声应符合GB/T25982的规定

    4.2.4电磁兼容性能

    客车电磁兼容性能应符合GB/T18387的规定

    B.1.1客车B级电压电路绝缘电阻应符合GB/T18384.3的规定。 3.1.2客车所有传动机构及电气设备已经连接(不接通电源)的情况下,电路的总绝缘应符合表 规定。

    表2电路的总绝缘要求

    .3.1.3具有附加绝缘与加强绝缘的B级电压电气设备,其裸露的导电金属部位距金属车架之间,爬 #距离不应小于20mm,电气间隙不应小于8mm。 .3.1.4客车B级电压电路应配备绝缘监测装置,绝缘监测装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a)该装置能持续检测车辆的绝缘电阻值。 b)当绝缘电阻值小于以下值时,通过声或光信号提醒驾驶员: 1)在最大工作电压下,隔离DC/DC电源变换器输出端直流电路绝缘电阻值大于100Q/V 交流电路绝缘电阻值大于500Q/V; 2)对于没有采用隔离DC/DC电源变换器的直流电路绝缘电阻值大于1700Q/V(线网额定 电压600V。 c 在故障未排除前,如果系统设计允许驾驶员强制通电,在强制操作时给驾驶员一个明显的信 号提示。 d) 当车辆行驶时绝缘电阻值降低到制造厂规定的危险状态,手动或自动进入驱动系统电源切断 模式时应能将电路断开。 3.1.5隔离DC/DC电源变换器输出端后的B级电压电路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包括外露可 导电的遮拦和外壳,应按照GB/T18384.3的要求连接到电平台以保持电位均衡

    4.3.2车身安全防护

    乘客应用的伸缩踏板或折叠踏板表面应与车体金属结构绝缘,当采用绝缘包覆层进行包覆时应保证耐 用性,在4.1.6规定的额定环境条件下,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0.6MQ。 4.3.2.2在4.1.6规定的额定环境条件下,当一辆干爽清洁的客车从集电器连接到输电线电源正极 和负极时,从车体到地面的漏电电流应不大于0.2mA。 4.3.2.3每扇车门应设有与车体导电良好的接地链,当车门处于开启状态时,接地链应可靠接触 地面。 4.3.2.4当客车线网B级电压电源接人端配有隔离DC/DC电源变换器时,4.3.2.1不适用

    客车以下部位按5.9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后,采用AC电压的耐电压测试不应发生绝缘的击穿和 表面闪络现象;采用DC电压的耐电压测试,漏电电流不大于2mA。 a)电气设备的基本绝缘(设备的导电部位与其金属壳体或框架之间): b)电气设备的附加绝缘(设备金属壳体或框架与车身金属之间): c)电气设备的双重绝缘和附加绝缘(设备导电部位与车身金属之间)

    4.3.4.1客车从驱动系统电源切断状态到“可行驶模式”电源接通程序,应至少经过驾驶员两次有意 识的不同连续动作,且驱动系统自动或手动关闭后,应只能通过上述程序重新进人“可行驶模式”。从 “可行驶模式”到驱动系统电源切断状态应仅需要一个动作。 4.3.4.2客车的客舱内不应有任何可以由乘客及车组人员直接触碰的B级电压设备,

    4.4. 1 基本要求

    4.4.1.1B级电压电路部件应满足绝缘、耐压、电磁兼容应满足设计要求。 4.4.1.2B级电压电路部件应具有过流、短路、过压、欠压和高温、低温等保护功能。 4.4.1.3B级电压电路应有相应的避雷设施。 4.4.1.4B级电压电路部件应粘贴有醒目的永久保持的警告标志,警告标志应符合GB/T18384.3中 标记的规定。 4.4.1.5B级电压电路部件应在表 规定的接触线网电压范围内可靠运行

    表3接触线网电压范围

    4.4.1.6当接触线网设置有分线器时,应具备分线功能。 4.4.1.7当隔离DC/DC电源变换器具备多条负载输出电路时,应单独在每条负载输出电路中设置过 载保护装置。 4.4.1.8B级电压电器部件应具有一定的外壳防护能力,当最低点距离地面距离小于500mm时,外壳 防护等级应不低于GB/T4208中规定的IP67。 4.4.1.9B级电压系统控制器(包含电机控制器、油泵控制器、气泵控制器)按5.5规定的试验方法进

    4.4.1.6当接触线网设置有分线器时,应具备分线功能。 4.4.1.7当隔离DC/DC电源变换器具备多条负载输出电路时,应单独在每条负载输出电路中设置过 载保护装置。 4.4.1.8B级电压电器部件应具有一定的外壳防护能力,当最低点距离地面距离小于500mm时,外壳 防护等级应不低于GB/T4208中规定的IP67。 4.4.1.9B级电压系统控制器(包含电机控制器、油泵控制器、气泵控制器)按5.5规定的试验方法进

    动试验后,零部件应无损坏、紧固件应无松脱现象

    4.4.2 集电器系统

    4. 4. 2. 1一般要求

    4.4.2.1.1集电器系统应能在接触线网电压额定值及其正常波动范围内正常工作,不受其他电器件 的影响。 4.4.2.1.2集电器系统应具备水平和垂直方向转动的能力,并配置有调节限位装置。 4.4.2.1.3集电器系统应具备定点捕捉或自动捕捉功能。 4.4.2.1.4集电器系统应设置集电杆挂钩,用于集电杆降落后的锁止。 4.4.2.1.5集电器系统外露部件应有防雨、防腐蚀、抗老化、防变形处理,安全可靠。 4.4.2.1.6集电器系统附带的部件应工作稳定可靠,气动管路应固定牢固、无折死、漏气、气路不畅现 象。各部位油管应完好,油路通畅,润滑正常。 4.4.2.1.7集电杆用金属材料制作时,表面应用绝缘材料进行包裹,绝缘材料应能承受机械冲击,并 在5.9中规定的试验电压下不击穿。 4.4.2.1.8集电杆在集电器系统额定工作电压范围内应升降应迅速可靠,安全可控。 4.4.2.1.9集电杆在遇到紧急突发情况时,应有紧急降杆功能。 4.4.2.1.10集电头的绝缘介电强度应在不低于2.5U+2000(U为额定线电压)的交流工频电压下 1min不被击穿或无闪络。 4.4.2.1.11集电器碳滑块表面应清洁平整,不应有氧化、裂纹和影响使用性能的掉边、掉角、变形等 外观缺陷

    4.4.2.2 使用安全

    4.4.2.2.1集电器在无轨电车上安装应使用耐水性绝缘结构,集电头及集电杆上导电体与旋转开降 机构应有基本绝缘;旋转升降机构与集电器安装架应有附加绝缘;集电器安装架与车体应有加强绝缘; 集电头与车体之间的总绝缘阻值应满足以下要求: a)当周围空气相对湿度小于90%时,总绝缘不小于10MQ2; b)当周围空气相对湿度大于等于90%时,总绝缘不小于1M2。 4.4.2.2.2集电器系统与车顶之间应有减振隔音装置,以减轻来自集电器的撞击声响。 4.4.2.2.3集电器系统应能确保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并保证正常运行;当集电杆与接触线网两根触 线非正常接触时,应能防止短路。接触线网在标准高度范围内时,集电头对接触线网的压力应能在 80N~130N范围内调节。 4.4.2.2.4当集电头距离地面高度在4.2m~6.0m范围内时,集电器系统应能正常工作。 4.4.2.2.5当集电器意外从接触式输电线上脱离(以下简称“脱线”),集电杆自由升起时,集电头顶 端距离地面垂直高度不应超过7.0m,并且应在升起的最大高度处设置可调节限位装置。 4.4.2.2.6当集电器旋转升降机构发生故障,集电杆自由降落时,集电杆最低点距地面不应低于 2.5m,并应有限位装置。 4.4.2.2.7当无轨电车使用集电器接受电力时,在车速大于5km/h的情况下,集电器系统的结构应能 保证客车纵向中心线偏离接触线网中心线左右各4.5m时能正常运行。 4.4.2.2.8客车在网行驶中集电头在接触线网上滑行不应产生火花,经过分、并线器及交叉器时,不 立产生严重火花,并应配有功能开关 4.4.2.2.9客车在网行驶中集电头应具备防刮线网功能。当集电头从集电杆上的正常位置上脱离 时,集电头应能够保持与集电杆的相连而不脱落。 +.4.2.2.10客车应设有脱线报警装置或功能,当集电头脱离接触式输电线网时,应发出报警声和光 信号,其报警声信号应与客车其他的报警声信号有明显的区别

    4.4.2.2.11设有绳箱的客车,在行驶中随集电杆的升降,绳箱系统应能有效地控制拉绳的收回和放 出。当集电头脱离触线时,绳箱的控制机构应能限制集电杆在原高度继续上升或迅速将集电杆收回下 拉;集电杆与拉绳之间应有绝缘措施,拉绳应耐潮湿。 4.4.2.2.12对无绳箱的客车,集电杆应具备其他机构控制,当集电头脱离接触线网时,能迅速将集电 杆降下,以防损坏线网和周围设施

    4. 4. 3驱动电机系统

    4.4.3.1驱动电机与电机控制器应符合GB/T18488的规定。

    4.4.3.1驱动电机与电机控制器应符合GB/T18488的规定。 4.4.3.2驱动电机系统电磁兼容性能应符合GB/T36282的规定

    4.4.4隔离 DC/DC电源变换器

    4.6.2电动空压机及电动转向泵的安装结构应具有减振效能, 1.6.3B级电压系统控制器(包含电机控制器、油泵控制器、气泵控制器)按5.13规定的试验方 行耐振动试验后,零部件应无损坏、紧固件应无松脱现象、且应能正常工作

    5.1由驾驶员操作控制的B级电压电器设备应安装附加防护罩,只有当使用工具或维修钥匙打 才可触及B级电压电器设备外壳或带电部件表面。操控控制手柄应具有基本绝缘和附加绝 构。

    4.5.2驾驶区应设置远程控制装置,至少应设置紧急降杆装置。

    a) 动力蓄电池总电压; 6) 线网总电压; c) 线网总电流; d) 整车B级电压电路回路通、断; e) A级电压电路总电压; f) 在线网和非在线网指示及伴有非在线网一定频率报警声音; g) 动力蓄电池SOC状态; h) 动力蓄电池单体电压最高值、最低值及单体温度最高值、最低值 绝缘故障图标,且显示B级电压电路对车架绝缘电阻值

    验条件按GB/T12534的规定。雨天或雾天时不

    试验线网满足供电线网建设标准要求,捕提器、分线器、交叉器、并线器、绝缘段、整流站及线网设施 完善且供电正常,定期检修合格。 线网段电压供电稳定,波动范围±20%.接触线网接触面平滑

    试验车辆应按照每项试验的要求加载。 乘客按每人 65kg计算。 动力性能试验为满载状态,其他试验为整备质量状态

    5.1.4.1检查试验车辆装备完整性及装配调整情况,符合制造厂技术要求的规定。 5.1.4.2试验前车辆应在试验道路循环运行,以使驾驶员熟悉车辆操作和运行状态以及道路状况。 5.1.4.3除试验必需的设备和车辆的日常操纵件外,应关闭车上的照明装置及辅助装置。 5.1.4.4每次试验开始前,动力蓄电池应处于车载充电能力所能达到的最高荷电状态。

    5.1.4.5绝缘电阻值及耐电压测试 A级电压电路电源、断开动力 电池储能系统B级电压电路正负极 各电源,车辆处于系统关闭状态

    绝缘测试、耐电压测试试验过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相关检测标准,在校检合格有效期内 辅助测试用工装装置配备齐全且满足使用需求

    5.2.1将试验车辆加载到试验质量状态,载荷应合理分布。

    5.2.1将试验车辆加载到试验质量状态,载荷应合理分布。 5.2.2试验在额定线网电压下进行,线网电压波动范围不超过规定值。 5.2.3按GB/T18385规定的试验程序分别进行加速性能、最高车速试验 5.2.4按GB/T12544规定的试验程序进行脱网最大爬坡度试验

    重程试验按GB/T18386中40km/h等速法的规定

    电磁兼容性能试验按CB/T18387的规定进行

    5.5.2按GB/T18384.1规定的方法检测储能系统绝缘电阻值。 5.5.3按GB/T18384.3规定的方法,对整车所有B级电压电路及三相电路分别与其自身金属外壳、 车架绝缘电阻值进行检测,并记录存档。 5.5.4整车B级电压电路部件安全设计结构有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结缘或双重绝缘特性时,应 逐级进行绝缘电阻值检测。 5.5.5使用1000V兆欧表测量车门扶手、车门周边扶手、车门口一级踏步表面以及伸缩踏板或折叠踏 板表面与车体金属间的绝缘电阻.记录存档

    5.6.1试验过程中,车辆B级电压电路处于接通状态,且绝缘监测功能已启动,可调节电阻器的最大 阻值不小于10MQ。 5.6.2按正常操作流程使试验客车进人“可行驶模式”,将可调节电阻器接人电路,可调节电阻器的阻 值设为最大值。

    JT/T13432020

    使用绝缘测试工具对B级电压电路部件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可接触导电点间最短空间距离进行测量

    爬电距离按GB/T18384.1中的规定进行检测

    5.9.1进行耐电压试验时,每个回路均应分别单独试验 5.9.2耐压试验前应采取预防措施,可能受到损坏的电子设备不应接人或予以短路(避雷器应短路) 并断开非绝缘等级的B级电压电路

    表5试验部位和试验电压

    应小于0.5A。试验电压以有效值表示,施加试验电压的时间为1min。应从小于0.5倍试验电压开始, 以5s时间逐步升至规定值,然后持续1min。施压结束后,应避免突然中断电压。 5.9.5隔离DC/DC电源变换器输出端的B级电压电器设备及三相电气设备应按5.9的要求进行耐 电压测试;附加绝缘应由隔离DC/DC电源变换器承担,其耐电压测试按GB13094一2017附录D的规 定进行。 5.9.6线电压电路电气设备的总绝缘耐电压测试按GB13094一2017附录D的规定进行,其中基本绝 缘、附加绝缘的耐电压测试按5.9的规定进行。 5.9.7试验期间应采取防护措施以避免由于电容或电感效应可能在基处出现显常电压

    压电路部件防护等级检测按GB/T4208的规定运

    5.11客车与架空线网的最大偏移量

    5.11.1客车处于空载状态,集电头装配新滑块,滑块对触线的压力在规定范围内,在触线悬吊点处距 地面高度不小于5m的直线路段进行试验。 5.11.2分别使客车纵向中心线偏离接触线网中心线左、右各4.5m,客车以5km/h的速度与线网平行 行驶100m以上,观察集电头状态和客车运行状况

    5.12集电头自由升起的最大高度

    5.13控制器耐振动试验

    试验时将控制器固定在振动试验台上并处于正常安装位置隧道标准规范范本,在非工作状态下按QC/T413中其 装部位耐振动试验严酷等级进行扫频振动试验

    6.1.1客车应有车辆铭牌,铭牌上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6.1.1客车应有车辆铭牌,铭牌上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客车应有车辆铭牌,铭牌上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制造国及制造厂名称; b) 整车品牌、型号; c) 牵引电机额定功率; d) 最大设计总质量; e) 乘坐人数; f 车辆识别代号(VIN); g) 制造年月。 动力蓄电池应在易见部位标明化学类型

    6.2.1采用目行行驶时,应遵守说明书中新车行驶的客项规定。 6.2.2采用铁路、公路或水路运输时,应用专门吊具或升降台装运,防止车身和零部件变形损坏;装运 时,客车之间及客车与防护栏之间应保留足够的间隔,用楔形块塞好车轮,并用绳索将客车固定,防止客 车滑移;客车装车或装船后,实施驻车制动,断开高A级电压电路,关窗锁门,按需加以覆盖 6.2.3运输客车时,客车的停放位置应远离火源,热源,B级电压线束,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并应设 置高压警示标志,

    6.3.1 经检验合格的客车应妥善储存在通风并具有消防设备的场地内,人库后应做好下列工作: a) 将蓄电池与电路的导线脱开; b) 检查并调整轮胎气压至规定值; C 关闭车门及车窗玻璃,锁上各车门; d) 各总成的润滑用油加到规定的油量; e 人库存储超过两个月时,应将集电杆释放弹簧拉力,固定好集电杆,充电时恢复弹簧拉力: f 每月检查一次蓄电池及动力蓄电池电量并记录焊接钢管标准,三个月一次线网充满电。 6.3.2 在通风、防腐、防锈及有消防措施的仓储条件下,制造厂应保证客车及其随车工具、备件、附件 的防锈有效期自出厂之日起不少于12个月

    ....
  • 相关专题: 客车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