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1592-2014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检验技术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述的负载可选用电阻负
5.2.1基本构成检查
岩土工程Q/GDW15922014
检查充电桩,其由桩体、电气模块、计量 量模块等部分组成。桩体包括外壳和人机交互界面;电 气模块包括充电插座、电缆转接端子排、安全防护装置等
5.2.2充电连接方式检查
检查充电桩,桩体应满足Q/GD 2的规定
5.2.4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5.3电气绝缘性能试验
5.3.1绝缘电阻试验
5. 3. 2 工频耐压试验
各独立带电回路与地(金属外壳)之间按表3 定施加1min工频电压,试验部位不应出现绝缘击穿或闪络现象
5.3.3冲击耐压试验
在交流充电桩非电气连接的各带电回路之间、各独立带电回路与地(金属外壳)之间按表3规 定施加3次正极性和3次负极性雷电波的短时冲击电压,每次间隙不小于5s,脉冲波形1.2/50us, 电源阻抗5002,试验时其他回路和外露的导电部分接地,试验部位不应出现击穿放电。
表3绝缘试验的试验等级
按照GB/T18487.3一2001中10.2的规定进行试验
5.5.1显示功能试验
交流充电桩连接负载进行充电,观察交流充电桩的显示信息,充电桩应能显示或借助外部工 显示各状态下的相关信息,显示字符应清晰、完整,没有缺损现象,不应依靠环境光源即可辨
5.5.2手动输入功能试验
检查充电桩,人为操作参数设置,手实现手动控制的功能。
5. 5. 3 计量功能试验
Q/GDW1592—2014 检查充电桩,其应具备电能计量功能:对照电能表采集的数据和其显示数据,并且数据
Q/GDW15922014
5.5.4刷卡付费功能试验
5.5.5通信功能试验
5. 6 安全防护试验
5.6.1急停功能试验
交流充电桩在额定负载下工作,充电过程中,人为模拟下列紧急故障,充电桩应能够紧急停止, 且输出电压应能在200ms内下降至交流峰值42.40V以下: a)启动急停开关 aB
5.6.2带载分合电路试验
对交流充电桩进行启停操作,检查带载分合电路时交流充电桩工作正常,不应出现损坏、死机 复位的现象。
5.6.3过负荷保护试验
交流充电桩在充电运行状态下,人为模拟交流充电桩输出过流故障,交流充电桩应立即切断输 出电源并发出告警提示,需人工操作才能恢复使用,
5.6.4短路保护试验
交流充电桩在充电运行状态下,人为模拟交流充电桩输出短路故障,交流充电桩应立即切断 出电源并发出告警提示。
5.6.5锁止装置功能试验
交流充电桩非绝缘材料外壳的接地电阻应通过电桥、接地电阻试验仪或数字式低电阻试验仪 量,交流充电桩非绝缘材料外壳任意应该接地的点至总接地之间的电阻不应大于0.12,测量点 应少于3个,如果测量点涂敷有防腐漆,需将防腐漆刮去,露出非绝缘材料后再进行试验,并且 地端子应有明显的标志。
5.8.1充电接口兼容性测试
5.8.1.1结构检查
检查交流充电接口的结构及部件应满足Q/GDW1234.1一2014中6.2规定的要求,供电插头与 电插座、车辆插头与车辆插座应能按唯一的相对位置进行插合
5. 8. 1.2 公差检查
检查供电插座(充电模式3连接方式A或B)或车辆插头(充电模式2连接方式B或充电模式3连接 方式C)的尺寸及公差应满足Q/GDW1234.2一2014中附录B规定的要求。
5.8.2充电控制兼容性测试
5.8.2.1充电控制电压测试
5.8.2.2充电控制信号测试
5.8.2.2.1频率误差测试
Q/GDW15922014
充电桩连接负载,在正常充电过程中,用信号测量设备检查充电桩控制信号频率应为1000 土30Hz。
5. 8. 2. 2. 2占空比误差测试
5.8.2.2.3信号设置时间误差测试
充电桩连接负载,正常充电过程中,用信号测量设备检查充电桩控制信号设置时间不应超过3μ 注:从开始转变到达95%稳态值时测量
5.8.2.2.4上升时间误差测试
5.8.2.2.5下降时间误差测试
表4充电桩最大充电电流与PWM占空比的关系
5.8.2.3充电控制时序测试
充电桩连接负载,在正常充电过程中,检查充电桩充电控制时序应满足Q/GDW1485一2014中附 4中A.4的要求。
Q/GDW15922014
按照GB4208的方法进行防止固体异物进入试验,试验结果应满足Q/GDW1485一2014中7.3.2 的规定。
5.10.2防止水进入试验
按照GB4208的方法进行防止水进入试验,试验结果应满足Q/GDW1485一2014中7.3.2的规定 511环境试验
交流充电桩放入环境试验箱,按照GB/T2423.2一2008的“试验Bb:非散热试验样品温度渐变 的高温试验”,试验温度:50℃,待环境试验箱试验温度稳定后交流充电桩通电,检查交流充电栅 显示功能、输入功能和通信功能应正常,试验温度持续2h后,在试验环境下检查充电桩应能正常工 作。 注:正常工作是指充电桩的充电、通信、显示及各项保护功能都应正常,不允许有功能丧失。
5.11.3恒定湿热试验
交流充电桩放入环境试验箱,按照GB/T2423.3一2006的“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在相 湿度为93%温度40℃的环境下试验持续96h。在湿热试验结束前2h进行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复试, 缘电阻应不小于1M2,介电强度按要求的75%施加测量电压。试验结束后,在环境箱内恢复至正 大气条件,检查充电桩应能正常工作。
5. 12. 1±一般要求
以下试验规定了交流充电桩的电磁兼容试验方法,交流充电桩的工作状态是指交流充电桩在 接电源、负载等,并与上级监控系统建立正常的通信连接,功能和性能都正常的工作状态,试验 工作电流推荐为额定电流的30%开展试验。
5.12.2试验结果的评价
除非特别说明,试验结果的评价适用于所有交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在电磁兼容抗扰度试验过程中出现 以下2类结果均认为合格: A类:试验时和试验后交流充电桩均能正常工作,不应有任何误动作、损坏、死机、复位现象,数据采 集应准确。 B类:试验时交流充电桩可出现短时通信中断和液晶显示瞬时闪屏等,其它功能和性能都应正 常,试验后无需人工干预,交流充电桩应可以自行恢复,所有保存数据不应丢失。
5.12.3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Q/GDW15922014
交流充电桩工作状态下,按GB/T17626.2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 a)严酷等级:3级; b)接触放电试验电压:6kV,空气放电试验电压:8kV; c)直接放电,施加部位:在操作人员正常使用时可能触及的外壳和操作部分,包括通信接口; d 间接放电,施加部位:对于壁挂式交流充电,在水平耦合板和垂直耦合板;对于落地式交流 充电桩,在垂直耦合板。垂直耦合板应正对交流充电的各个侧面; e 如交流充电桩的外壳为金属材料,则直接放电采用接触放电;如交流充电桩的外壳为绝缘材料 则直接放电采用空气放电。 每个敏感试验点放电次数:正负极性各10次,每次放电间隔至少为1s
5.12.4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交流充电桩正工作状态下,按GB/T17626.3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 a)严酷等级:3级; 6 频率范围:80MHz~1000MHz; c) 试验场强:10V/m(未调制信号); d) 调制方式:正弦波1kHz,80%幅度调制; e 扫描步长:前一频率的1%; f 扫描驻留时间:0.5s或1s; g 发射天线极化方向:水平和垂直方向; h 天线波束照射部位:交流充电桩4个侧面
5.12.5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交流充电桩工作状态下,按GB/T17626.4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 a)用耦合/去耦网络直接耦合骚扰试验电压在输入端口、输出端口上: 1)严酷等级:3级; 2)试验电压:2kV: 3)重复频率:5kHz或100kHz; 4)持续时间:1min; 5)施加电压次数:正负极性各3次。 b)用容性耦合夹将骚扰试验电压耦合至信号/控制端口和通信端口上。 1)严酷等级:3级; 2)试验电压:1kV; 3)重复频率:5kHz或100kHz; 4)持续时间:1min。
5.12.6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交流充电桩工作状态下,按GB/T17626.5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 a)严酷等级:3级; 试验电压:交流充电桩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和非对称通信线端口的线一线之间1kV,线一地 之间2kV;信号/控制端口的线一地之间2kV,对称通信线端口的线一地之间2kV; C 波形:对于对称通信线端口:开口电压70/700μs、短路电流为5/320μs的组合波;对于其它 端口:开口电压1.2/50μs、短路电流为8/20μs的组合波; d)极性:正、负:
Q/GDW1592—2014 e)试验次数:对于交流充电桩输出端口、信号/控制端口和通讯端口应为正、负极性各5次;对 于交流充电桩输入端口,应分别在0°、90°、180°和270°相位施加正、负极性各5次; f 间隔时间:20s,可根据浪涌保护装置的配置适当延长,但不应超过1min。 5.12.7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交流充电桩工作状态下,按GB/T17626.11的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试验: a)电压试验等级0%Ut: 1)从额定电压暂降100%; 2)持续时间:1个周期; 3)试验次数:3次。 b)电压试验等级40%U: 1)从额定电压暂降60%; 2)持续时间:5个周期; 3)试验次数:3次。 c)电压试验等级70%Ut: 1)从额定电压暂降30%; 2)持续时间:50个周期; 3)试验次数:3次。 以上电源电压的突变发生在电压过零处,间隔时间最小为3s
Q/GDW1592—2014 e 试验次数:对于交流充电桩输出端口、信号/控制端口和通讯端口应为正、负极性各5次; 于交流充电桩输入端口,应分别在0°、90°、180°和270°相位施加正、负极性各5次 f)间隔时间:20s,可根据浪涌保护装置的配置适当延长,但不应超过1min。 5.12.7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5.12.8辐射发射限值试验
充电桩应符合表5规定的辐射骚扰限值。
表5在10m测量距离处的辐射骚扰限值
5.12.8.2传导骚扰限值
子。充电桩电源端子应符合表6规定的传导扰电
表6电源端子传导驿扰限值
5.12.8.2.2信号和控制端口。充电桩信号和控制端口应符合表7规定的传导骚扰电压 流限值。
表7信号和控制端口传导共模(不对称)骚扰限值
Q/GDW15922014
车交流充电桩检验技术规
Q/GDW15922014
编制背景..... 2编制的主要原则 4 3与其他标准的关系 4 4主要工作过程 14 5标准结构和内容 L 6条文说明 5
编制育京 2编制的主要原则 L 3与其他标准的关系 4 4主要工作过程 5标准结构和内容 L 6条文说明 5
混凝土标准规范范本Q/GDW15922014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规划,结合公司电动汽车示范工程取得的经验和成 果,充分考虑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以及未来技术的发展,修订本标准。 在标准修订的过程中,与电动汽车示范运营单位和电动汽车企业进行沟通和技术交流,并结合 相关国标和行标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标准中需要修订和完善的条款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使用的采用传导式充电方式的电动汽车用交流充电桩
GB4208等相关国家标准,在电磁兼 抗扰度试验和骚扰限值试验方面参考和引用 17626系列国家标准,在功能试验、安全防护 18487、GB/T20234等国家标准
2013年12月,中国电科院用能所试验检测中心成立标准修订小组,标准修订小组梳理了国内现 有标准,依据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充电桩的实际使用情况,拟定修订草案。 2013年12月,标准修订小组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内部讨论会,讨论了一些技术内容,形成标准 修订草稿。 2014年3月,标准修订小组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内部讨论会,会上进行了集中研讨,讨论了国 内现有充电接口、充电设备、通信协议标准,在当前实际应用中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明确的技术细节 内容,形成了标准修订初稿。 2014年4月,在北京召开标准统稿会,邀请了系统内部的一些相关单位参会,会上对标准中的 修订条款进行逐条讨论。会后修订小组根据讨论意见对标准初稿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标准征求意见 高。 2014年6月,根据征求意见期间反馈的信息,修订小组对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 完善,形成标准送审稿。 2014年6月,在北京召开企标审查会,会议邀请了系统内相关单位的专家参会,对标准逐条进 行完善和确定。会后编写小组对会上的意见进行修改,形成了标准报批稿。
Q/GDW15922014
5标准结构和内容 本标准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编写要求进行编制。 标准主题章共设2章:检验规则、试验方法。
本标准第5.6节中,针对原标准中未为对急停功能作断开时间的要求,本标准明确了急停的时 间要求和试验方法。增加了锁止功能试验。 本标准第5.12节中土地标准,针对原标准规定电磁兼容性应满足GB7251.1一2005中的要求,未对电磁 兼容抗扰度和无线电骚扰限值的具体要求进行明确,因此本标准修订时扩展了电磁兼容性相关试 验
....- 汽车标准
- 相关专题: 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