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238-2019 水电工程料源选择与料场开采设计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1 设计需要量 design demand
在料源规划过程中,以设计工程量为基础,计入物料的于 采、运输、转存、加工和作业面施工等损耗及折方转换后,计算 得出的天然建筑材料数量,以自然方计量。
在设计需要量的基础上考虑料源的地质和施工因素后,所常 天然建筑材料的数量。
海绵城市标准规范范本2. 0.3 可采储量
根据料源的开采条件、程序、工艺,以及开采设备的技术性 能进行开采规划,计算可采得的各种天然建筑材料有用料储量。
3.0.1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的料源、料场应包括工程开挖料, 石料场、土料场及天然砂砾料场。料源选择与料场开采设计所需 资料宜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有关规定。 3.0.2关然建筑材料的质量、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电 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NB/T10235的有关规定。 3.0.3料源应优先选择工程开挖料,并根据天然建筑材料的质 量、数量及供应强度要求,对料源分布、料场开采运输条件、料 场开采规划等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应考虑环境影响,减少占地和 移民,尽量避免与工程施工相互干扰,遵循优质、经济、环保、 节能等基本原则,经技术经济比较后选定料源。 3.0.4工程开挖料应提高直接利用率,转存料应提高回采率。 3.0.5料场选择宜集中,避免开采多个料场。料场选用顺序宜 先近后远,先水上后水下,先库区内后库区外,力求高料高用, 低料低用,避免或减少上、下游物料交叉使用。天然砂砾料储量 丰富、开采条件较好时,应作为优先选用料场。 3.0.6料场开采设计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开采布置、开采方 法、运输方式及边坡支护工程量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应选择物 料质量好、数量足、便于开挖运输且边坡支护工程量小的部位进 行开采。 3.0.7料场应与居民点、公路、铁路、石油天然气管道、电力
3.0.5料场选择宜集中,避免开采多个料场。料场选用顺序宜 先近后远,先水上后水下,先库区内后库区外,力求高料高用 低料低用,避免或减少上、下游物料交叉使用。天然砂砾料储量 丰富、开采条件较好时,应作为优先选用料场。
法、运输方式及边坡支护工程量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应选择物 料质量好、数量足、便于开挖运输且边坡支护工程量小的部位进 行开采。
3.0.7料场应与居民点、公路、铁路、石油天然气管道、电力 设施、已有料场、工广、施工设施和枢纽建筑物等保持安全距 离,与重要设施的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料场开 采不应影响附近山体稳定和居民点及重要公共设施的安全。
3.0.8料场开采前应做好防洪、排水、道路、堆存和施工
期内并经分析后确定。 3.0.9料场位于库区范围时,应考虑施工期围堰或坝体挡水、 下闸蓄水对物料开采和运输的影响。有影响的料场,应考虑提前 开采并进行堆存。 3.0.10料场开采前应先剥离无用层,并做好表面耕植土的存放 和复耕规划。
期内并经分析后确定。
3.0.10料场开采前应先剥离无用层,并做好表面耕植土的存方
NB/T102382019
4.1混凝土骨料料源选择
4.1.1混凝土骨料宜选择单一岩性的料源,若单一岩性的料源 不满足需要时可选择不同岩性的料源进行组合,组合料源的选择 需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不同岩性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应进行 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试验
且硬度适中的岩石作为料源。采用节理裂隙发育,特别是隐节理 发育的石料,或云母含量高的石料加工骨料时,应进行破碎试验 验证。
4.1.5沥青混凝土粗细骨料和填料料源宜选择石灰岩、白云岩
等碱性岩石加工。骨料应质地坚硬、新鲜,不因加热而引起性质 变化;填料应不结团块、不含有机质及泥土。
4.1.6利用工程开挖料时,应结合施工方法分部位评价料源质 量和计算可利用料数量。 4.1.7天然砂砾料场宜选择物料相对集中、开采条件好,以及 料场开采对航运、取水及生态环境影响小的区域。 4.1.8石料场料源储量、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宜选择开采运 输条件较好、剥采比小、岩性均一、夹层少、毛料运输距离短的 料场。
4.2.1土料可分为均质土料、防渗体土料、回填土料、接触泰 土料、槽孔固壁土料等,其料源包括工程开挖料和土料场 采料
4.2.1土料可分为均质土料、防渗体土料、回填土料、接触黏 土料、槽孔固壁土料等,其料源包括工程开挖料和土料场开 采料。 4.2.2防渗体土料应选择具有良好的防渗性和渗流稳定性、适 当的塑性和压缩性、较高抗剪强度和较好施工特性的土料。 4.2.3土料场宜选择土质均一、土层较厚、质量易于控制、出 料率高、开采运输条件好、土料天然含水率与填筑最优含水率接 近、少占耕园地和林地的料源。
土料、槽孔固壁土料等,其料源包括工程开挖料和土料场开
4.2.4土料场宜在枢纽工程区和水库淹没区范围内选择
4.3填筑石料料源选择
4.3.1填筑石料可分为堆石料、天然砂砾石料、反滤料、垫层 料、过渡料、工程回填石料和砌石料等,其料源包括工程开挖 料、天然砂砾料和石料场开采料。
4.3.2堆石料料源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1利用工程开挖料时,开挖料物料的质量、粒径及级配应 满足填筑料特性要求,并宜将不同岩性的工程开挖料用到不同的 填筑分区。 2从石料场开采堆石料时,应选择覆盖层薄、剥离量少、 开采获得率高、边坡支护工程量较小、上坝运输距离较短、开采
NB/T102382019
道路和上坝道路较易修建的料场。 4.3.3天然砂砾料用于坝体填筑时,宜选择天然级配满足坝体 填筑料级配要求、水上可采层厚可采量大、运输距离近的料场。 4.3.4反滤料和垫层料料源宜选用天然砂砾料。当工程附近缺 乏天然砂砾料或开采不经济时,也可使用人工制备料。 4.3.5过渡料宜利用工程洞室开挖料,或采用控制爆破的细石 料及质量合格的关然砂砾料。直接开采关然砂砾料作为过渡料: 级配不符合要求时,应采用掺配或人工筛分等加工措施,
4.4.1在进行料源规划时,应在设计工程量的基础上考虑物料 的各种耗补偿系数及折方转换后计算设计需要量;在设计需要 量的基础上,根据料源的可采性考虑1.15倍~1.5倍的规划开 采系数计算规划开采量
4.4.2在进行料场开采规划时,应在设计需要量的基础上扣
工程开挖料可利用量计算料场设计开采量;在规划开采量的基 上扣除工程开挖料可利用量计算料场规划开采量。
4.4.3在料场勘察范围内的可采储量应大于料场规划开采量。
级配平衡计算分析,若物料的天然级配不满足工程用料要求,可 采取级配调整措施。天然砂砾料骨料设计需要量计算应考虑级酉 调整产生的奔料和加工损耗
4.4.7混凝土设计工程量应包含永久工程、导流工程、
4.4.8混凝土骨料设计需要量应根据设计工程量、混凝土中骨 料用量及各种损耗确定。 4.4.9土料设计需要量应根据设计工程量及各种损耗补偿系数、 折方系数确定。 4.4.10各种填筑料设计需要量置根据坝体各填筑分区料、回填 料的设计工程量及各种损耗补偿系数、折方系数分别计算。 4.4.11设计需要量、规划开采量、料场设计和规划开采量计算 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进行。
5.1.1石料场开采布置应根据工程供料要求、料场规划开采量 综合考虑料场地形条件、覆盖层厚度、岩性、产状、地质构造 开采运输条件等确定。
5.1.2石料场开采强度、开采工作面布置和出料作业线设置
5.1.3开采范围较天的石料场应分区进行开采。分区应根据 形地质条件、开采运输方式等确定。覆盖层薄、料层厚、运政 近、易开采的区域宜安排在施工高峰时段开采。
5.1.4石料场开采掌子面宜避免朝向主河道、交通干线、有 镇及其他重要设施,不得造成河道淤积堵塞,避免发生安全 事故。
工的要求。开采道路设计应满足料场开采方式、运输强度、运转 设备及运输方式的要求。
5.1.6作为坝体填筑料的石料场开采宜按坝体填筑料设计要求 根据料场岩性和风化程度等,结合坝体填筑料粒径和级配的不 要求进行分区开采。
5.1.6作为坝体填筑料的石料场开采宜按坝体填筑料设计要求,
度、开采及运输设备的能力相适应。终采平台高程宜在地质勘 储量的底界以上,并考虑施工期防洪度汛的要求。
5.1.8石料场爆破安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的有关规定。
NB/T·102382019
5.2.4当开采运输条件困难时,经专门研究论证后可考虑采用 碱室爆破法开采
5.2.5开采强度应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分析确定石料场各
时段、各种石料的高峰开采强度。
5.2.6石料场开采设备应根据开采方案及开采强度选择合适的
5.3.1石料运输方式可分为公路运输、溜井运输、溜槽运输、 带式输送机运输及其组合。
5.3.1石料运输方式可分为公路运输、井运输、溜槽运输
带式输送机运输及其组合。 5.3.2混凝土骨料的毛料及半成品料的运输宜采用自卸汽车运 输。当料场地形陡峻、高差大、采用公路运输不经济时,可采用 溜井、溜槽或带式输送机运输。
5.3.2混凝土骨料的毛料及半成品料的运输宜采用自卸汽
5.3.3土石坝填筑料宜采用自卸汽车运输上坝。当坝址两岸地 形陡峻、公路运输困难、运输距离较长时,对粒径较小的坝体填 筑料可研究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
开采设计、运输石料的强度等综合考虑。溜井和溜槽应布置在坚 硬、稳固、整体性好的岩体中,避开大型断层、破碎带、溶洞等 不良地层。开采规模较大时,一个料场宜布置2个或2个以上溜
NB/T10238—2019
条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溜井宣布置为竖井。根据料场情况溜井需布置为斜井时, 倾角不宜小于60°。 2溜井宜设置为圆形断面,直径应为物料最大粒径的5倍 以上,最小直径不宜小于2.5m。 3溜井高度较高时,宜采用分级布置,单级不宜超过300m。 4溜井运输半成品物料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小骨料跌落 后造成的粗骨料损失。 5.3.6采用溜槽运输时,溜槽的布置除应满足本规范第5.3.4 条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溜槽倾角宜在45°~60°之间,不应超过65°。 2根据爆破方式、石料粒径等,溜槽宜设置为梯形断面: 梯形断面顶部宽度宜为10m~15m、深度宜为3m~6m。 3瘤槽高度较高时,宜采用分级布置,单级不宜超过150m。 4溜槽底部应设置足够宽度的转运平台。转运平台的宽度 应结合溜槽高度、溜槽倾角和安全距离等综合考虑。 5.3.7采用带式输送机作为运输方式时,带式输送机的布置应 符合下列规定: 1带式输送机运输物料粒径宜控制在350mm以内,粒径 超过时应经专门研究论证后采用。 2带式输送机输送带宽及带速应满足物料运输强度和粒径 d
条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溜井宣布置为竖井。根据料场情况溜井需布置为斜井时 倾角不宜小于60°。 2溜井宜设置为圆形断面,直径应为物料最大粒径的5倍 以上,最小直径不宜小于2.5m。 3溜井高度较高时,宜采用分级布置,单级不宜超过300m。 4溜井运输半成品物料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小骨料跌落 后造成的粗骨料损失。
条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溜槽倾角宜在45°~60°之间,不应超过65°。 2根据爆破方式、石料粒径等,溜槽宜设置为梯形断面: 梯形断面顶部宽度宜为10m~15m、深度宜为3m~6m。 3瘤槽高度较高时,宜采用分级布置,单级不宜超过150m。 4溜槽底部应设置足够宽度的转运平台。转运平台的宽度 应结合溜槽高度、溜槽倾角和安全距离等综合考虑。 5.3.7采用带式输送机作为运输方式时,带式输送机的布置应 符合下列规定: 1带式输送机运输物料粒径宜控制在350mm以内,粒径 超过时应经专门研究论证后采用。 2带式输送机输送带宽及带速应满足物料运输强度和粒径 的要求。 3带式输送机平面和立面布置应根据工程地形地质条件、 带式输送机型式、运输物料的种类和特性等综合确定,尽量避免 施工干扰。
NB/T 102382019
.1.1土料场开采范围、分区和深度,应根据土料规划开采量、 地形地质条件、分层特性、天然含水率及其分布规律等综合 渔定
6.1.1土料场开采范围、分区和深度,应根据土料规划开采量, 地形地质条件、分层特性、天然含水率及其分布规律等综合 确定。 6.1.2对于需进行含水率或级配调整的土料,应研究调整、加 工措施,并根据加工工艺及方法,布置加工场地,
.1.2对于需进行含水率或级配调整的土料,应研究调整、加 工措施,并根据加工工艺及方法,布置加工场地。
6.1.2对于需进行含水率或级配调整的土料,应研究调枣
6.2.1土料场开采应根据地形条件、土料特性、土层厚度、地 下水分布规律、天然含水率变化规律等因素,确定土料开采方 式。应根据土料场的开采条件和开采强度要求,合理配置采运 设备。 6.2.2土料场开采强度应根据土料各时段高峰填筑强度和备料 要求分析确定,并满足各时段高峰填筑强度和存料的需要。备料 量应按停采期土料场设计开采量的1.2倍备料。 6.2.3开采条件差、开采强度难以满足填筑要求的土料场,应 先期开采土料并设置转存料场,以满足高峰时段填筑要求。 6.2.4土层较厚、土料层次多的土料场宜采用立面开采方式: 选用正、反铲挖掘机和斗轮式挖掘机为主的开采设备;土层较 薄、土料层次少的土料场宜采用平面开采方式,选用推土机、铲 运机和反铲挖掘机等开采设备。
6.2.1土料场开采应根据地形条件、土料特性、土层厚度、地 下水分布规律、天然含水率变化规律等因素,确定土料开采方 式。应根据土料场的开采条件和开采强度要求,合理配置采运 设备
6.2.5土料场开采时段应根据当地气象条件与土料特性进行分 析确定,合理制定土料开采的有效施工时间。土料开采应避开雨 季和负温条件。
6.2.5土料场开采时段应根据当地气象条件与土料特性进行分
6.2.6土料场天然含水率偏高或偏低,或者土料级配不均一时, 应研究采取调整土料含水率和级配的加工措施。 6.2.7在低温季节开采土料场时,宜在向阳、背风处取土,同 时对表面风干冻土进行剔除处理,装料时的土料应为正温且无 冰、雪等。
7.1.1天然砂砾料场的开采布置应根据砂砾料料场规划开采量、 设计级配要求、关然级配分布情况、有用层的储量、河道水文特 性、地形条件及开采运输条件等因素确定。 7.1.2砂砾料场的开采深度应根据料场储料厚度和开采设备的 能力确定,并根据料场规划开采量确定料场开采范围。 7.1.3天然砂砾料场宜进行分区开采规划,确定开采顺序和作 业路线。
7.1.4通航河段应考虑开采施工对航运的影响,并采取相应
7.1.5汛期或封冻期停采时,应按停采期砂砾料场设计开采量 的1.2倍备料,备料场的容量应满足要求。
7.2.1天然砂砾料场开采时段应根据当地气象、料场水文特性 及地形地质条件分析确定。 7.2.2天然砂砾料场开采强度应根据混凝土浇筑强度和填筑强 度、同时考虑备料要求分析确定。开采强度应满足各时段高峰施 工强度和备料的需要,并合理配置采运设备。 7.2.3不受洪水影响的天然砂砾料场宣采用陆上分层开采方式; 汛期受洪水影响、但枯期出露水面的砂砾料场,宣采用陆基水下 开采方式;砂砾料场位于河道常年水位以下、水深和流速满足采 砂船开采要求,宜考虑进行水下开采,
NB/T102382019
陆基水下开采可选用索铲、长臂反铲、拉铲等开采设备,水下开 采可用采砂船开采。
7.2.5采砂船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吃水深度、开采深度、小时生 产率和最大挖掘粒径等,选择符合料场物料特性和河道水文特性 的采砂船
7.2.6采砂船开采应合理选择开采水位、开采顺序和作业路线
创造静水或低流速开采条件。采砂船开采时水流流速应小于
7.2.7天然砂砾料陆上开采及陆基水下开采宜采用自卸汽车运
7.2.7天然砂砾料陆上开采及陆基水下开采宜采用自卸汽车运 输方式,水下开采宜采用砂驳运至码头转自卸汽车的组合运输方 式。当采用自卸汽车公路运输不经济时,可研究采用带式输送机 运输。
NB/T102382019
8.1边坡级别及安全系数
8.1.1料场边坡级别应根据料场边坡失事对建筑物或周边交通 的影响、料场开挖量和料场开挖边坡高度等确定,料场边坡级别 划分按表8.1.1的规定确定,
表8.1.1料场边坡级别划分
注:1表中I级和Ⅱ级料场边坡级别的确定需要料场开挖量和开挖边坡高度二者 同时满足,若只满足其中一项则按降低一级考虑。 2 料场边坡失事仅对建筑物正常运行有影响而不危害建筑物安全和人身安全 的,经论证,该边坡级别可以降低一级。 3料场开挖量为总开挖量,即有用料和无用料开挖量的总和。 4料场开挖边坡高度为料场开口线至规划终采平台高程的最大高差。
注:1表中I级和Ⅱ级料场边坡级别的确定需要料场开挖量和开挖边坡高度二者 同时满足,若只满足其中一项则按降低一级考虑。 2 料场边坡失事仅对建筑物正常运行有影响而不危害建筑物安全和人身安全 的,经论证,该边坡级别可以降低一级。 3料场开挖量为总开挖量,即有用料和无用料开挖量的总和。 4料场开挖边坡高度为料场开口线至规划终采平台高程的最大高差。
NB/T102382019
8.1.2料场边坡按所处位置可分为枢纽工程区的料场边坡、水
8.1.2料场边坡按所处位置可分为枢纽工程区的料场边坡、水 军内的料场边坡和河道及其他区域的料场边坡。料场边坡采用极 限平衡法的下限解法进行抗滑稳定计算时,边坡抗滑稳定设计安 全系数不应低于表8.1.2的规定
8.1.3料场边坡失事对建筑物及人身安全不构成危害时,边坡 抗滑稳定设计安全系数取低限,反之取高限;对于失稳风险大, 或稳定分析中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的边坡,边坡抗滑稳定设计安全 系数宜取高限,反之可取低限。对于特别重要、失事后危害巨大 或有变形极限要求的边坡,经论证,边坡抗滑稳定设计安全系数 取值可高于本规范表8.1.2中的规定。
8.2边坡稳定分析及支护措施
8.2.1料场边坡上的荷载作用及其组合、设计工况、稳定分析 方法及支护措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电水利工程边坡设计规 范》DL/T5353的有关规定。 8.2.2料场边坡设计应结合料场开采设计方案统一考虑,宜避 免形成高陡边坡,避开深厚堆积体、较大断层和顺坡向软弱夹层 发育地段。
NB/T10238—2019
道高差宜为10m~20m;料场边坡较高时视料场布置具体情况可 设置宽马道,其宽度可为4m~6m。 8.2.4料场的岩质开挖边坡应根据边坡稳定分析成果采用不同 的支护措施:浅表层加固措施包括喷混凝土、锚杆、挂金属网、 排水孔、贴坡混凝土、混凝土格构等;深层加固措施包括锚筋 桩、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等。对表层有零星危岩或松动块石的高 楚边坡,可采取主动和被动防护网进行防护。 8.2.5料场的土质边坡宜采用边坡排水、土锚钉、格构梁植草、
8.2.6应对料场上部自然
9.1.1料场边坡失事对枢纽区建筑物安全和运行有影响的料场, 边坡安全监测项目及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电水利工程边 坡设计规范》DL/T5353的有关规定。 9.1.2料场边坡失事对枢纽区建筑物安全和运行无影响的料场, 边坡监测项目可分为巡视检查、变形监测和应力监测。对于不同 的边坡级别,监测项 9.1.2的规定执行
表9.1.2监测项目
注:1为必测项目,Q为可选项目。
9.1.3对于料场边坡失事既不影响水工建筑物安全及运行、也
1.3对于料场边坡失事既不影响水工建筑物安全及运行、也 不影响地方安全的料场,可只开展施工期监测。
9.2.1土料场和石料场开采完成后应做好危石清理、边坡支护 和排水沟渠的清理等后期处理工作,确保料场边坡的长期稳定 位于水库死水位以下的库区土料场、石料场可不进行后期处理。 9.2.2土料场和石料场开采完成后应根据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要求,进行必要的场地平整、生态恢复,或根据复垦要求进行料 场复垦。
位于水库死水位以下的库区土料场、石料场可不进行后期处理。 9.2.2土料场和石料场开采完成后应根据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要求,进行必要的场地平整、生态恢复,或根据复垦要求进行料 场复垦。 9.2.3土料场和石料场开采后形成的坑槽可采取排水措施,防 止坑内积水;也可用弃渣进行回填。大面积的终采平台可作为地 方弃土场使用。
9.2.4天然砂砾料场的滩地开采完成后应做好开采坑回填和滩 面保护等工作,
9.2.4天然砂砾料场的滩地开采完成后应做好开采坑回块
NB/T10238—2019
附录 A料源选择与料场开采设计所需资料
表A料源选择与料场开采设计所需
附录B设计需要量、规划开采量、料场
学士标准规范范本附录B设计需要量、规划开采量、料场 设计和规划开采量计算
B.1.1石料设计需要量为混凝土骨料和填筑料的设计需要量之 和,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V石料设计=V骨料十V填筑料 V骨料=K·K·K·K4·K·V·D/天然 V
V石料设计 石料设计需要量(m); V骨料 混凝土骨料设计需要量(m"),以自然方计; V填筑料 填筑料设计需要量(m3),以自然方计; K1 开采损耗补偿系数; K2 运输损耗补偿系数; K 转存损耗补偿系数; K4 加工损耗补偿系数; K5 作业面损耗补偿系数: 混凝土设计工程量,即混凝土浇筑后的方量 (m),以成品方计; D 一 由试验推荐的每立方米混凝土的骨料用量 (kg/m)。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按2150kg/ m~2300kg/m的平均单位用量来估算; 天然 骨料料源天然密度(kg/m),由试验资料确定; V: 各种填筑料设计工程量,即填筑后的方量(m):
B.1.2土料设计需要量应按下式
V+料设计= K,·KK3·K4· Ks·V+料/N
给排水施工组织设计 NB/T102382019
主要包括坝体堆石料、反滤料、垫层料、过 渡料、工程回填石料,分别用V,~Vs表示, 以压实后的坝上方计; 折方系数,与V;对应。
....- 相关专题: 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