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5139-2019 有线接入网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pdf

  • YD/T 5139-2019  有线接入网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38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3-27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agementFunction)

    接人网管理功能协调该AN内用户端口功能、业务端口功能、 核心功能和传送功能的操作和维护。协调业务节点(通过SNI)与 分配的用户端口所要求的即时管理和操作。 2.1.10xDSL 任何一种数字用户线技术。 2.1.1l网元NE((NetworkElement) 电信网络中可管理的功能实体。 2.1.12本地维护终端LCT(LocalCraftTerminal) 用于有线接入网设备安装初始化,可对有线接入网设备进行 日常维护管理的辅助管理设备。 2.1.13网元管理系统EMS(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 由电信设备厂商提供的管理维护网元(NE)的管理系统。 2.1.14网络管理系统 NMS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网络管理系统提供一个架设在网元(NE)和网元管理系统 (EMS)之上的,负责采集或控制EMS、NE等多种系统,形成一个 包含网元管理层功能并支持网络层面的集中管理系统。它可以提 供一些特定服务的管理应用和业务应用,如配置管理、拓扑管理、 告警管理、业务管理、安全管理等多个子系统。 2. 2符号 # 人

    4.1.1工程设计应以用户需求、用户分布情况和业务QoS级别为 基础,结合当地建设和通信发展规划以及业务网的发展情况选用 适当的接人方式,应考虑数据、语音、视频等多种业务统一接入。 4.1.2有线接入网的建设应考虑网络的灵活性,应能适应网络扩 容和升级的需要。

    4.1.3有线接入网的建设应结合本地业务网的建设统筹安排,应 在综合地理条件、网络资源、用户密度、城市发展、各种接入技术传 输距离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局所设置和业务节点的服务 范围,应具备向用户提供多种业务接入的能力。

    4.1.4有线接人网的建设应充分考虑电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管材标准

    4.2.1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接入方式的选择应符合GB50846《住 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4.2.2商务楼宇、写字楼、专业市场、校园、工业园区应采用 FTTD/FTTO/FTTB接人方式。 4.2.3数据、语音、视频等各种业务应统一接入,纯语音业务可采

    4.2.1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接入方式的选择应符合GB50846《住

    4.2.3数据、语音、视频等各种业务应统一接入,纯语音业务可采

    4.3.1接入技术应根据不同地区用户的需求,结合现有网络资

    4.3.1接入技术应根据不同地区用户的需求,结合现不 源、经济性、地理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

    4.3.2家庭客户宜采用PON接入技术。

    4.3.3对于安全可靠性要求较高的政企客户,宜选择SDH MSTP、MSAP、PTN、IPRAN、WDM/OTN等技术接入;对于安全 可靠性要求一般的政企客户,宜选择PON技术接入。

    4.3.3对于安全可靠性要求较高的政企客户,宜选择SDH/ MSTP、MSAP、PTN、IPRAN、WDM/OTN等技术接人;对于安全 可靠性要求一般的政企客户,宜选择PON技术接入。

    4.3.3对于安全可靠性要求较高的政企客户,宜选择SI

    有线接入网节点应选择在以下地

    1.用户数量集中、配线方便、安装和电源条件有保证。 2.便于光缆接人。 3.周边环境安全,附近无易燃、易爆的仓库和材料堆积场,无 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工厂、企业

    5.2.4环形网上的接入节点数量应根据环网的容量、各接入节点

    5.2.7PON系统的网络结构及网络组织应符合YD5206《宽带光

    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

    5.2.8SDH系统的网络结构及网络组织应符合GB/T51242《同 步数字体系(SDH)光纤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 5.2.9PTN系统的网络结构及网络组织应符合YD5199《分组传 送网(PTN)工程设计暂行规定》的要求。 5.2.10IPRAN系统的网络结构及网络组织应符合YD/T5226 《支持多业务承载的本地IP/MPLS网络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 5.2.11WDM系统的网络结构及网络组织应符合GB/T51152 《波分复用(WDM)光纤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 5.2.12OTN系统的网络结构及网络组织应符合YD5208《光传 送网(OTN)工程设计暂行规定》的要求

    5.3.1接入容量应根据市场发展目标和业务满足期合理规划,并 适当预留网络穴余端口。 5.3.2业务预测时应综合考虑原有网络的使用情况、各种业务的 需求以及网络余的要求。

    适当预留网络几余端口。 5.3.2业务预测时应综合考虑原有网络的使用情况、各种业务的 需求以及网络余的要求。 5.3.3有线接入网传输系统的传输速率、系统容量应根据工程满 足期内的业务量需求、网络性能要求以及网络亢余的需求进行选 择和配置。

    5.3.3有线接入网传输系统的传输速率、系统容量应根据工程满 足期内的业务量需求、网络性能要求以及网络完余的需求进行选 择和配置。

    接入技术时,应充分利用系统的统计复用功能进行业务收敛,合理 进行网络容量规划,提高网络利用率。

    接入技术时,应充分利用系统的统计复用功能进行业务收敛,合理

    5.3.5网络容量应保证宽带光纤接入系统内不同性质用户的基 本可用带宽

    5.4.1工程设计应根据网络建设的初始成本、需要保护的业务量 大小、用户安全性要求、扩容的灵活程度、操作维护的便利性以及 ·12·

    具体工程条件等因素,结合市场上所能提供设备的技术水平及商 用化程度,选择合适的保护方式,以增强网络的自愈能力,提高网 络的生存性,

    5.4.2根据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有线接人网传输系统可选择环 保护或链路保护方式。互为保护的光纤应在不同物理路由上的光 缆内。

    5.4.2根据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有线接入网传输系统可选择坏

    5.4.3PON系统采取的网络保护方式应符合YD5206《宽带光纤 接人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 5.4.4SDH系统采取的网络保护方式应符合GB/T51242《同步 数字体系(SDH)光纤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 5.4.5PTN系统采取的网络保护方式应符合YD5199《分组传送 网(PTN)工程设计暂行规定》的要求。 5.4.6WDM系统采取的网络保护方式应符合GB/T51152《波分 复用(WDM)光纤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 5.4.7OTN系统采取的网络保护方式应符合YD5208《光传送网 OTN)工程设计暂行规定》的要求。 5.4.8IPRAN系统采取的网络保护方式应符合YD/T5226《支 持多业务承载的本地IP/MPLS网络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 5.4.9工程设计中应按YD/T1742《接入网安全防护要求》的要 求采取相应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5.5.1有线接入网传输系统采用SDH系列设备时,应考虑S 系统的网同步。

    5.5.2SDH系统的网同步设计应符合GB/T51242《同

    时,应根据所承载业务的需求部署频率同步信息和时间同步

    时,应根据所承载业务的需求部署频率同步信息和时间同步信息 的传送。PTN、IPRAN系列设备传送PTP时间同步信息时宜采

    用SyncE十PTP相结合的方式。 5.5.4PON系统频率同步信息应在OLT上从网络侧线路信号 中提取,PTP时间同步宜设置为IEEE1588中的边界时钟BC 模式。

    5.5.5PTN系统的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设计应符合YD5199《分

    5.5.6IPRAN系统的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设计应符合YD5226 《支持多业务承载的本地IP/MPLS网络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 5.5.7PON系统的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的功能和性能应符合 YD/T2676《接入网技术要求PON系统承载频率同步和时间同 步》的要求,

    6.1网管系统功能要求

    6.1.1有线接入网管理系统应对有线接入网中的有源设备进行 管理。 6.1.2有线接入网管理系统应具有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 理、安全管理、告警管理、测试管理等功能,可根据需要具备拓扑管 理、资源管理以及提供面向客户和业务的服务管理等功能。 6.1.3有线接入网管理系统应能实现局端接人设备和远端接入 设备在同一界面下管理。有线接入网管理系统应具有通过局端接 入设备对远端接入设备执行全面管理的功能,并能管理到远端接 入设备的每个端口和业务。

    6.2.1有线接入网网管系统应包括网络级管理系统(NMS)、网元 级管理系统(EMS)、本地维护终端(LCT)。网元管理向上对网络 级管理系统应提供标准的Q3接口或CORBA接口。有线接入网 网管可根据需要提供与相关资源管理系统、业务支撑系统等之间 的接口,并宜预留或提供多种接口方式,以满足SDN控制器等未 来软件系统的接人需要。 6.2.2一个本地网内同一厂商的设备应由一套EMS进行管理 本地网规模较大或网元数量较多时,可根据情况配置多套网元管

    6.2.2一个本地网内同一厂商的设备应由一套EMS进行管理 本地网规模较大或网元数量较多时,可根据情况配置多套网元管 理系统进行管理

    6.2.3NMS应能管理不同设备厂商的EMS。NMS应支持统计 分析与报表管理功能,对管辖范围内各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 导出。

    6.2.4网管系统的管理信息组织方式应符合以下要求:

    1.维护终端直接与网元(NE)相连,主要完成初始化配置和性 能数据的读取。 2.网元管理系统通过数据通信链路与网关网元相连,集中管 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有线接入网设备。 3.网络管理系统通过标准接口与网元管理系统相连,不具体 对网元进行管理,主要完成整个网络数据的收集、分析统计等。 4.网管系统与被管设备之间的网管信息通道宜采用带内方 式,也可采用带内带外相结合的方式

    6.2.5网管系统的安全应符合以下要求:

    1.在网元连接至EMS的传输通道阻断时,EMS应能通过备 用通道获取被管理的网元信息。 2.网管系统关键部分应进行亢余配置。EMS应支持数据库 备份、恢复和复制功能。 3.网管系统应具备分层次或分区域的权限管理、日志管理等 功能。 4.NMS应具有高可靠性,工程设计时应考虑可靠的系统容灾 方案,具体配置方式应根据运维规程确定。 5.NMS的管理能力应具有可扩展性,当被管理网络规模增天 时,网管系统性能应能得到保证

    注:44736kbit/s接口主要用作传送IP业务及图像业务

    7.0.2电路交换接入网中抖动和漂移指标应满足YD/T1007《接 入网中传输性能指标的分配》的相关要求。 7.0.3IP网络的QoS类别的分类和对应的IP传输性能指标的 分配应满足表7.0. 一2的要求

    8.0.1有线接入网设备应按照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经 济适用、便于维护的原则选型,应综合考虑设备供应商在设备更 新、网管升级、技术研发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能力。 8.0.2设备配置应以满足本期业务需求为基础,兼顾业务发展、 维护使用需要。 8.0.3传输系统承载通道的容量应结合业务需求进行配置,应充 分考虑远端设备扩容、环上节点新增及远期业务发展需求。 8.0.4设备接口类型应根据系统带宽需求、光功率预算合理 配置。 8.0.5室内型设备可配置为架式、盒式或壁挂式。 8.0.6室外型设备宜将主设备与配套设备安装于同一机柜内。 8.0.7有线接入网设备应根据承载用户性质和规模区分不同的 配置要求,重要设备的公共板卡宜配置备份板卡

    8.0.1有线接入网设备应按照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经 济适用、便于维护的原则选型,应综合考虑设备供应商在设备更 新、网管升级、技术研发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能力。 8.0.2设备配置应以满足本期业务需求为基础,兼顾业务发展 维护使用需要,

    8.0.5室内型设备可配置为架式、盒式或壁挂式。 8.0.6室外型设备宜将主设备与配套设备安装于同一机柜内。 8.0.7有线接入网设备应根据承载用户性质和规模区分不同的 配置要求,重要设备的公共板卡宜配置备份板卡。

    9.1.1有线接入网局端及远端室内的机房平面布局应满足以下 要求: 1.根据近、远期规划统一安排。 2.设备之间的布线路由合理。 3.便于维护、施工和扩容。 4.有利于抗震加固。 5.有利于提高机房面积利用率。 6.机房布局整齐、美观

    1.根据近、远期规划统一安排。 2.设备之间的布线路由合理。 3.便于维护、施工和扩容。 4.有利于抗震加固。 5.有利于提高机房面积利用率。 6.机房布局整齐、美观。 9.1.2有线接入网局端及远端室内的设备排列应满足以下要求: 1.设备机架列间宜采用面对面或面对背的单面排列方式。 2.在原有机房装机,应充分结合原机房设备布置方式。 3.主设备应排列在同一列内或相对集中,配线架宜单独成列 或相对集中,整个机房的安排应以走线路由合理为原则。 4.机房设备列之间以及走道的宽度应根据机房荷载、设备重 量以及维护空间要求决定,一般的标准机房可参照表9.1.2的 要求。

    9.1.2有线接入网局端及远端室内的设备排列应满足以下要

    1.设备机架列间宜采用面对面或面对背的单面排列方式。 2.在原有机房装机,应充分结合原机房设备布置方式。 3.主设备应排列在同一列内或相对集中,配线架宜单独成列 或相对集中,整个机房的安排应以走线路由合理为原则。 4.机房设备列之间以及走道的宽度应根据机房荷载、设备重 量以及维护空间要求决定,一般的标准机房可参照表9.1.2的 要求。

    表9.1.2机房设备排列间距

    9.1.3有线接入网远端室内机架高度的选择应根据机房的净高 以及走线需求决定。 9.1.4网管系统机房可根据需要分设主机室和终端室,网管设备 较少时可合设。

    9.2局端设备安装要求

    9.2.1根据工程情况,设备安装可采用上走线或下走线方式,新 建机房宜采用上走线方式。机房走线架的安装方式应符合YD/T 5026《电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标准》的相关要求。 9.2.2机房内走线架或者走线槽可按区域安装,但应满足工程近 期需要。 9.2.3铁架、机架和网管设备的安装应按照YD5059《电信设备 安装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根据当地地震烈度采取相应的抗震加

    安装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根据当地地震烈度采取相应的抗震加 固措施。

    9.3远端设备安装要求

    9.3.1远端设备安装在非电信专用机房内时,机房应满足设备对 环境的要求,并考虑防盗措施。 9.3.2远端设备安装在机房外,环境条件较为恶劣时,必须保证 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9.3.3室外型远端设备的安装方式可采用落地式、架空式、壁 挂式。

    9.4布线要求与线缆选择

    9.4.1机房交流电源线、直流电源线、通信电缆、光缆应按不同路 由分开布放。通信电缆与电力电缆相互之间距离应保持至少 50mm以上的距离。 9.4.2布线要求路由距离短、整齐美观,且应考虑不影响今后扩 容时设备的安装及线缆布放。线缆布放位置应合理,不得妨碍或 影响日常维护、测试工作的进行。 9.4.3光纤连接线宜布放在专用的光纤槽道内,当与其他通信线 共槽道或走线架布放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9.4.4机房之间有光纤连接需求时应采用光缆。 9.4.5布线电缆应满足传输速率、衰减、特性阻抗、串音防卫度和 耐压等指标的要求,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阻燃性能。 9.4.6各数字速率的布线电缆衰减(含数字分配架的连接损耗) 不应超过表9.4.6的规定。

    9.4.7以太网电端口之间连接的电缆应采用非屏蔽双绞线5类 以上规格,各类以太网线缆的选择应符合YD/T926.2《大楼通信 综合布线系统第2部分:电缆、光缆技术要求》及GB50311《综合 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

    9.4.8同轴电缆线对的外导体或高频对称电缆线对的屏蔽层宜 在输出口接地。

    9.4.8同轴电缆线对的外导体或高频对称电缆线对的屏蔽层宜 在输出口接地。 9.4.9电源主干馈电线宜采用铜排或铜芯电缆,列柜至机架布线 宜采用铜芯电缆。

    9.4.10列柜保护地线以及列主干保护地线宜选用铜芯电缆,

    1.连接器和线缆在机械尺寸上应匹配,以保证良好的物理连 接,减少连接损耗。 2.对于每个系统要求单独接地的和阻抗为1202的连接器: 应选择具有单独地线的对绞型射频对称线缆。对于在一个单元上 多个系统共用一个接地点的连接器,应选择有总接地线的星绞形 射频对称线缆。

    9.4.12告警信号线宜选用音频塑

    9.4.13网管系统的通信电缆应根据传送信号速率选用相应型 号、规格的线缆。

    9.4.13网管系统的通信电缆应根据传送信号速率选用相应

    9.5.1直流供电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 1.设备宜采用一48V直流供电,其输入电压允许变动范围为 40~一57V。 2.传输机房列柜可从电源分支柜引接或直接从直流配电屏 引接。 3.设备的直流供电系统,应结合机房原有的供电方式,采用按 列辐射方式馈电,在列内通过列头柜分熔丝按架辐射至各机架。 4.不得用两只小负荷熔丝并联代替大负荷熔丝使用。 9.5.2电源线截面的选取应根据供电段落所充许的压降数值 确定。

    9.5.3设备所需的一48V直流电源系统布线设备应采月

    9.5.4列柜的选用应满足下列要

    1.列柜的容量以及负荷应按整列进行配置。 2.列柜每个二级熔丝的容量应根据设备满配置耗电量的 1.5~2倍来核算。 3.带电更换列柜二级熔丝时应不影响列柜中其他电源系统的 工作。

    1.列柜的容量以及负荷应按整列进行配置。 2.列柜每个二级熔丝的容量应根据设备满配置耗电量的 1.5~2倍来核算。 3.带电更换列柜二级熔丝时应不影响列柜中其他电源系统的 工作。 9.5.5交流220V电源应满足下列要求: 1.远端设备安装在非电信专用机房内或机房外时,可采用交 流220V供电;网络管理设备宜采用交流220V供电。 2.配置网络管理设备的局站应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供电系 统或逆变器供电系统供电。

    5.5交流220V电源应满足下列

    1.远端设备安装在非电信专用机房内或机房外时环保标准,可采用交 流220V供电;网络管理设备宜采用交流220V供电。 2.配置网络管理设备的局站应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供电系 统或逆变器供电系统供电。

    1.传输机房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宜采用分开引 接方式。 2.工作地线应采用汇流条树干式“T”接至列头柜或由电源分 支柜引接至列头柜,列内通过列头地线排辐射至各机架。 3.保护地线宜采用电力电缆从电力室地线排或适当接地点直 接引接至列头柜,或由电源分支柜地线排引接至列头柜,列内采用 树干式“T”接至各机架。 4.DDF架内同轴外导体和机架外壳均应接保护地。 5.在接入网节点或小型通信局(站)内,光缆金属加强芯和金 属护层应在分线盒内可靠接地,并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的 多股铜钱就近引到局(站)内总接地排上。在通信大楼内的光缆金 属加强芯和金属护层应在ODF架内与接地排连接,并应采用截面 积不小于16mm的多股铜线就近引到该楼层接地排上;当离接地 排较远时,可就近从传输机房内楼柱主钢筋引出接地端子作为光 缆的接地点。 6.有线接入网远端室外设备应设置地线,地线的接地电阻应 小于或等于102。

    9.5.7局端设备及远端室内设备的防雷接地设计应符合GB 50689《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10.0.1机房面积应在满足近期需求的基础上,考虑远期需求,留 有发展余地。 10.0.2机房宜设置事故照明。 10.0.3机房的温度、相对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干扰、噪声、照明 等要求应满足YD/T1712《中小型电信机房环境要求》的相关 规定。 10.0.4机房楼面均布活荷载值应满足YD5003《通信建筑工程 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10.0.1机房面积应在满足近期需求的基础上,考虑远期需求,留 有发展余地。 10.0.2机房宜设置事故照明。 10.0.3机房的温度、相对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干扰、噪声、照明 等要求应满足YD/T1712《中小型电信机房环境要求》的相关 规定。 10.0.4机房楼面均布活荷载值应满足YD5003《通信建筑工程 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本规范条文中有关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了以下写法: A.0.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用词采用“必须”,反面用词采用“严禁”。 A.0.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用词采用“应”质量标准,反面用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A.0.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用词采用“宜”,反面用词采用“不宜”。 A.0.4 表示充许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 “可”。

    本规范条文中有关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了以下写法: A.0.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用词采用“必须”,反面用词采用“严禁”。 A.0.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用词采用“应”,反面用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A.0.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用词采用“宜”,反面用词采用“不宜”。 A.0.4 表示充许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 “可”

    ....
  • 设备标准
  • 相关专题: 有线接入网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