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11603-2016 35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2.2高压设备选择符合DL/T5222中的有关规定。 2.3变电站高压设备应具备高可靠性,能适应电磁、温度、湿度、沙尘、降雨(雪)、振动等运行 境。 2.43 35kV智能变电站可采用预制舱式组合设备。预制舱式组合设备应满足如下技术要求: a 组合预制舱设备舱体根据需要配置消防、安防、暖通、照明、通信、智能辅助控制系统、集中 配线架(舱)等辅助设施,其环境应满足变电站设备运行条件及变电站运行调试人员现场作业 要求; 6 预制舱宽度根据实际设备排列布置确定,当单个预制舱体宽度大于2.8米时,宜将舱体分割成 多个运输单元; C 预制舱式组合设备采用吊装方式时,吊点设置于装置设备底部; d 预制舱式组合设备下方电缆敷设可采用电缆隧道与舱体外部电缆沟道连接: e) 预制舱式组合设备舱体与基础采用焊接。
Q/GDW116032016
D/GDW116032016
6.2.535kV配电装置户内布置可采用空气绝缘开关柜,预制舱内35kV设备宜采用气体绝缘开关柜, 户外布置可采用户外型瓷柱式真空或SF6断路器。 6.2.610kV配电装置设备采用户内空气绝缘开关柜,海拔高于2000米可采用气体绝缘开关柜。 6.2.7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宜采用常规互感器。技术要求如下: a)常规互感器应符合GB20840.2、GB20840.3中的有关规定; 互感器二次绕组数量、准确等级应满足电能计量、测量、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要求冶金标准,并应符 合GB/T14285和DL/T866中的有关规定
2.7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宜采用常规互感器。技术要求如下: a)常规互感器应符合GB20840.2、GB20840.3中的有关规定: b) 互感器二次绕组数量、准确等级应满足电能计量、测量、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要求, 合GB/T14285和DL/T866中的有关规定
6.3.1变电站配电装置应符合GB50060、DL/T5352中的有关规定。 6.3.2变电站35kV配电装置可采用户内布置、预制舱式布置和户外布置。 6.3.3变电站10kV配电装置可采用户内布置和预制舱式布置。
6.3.1变电站配电装置应符合GB50060、DL/T5352中的有关规定。
无功补偿应符合GB50227、DL/T5242中的有关起
6.5过电压保护和接地
6.5.1变电站过电压设计应符合GB/T50064中的有关规定。 6.5.2变电站的接地装置设计应符合GB/T50065中的有关规定 6.5.3变电站防雷的设计应符合GB50057、GB/T50064中的有关规定
6.5.1变电站过电压设计应符合GB/T50064中的有关规定。
6.6.1站用电设计应符合GB50059中的有关规定。 6.6.2为保证全站供电可靠性,当变电站远期规模为35kV单电源、1台变压器时,站用变应接在 电源侧。 6.6.3根据变电站地理条件,可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作为站用电源的补充
6.7.1变电站照明设计应符合GB50034、GB50059和DL/T5390中的有关规定。 6.7.2 预制舱内照明设计应符合Q/GDW11157中的有关规定 6.7.3户外照明宜采用自动节能控制,户内建筑的通道照明宜设感应控制。 6.7.4站内照明宜与图像监视、火灾报警、电子围栏等实现联动控制。
6.8光、电缆选择及敷设
6.8.1电缆的选择与敷设设计应符合GB50217、GB50059中的有关规定。电缆防火封堵的设计应符合 GB50229中的有关规定。防火封堵材料应符合GB23864中的有关规定。 6.8.2二次设备室内网络通信连接宜采用超五类屏蔽双绞线,不同房间之间的联络宜采用光缆, 6.8.3光缆的选用应由其传输性能、使用环境条件决定。除线路保护通道专用光纤外,宜采用缓变型 多模光纤。 6.8.4变电站主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与汇控柜、端子箱之间宜采用预制电缆, 6.8.5当光缆与站内电力电缆、控制电缆在同一通道内同一侧的多层支架上敷设时,光缆宜布置在支 架的底层,可采用专用的槽盒或聚氯乙烯塑料管保护。
D/GDW116032016
.1135kV智能支电站应换 进行设计。二次设备宜提供完整、准确、一致、及时 的基础数据,实现在线监测功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宜采用模块化设计 7.1.2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采用开放式网络结构,35(10)kV不宜单独设置过程层网络。变电站自动化系 统宜统一组网,信息共享,采用DL/T860通信标准。变电站内信息宜具有共享性和唯一性,保护故障 信息、远动信息不重复采集 .1.3变电站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功能由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现。35(10)kV配电装置宜采用保护测 空计量集成装置。故障录波应支持DL/T860标准。 7.1.4非贸易结算的电能表宜采用支持DL/T860标准的数字式电能表。 7.1.5 变电站宜配置全站统一的时间同步系统。 7.1.6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具备实现全站的防误操作闭锁功能。 7.1.7与保护装置相关采样值传输,应符合Q/GDW441中对保护装置采样的规定。
7.2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7.2.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设计应符合GB/T14285和DL/T755中的有关规定。 7.2.235kV母线一般不设置母线保护,如有小电源用户接入等情况时,应根据系统安全稳定计算结果 确定。 7.2.335(10)kV线路宜配置一套线路保护装置,装置具备速断、过流保护功能。当35kV变电站为负 简站时可不设线路保护。当35kV电厂并网线、转供线路、环网线及无T接回路的电缆线路较短时,线 路两侧可配置一套纵联保护。三相一次重合闸功能由线路保护装置实现。 7.2.435(10)kV线路、母联(分段保护)按单套配置。线路采用保护测控计量集成装置,分段采用 保护测控集成装置。 7.2.535kV变电站不宜设置独立的故障录波装置,对于35kV出线对侧为电厂或用户变的变电站,全 站可配置公用的故障录波装置, 7.2.6对于35kV线路对侧为电厂或用户变的变电站,可配置单套的故障解列装置。 7.2.735kV变压器电量保护宜按单套配置,采用主、后备保护独立装置,后备保护宜与测控装置集成: 非电量保护单套配置
自动化设计应符合DL/T5003和DL/T5002中的 总量计量系统设计应符合DL/T5202中的有关规定。
7.5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电站自动化系统宜按逻辑功能划分为站控层和间隔月
Q/GDW116032016
Q/GDW116032016
7.5.2站控层设备包括主机兼操作员站、数据通信网关机等。间隔层设备包括测控、保护、录波、电 能计量等装置,在站控层及站控层网络失效的情况下,仍能独立完成间隔层设备的就地监控功能。 7.5.3变电站站控层网络宜采用单星型拓扑结构,传输MMS及GO0SE报文。 7.5.4变电站监控主机兼操作员站宜单套配置。数据通信网关机宜单套配置,当调度数据网具备双平 面时,可双重化配置。 7.5.5网络交换机应选用工业交换机,交换机端口数量应满足设备接入要求
7.6直流系统及不间断电源
7.6.1直流系统设计应符合DL/T5044中的有关规定。 7.6.2不间断电源设计应符合Q/GDW576中的有关规定。 7.6.3变电站采用由交流电源、直流电源、不间断电源(UPS)、直流变换电源(DC/DC)等装置组成 的一体化电源系统,其运行工况和信息数据应能统一监视控制。 7.6.4直流母线电压采用220V或110V。直流电源系统宜配置单套蓄电池、单套高频开关电源、单套 直流变换电源(DC/DC)装置。 7.6.5直流电源宜采用辐射式供电方式,开关柜内可采用直流小母线供电方式。
7.7.1变电站应配置1套全站公用的时 向标准授时信号,优先采用北斗系统,时钟同步精度和守时精度满足智能变电站内所有设备的对时精度 要求。 7.7.2站控层设备宜采用SNTP网络对时方式
8.1变电站应设置辅助控制系统,实现全站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火灾报警、消防、照明、采暖通 、环境监测等系统的智能联动控制: 8.2辅助控制系统宜采用符合DL/T860规定的通信标准。
7.9二次设备布置及组柜
7.9.1站控层设备组柜安装,集中布置于二次设备室或预制舱内。 7.9.235(10)kV开关柜内间隔层设备就地布置;其它间隔层设备宜组柜安装,集中布置于二次设备 室或预制舱内。 7.9.3间隔层二次设备宜结合建设规模、总平面及配电装置布置等模块化设置。 7.9.4预制舱内二次设备可采用“前接线、前显示”装置。 7.9.5变电站二次设备的防雷、接地和抗干扰应符合GB/T50065、DL/T5136和DL/T5149中的有关 规定。
7.10互感器二次参数要求
7.10.2互感器二次绕组数量、准确等级应满足电能计量、测量、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要求,并应符 合GB/T14285和DL/T866中的相关规定。 .10.3计量用电流准确级不低于0.5S,测量用电流准确级不低于0.5,保护用电流准确级不低于10P 7.10.4计量用电压准确级不低于0.2. 测量用电压准确级不低于0.5,保护用电压准确级不低于3P。
D/GDW11603201
D/GDW116032016
8.1.1变电站总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059、DL/T5056以及DL/T5495中的有关规定。根据 工艺要求,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紧凑布置, 3.1.2变电站大门及道路设计应满足主变压器、大型装配式预制件、预制舱等整体运输,应满足消防 通道要求。全户内站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8.1.3变电站宜采用2.3m高的实体围墙
8.2.1预制舱结构应符合Q/GDW11157中的有关规定。 8.2.2装配式建筑应满足工业建筑标准,统一建筑模数、统一建设标准;结构体系应安全可靠,宜采 用钢结构体系。 8.2.3装配式建筑物围护结构宜就地取材,经济适用。 8.2.4构、支架柱宜采用钢管结构,基础宜采用通用设备基础,采用标准钢模制作。 8.2.5电缆沟盖板应采用经久耐用、经济合理的预制盖板或成品盖板
B.3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8.3.1变电站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应符合GB50059和DL/T5495中的有关规定。采暖、通风和 空气调节系统应具备自动控制功能:SF6气体绝缘电气设备房间应设置SF6气体超限报警系统,有害气 体浓度超限时自动启动事故风机:散热设备室应设置温度控制器,超温自动启动散热排风系统。 3.3.2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应与消防系统连锁,并配合消防系统进行防火隔断和排烟。 8.3.3预制舱采暖、通风应满足设备运行环境要求。
8.4.2变电站雨水泵站应应设置水位监测和传感控制,实现排水系统自动或远方控制 8.4.3变电站生活污水宜排入化粪池,定期清理,不外排
3.5.1消防设计应符合GB50229和GB50016中的有关规定,火灾探测及报警设计应符合GB50116 的有关规定,建、构筑物灭火器配置应符合GB50140中的有关规定。 3.5.2变电站火灾探测及报警信号应实现远传。
9.1变电站的设备宜选用损耗低的节能型产品。 9.2变电站建筑物的节能应符合GB50189、GB50019中的有关规定。 9.3变电站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符合GB12348和GB3096中的有关规定以及批复的环境影响报告 的要求。 9.4变电站的设计应采取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
9.1变电站的设备宜选用损耗低的节能型产品。 9.2变电站建筑物的节能应符合GB50189、GB50019中的有关规定。 9.3变电站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符合GB12348和GB3096中的有关规定以及批复的环境影响报 的要求。 9.4变电站的设计应采取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
Q/GDW116032016
变电站的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应符合DL/T5218中的有关规定。
D/GDW116032014
35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城镇建设标准D/GDW116032016
紧围绕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加强设计管理,强化应用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和方法,应用标准化建设 成果,提高“三通一标”应用率,推进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认真总结智能变电站 实际建设工程中的经验与反馈意见,进一步提高工程设计的精益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本标准编制 的主要原则: a 标准统一。吸收最新创新和试点成果,统一设计标准,规范技术原则,从设计源头提供标准化 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6) 安全可靠、坚固耐用。应用全寿命周期理念,优化细化设计标准,进一步提高35kV变电站技术 水平,降低运维工作量; C 工业化思路。按照变电站工业化设施定位,应用装配式建筑、智能化技术等,在设计中突出工 业化思路,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3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D/GDW116032016
本标准依据《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国家电网企管(2014)455号)文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主要结构及内容如下: 本标准主题章分为7章,由总则、站址选择和布置、一次部分、二次系统、土建部分、节能和环保 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组成。本标准兼顾了现有35kV变电站设计经验和技术原则,本着先进性和实用性等 原则,给出35kV智能变电站整体设计规范,提出站址选择布置等要求,规范电气一次、二次系统设计, 并对土建、消防等设计提出要求。
本标准第6.1.3条中,当35kV智能变电站装有3台主变时,10kV侧有24回及以上时出线时,为确保负 荷分配可靠性,2号主变低压侧通常采用双分支接线。 本标准第6.1.4条中,厂矿等易燃易爆地点负荷线路根据其负荷性质选择主变10kV侧中性点消弧线 圈接地方式。 本标准第6.2.1条中,35kV智能变电站电流互感器目前基本采用常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考虑未来 电子式互感器技术水平上升,当电子式互感器技术经济比较优于常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时,也可考虑采 用电子式互感器。 本标准第6.2.4条中,为满足预制舱式组合设备运输要求,单个运输单元宽度不宜大于2.8米;当预 制舱式组合设备宽度大于2.8米时,需要在工厂内制舱式组合设备分割成宽度满足运输要求的多个运输 单元,多个运输单元抵达现场,需现场拼接就位后安装。 本标准第6.6条中,根据DL/T5155有关规定开展负荷计算。 本标准第6.8.6条中,主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一次设备至汇控柜、端子箱之间的控制、信 号回路电缆宜采用预制电缆。CT回路要考虑防止互感器开路的措施,交直流电源回路电缆芯数较少时, 视工程情况,综合经济比较结果,选择是否采用预制电缆。 本标准第7.9.4条中,对于电缆较少的屏柜考虑采用靠墙布置、前接线、前显示装置,以节省预制 舱空间。 本标准第8.5.1条中,变电站内建筑与设备间距应满足GB50229要求,变电站与站外建筑间距应满 足GB50016要求。 本标准第9章中,GB50059、GB/T51072和DL/T5218对35kV智能变电站的节能和环保设计仍适用
Q/GDW116032016
D/GDW11603201
本标准第9.3条中深圳标准规范范本,变电站噪声首先应从声源上进行控制。对于无法根治的生产噪声,需要采取 效的噪声控制措施,如采用音障壁和迁回通风道,对变压器室、通风道等做吸引处理等。噪声治理措 不应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带来不利影响
....- 相关专题: 变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