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9119-2020 综合能源 泛能网协同控制总体功能与过程要求.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7.2.3应考虑能源的输送滞后 级用户总负荷的预测, 两类结果
7.3.1输配系统性能计算
建模,输配系统包括但不限于: a)泛能网输配系统; b) 泛能网区块输配系统; c) 站级输配系统。 7.3.1.2 应根据泛能网输配系统结构、输配系统设计数据以及输配能源实时数据,对输配系统进行 建模。 7.3.1.3应计算相关主要能源种类的输配损失量,包括但不限于气、电、热和冷。热力损失、电力损失的 计算宜建立如下模型: a)宜基于气候环境、热源品位参数、输配负荷率、管径、管道保温状况、输配设备功耗等参数螺纹标准,建立 热力输配系统热损模型; 5 b) 宜基于电力系统拓扑结构、输配电设备及线缆等参数建立电力系统的损耗模型。 7.3.1.4应计算各种能源在不同输配负荷率下的输配成本。 7.3.1.5应具备对输配系统输配能力和传输滞后时间的计算功能
7.3.2产能系统性能计算
7.3.2.1宜根据泛能网能源设施情况,对泛能站内的各产能系统或装置进行性能计算,产能系统或装置 包括但不限于: a)能源转化系统或装置; b) 储能系统; ) 转换装置。 7.3.2.2应根据设备制造商提供的设备性能曲线或通过实测数据,对产能系统或装置进行建模,实现包 括但不限于以下性能计算功能: a) 生产能力计算,可根据GB/T12723和GB35574相关内容进行计算; b) 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量计算,可根据GB/T12723和GB35574相关内容进行计算; C) 单位产品的成本计算; d 单位产品的折标煤耗量计算,可根据GB/T2589相关内容进行计算; 单位产品的运执物排放品计管
7.3.2.1宜根据泛能网能源设施情况,对泛能站内的各产能系统或装置进行性能计算,产能系统或装置 包括但不限于: a)能源转化系统或装置; b)储能系统; )转换装置
7.3.2.2应根据设备制造商提供的设备性能曲线或通过实测数据,对产能系统或装置进行建模 括但不限于以下性能计算功能: a 生产能力计算,可根据GB/T12723和GB35574相关内容进行计算; b) 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量计算,可根据GB/T12723和GB35574相关内容进行计算; C) 单位产品的成本计算; d 单位产品的折标煤耗量计算,可根据GB/T2589相关内容进行计算; 单位产品的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7.3.2.3 应依据制造商提供的数据或实测数据计算产能系统开、停机运营成本
7.4.1应考虑系统或设备状况、检修计划等因素,基于对泛能站内各产能系统和装置的生产能力预测, 对各泛能站生产能力进行预测, 7.4.2宜根据相关机构发布的有关能源生产、转换、输配、存储以及能源市场供求变化的公告、消息以 及能源采购订单等,对从其他能源系统可获得的外部能源量进行预测。
GB/T391192020
考7.2.1的规定。 7.4.4根据泛能站生产能力预测值、泛能站级用户总负荷预测值以及站级用户侧需求响应变化范围, 十算泛能站与泛能网区块能源交互功率可行范围区间。 7.4.5根据泛能网区块各泛能站生产能力预测值、泛能站级用户总负荷预测值、泛能网区块级用户负 荷预测值,以及用户侧需求响应变化范围,计算泛能网区块与泛能网能源交互功率可行范围区间
7.5.1协同优化总体要求
7.5.1.1应采用多层级多时段优化结构方案,以实现具有跨时间、跨空间、多任务等特征泛能网协同优 化目标。 7.5.1.2泛能站、泛能网区块、泛能网宜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逐级申报中期负荷预测、长期负荷预测、中 期产能预测、长期产能预测和已经形成的交易从而形成交易计划和生产计划,在全网范围内进行统一优 化,优化结果进行逐级的安全校核后,形成如下结果: a)交易建议,应包括月和年的能源交易建议; b)整个能源网络能源调配计划。 7.5.1.3宜根据预测结果、交易结果以及整个网络的能源调配计划,实施自上而下的优化调整和整体安 全校核,然后下发优化结果给控制系统。 7.5.1.4应根据需要分别启动网级优化、区块级优化和站级优化
7.5.2协同优化环节
包括但不限于: a)确定优化变量。 b) 确立等式约束条件,包括但不限于: 1)供需平衡; 2) 能源转换, c) 确立不等式约束,包括但不限于: 1)安全; 2)环保; 3)能源合约; 4)设备能力上、下限。 d) 确定优化目标。 e) 选择优化方法。 f) 执行优化计算。 g) 输出优化结果。
7.5.3网级协同优化
7.5.3.1优化变量
应包括但不限于: a)各个泛能网区块与泛能网的交换功率; b)泛能网区块参与需求侧响应的总负荷; c)泛能网与其他能源系统的交换功率。
应包括但不限于: a)各个泛能网区块与泛能网的交换功率; b)泛能网区块参与需求侧响应的总负荷; c)泛能网与其他能源系统的交换功率。
GB/T 391192020
7.5.3.2优化原则
7.5.3.,2. 1供需调整
应根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影响因素确定可行的供用能方案: a 泛能网区块与泛能网能源交互功率可行范围区间; 其他能源系统供能量预测值; C 泛能网允许输出到其他能源系统的供能量范围; 泛能网能源传输网损; e)泛能网输配能力
7.5.3.2.2合约执行
应基于但不限于以下功能: a)在交易结算周期内,应根据用户实际累计用能量和未来时段预测用能量、能源合约执行达成 量、供能方实际累积供能量及供能量预测值,确定与用户有交易关联供能方的供能量; b)应能够对能源合约与实际执行达成量的偏差进行预测和计算
7.5.3.3优化模式
应基于网级优化目标、7.5.3.2给出的原则及各泛能网区块优化结果等,执行本级优化,优化启动条 牛包括但不限于: a)定期定时; b) 优化目标函数值变化超过阈值; C) 约束条件变化超过阅值; d)人工启动优化。
7.5.3.4优化结果
能源种类、品位给出7.5.3.1中所要优化变量的保
7.5.4区块级协同优化
7.5.4.1优化变量
应包括但不限于: a) 泛能站与泛能网区块交换功率; b) 各泛能站的产能功率; C) 各储能站的储能和释能功率; d)参与需求侧响应的用户负荷。
7.5.4.2优化原则
7.5.4.2.1供需调整
应根据网级协同优化结果,并考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影响因素确定可行的供用能方案: a)泛能网区块与泛能网交换功率值; b)泛能站与泛能网区块能源交互功率可行范围区间; C)泛能站级用户负荷预测值:
GB/T391192020
d)泛能网区块级用户负荷预测值; e) 泛能站产能预测值; f) 泛能网区块能源传输网损; g) 泛能网区块输配能力; h)泛能网区块所有用户可参与需求侧响应的总负荷
7.5.4.2.2合约执行
应基于但不限于以下功能: a)应参照7.5.3.2.2执行; D) 应兼顾合约执行与经济性等要求的合理性,对于同质的能源供应,不同主体泛能站间产能系统 或装置可采用分时供能等方式灵活组织供能
7.5.4.2.3储能调控
应包括但不限于: 应综合用户用能特点、供能状况等因素,预设或在线重构储能站的运行策略,实现与泛能站产 能及与泛能网区块能源交换量的合理匹配; b 储能系统的运行策略包括但不限于: 1)削峰填谷; 2) 峰谷能源价格利用; 3)安全保证; 4)能量解耦,
7.5.4.2.4其他优化原则
应包括但不限于: a)应优先考虑泛能站为站级用户供能; b)实时优化应考虑加人储能系统剩余容量、能源输出效率、最大输出功率约束、蓄/释能倍率约束 的功能
7.5.4.3优化模式
应基于区块级优化目标、7.5.4.2给出的原则、泛能网协同优化选代结果以及泛能站级协同优化结 果等,执行本级优化,执行优化启动条件应包括但不限于: a)全网优化时,启动优化; b) 视区块内的需要,自行启动优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启动条件: 1定期定时; 2) 优化目标函数值变化超过阈值; 3 约束条件变化超过阈值; 4)人工启动优化
7.5.4.4优化结果
GB/T 391192020
7.5.5站级协同优化
7.5.5.1优化变量
应包括但不限于: a)产能系统或装置产能功率; b) 产能系统或装置启停计划; ) 储能系统释能功率; d) 储能系统储能功率; e)储能系统启停计划。
应包括但不限于: a) 产能系统或装置产能功率; b) 产能系统或装置启停计划; ) 储能系统释能功率; d) 储能系统储能功率; e)储能系统启停计划。
7.5.5.2优化原则
Z7.5.5.2.1多能互补
应基于能源生产系统输人能源种类的分时价格、费率结构、供能量、既有的可利用能源和 设施,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产能系统或装置运行方式进行优化组合,实现多能生产、转化、转换过 能源的合理利用,多能互补,
7.5.5.2.2储能调控
对于泛能站内部设置储能系统的情形,应综合用户用能特点、供能状况等因素,预设或在线重构 统的运行策略,实现储能系统与产能系统、泛能站与泛能网区块能源交互量的合理匹配;储能系 策略应参照7.5.4.2.3b)的规定
7.5.5.2.3其他优化原则
应包括但不限于: a) 实时优化应考虑加人产能装置最小持续开停机时间、产能装置爬坡约束的功能; b) 实时优化应考虑加入储能系统剩余容量、能源输出效率、最大输出功率约束、蓄/释能倍率约束 的功能
7.5.5.3优化模式
应基于站级优化目标、7.5.5.2给出的原则及泛能网区块优化迭代结果、站级负荷预测,执行本级优 化,优化启动条件应包括但不限于: a)区块优化时,启动优化; b) 视站内的需要,自行启动优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启动条件: 1)定期定时; 2) 优化目标函数值变化超过阅值; 3) 约束条件变化超过阅值; 4)人工启动优化
饲养标准7.5.5.4优化结果
应按7.5.5.1给出所需优化变量的优化值
7.5.6其他优化功能要求
GB/T391192020
7.5.6.1优化结果评价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 安全评价; b) 经济评价; c)节能评价; d)环保评价。 7.5.6.2可对部分优化边界进行人工指定, 7.5.6.3可对优化的不同方案进行保存、多条件查询和排序
7.6.1可根据优化结果采用开环或闭 宜优先采用闭环控制方式执行优化 结果。
泛能网与其他能源系统交换功率控制; b 泛能网区块与泛能网能源交换功率控制; c) 泛能站与泛能网区块交换功率控制; d) 泛能站产能系统或装置投切控制、产能功率控制; e) 储能系统投切控制、模式切换、充放容量控制及充放功率控制; f 用户需求侧响应的能源功率控制和投切控制。 7.6.3 在执行优化结果的基础上节能标准规范范本,控制系统应同时具备自动调整供能种类和品位的功能。 7.6.4 当能源系统工况波动大时,控制系统应发出偏差报警,发出重新启动优化请求。 7.6.5 当能源系统处于非安全工况时,不执行优化结果,控制系统应以能源系统安全性为目标进行 控制,
....- 能源标准
- 相关专题: 综合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