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0517-2021 太阳能中低温蓄热装置.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表1工厂制造太阳能中低温蓄热装置技术要求
6.1.2本文件中的客户定制蓄热装 ,应给出测试周期内客户定制 蓄热装置的蓄热量、供热量、蓄热效率和平均供热功率,蓄热水池还应给出年热损失率。
6.1.2本文件中的客户定制蓄热装 ,应给出测试周期内客户定制 蓄热装置的蓄热量、供热量、蓄热效率和平均供热功率,蓄热水池还应给出年热损失率。
6.2.1蓄热装置的外壳表面应平整,无破裂、无明显划伤。 5.2.2蓄热装置的进出口应有标明接口功能和流向的清晰标识。 6.2.3在耐盐雾试验72h后,蓄热装置外壳涂层应完整,无龟裂、爆皮、剥落及生锈;在涂层附着力试验 后质量标准,外壳涂层应无剥落,达到GB/T1720规定的1级;外壳材料表面可见光镜面反射比应不大于0.10; 老化性试验后外壳材料应无褪色、变色的现象
5.2.1蓄热装置的外壳表面应平整,无破裂、无明显划伤。
蓄热效率的测量值不应低于标称值的90%。
6.3.3平均供热功率
平均供热功率的测量值不应低于标称值
平均供热功率的测量值不应低于标称值的95%。
6.3.4静置热损失率
静置热损失率不应大于6
6.3.5单位质量有效蓄热量
热装置的单位质量有效蓄热量的测量值不应低于标和
6.3.6相变蓄热装置衰减率
6.3.7蓄热水池年热损失率
应给出蓄热水池的年热损失率
在一20℃土2℃条件下进行耐冻试验后,闭式蓄热装置应无泄漏、破损、变形和毁坏;安全泄压装 置应不发生冻结
闭式蓄热装置在33kPa绝对真空压力下,不应有影
若无明示说明,闭式工作压力不应小于0.6MPa,试验压力应为1.5倍的额定工作压力;开式试验压力 应为0.065MPa
6.8.2带电部分的蓄热装置工作温度下的泄露电流和电气强度、接地电阻应满足GB/T4706.1的 要求。
在额定循环工质流量下,蓄热装置进出口压力损失的测试值应不大于标称值的110%。
循环工质流量测量的准确度应为土1.0%
循环工质压差测量的准确度应为士1.0%
液体压力测量的准确度不应低于1.5级
7.1.5测量仪器及数据记录仪
测量仪器及测量系统的最小刻度不应超出规定准确度的两倍。 数据处理技术或电子积分仪的准确度应等于或优于测量值的土1.0%。 模拟和数字记录仪的准确度应等于或优于总量程的土0.5%,时间常数应等于或小于1S。峰值信 号指示应在总量程的50%和100%之间。 自动记录仪器的测试和存储间隔不应低于1min
7.2.2蓄热装置外壳涂层的耐盐雾试验应按GB/T1771的有关规定进行,涂层的附着力试验应按 GB/T1720的有关规定进行,外壳材料的可见光镜面反射比试验应按GB/T28745的有关规定进行,外 壳材料的老化性试验应按GB/T1865的有关规定进行。
统热量。循环工质为液体的蓄热性能试验系统示意图见图1,循环工质为气体的试验方法宜参照执行。 蓄热性能试验过程中,应关闭辅助热源,蓄热试验时应将试验系统接入蓄热装置的蓄热侧进出口,供热 试验时应将试验系统接人蓄热装置的供热侧进出口
图1蓄热性能试验系统示意图
7.3.2.1充注足量的蓄热介质和循环工质至额定工作压力。 7.3.2.2试验环境温度应为20℃土5℃,相对湿度不应高于75%。环境温度传感器应置于百叶箱内 安装位置不应远于被测装置1m,高度应为被测装置高度的1/2。 7.3.2.3根据厂家推荐的参数设定蓄热装置的控制系统
7.3.3.1预运行试验
完成预运行试验后,应按照 验,试验过程中记录蓄热侧循环 工质流量、进出口温度、采集
Q 单次蓄热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蓄热侧循环工质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c: 蓄热侧循环工质比热容,单位为千焦每千克摄氏度[kJ/(kg·℃)]; V, 蓄热侧循环工质体积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s); 1s.I. 蓄热试验第i次记录时刻蓄热侧循环工质进口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s.2.i 蓄热试验第i次记录时刻蓄热侧循环工质出口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ATs 蓄热试验第i次记录至第i十1次记录间隔时间,单位为秒(s); i 蓄热试验第i次记录; T 蓄热试验总记录次数
7.3.3.3供热试验
完成蓄热试验至少20min后,应按照7.3.3. 热侧循环工质流量、进出口温度、采集记录时间间隔和供热时间,按式(2)计算单次供热量Q:
Qa Pa 供热侧循环工质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ca 供热侧循环工质比热容,单位为千焦每千克摄氏度[kJ/(kg·℃)];
V. 供热侧循环工质体积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s); La.1.i 供热试验第讠次记录时刻供热侧循环工质进口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a.2.i 供热试验第i次记录时刻供热侧循环工质出口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Ata.i 供热试验第i次记录至第i十1次记录间隔时间,单位为秒(s); i 供热试验第i次记录: T 供热试验总记录次数
7.3.3.4静置热损失率试验
7.3.3.5相变蓄热装置衰减率试验
装置衰减试验次数,继续完成明
7.3.3.6客户定制蓄热装置蓄热性能试验
蓄热水池和土壤埋管蓄热装置可分别参照式(1)和式(2),通过测量蓄热侧和供热侧循环系统流量 进出口温度计算得出日/月/年的蓄热量、供热量。 蓄热水池和土壤埋管蓄热装置自身热量的变化量按式(3)计算:
△Q 测试结束状态较开始状态自身热量变化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Mh 水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Ch 水的比热容,单位为千焦每千克摄氏度[kJ/(kg:℃)]; tth. 测试开始时平均水温,单位为摄氏度(℃); 测试结束时平均水温,单位为摄氏度(℃)
7.3.4.1有效蓄热量
7.3.4.2蓄热效率
蓄热效率; Q——有效蓄热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Q 有效供热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7.3.4.3平均供热功率
平均供热功率应按式(5)计算:
7.3.4.4静置热损失率
热损失量应按式(6)计算
Q 静置热损失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Q. 一一有效供热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Qa.1——蓄热装置达到终止蓄热状态并静置8h后的单次供热量测量值,单位为千瓦时(kWh) 静置热损失率应按式(7)计算:
式中: 71 一 静置热损失率; QI 一 静置热损失量,单位为干瓦时(kWh); Q 一有效供热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7.3.4.5单位质量有效蓄热量
单位质量有效蓄热量应按式(8)计算:
Q. q, 式中: qs 单位质量有效蓄热量,单位为千瓦时每千克(kWh/kg); 777 相变蓄热装置质量,单位为千克(kg)
7.3.4.6相变蓄热装置衰减率
相变蓄热装置衰减率应按式(9)计算:
7.3.4.7客户定制蓄热装置蓄热性能
3.4.7客户定制蓄热装置
客户定制蓄热装置蓄热效率为测试周期内的供热量与蓄热量的比值,可参照式(4)进行计算 客户定制蓄热装置平均供热功率为系统总供热量除以总供热时间,可参照式(5)进行计算。 蓄热水池年热损失率试验应以1年为试验周期,应根据全年蓄热量Qy、全年供热量Qy、蓄热水 也自身热量变化量△Qh按式(10)计算
T1.y ..( 10 Q...
71. 蓄热水池年热损失率; Qy 全年蓄热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Q. 全年供热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AQh.y 蓄热水池全年测试结束较开始状态自身热量变化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耐冻试验应按GB/T28745的有关规定进行
空冲击试验应按GB/T28745的有关规定进行
脉冲压力试验应按GB/T28745的有关规定进行
试验前应充水至额定工作压力,并通过放 排尽内部的残留空气。关闭放气阀,由液压系统缓慢 曾压至试验压力,维持试验压力10min,期间压力波动不应大于0.02MPa。检查蓄热装置有无渗漏或 裂缝状况,试验结果应注明试验的压力值、环境温度和试验持续的时间
7.8.1应检查蓄热装置上的安全泄压猎施,并记录检验结果。 7.8.2蓄热装置工作温度下的泄露电流和电气强度、接地电阻应按GB/T4706.1的有关规定进行 试验。
压力损失试验应按GB/T28745的有关规定进行
应按GB/T28745的有关
工厂制造蓄热装置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8.2.1蓄热装置在出厂前应进行出厂检验。
3.3.1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新产品试制定型时; b) 改变产品结构、材料、工艺而影响产品性能时; c 老产品转厂或停产超过2年恢复生产时; d)国家市场监管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8.3.3型式检验应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一定批量的产品中随机抽取;若型式检验不合格过滤器标准,则需加倍抽样 进行复检。 8.3.4型式检验应按6.16.9逐项检验
8.4.1出厂检验项目全部符合规定则产品为合格,有一项不合格则产品为不合格。 8.4.2型式检验项目外观、蓄热性能、耐压、安全性能中有一项不合格,则产品为不合格;若其余各项中 有两项不合格,则产品为不合格
9标志、说明书和产品合格证
a) 厂家名称和商标; b) 产品型号和名称; ) 出厂日期或编号; d) 蓄热介质填充质量及类型,相变蓄热介质的相变温度范围及相变次数等物性参数; e) 蓄热侧循环工质类型、额定流量、工作温度范围、压力损失等; f) 供热侧循环工质类型、额定流量、工作温度范围、压力损失等; g) 标称有效蓄热量、蓄热效率、平均供热功率,相变蓄热装置的单位质量有效蓄热量; h) 额定工作电压、电流、功率(适用时); 心 外形尺寸及单件总重量。 9.1.2工厂制造蓄热装置包装上应有符合GB/T191规定的清晰标志,应主要包括“小心轻放”标志 “怕湿”标志、“禁止翻滚”标志和“堆码层数极限”标志、“向上”标志等。
“怕湿”标志、“禁止翻滚”标志和“堆码月
GB/T 40517—20219.1.33工厂制造蓄热装置相关部位上应设有指示、控制、操作等表明名称、位置或状态标志(如转向、流动方向、指示仪表以及各种控制按钮等)。电气部件、高温部件应有安全标志(如当心高温、当心触电、接地、警告等标志),安全标志应符合GB2894的有关规定、9.2说明书工厂制造蓄热装置应有说明书,说明书应符合GB/T9969的有关规定,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a)产品结构尺寸图和管路图;b)循环工质类型、额定流量、工作温度范围、压力损失等;c)安全装置及防止过热、冻坏的注意事项;d)使用说明,包括装置的安装方式、控制方式、使用环境要求等;e)维护保养说明;f)使用注意事项。9.3产品合格证工厂制造蓄热装置出厂时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a)产品名称和型号;b)产品出厂编号;c)检验结论;d)检验员;e)检验日期。10包装、运输和贮存10.1包装10.1.1工厂制造蓄热装置包装应符合GB/T13384的有关规定。10.1.2工厂制造蓄热装置包装箱内应包含说明书、产品合格证、装箱单。10.22运输工厂制造蓄热装置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不应翻滚、横竖倒置及踏踩、超层码放。运输中不应遭受强烈颠簸、震动生产标准,不应受潮、雨淋。10.33贮存工厂制造蓄热装置应严格按照厂家的贮存要求进行贮存,应存放在通风、干燥的仓库内,不应与易燃物品及化学腐蚀物品一起堆放,
....- 相关专题: 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