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11857-2018 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评估导则.pdf

  • Q/GDW 11857-2018  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评估导则.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4.2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04-20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5.3.1调控能力主要评估接入的分布式电源参与配电网调控的能力。

    5.4.1经济分析主要评估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投资和运行经济性的影响。 5.4.2经济分析应包括分布式电源接入后配电网增加的建设改造成本、运维成本和电能损耗等指标。 5.4.3建设改造成本指标评估原则为,分布式电源接入增加的电网建设改造总成本不宜超过分布式电 源投资的25%。 5.4.4运维成本指标评估原则为,分布式电源接入增加的电网年运维成本不宜超过分布式电源年运维 本的15% 5.4.5电能损耗指标评估原则为,分布式电源接入引起配电网电能损耗的增加不宜超过5%。 5.4.6对于经济性较差的分布式电源接入方案,应开展专题论证。

    6.1.1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评估之前应收集电网、负荷、分布式电源等相关基础数据,其中电 网数据主要包括网架结构、设备参数、建设改造经济性指标等,负荷数据主要包括负荷模型、最大负荷、 典型负荷曲线等,分布式电源数据主要包括分布式电源类型、分布式电源模型、典型容量参数、典型出 力曲线、分布式电源的规划分布情况及装机规模等。 6.1.2分布式电源典型接入方案应基于区域特点、建设条件及配电网情况,参照典型设计合理制定。 6.1.3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评估应结合负荷与电源出力特性,在电网最大、最小等典型运行方 式的基础上分计算场景开展。 6.1.4区域内含有可调控的分布式电源时,典型计算场景设置时应充分考虑分布式电源出力调节的影 响与不同类型分布式电源的互补特性,最大程度消纳不可控分布式电源的出力,以提升各类分布式电源 的整体接纳水平。 3.1.5评估分布式电源接纳能力时施工组织设计标准规范范本,应考虑区域内需求侧管理的影响。 6.1.6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评估应从低压线路、配电变压器、中压线路、35~110kV变电站、 35~110kV线路五个层级依次开展,必要时可评估更高电网层级的适应性。分层级评估时,应采用合适 的计算分析工具,评估各层级相应的关键指标。 6.1.7低压线路、配电变压器层级应主要评估安全裕度、电能质量与经济分析等相关指标 6.1.8中压线路、35~110kV变电站、35~110kV线路层级应主要评估安全裕度、电能质量、调控能力与 经济分析等相关指标。 6.1.9应选取适当的分布式电源初始接入容量进行迭代计算评估,根据指标评估结果确定典型方案下 的分布式电源最大可接入容量。

    Q/GDW 118572018

    5.2.1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评估流程见附录B,主要流程应包括如下: a)准备评估基础数据,包括电网数据、负荷数据、分布式电源数据等: b)确定本地区可能采用的分布式电源典型接入方案; c)分场景、分层级评估不同典型接入方案、不同接入容量规模下的指标; d)基于选代计算评估结果,得到能够满足相应指标要求的分布式电源最大接入容量,确定被评估 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接纳能力。 6.2.2分布式电源接纳能力的评估结果,宜作为地区分布式电源及新能源规划的参考依据。 6.2.3通过分布式电源接纳能力评估,可用于找出本地区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的薄弱环节,提出针 对性的规划与建设需求,为配电网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实现配电网与分布式电源的协调发展。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 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表见表A.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表A.1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评估导则

    编制主要原则 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污水处理厂标准规范范本, 主要工作过程... 标准结构和内容 1 (

    主要原则 也标准文件的关系, 工作过程.. 吉构和内容 10 兑明 (

    计划的通知》(国家电区 科(2017)952号文)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编制主要是基于国家电网有限 管理工作、深化配电网精益化分析而提出的。 道着分布式电源并网规模遂步增大,为了更好的服务分布式电源发展,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成为 配电网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中迫切关心的重要门 本标准编制主要目的是评估配电网可接纳分布式电源的容量及主要的技术经济影响因素,为配电网 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依据,引导分布式电源科学有序发展

    3与其它标准文件的关系

    本标准与相关技术领域的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持一致。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使用问题。 本标准主要参考文件: GB/T29319 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 GB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613 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规范 DL/T256 城市电网供电安全标准 DL/T599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DL/T836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 NB/T32015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 Q/GDW565 城市配电网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评估导则 Q/GDW667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运行控制规范 Q/GDW1738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Q/GDW10370 配电网技术导则 Q/GDW11073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系统测试及验收规程

    Q/GDW 118572018

    2017年12月~2018年3月,开展调研与前期研究工作,初步提出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 2018年4月~6月,公司发展部组织2次集中编写与讨论,完善确定4大类10项评估指标体系, 并基本确定评估方法与流程。 2018年7月~8月,编写完成标准初稿。2018年9月~10月,根据标准初稿讨论会意见,修改形 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2018年10月31日,公司发展部下发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各有关单位意见。编制工作组整理相 关反馈意见39条(采纳35条、不采纳4条),并根据反馈意见修改完善本标准,形成标准送审稿。 2018年11月21日,在北京召开了标准送审稿审查会,审查结论为:审查组协商一致,同意修改 后以技术标准形式报批。 2018年11月底,修改形成标准报批

    本标准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国家电网企管(2018)222号文)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如下: 本标准主题章分为3章,由基本规定、评估内容、评估方法等组成。本标准从公司配电网需满足的 基本性能入手,充分考虑分布式电源发展趋势,提出了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的评估指标、评估方 法及相关的技术原则。此外,标准还包括规范性附录A“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与规范性附录B“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评估流程”包装标准,具体明确了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流程。

    本标准第4.4条中,对分布式电源接入方案进行计算时可以采用配电网规划计算分析软件、Digsilen 等典型的配电网计算分析工具,评估区域范围一般为一个或多个110kV供区。 本标准第4.5条中,分布式电源最大容量为满足评估要求时接入各层级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容量之 本标准第5.1.3条中,规定了安全裕度指标评估计算时,应考虑分布式电源出力消纳,结合不同类型 的分布式电源出力特性和评估区域配电网的负荷特性,在系统最大最小运行方式、电源最天送出方式等 不同的时间断面下来计算分布式电源接入后配电网的安全裕度指标,保证计算结果能够覆盖分布式电源 接入后配电网运行最恶劣场景。 本标准第5.1.4条中,配电网负载水平指标具体可以采用变压器/线路最大负载率平均值,重载/轻载 变压器占比,重载/轻载线路占比等指标来辅助开展评估工作。相关指标计算公式遵循Q/GDW 11615—2017的有关规定。 本标准第5.2.5条中,背景电能质量参数需要在评估之前通过实测手段获得。 本标准第5.3条中,规定了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能力评估应考虑分布式电源可参与配电网有功与 无功调节的能力,以及含储能的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接纳能力的提开作用。此外,提高分布式电源数据 采集覆盖率,也有助于常规电源与新能源、分布式电源的统筹调度,提升分布式电源总体消纳水平。 本标准第5.4条中,规定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经济性指标要求。考虑到不同分布式电源接入 顶目对于经济性有着不同的要求,为保证标准的普遍适用性,基于调研与测算,同时借鉴国外相关成果 (德国《可再生能源法》要求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以经济的方式接入电网,其补充说明中明确提出分布 式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的改造成本不得超过本体成本的25%),提出分布式电源接入增加的配电网建设 改造总成本不超过分布式电源投资的25%,分布式电源接入增加的配电网年运维成本不超过分布式电源 年运维成本的15%,分布式电源接入引起配电网电能损耗的增加不超过5%(一般变压器电能损耗增加 控制在3%,线路电能损耗增加控制在2%)。若不能满足此要求,可以改变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方式或者

    ....
  • 相关专题: 配电网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