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1274-2015 变电工程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4.8.3同种材质的主楞规格不应小于次机
4.8.3同种材质的主楞规格不应小于次楞。
构配件允许偏差见表1。
图1可调托撑构造示意图
市政工艺、技术O/GDW12742015
O/GDW12742015
O/GDW12742015
5.1脚手架施工要提前确定符合要求的搭拆队伍。搭设、拆除前,应根据使用场所,分别编制施工安 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经全员签字确认。 5.2施工前要对进场钢管、扣、脚手板、可调托撑、密日网等构配仆进行检查验收。钢管表面应平 直光滑,不应有裂缝、孔洞、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麻点、深度锈蚀和深的划道。当 钢管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限时,其深度应符合GB50205的规定方可使用。扣仆应现场见证取 样,送检复试,有裂缝、变形、螺栓滑丝等不应使用。脚手板、可调托撑、密日网的外观完好:不合格 产品不得使用。密日网的标识应符合GB5725一2009中8.2.1条的规定。 5.3搭设前对钢管表面应进行除锈,然后刷两度防锈漆,漆干后方可投入使用。 5.4对于用做剪刀撑、横向斜撑的钢管,防锈漆刷好后,再在表面加涂刷黄/黑相间色油漆,间距宜为 500mm 5.5挡脚板宜采用18mm厚木板制作而成,高度180mm。外立面色彩黄/黑相间色,间距宜为200mm 45度斜度。 5.6应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 5.7脚手架基础的施工,应根据脚手架的荷载、高度、场地土质等情况和GB50202的相关条款执行。 5.8压实填上基础应按GB50007的相关条款执行;灰上基础应按GB50202的相关条款执行。 5.9脚手架基础验收完成后,应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或施工专项方案的要求定位放线。 5.10搭拆脚手架人员应持证上岗并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5.11脚手架随主体工程进度同步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仆两步以上。每层作业面做到 同步防护。 5.12每搭设完一步脚手架后,应立即校步距、纵距、模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5.13应按定位依次竖起立杆,将立杆与纵、横向扫地杆连接固定,然后装设第一步的纵向和横向水平 杆,在校正立杆垂直后予以固定,并按此要求继续向上搭设。 5.14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待架体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抛撑。 5.15当搭至有连墙仆的构造结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及纵、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 刀撑、横向斜撑等整体拉结杆、绍和连墙件应随搭升的架体及时、同步设置。
5.16接长杆仆用的对接扣开口方向应朝上或朝内。 5.17杆件用直角、旋转扣连接时,杆件口由端伸出扣仆盖板边缘的距离应人于等于100mm小于等 于300mm,且同类扣接点杆仆伸出扣仆盖板边缘的距离宜统一。 5.18作业人员在架子上进行搭拆作业时,应佩戴安全帽穿防滑鞋利使用安全带,不得单人进行装设 较重构配件和其他易发生失衡、脱手、碰撞、滑跌等不安全的作业。作业面上应铺设总宽度不小于400mm 的脚手板并临时固定。 5.19架体应布设供人员上下的斜道或垂直爬梯。攀登垂直爬梯时,不应手中持有物仆,不应在爬梯上 运送、传递材料及物品。 5.20架体第二步合适位置应布设符合GB2893及GB2894的规定且有针对性的安全标志牌。 5.21脚手架搭设完毕并经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 5.22脚手架使用期间不得捡口拆除剪刀撑以及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扫地杆、连墙仆。 5.23当脚手架基础下及临近有设备基础、管沟等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得开挖,否则应采取加 措施。 5.24当冈设备就位等需拆除部分架体时,应按专项施工方案对作业人员交底,全员签字。未对需拆除 部分加固补强前,不准许施工作业。架体拆除部分恢复前,不得拆除加固补强设施。 5.25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方案或措施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 定在架体上。 5.26不应在脚手架上悬挂起重设备或利用脚手架起吊物料,不应拆除或移动架体上安全防护设施。 5.27不同类型的脚手架不准许连接。不同材质、不同规格的杆仆不准许混搭。 5.28脚手架高处作业直接引起坠落的客观危险内素种类划分应符合GB/T3608一2008的规定。当遇有 六级(风速10.8m/s)及以上人风或暴雨、雷电、冰苞、人雪、人雾、沙尘暴等恶劣气候时,应停止脚 手架搭设与拆除露天作业。夜间不宜进行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 5.29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扫除积雪,并应有防滑措施。 5.30同一脚手架钢管、门架等不得混用。 5.31工程项日若使用碗扣式或悬挑式脚手架,其搭设、维护、拆除等,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 准及公司的规定。
6建筑物外墙双排脚手架搭设
6.1.1脚手架基础应分实,满足承载力的要求,分实后地基面宜硬化。地基面标高宜高于基础外边沿的 地面50mm,并做到坚实平整、排水畅通,底座不晃动、不沉降,立杆不悬空。 6.1.2固定底座材质应为木质或槽钢且应中心承载,长度不少于两跨;木质垫板厚度不小于50mm,宽 变不小于200mm 6.1.3当脚手架底部为永久性硬化地面时,也可不设底座
6.2.1脚手架应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6.2.2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仆固定在距离立杆底端小于等于200mm处的立杆内侧。 6.2.3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仆: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6.2.4立杆基础在不同高度工时,应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人于 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上边沿的距离不得小于500mm见图2。
6.2.1脚手架应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6.2.2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仆固定在距离立杆底端小于等于200mm处的立杆内侧。 6.2.3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仆: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6.2.4立杆基础在不同高度工时,应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人于 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上边沿的距离不得小于500mm见图2。
6.2.1脚手架应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O/GDW 12742015
O/GDW12742015
图2纵、横向扫地杆布设示意图
5.3.1每根立样底端应设有底座(永久性硬化地面除外),底层步距不得人于2m。整个架体从立杆根部 引设两处(对角)防雷接地, 5.3.2立杆接长,顶层顶步立杆可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采用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仆固定, 端部扣件盖板外边缘至立杆搭接部分杆端部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其余各步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5.3.3立杆采用对接连接时,对接扣仆应交错布设,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布设在同步内,同步内隔 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宜等于人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土节点的距离宜小于 等于步距的1/3。立杆从底至顶,不应将上段立杆与下段立杆错开固定在水平杆上。 5.3.4内立杆顶端不宜高出女儿墙上表面,不宜高出屋顶檐口上衣面。 6.3.5外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表面1.2m,宜高出屋顶檐口上表面1.7m
6.4.1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其单根长度不得小于3跨。 6.4.2第一步步距不得人于2m,第二步起每步步距宜为1.8m。 6.4.3纵向水平杆应采用对接扣仆接长,也可采用搭接。 6.4.4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仆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 步或不回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 人于跨距的1/3见图3。 6.4.5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仆盖板外边缘至两杆搭接部分 杆端部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100mm。 5.4.6当使用竹色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杠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杠上,水平面内、外侧两根纵向 水平杆之间等间距加设支托钢管,间距不宜人于300mm见图4。 6.4.7当使用冲乐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 角扣仆固定在立杆上。 6.4.8内立杆顶端的纵向水平杆宜低于内立杆上端头200mm。
图3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设示意图
图4竹笛脚手板布设示意图
5.5.1主节点处应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价连接且不得拆除。 6.5.2作业层工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人间距不应人于跨距 的12。 6.5.3脚手架横向水平杆的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应人于100mm。 6.5.4当使用竹色脚手板时,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应采用直角扣仆固定在立杆上。 6.5.5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级 向水平杆上。
6.5.1主节点处应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仆连接且不得拆除。 6.5.2作业层工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人间距不应人于跨距 的1/2。 6.5.3脚手架横向水平杆的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应人于100mm。 6.5.4当使用竹色脚手板时,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应采用直角扣仆固定在立杆上。 6.5.5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 向水平杆上。
6.6.1连墙仆应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对高度24m及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刚性连请仆 亏建筑物连接。 6.6.2连墙件在建筑物侧一般宜设置在梁柱或楼板等具有较好抗拉水平力作用的结构部位;在脚手架侧 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节点的距离不应人于300mm。 6.6.3连墙仆间距不得超过3步3跨,每个连墙仆覆盖面积应小于等于40m。不应使用仅有拉筋的柔 性连墙仆:。 6.6.4连墙件中的连墙杆与脚手架尤法水平连接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
O/GDW12742015
图5连墙件布设示意图
窗口、穿墙套管板等竖向孔洞处时,应采用双管夹
图6竖向孔洞处连墙件布设示意图
6.6.7脚手架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应用通长杆仆搭设抛撑,并用旋转扣件与架体可靠连接。抛撑与地面 的倾角应在45度至60度,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人于300mm。连墙件布设后方可拆除抛撑 5.6.8脚手架处于项部连墙件之工的口由高度不得人于4m。当作业层高出其下连墙件2步以工且其工 尚无连墙仆时,应采取适当的撑拉固定等措施。
6.7.1架体高度在24m及以上的脚手架,应沿脚手架长度及脚手架宽度方向,在外侧立面四周布设从 底至顶连续的剪刀撑。架体高度在24m以下的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纵横向的两端、转角及中间各设置 由底至顶连续的剪刀撑;中间每两道剪刀撑内边之间距离应小于等于15m见图7。
图7架体高度24m以下剪刀撑布设示意图
6.7.2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宜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为45度至60度。当倾角为 45度时,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应为7根。当倾角为50度时,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应为6 根。当倾角为60度时,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应为5根。 6.7.3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搭接布设应符合6.4.5条的规定。竖向剪刀撑斜杆的底端不应悬 浮,应与底座或地基项紧。 6.7.4剪刀撑的斜杆除两端应用旋转扣仆与架体的立杆或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扣紧外,在其小间宜增加 2一4个扣结点,剪刀撑斜杆与架体固定的旋转扣的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人于150mm。 6.7.5架体高度在24m及以上的脚手架,除拐角处应布设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6跨布设一道。架 体高度在24m以下的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斜撑。 6.7.6横向斜撑应在内、外立杆间,由底到项呈之字型连续布设。横向斜撑与架体周定的旋转扣件的中 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人于150mm。
Q/GDW1274—2015
Q/GDW12742015
脚手板对接搭接布设示意
5.8.3竹色脚于板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竹色脚于板之间应采用对接平铺,每块竹 芭脚手板四个角应采用Φ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6.8.4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不得人丁150mm,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托杆可靠固定
5.9人行、材料运输斜道
5.10.1安全通道顶部挑空的内、外侧各一根立杆左右两侧应设斜杆支撑,斜撑杆与地面的倾角宜为45 变至60度。斜撑杆宜采用通长杆仆,若需接长应采用搭接。搭接布设应符合6.4.5条的规定。 5.10.2安全通道口两侧应为双管立杆,副立杆应高于通道1步至2步。 5.10.3安全通道宽度宜为3m,进深长度宜为4m(24m及以上的脚手架宜为6m)。安全通道顶棚平面 应设置两层(工、下层钢管「字型布设)间距宜为600mm,钢管上竹色或木工板铺设,上层四周应连续 设置900mm高围挡竹色或木工板的防护档板;设有针对性的安全标志牌等。 5.10.4安全通道口处的空间桁架(图9中ABCD),除下该平面外,应在其余5个平面各布设斜撑杆件。 在桁架中伸出下弦杠的愁空立杆端头及上弦杆上方,均应增设一个防滑扣件,该扣仆宜紧靠土节点处布 没见图9。
5.11.1第二步架起,作业层外立杆的内侧 两根级回水平杆之回应等距加改两根级可水平防护杆, 防护杆间距不应人于600mm见图10
图9安全通道布设示意图
图10外立面防护杆布设示意图
第二步架起,当墙壁有窗口、门洞、穿墙套管极等竖向孔洞处时,应在该处架体作业层内侧竖 L下两根纵向水平杆之间不人于600mm等间距加设防护杆见图11。
图11内立面竖向孔洞处防护杆布设示意图
Q/GDW12742015
Q/GDW12742015
图12离口防护杆、板布设示意图
6.11.4第二步架起在整个架体外侧置采用1.8m×6mB级密日式安全立网在外立杆内侧全封闭且网 间连接应严密,形成封闭型脚手架。并在作业层外侧安装不小于180mm高度的挡脚板。 6.11.5坡屋面建筑物顶步顶层架外侧B级密日式安全立网内侧应增设防护挡板或单独布设A级密式 安全立网。 6.11.6人行、材料运输斜道两边及平台外围栏杆下600mm处应增设一道防护栏杆,并采用B级密口 式安全立网在立杆内侧全封闭且网间连接严密。或采用非封闭型脚手架形式只在斜道两侧安装不小于 180mm高度的挡脚板。 6.12脚手架构设尺寸及同跨内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 6.12.1常用密日式安全立网封闭型双排脚手架构设尺寸见表2。表2中所示3+2+2×0.35(kN/m*),包 括下列荷载:3+2(kN/m)为二层装修作业层施工荷载标准值;2×0.35(kN/m)为二层作业层脚手板 山重荷载标准值
12.1常用密日式安全立网封闭型双排脚手架构设尺寸见表2。表2中所示3+2+2×0.35(kN/m*),包 下列荷载:3+2(kN/m)为二层装修作业层施工荷载标准值;2×0.35(kN/m)为二层作业层脚手板 重荷载标准值。
表2常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封闭型双排脚手架构设尺寸
却于板的支托杆纵向间距应小于等于1/2跨距:支托杆横向间距不宜人于300mm。连墙件、地基承载力应根 载巡行计算,相应杆件可不再逊行计算。
6.12.2当在双排脚手架工问时有2个及以工作业层施工时,在同一个跨距内各作业层的施工均 标准值总和不得超过5kN/m。
当在双排脚手架工问时有2个及以工作业层施工时,在同一个跨距内各作业层的施工均布荷载 利人得超过5KN/mz
9.1应使用标准化落地门式钢管脚手架构配件。 9.2围墙施工使用门式钢管脚手架,基础应平整坚实并做好排水,回填土地面应分层回填,逐层分实、 9.3内外装饰施工使用门式钢管脚手架,架脚应有防滑的防护设施,移动轮架脚在作业点位置应将制 动装置开启,制动有效可靠。 9.4门架内外侧设置交叉支撑开与门架立杆上的锁销锁牢。门架是门式钢管脚手架的主要构仆,应购 买或租用标准的门架构件见图15。
9.5上下榻门架的组装应设置连接棒和锁臂。 9.6在脚手架的作业层上应连续满铺与门架配套的挂钩式钢脚手板, 9.7当作业层高度人于等于2m时,应布设防护栏杆或采取其它防护措施。 9.8搭设高度在两相以1,尚应符合JGI128的规定
9.5上下榻门架的组装应设置连接棒和锁臂。 9.6在脚手架的作业层上应连续满铺与门架配套的挂钩式钢脚手板, 9.7当作业高度人于等于2m时,应布设防护栏杆或采取其它防护措施。 9.8搭设高度在两榻以工,尚应符合JGJ128的规定。
图15门架的组成示意图
10.1.1应按专项施工方案及其计算书搭设。 10.1.2基础应平整坚实并做好排水。回填十地面应分层回填,逐层分实硬化。 10.1.3 立样底部固定底座布设应符合6.1.2条的规定。充许不设可调底座,若设其螺杆伸出长度不宜人 于200mm,插入立柱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螺杆外径与立柱内径的间隙不得人于3mm。 10.1.4打地杆布设应符合6.2.1一6.2.4条的规定。 10.1.5 立样接长不应搭接,应采用对接扣价连接。应符合6.3.3条的规定。 10.1.6 支撑架、板下的立柱,构设与安装应符合JGJ162的规定,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10.1.7 立柱顶部支撑受力应用可调托撑受力,使立柱呈轴心受床状态。不应用顶部横杆扣仆受力,造 成立柱呈偏心受压状态。 10.1.8可调托撑的支托板与主楞两侧间如有间隙,应楔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人于200mm,
Q/GDW 12742015
O/GDW12742015
指入立柱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螺杆外径与立柱内径的间隙不得火于3mm。 10.1.9立柱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包括可调托撑长度在内)不应人于500mm。 10.1.10在可调托撑下立柱200mm处布设纵横向水平杆拉结。 10.1.11梁模板下立柱横向布设应对称,其数量、间距应符合计算要求。穿梁对拉螺栓、竖向木立档间 距不宜人于800mm见图16。
图16梁底模下立柱横向布设示意图
10.1.12立柱间距应经计算确认,宜按下列数值选用:1.2m×1.2m、1.0m×1.0m、0.9m×0.9m、 0.75m×0.75m、0.6m×0.6m、0.4m×0.4m 0.1.13单根水平杆长度不宜小于3跨。水平杆布设应符合6.4.3一6.4.5条的规定。 0.1.14在满足设计计算所确定的步距前提下,将扫地杆与项步水平杆之间的距离进行平均分配确定实 际搭设步距。宜尽量对应步距1.8m、1.5m、1.2m。 10.1.15满堂支撑架允许搭设高度不应人于30m。满堂支撑架高宽比不应人于3。 10.1.16当满堂支撑架高宽比人于2或2.5时,应在架体的四周和中部与结构柱进行刚性连接,连墙仆 黄距应为6m一9m,连墙件竖距应为2m一3m。在尤结构柱部位应采取预埋钢管等措施与建筑结构进行 刚性连接,在有空间部位,满堂支撑架宜超出项部加载区影范围向外延伸布设2跨至3跨。 0.1.17架体与框架柱及梁板连接见图17。预埋钢管埋深不得小于300mm。预埋钢管连墙仆在梁板面 按两步二跨布设
图17架体与框架柱及梁板连接布设示意图
Q/GDW12742015
10.2.1支撑架小于等于4跨时,宜设置连墙仆将架体与建筑结构刚性连接, 10.2.2搭设圈梁、阳台、雨篷及挑檐等支撑时,其支撑架应独立布设,不得支搭在其它架体上
10.3高度小于4m的满堂支撑架搭设
10.3.1高度小于4m的满堂支撑架搭设见图18。
10.3.2板下方木次楞间距不宜人于500mm。若采用方钢管次楞间距不宜人于350mm 10.3.3主楞及立柱间距按设计计算执行。
10.3.2板下方木次楞间距不宜人于500mm。若采用方钢管次楞间距不宜人于350mm 10.3.3主楞及立柱间距按设计计算执行。
10.3.2板下方木次楞间距不宜人于500mm。若采用方钢管次楞间距不宜人于350m
10.4高度小于8m的满堂支撑架搭设
10.4.1高度小于8m的满堂支撑架搭设见图
高度小于8m的满堂支撑架搭设见图19
图19高度小于8m满堂支撑架布设示意图
10.4.2应在架体周圈立柱外侧由底至项布设连续式竖向剪刀撑;内部在纵、横向应每隔4m一6m由底 至顶布设连续式竖向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m6m见图20。
O/GDW12742015
图20满堂支撑架竖向剪刀撑布设示意图
图21满堂支撑架剪刀撑布设示意图
10.4.4水平剪刀撑与纵向或横向水平杆的夹角应为45度至60度。 剪刀撑的布设应符合6.7.2一6.7.4 条的规定。 10.5高度小于20m的满堂支撑架搭设 10.5.1当立柱落在地面上时,要增设强度不低于C15、序度不小于100mm的砼垫层;当立样落在楼层 面时,楼面下应采取可靠的支顶措施。当地基达到能有效防止立柱下沉时,方可搭设。
10.5.2立样底部固定底座布设应符合6.1.2条的规定,若使用槽钢,宜仰铺12#一16#槽钢。 10.5.3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9m×0.9m一1.2mX1,2m(含1.2mX1.2m)时,在架体周圈立柱外侧由底 至项布设连续式竖向剪刀撑;内部在纵、横向每隔4跨且不人于5m,应由底至项布设连续竖向剪刀撑, 剪刀撑宽度应为4跨见图20。 10.5.4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6m×0.6m0.9mX0.9m(含0.6m×0.6m,0.9mX0.9m)时,在架 体周圈立柱外侧由底至顶布设连续式竖向剪刀撑;内部在纵、横向每隔5跨且不小于3m,应由底至项 布设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跨见图20。 10.5.5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4m×0.4m一0.6mX0.6m(含0.4m×0.4m)时,在架体周圈立柱外侧 由底至项布设连续式竖向剪刀撑;内部在纵、横向每隔3m一3.2m,应由底至项布设连续竖向剪刀撑, 剪刀撑宽度应为3m一3.2m见图20。 10.5.6在内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及交点平面铅垂投影扫地杆处布设水平剪刀撑见图21。 10.5.7当支撑高度人于8m,或施工总荷载人于15kN/m,或集中线荷载人于20kN/m时,顶部水平剪 刀撑至架体扫地杆层水平剪刀撑的距离不得人于6m。剪刀撑宽度应为3m一5m。 10.5.8剪刀撑的布设应符合10.4.3条的规定。 10.5.9应在顶步两水平杆中间增加一道水平杆见图22
10.5.9应在顶步两水平杆中间增加一道水平杆
食用油标准图22高度小于20m的满堂支撑架布设示意图
10.5.10架体抱柱连墙点的布设见图23。满堂支撑架与框架抱柱加固的第一道连接位置为扫地杆或扫 地杆层水平剪刀撑上部,最后一道为最高层水平杆上部,中间按每两步布设一道。四根抱柱钢管均与水 平杆连接。
O/GDW12742015
图23架体抱柱连墙点的布设示意图
.6高度小于30m的满堂支撑架搭设 1.6.1地基及立柱底座应符合10.5.1条、10.5.2条规定。 .6.2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9m×0.9m一1.2m×1.2m(含1.2m×1.2m)时,在架体周圈立柱外侧及内 在纵、横向每4跨且不人于5m,应由底至顶布设连续式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4跨见图24。
图24高度小于30m满堂支撑架连续竖向剪刀撑布设示意图
.3当立杆纵、横间距为0.6m×0.6m0.9m×0.9m(含0.6m×0.6m,0.9m×0.9m)时,在架体周 析外侧及内部在纵、横向每5跨且不小于3m,应由底至顶布设连续式竖向剪刀撑公差标准,剪刀撑宽度应
....- 相关专题: 变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