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11796-2017 智能架空输电线路技术导则.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6.2物理设备层包括线路本体和智能设备: a)线路本体包括:基础、杆塔、导(地)线、绝缘子串、金具、接地装置、附属设施 和通道环境; b)智能设备包括:监测装置、机器人、无人机、直升机等。 6.3通信层包括:光纤通信、载波通信、无线通信等技术和设备,满足物理设备层与应用 层的通信要求。 6.4应用层包括:状态监测、状态评价与风险评估、故障诊断、线路状态可视化、动态增 容与智能调度、基于智能设备的立体巡检、故障预测及辅助决策等系统。
结构要求如下: a) 应实现线路本体和智能设备(组件)的协同设计与管理,宜采用一体化融合制造; b) 在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线路本体可集成传感、计量、指示、保护、标识、 控制等功能的IED; C)应采用低功耗、通用化、模块化的结构设计,具有标准化的物理接口:
Q/GDW 11796—2017
宜采用新设备、 新技不、 保证设备的轻便性和安全性; e)宜采用分体式电源供电,可利用风能、太阳能、导(地)线感应等方式灵活取电
安全保护要求如下: a 核心电子元件应具有防破坏、防篡改、防窃取功能; o 应保证记录数据的安全性: c)应符合GB/T17626、GB/Z19397中的电磁兼容性相关规定; d)应采取防盗、防振、防松措施燃气标准规范范本,外壳应达到IP65或以上防护等级
7.4智能设备功能要求
智能设备要求如下: 应能通过传感器自动采集线路本体或气象环境等信息的关键特征参量; b 应具备标准化状态量输出功能,能够得出直观反映采集量特性的数据,具备输出原 始量数据功能: C 应在数据和流程上与PMS、智能运检系统等连接。 d 应满足核心数据信息加密存储和传输功能要求,应采用专用安全加密芯片保证数据 安全; 对有精度绝对时标和同步要求的电网数据,应实现统一断面实时数据的同步采集 应能对各种异常状态发出报警信号,报警功能限值可修改: 应支持顺序控制、在线调试,具备自检、自恢复功能: 名 应能避免因用户操作失误而导致系统崩溃、死机、数据丢失等; h 应便于升级和维护,操作界面应简单易用: 应满足标准Q/GDW1242对可靠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通信层功能要求如下: a) 应满足数据交换所需要的、标准的、可靠的现场工业控制总线、以太网络总线或无 线网络的要求; 应满足标准GB/T22386对数据格式的要求,特殊情况下可采用自有数据格式的, 应公开所用数据格式,并负责解释其含义; 网络上的数据应分级,具备优先传送功能,并计算和控制流量,满足设备正常运行 的需求; d 宜采用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不同链路分别传送的机制: e 应采用信息加密、数字签名、身份认证等安全技术,满足Q/GDW11445的要求; f 应采用满足DL/T1146标准要求的通信协议。
Q/GDW117962017
a)监测装置管理功能:应具备针对各类状态监测装置信息及其运行状态的查询、统计、 报表等功能,包括:查询统计、分布展示、覆盖率统计、运行概况统计、覆盖情况 统计报表、故障情况统计报表、误报情况统计报表以及统计图展示、对应的数据或 报表导出等功能: 监测信息管理功能:应以组态图、折线图等方式展示状态监测详细信息,实现状态 监测信息与PMS中其他生产信息(台账信息、缺陷信息、故障信息、检修信息等) 的组合展示; C 告警预警信息管理功能:应具备针对状态监测告警预警信息的各种查询、统计、报 表等功能,包括:告警预警信息统计分析、告警预警信息查询统计、全年告警预警 统计、告警预警信息分布统计报表、告警预警处理情况统计报表以及统计图展示 对应的数据或报表导出等功能; 1 综合展示功能:应具备将线路本体运行、通道环境、智能设备分布、各类异常和告 警等状态监测信息依托电网GIS予以综合展示的功能
9.1.2状态评价与风险评估
1450等标准要求,:具其备以用态 监测数据与巡检数据对线路状不 介的切能
应具备利用状态监测、故障记录、巡检等信息,进行故障监测、故障定位、典型缺陷智 能识别和判断、故障实时诊断、故障原因分析等功能。
9.2.1线路状态可视化
9. 2. 2动态增容
应具备最大充许载流量计算分析功能,为增容后线路及电网安全评估分析和智能调度 供支撑。
9.2.3基于智能设备的立体巡检
应具备应用卫星遥感、直升机、无人机、 巡检机器人、人工移动终端等智能设备与技术, 开展巡检信息收集自动化、巡检结果处理智能化等全方位、多角度线路立体巡检功能。
应具备结合现场巡检、在线监测、自动气象站等数据,进行多系统数据融合分析的故障 超前预判和态势预测等功能。
铺助决策功能如下: 应具备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融合视频、图像、设备信息、运检业务、通道环境信 息、调度系统、安全预警系统等多源数据,结合运检现场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实 时运检资源配置情况,对线路运维检修提供技术支撑的功能:
b)应具备运维、检修规则与设备状态的自动匹配功能,提出运检计划建议; C 应具备运检承载力自动分析功能,实现资源智能调配、运检作业路径优化等; d) 故障灾害发生时,应在故障诊断基础上具备应急处置支撑功能,提出抢修指挥资源 配置建议
10智能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原则
一般要求如下: a)应遵循必要性和科学性的原则,统筹考虑,优化设计,选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 经济适用、安装及维护方便的结构紧凑型智能设备(组件),减少设备重复配置, 实现功能整合、资源和信息共享; 应以保障电网安全、提高输送能力、减少输电损耗、降低噪声水平为目标,提升节 能环保水平; 应满足智能架空输电线路建设、运维信息化要求。
系统设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面:智能架空输电线路路径设计图、杆塔定位设计图、 线路平断面图、智能设备配置图、通信网络图、同步系统图等,
10.3.1线路本体要求
线路本体要求如下: a 在环境恶劣区域,可在线路本体设备表面采用新型涂料,指示工作温度、缺陷状态 等信息; b 线路本体智能化建设和改造应综合考虑智能设备的安装、使用、维护方便。
10.3.2智能设备要求
智肥汉备安求灿下 a 各类状态监测装置的选用应以实际需求为基础,应遵循必要性和科学性的原则,统 筹考虑,优化设计; b 现场布点应选在核心骨干网架的重载线路、重要输电通道、巡线或抢修困难地区、 微地形微气象地区、采空区或地质不良区、重要跨越区段、外力破坏多发区等区域; C 可根据线路运行情况、线路巡检要求选用不同搭载能力、不同续航能力的智能巡检 设备; d 智能设备的选用应满足GB/T25095、DL/T1006、Q/GDW1242、Q/GDW561要求
10.3.3灾害防御要求
灾害防御要求如下: a)在输电线路“六防”、“三跨”问题突出地区,可适当加装线路本体、通道环境智 能化状态监测装置,提高运检效率; 应积极开展重要输电通道多参量、大数据分析研究,实现灾害的建模计算、风险评 估、预警分析、辅助决策等功能:
Q/GDW 11796—2017
设备应具备自感知、自诊断能力,实现状态全面可知、可控,提高灾害防御水平, 降低运维检修工作难度
应满足DL/T741、DL/T1007、DL/T 11448等相关标准的要求,对各项功 能进行检验,提供调试数据,输出信息流,模拟智能架空输电线路运行情况,出具调试报告。
应满足GB50233、DL/T5168、DL/T5235、Q/GDW 153、Q/GDW225和Q/GDW11448等租 关标准的要求,对工程和设备进行验收移交,提供完整验收资料
输电线路智能化综合评估应根据输电线路运行现状、重要性、工程与自然环境与人文协 调情况、智能化建设与改造预期目标和具体应用智能化技术,确定评估项目和内容。应重点 对输电线路状态、性能、智能化等方面进行评估,评估合格且满足本标准中第7章、第8章和 9.1的要求。
线路经济合理运行方式的决策提供支撑,指导实现基于线路最大可用输电能力的实时优化调 度。 12.1.2智能架空输电线路巡检宜基于大数据融合,应用直升机、无人机、巡检机器人等智 能设备,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巡检体系。 2.1.3在无人区与高海拨等极端恶劣环境、巡检任务重、线路走廊复杂、应急巡检和灾后 整检等情况下宜灵活选用无人机、机器人、直升机等智能检设备进行巡检。 2.1.4特殊区段(大跨越、多雷区、重污区、重冰区)和重要输电走廊应缩短智能巡检周 期,加强巡检数据和状态监测信息分析,实现故障隐患的准确判断与及时预警,提高线路综 合防灾和安全保障能力。 2.1.5智能架空输电线路宜采用雷电监测、山火监测、故障测距和地质灾害监测等先进监 测技术,综合巡检数据和状态监测信息判断出故障类型并定位,
12.2.1智能架空输电线路智能架空输电线路应依托巡检数据和状态监测信息提供检修决 策,参考Q/GDW174确定检修类型(A类检修、B类检修、C类检修、D类检修、E类检修), 应用智能化技术、设备进行检修,提高检修效率。 2.2.2应定期对智能设备进行检查测试,确保智能设备正常有效运行。对智能设备进行检 修时,应借助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保证不影响线路本体和其它智能设备的安全运行。
Q/GDW 117962017
Q/GDW117962017
绸制 编制主要原则, 10 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10 主要工作过程.... 0 标准结构和内容. 条文说明..
试验、检测与鉴定Q/GDW 117962017
本标准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下达2016年度公司第一批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 科(2015)1240号文)的要求编写。 输电线路智能化是建设智能电网的关键组成部分,输电线路智能化有助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幅 度提高输电线路输送能力,降低输电成本,充分发挥现有输电线路的效率,实现对线路运行状态的可控、 能控和在控。 按照智能电网“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工作方针,规范智能架空输电线路建设与在运 输电线路智能化改造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制定对输电线路智能化建设规范化,着力吸收国内外智能 电网相关成果,创新技术,确保输电线路智能化建设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科学严谨,意义重大。
本标准主要根据以下原则编制: a)坚持普遍适用原则:严格遵照国家有关规定,充分考虑各网省公司输电线路水平现状及差异 研究制定普遍适用的智能架空输电线路技术标准; 6 坚持继承发展原则:借鉴和应用国内外输电线路最新技术,充分考虑智能架空输电线路技术的 现状和发展方向,确保标准的先进性和可拓展性: 坚持科学创新原则:结合输电线路实际情况,首次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提出智能架空输电线 路技术标准,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智能架空输电线路的建设和改造提供指导。
2016年1月,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技项目任务书计划要求,成立了标准编写组。 2016年2月至3月,收集智能输电线路技术资料,并进行技术调研,同时吸取有关专家的意见。 2016年4月至6月,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在长沙组织召开了标准启动会,商讨确定重大原则性问题, 明确《智能输电线路技术导则》初步框架,确定项目实施方案及任务分工,并对第二次讨论会时间进行 以定。 2016年7月至9月,编写组针对编写中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内部沟通,编制了标准初稿,编写组内部 对标准的技术细节、内容格式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修改。 2016年10月20日至21日,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在长沙组织召开《智能输电线路技术导则》企业标准 项目审查会,对标准进行了讨论修改,形成了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初稿)。 2016年11月至2月,编写组对标准修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对标准文本的章、节、 条、款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化、修改、完善,完成了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Q/GDW11796—2017 2017年3月至月,标准发各单位征求意见,编写组整理意见对标准进行了修改。 2017年6月15日,编写组在北京组织召开《智能输电线路技术导则》企业标准项目第一次评审会, 对标准进行了讨论修改。 2017年7月27日,编写组在武汉组织召开《智能输电线路技术导则》企业标准项目第二次评审会, 对标准再次进行了讨论修改,形成了标准的送审稿。 2017年11月2日,国网联办在北京组织召开《智能输电线路技术导则》企业标准项目送审稿审查会: 对标准进行了讨论修改,形成了标准的报批稿。
本标准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国家电网企管(2014)455号文)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主题章分为8章,由技术原则、体系结构、设备层功能要求、通信层功能要求、应用层功能 要求、输电线路智能化设计、调试与验收和运行维护组成。本标准兼顾了现有输电线路的实际状况,本 着先进性和实用性、操作性和可扩展性等原则,规定了智能架空输电线路基本技术准则和三层结构,并 对每层结构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最后提出了智能架空输电线路调试与验收以及运行维护的具体要 求。标准中所列出的输电线路智能化设计,是在现有输电线路智能化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对实 现输电线路运行状态可控、能控和在控提供技术支撑。
本标准第6章中城市道路标准规范范本,将智能架空输电线路的整体结构分为三层,分别是物理设备层、通信层与应用层, 并对每层内容进行了具体描述。 本标准第9.2.3条中,需对智能架空输电线路进行立体巡检,开展智能化立体巡检应满足DL/T288、 Q/GDW11387等相关标准的要求。 本标准第10.3.3条中,输电线路“六防”指的是防雷击、防外破、防冰害、防鸟害、防污闪和防风 害,“三跨”指的是跨高速铁路、跨高速公路和跨重要输电通道。 本标准第11.3条中,需对输电线路进行智能化综合评估,设备和系统的评估应满足DL/T1249、DL/T 1054和Q/GDW1903等相关标准的要求,并进行统一标准的应用功能测试和整体性能评估,出具评估报 告。状态监测装置、智能管控平台和信息通信等系统应满足DL/T981、DL/T547和GB/T22386等相关标 准的要求,并在仿真运行环境中进行测试与评估,在输电线路典型故障的仿真环境下进行设备、网络、 系统的测试与评估,验证功能与性能,并进行试运行。
....- 相关专题: 输电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