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8022-2017 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 第2部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DL/ T 802.2 2017目次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分类、标记及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抽样与判定规则标识、运输、堆放和出广合格证附录A(资料性附录)分离盘法测定机械缠绕管的环向拉伸强度
DWT 80222017
3.3.2 导管接头规格
厂房标准规范范本3.3.2 导管接头规格
DL/T 802 2 2017
自的内径(动宜按妞双确定 接头的内径(d)=导管本体公称内径(d)+2×公称壁厚(e)十(10~15)mm b)接头的公称长度(L)宜按如下规则确定: 接头的公称长度(L)=(1.1~1.5)×导管本体公称内径(d) c)接头的公称壁厚(e)应满足表1 要求
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作为基体材料,其性能应符合 GB/T 8237 中通用 IG 型的规定
增强材科应采用无碱玻璃纤维无轮纱及其制品,严禁使用王珀生产的高碱和中碱玻璃纤 及其制品作为增强材料。 玻璃纤维无挖粗纱应符合GB/T18369的规定,玻璃纤维无挖粗纱布应符合GB/T18370的规定: 无碱玻璃纤维的碱金属氧化物含量不应大于 0.8%
导管中允许掺加少许石英砂、氢氧化铝、碳酸钙等无机填料,填料的纯度不应小于95%, 量不应,大于 0.2%
4.1.4接头的原材料及生产工艺
接实的原材料及生产工艺成与导管本体保持一致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导管表面应无龟裂、分层、针孔、毛边、毛刺、杂质、贫胶区、气泡等缺 音:内表面应光滑平整:外表面应色泽均匀,导管两端面应平齐,无毛边和毛刺:承口、插口两端内 则边缘均应有倒角以防止电缆拉入导管内或从导管内拉出时变到换伤。
a):导管公称内径和承口端内径的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b):导管公称壁厚的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C. 导管公称长度的偏差为公称值的20mm
表 2 公称内径和承口端内径的偏差
园林养护管理表 3公称壁厚及其偏差
4.4 显技术性能指标
4.4 显技术性能指标
表 4 技术性能指标
增强塑料电缆导管的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表 4 技术性能指标
DL/T802.2—2017表4(续)序号项目单位技术性能指标3巴氏硬度≥384环刚度(5%)MPa应符合表5的规定5弯曲负裁热变形温度(1.80MPa)≥1606落锤冲击按表6规定条件,管壁结构不应有明显分层、裂痕或断裂7接头密封性能0.1MPa水压下保持15min,接头不应渗水、漏水8浸水后压扁线载荷保留率%≥859碱金属氧化物含量$0.810氧指数%≥26表5环刚度(5%)等级SN25SN50SN100刚度等级kPa≥25?50≥100表6落锤冲击公称落锂质量冲击高度mm1:00±0.011.25±0.011.60±0.011.80±0.011200±102.00±0.012252.25±0.012502.5±0.01试验方法5.1试样的制备、数量和试验条件试样制备及试验应符合DL/T802.1和本部分所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管道标准规范范本,试样应选择生产完成5天及以上的导管。5.2外观目测导管的内、外表面和两端面。5.3几何尺寸导管的插口端内径和承口端内径应采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分别测量两者最大、最小内径,测量值应符合表2的要求。b)导管的壁厚应采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在导管两端分别测量其最大、最小厚度,测量值应符合表3的要求。c)导管的长度应用精度为1mm的钢卷尺进行测量。
DL / T 802.2 2017附录A(资料性附录)分离盘法测定机械缠绕管的环向拉伸强度A1从导管上切取环形试样,如图 A.1所示,试样的最小宽度不应小手 8mm, 最大宽度取决于管材厚度、制造方法和使用的设备,试样宽度不应超过分离盘宽度。最少要求兰组试样。环形试样宽度均勾,两竭截面平滑,试样表面应无缺陷、无划痕,试样加工精度应达到宽度误差土0.2mm以内,A.2 试验环境条件应符合 GB/T1446 的规定:A.3试验设备应符合 GB/T 1446的规定。环形试样拉伸试验的分离盘见图A.2,其直径应能与导管的内径吻合。A.4,试验加载速度应为(10土2)mm/min。图 A,1导管的环形试样加载方有加能方向图 A,2.。 环形试样拉伸试验的分离盘A.5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试样的宽度和厚度,在垂直对称位置测量四点,精确到0.02mm,取以上四点宽度和厚度的平均值。取其中一点在试样上做好标志,与该点相距,180°处另取一点,并加以标注A.6把试样装到试验装置上分离盘的外周缘,将以上选定的两点放在与将要拉伸加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水平方向),即分离盘的裂口处。A.7按规定的速度均匀连续拉伸分离盘,给试样施加载荷,直到试样破坏,记录破坏载荷。若试样没有完全破坏或断续破坏,则该试样作度,另取试样。
....- 电力标准 电缆标准
-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