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9334.2-2020 机械产品制造过程数字化仿真 第2部分:生产线规划和布局仿真要求.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交,具体要求如下: a)数据采集要求。具体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重点测量采集对象的长、宽、高和局部关键尺寸以及重量特征; ·拍摄采集对象的2个~5个正视图与一个轴测图作为实物纹理贴图; ·重点突出的局部、标识、商标等应单独取材。 b)模型特征要求。具体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三维模型的主要特征尺寸应与实物相符; ·装配体三维模型的层次结构、运动副关系应满足运动仿真的要求。 c) 模型简化要求。具体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在保证模型特征要求基础上,可适当删除或简化三维模型的不可见结构、工艺倒角、复杂 曲面等表达,以提高建模的效率; 三维模型的简化不应影响后续仿真项目开展。 d) 模型轻量化要求。具体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在满足模型外观要求基础上,轻量化模型的面片数越少越好; 三维模型的轻量化不应影响后续仿真项目开展。 e) 模型效果要求。三维模型表达精细度、外观谊染效果、多边形数据量、纹理数据量等应满足仿 真逼真度和仿真实时性要求。 纹理贴图要求。具体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纹理贴图的像素大小应合理,保证显示清晰,像素应为2的自然数次方;
6.2.1.3模型检查
构建完的三维模型应进行模型检查胶合板标准,检查的内容通常包括但不限于 a)模型层次结构与运动副合理性: b) 模型主要尺寸的准确性; c) 模型颜色、纹理与实物的一致性; 模型多边形数据量大小适宜; e)整体外观效果佳
6.2.1.4模型管理
三维模型的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a)三维模型检查合格后,厂房、设备、产品、物料、工装等三维模型应分类管理; b)三维模型应严格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编号,并保证三维模型与编号一一对应; 应制定三维数模清单,三维数模清单要包含模型分类、模型名称、模型编号、所属生产线、运动 参数、保存位置、多边形数据量、纹理数据量、文件大小、完成人、完成时间等信息; 三维建模数据应存储至仿真资源库进行集中管理,
6.2.2生产线布局建模
6.2.2.1仿真环境搭建
仿真环境搭建应符合以下要求: a)按生产线规划和布局仿真环境要求,确定环境搭建的顺序; b)依次设置仿真环境的坐标系、单位、参考物、光源、背景、比例等要素
e)设备间距; f)物流路径长度; g)物流成本。
铁路图纸6.4.2.1工位利用率n.,按式(1)计算
7:一一工位利用率,%; 每班次(天)实际工作时数,单位为小时(h); h 每班次(天)应工作时数,单位为小时(h)。 6.4.2.2 瓶颈工位,通常应把工位利用率最高的工位看作生产线中的瓶颈工位。 6.4.2.3 生产周期,通常分为单件产品生产周期和全部产品生产周期,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a 单件产品生产周期T,,按式(2)计算
m. =号× 100%
7 一一空间利用率,%; Sd一一设施占用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Sw一一生产线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6.4.2.5 设备间距,主要包括产品摆放的距离、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距离、设备与墙壁间的距离 6.4.2.6 物流路径长度,即所有工序间物流路径距离的综合, 6.4.2.7物流成本Cl,可以通过对所有产品的所有工序进行遍历求得,按式(5)计算:
CL= Z > W,d,1.jCi.j
应从以下方面对布局仿真作出送代与优化: a) 对设施布局仿真中出现的干涉、碰撞、间隙过小、空间利用率低等情况进行分析输电线路标准规范范本,并调整设备 局位置; b)对加工过程仿真出现的产能不足、生产节拍不合理、工序瓶颈等情况进行分析,并调整工艺 线和生产节拍; C) 对物流配送仿真出现的物流配送成本过高、物流路径不合理等情况进行分析,并调整物流配 方案、配送设备和存放区域
应从以下方面对布局仿真作出送代与优化: 对设施布局仿真中出现的干涉、碰撞、间隙过小、空间利用率低等情况进行分析,并调整设备布 局位置; b 对加工过程仿真出现的产能不足、生产节拍不合理、工序瓶领等情况进行分析,并调整工艺路 线和生产节拍; C) 对物流配送仿真出现的物流配送成本过高、物流路径不合理等情况进行分析,并调整物流配送 方案、配送设备和存放区域
....- 机械标准 生产标准
- 相关专题: 机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