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3131-2017 戈壁沙漠地区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DB62/T 3131-2017 戈壁沙漠地区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
桩杆上连接一个或多个螺旋状叶片并通过在桩顶施加扭矩 旋拧钻入土中形成的一种可承受竖向和水平向荷载作用的桩
2.0.15叶片间距比
螺旋桩螺旋叶片间距与叶片直径的比值
建筑软件、计算3.0.1开工前应具备的条件:
1在工程开始施工之前,建设单位应取得相应的审批许可文 件,并具备“三通一平”的基本条件: 2施工单位的资质、特殊作业人员资质、施工机械、施工材 料、计量器具等已报审查完毕; 3施工图经过会审,施工组织设计及重大施工方案已审批; 4施工单位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要求布置施工临建设施 完毕; 5工程定位测量应具备条件 3.0.2设备和材料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在工程中使用未 经鉴定和不合格的设备材料。 3.0.3对进场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查,其合格证、说明书、测试记 录、附件、备件等均应齐全。 3.0.4设备和器材的运输保管应符合要求,当产品有特殊要求 时,应满足产品要求的专门规定。 3.0.5隐蔽工程部分,必须在隐蔽前会同有关单位做好中间检验 及验收记录。 3.0.6施工过程记录应齐全,施工试验记录应齐全。 3.0.7土建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4光伏支架微型短桩基础工程
4.1.1本规范适用于戈壁沙漠地区地面太阳能光伏组件、聚焦集 热装置、定日镜等支架微型短桩基础中灌注桩与螺旋桩的施工和 验收。电站内其他类型的微型桩基础以及其他建(构)筑物基础的 技术要求按现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执行
4.1.2戈壁沙漠地面太阳能发电站灌注与螺旋微型短桩基础白
施工应遵守当地环境和水土保持的要求,减少对地表植被和表层 土的破坏,做到安全可靠、确保质量、保护环境、技术先进、经济合 理,减少土石方的挖填,保护地表植被和表层土;应综合考虑上部 支架结构的类型与使用功能、荷载特征、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 件、施工条件与工期要求等因素,注重地方经验,因地制宜。
4.1.3戈壁沙漠光伏支架灌注与螺旋微型短桩基础的施工在满 足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同时,宜优先选用和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 材料新设备,优先采用螺旋桩、型钢桩等环保型、便捷型基础。 4.1.4戈壁沙漠场地光伏支架灌注与螺旋微型短桩基础在正式 施工前,应在拟建场地内选择具有不同地表、地形、地貌特征的代 表性区域进行现场试验,确定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和验证设计参数 的可靠性。对岩土性质不同的区域,向设计单位提供多种桩型的 选择建议和意见,可在施工过程中依据不同阵列支架区域的岩王 特征,选用不同的桩型和工艺
4.1.5微型短桩基础施工应具备下列资料:
微型短桩基础布置场区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微型短桩基础施工图纸及图纸会审、设计交底记录; 3 微型短桩基础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钢材、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及其制品的合格证及质检报 告; ? 5 微型短桩基础布置场区内的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的调查 资料; 6试验性施工的有关资料及检测报告 4.1.6微型短桩基础的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安全生产与职业 健康有关的法律、标准的规定,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 治理”的方针。 4.1.7光伏支架微型短桩基础的施工、试验、检测与验收除应符 AA
2微型短桩基础施工图纸及图纸会审、设计交底记录; 3微型短桩基础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4 钢材、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及其制品的合格证及质检报 告; 5微型短桩基础布置场区内的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的调查 资料; 6试验性施工的有关资料及检测报告。 4.1.6微型短桩基础的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安全生产与职业 建康有关的法律、标准的规定,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 治理”的方针。 4.1.7光伏支架微型短桩基础的施工、试验、检测与验收除应符 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2材料与构配件X 4.2.1微型短桩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和构(配)件进场时应对品种、 规格、外观和尺寸按相关规定进行验收,并提供产品合格证书及相 关性能的检验报告,对相关规范标准规定的必要性能指标由现场 取样进行复检。原材料和构(配)件进场后应分类进行保管,对钢 材、水泥等材料应存放在能避雨、雪的干燥场所,并应做好各项防 护措施。 桩、预理件、预理立柱等结构用钢材宜选用0235钢、0345钢。 4.2.3微型混凝土桩基的桩身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 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 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的有关规定。灌注 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微型灌注桩宜采用细石混凝 土,也可采用水泥砂浆,水泥砂浆的强度不应低于30MPa。特殊士 及使用环境中的材料强度等级和耐久性要求应进行试验论证。
规格、外观和尺寸按相关规定进行验收,并提供产品合格证书及相 关性能的检验报告,对相关规范标准规定的必要性能指标由现场 取样进行复检。原材料和构(配)件进场后应分类进行保管,对钢 材、水泥等材料应存放在能避雨、雪的干燥场所,并应做好各项防 护措施。 4.2.2微型短桩结构用钢筋宜选用HPB300、HRB400钢筋;螺旋 桩、预理件、预理立柱等结构用钢材宜选用0235钢、0345钢。 4.2.3微型混凝土桩基的桩身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 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 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的有关规定。灌注 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微型灌注桩宜采用细石混凝 土,也可采用水泥砂浆,水泥砂浆的强度不应低于30MPa。特殊土 及使用环境中的材料强度等级和耐久性要求应进行试验论证
4.2.4对采用热浸镀锌进行防腐的钢桩,进场时应进行镀锌层厚
4.2.4对采用热浸镀锌进行防腐的钢桩,进场时应进行钅
4.2.4对采用热浸镀锌进行防腐的钢桩,进场时应进行镀锌层厚 度检验,局部厚度不宜小于60um,平均厚度不宜小于80um。成 品螺旋钢管桩的质量检验应符合表4.2.4的规定。
表4.2.4成品螺旋钢管桩质量检验标准
注:表中“D"代表螺旋桩钢管公称直径; 代表螺旋桩钢管设计壁厚: “L”代表螺旋桩钢管长度。
4.3.1同一阵列支架宜采用同类型微型短桩型式。 4.3.2微型短桩基础进入土层的有效长度,对于密实的砂卵石地 基不应小于0.8m,对于砂土层不应小于1.3m。 4.3.3'桩基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非挤土桩的中心距不应小于 桩身直径的3倍;螺旋桩中心距尚应大于叶片直径的2倍。 4.3.4无特殊要求时.微型短桩基础的顶标高宜高出地面不少于 100mm。当场地地形起伏较大时,微型短桩桩顶宜采用具有高度 调节功能的构造,便于支架立柱安装高度的调节。 个别区域微型短桩桩顶或部分阵列会高出自然地面较多,而 产生的水平荷载或弯矩较大时,可在桩顶处加设混凝土护墩或整体
现浇地坪,采取可靠措施保证支架莲接牢固,避免支架立柱晃动
4.4.1施工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前应由业主单位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 共同参与的图纸会审,会审纪要应经各方签字确认,连同施工图等 作为施工依据,并应列入工程档案; 2施工组织设计应结合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相应的成 本、进度、安全、环境等管理措施;施工机具及工艺应根据桩型、规 格、土层情况、地下水位等条件进行选择,无经验时应进行试打施 工后确定,应尽可能选择便携式简、小型机具,以减少对戈壁沙漠 地表的破坏; 3微型短桩施工前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的相关规定,依据平面布置图,测定桩位轴线方格控制网和 高程基准点,测定各个方阵的控制点:定位控制点和水准点应设在 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开工前,经复核后应妥善保护,施工中应经 常复测; 4施工所用的机械、仪表、器具应经鉴定合格后使用,且应定 期检查和保养,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机械、仪表和器具; ×5>开工前应结合工程实际和环境特点,制订施工安全、职业 建康、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的措施方案和对策预案,采取永临结 合、因地制宜的方式,保证安全、健康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施工现 场应建立专门的管理组织机构,组织实施管理方案,监测实际效 果。
4.4.2微型灌注桩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微型灌注桩的施工除本规范具有明确的规定外,应满足现 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相关规定; 2灌注桩可采用钢管、钢筋笼或是钢管与钢筋的组合形式作
为加筋体:加筋体的配置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 的要求;采用钢筋笼时,纵尚主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 0.65%(微型桩取大值).且对于微型桩不应少于3Φ10,其他情况不 应少于6Φ10,宜通长配筋,并应沿桩周边均匀布置;箍筋应采用 螺旋式,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宜为150mm~300mm,当承受较 大平荷载时,箍筋应适当加密;灌注桩桩顶设预埋锚筋时,锚筋宜 与桩身钢筋焊接连接,采用锚固连接时,纵向受力钢筋、桩顶预埋 锚栓或是钢立柱在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应满足锚固要求;当竖向 锚固长度不满足锚固要求时,可沿水平方向弯折或是增加锚板,但 最小竖向锚固长度对于钢筋和锚栓不应小于20d,对于钢立柱不 应小于300mm;当采用钢管立柱时,管内混凝土高度不应小于 200mm; 3灌注桩钢管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砂浆保 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mm;灌注桩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 于35mm; 4灌注桩施工宜采用干作业成孔,在沙漠地质条件钻孔时, 可采用边钻边注水湿桩周土的方式,防止孔内沙土在提钻过程 中或开孔后塌;钻头直径应大于灌注桩直径10mm,钻头长度应 大于桩深500mm;钻孔过程中钻杆应保持竖直稳固,位置准确; ×5钻进过程中,应随时清理孔口积土,成孔达到设计深度后 应检查孔深、直径、垂直度、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对孔口予以保 护;混凝土灌注前,应再次量测孔深,孔内虚土厚度不应超过 20mm; 6混凝土灌注前应对成孔、清孔、放置加筋体等进行检查; 7灌注桩成孔检查合格后,应尽快灌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 不得长时间放置;浇筑时应在孔口加设护简并一次注满桩孔,再采 用小型振动棒或人工插捣方式振实: 8浇筑完毕后应加强对微型桩混凝土的养护,要求采取对桩周
边土体进行水、桩头采取覆盖等养护措施,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9寒冷、严寒地区冬李施工不宜采用现浇施工工艺。 4.4.3微型螺旋钢桩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于螺旋桩,在施工前应对施工扭矩作用下的桩身强度进 行场地试验; 2螺旋桩应采用液压扭矩头旋拧钻进,桩身应保持竖直,不 应偏心加载; 3在密实的砂土和碎石土中施工螺旋桩时,如遇钻进困难可 预扩成小孔后再旋拧,预成孔孔径不应超过桩杆直径: 4在旋人过程如遇旋人度剧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位移或 有严重回弹,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破碎、变形等情况时,应暂 停旋入,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人 5对细长型螺旋桩,在沉桩过程中应有横向约束装置; 6不得采用直接开沟埋设螺旋桩的工艺施工; 7螺旋桩施工设备就位后应稳固,确保在成桩过程中不发生 倾斜和偏移; 8螺旋钢桩的钢管壁厚不应小于4mm,叶片不应少于2道,叶 片直径不宜小于桩杆直径的2倍,也不宜大于桩杆直径的4倍,叶 片厚度不应小于5mm,叶片间距宜为叶片直径的3倍~4倍。 4.4.4施工过程中异常情况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施工,由监理或建设 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共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后再行施 工,并应形成文件资料; 2对局部位于坑洼、浅沟及砂石采集坑等区域的支架微型桩 允许采用压实填土作为地基持力层,但必须经设计单位同意确定 压实系数;回填处理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并经检验检测达 到设计标准,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得采用淤泥、耕土、冻土、膨胀性土以及有机质含量
2隐蔽工程隐蔽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 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向监理方提出验收申请: 3应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隐蔽,隐蔽工程验收 签证单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 DL/T5210的相关要求格式进行填写。 4.4.8桩基完成1个及以上方阵并依据本规范4.5节的规定验收 后,可以提前移交安装
4.5.1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微型短桩基础施工应进行全过程检查,施工结束后应进行 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程的施工, 2微型桩短基础工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成品桩(构配件)在使 用前应进行质量检验;现场拌制混凝土首次使用前应进行配合比 试验,当对施工用水品质有怀疑时,还应对其进行检测: 3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应在设计前进行,微型短桩载荷试 验应加载至极限或破坏;验收检验时,竖向承载力静荷载试验最大 加载量不应小于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水平承载力静载荷试验最 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值,微型短桩的承载力检测,宜在施工 结束后间隔一个间歇期后进行; 微型桩检测抽检位置应按下列情况综合确定: 1)施工出现异常情况的部位; 2)设计认为重要的部位; 3)局部岩土特性复杂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部位; 4)同类微型桩的抽检位置宜均匀分布。 5现浇混凝土、砂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要求制作试件并进行强度检验,试 件应分别进行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
3)微型短桩除应进行竖向抗压、抗拨和水平承载力检验 外,对灌注桩的成桩质量有怀疑时,尚应进行桩身质量 检验; 微型短桩承载力的抽检数量不得少于总桩数的1%o 单位工程不得少于6根,当遇到地层局部明显软弱时, 应适当增加抽检数量;承载力检测宜采用慢速维持荷 载法;当有成熟的地区经验时,也可采用快速维持荷载 法; 5)微型短桩水平承载力检测应考虑桩顶弯矩的作用,且 宜考虑支架刚度对桩基础水平承载力的影响。 8当检验发现地基处理的效果、桩身质量、桩承载力不满足 设计要求时,应结合工程场地地质和施工情况综合分析,扩大检验
数量,提出处理意见。
验收项自划分及组织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微型短桩基础工程的验收属于分部工程验收,应划分 为分项工程和检验批进行验收,并应按附录A中表 A.0.1~表A.0.3进行记录;当工程较大或较复杂时, 可按基础类型、地质条件、材料种类等划分若干个子 分部工程分别进行验收: 2)检验批及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 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 进行验收; 3)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的需要按 施工段、方阵等进行划分: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 目和一般项目进行验收,主控项目必须符合验收标准 规定,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直至符合要求;一般项目 应有80%及以上的检查点符合要求,其余的检查点不 应有严重的缺陷;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 查记录; 4)微型短桩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划分应按《建筑地基 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中桩基础的相 关规定执行; 5 分项工程可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等进行划分 可由一个或若十检验批组成: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 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 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6)分部(子分部)工程的验收,应在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的 基础上进行;施工单位确认自检合格后提出申请,并 按本规范4.5.3条的要求提交相关文件和资料,由总监
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勘察单位、设计 单位及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质量负责人进行 验收。 2支架微型短桩基础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所含的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3) 原材料复试、载荷试验等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拍 样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3通过返修或加固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支架微型短 桩基础工程,不得验收。 V 4.5.3微型短桩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技术文件和记录: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微型桩基础施工图、图纸会审记录、设 计变更等; 原材料的质量合格证和质量鉴定文件; 3半成品如钢桩、加筋体等产品合格证书: 4 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文件; 5 检验批和分项工程验收文件; 6检测试验及见证取样文件; 7其他必须提供的文件和记录。 甘肃 16
5.1.1光伏支架安装应在土建桩基施工完毕,桩基的理件达到安 装要求,桩基拉拔试验合格后进行。 5.1.2光伏支架构件、光伏组件进场验收合格,技术文件齐全,对 防腐镀锌层有缺陷及变形的构件,应做不合格品处理 5.1.3对各个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教育 技术交底。 5.1.4现场材料堆放应做好防护,不得接触酸碱性地面及其他腐 蚀性物品,吊装需符合安全施工要求。一 5.1.5现场大型构件应衬垫木摆放,保持水平。 5.1.6紧固螺栓规格型号应与支架孔径配套 5.1.7光伏组件在运输和保管过程中,应轻搬轻放,不得有强烈
的冲击和振动,不得平放重压。
5.2.1支架安装前应做下列准备工作: 1采用现浇混凝土支架基础时,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 度的70%后进行支架安装; 2支架安装前应按照图纸及规范相关要求对基础水平偏差 和定位轴线偏差进行复合。 5.2.2支架安装时除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及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 西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 要求:
1支架的安装应按照相应的步骤进行,各部件的组装与其规 定的螺栓应相对应且连接牢固; 2支架安装过程中不应敲打及强行连接,不得气割扩孔;对 热镀锌材质的支架,现场不宜打孔: 3支架安装过程中不应破坏支架防腐层; 4螺栓的力矩值应符合设计要求或厂家要求,不同规格螺栓 应与其紧固的构件一一对应,不得遗漏; 5同一部位螺栓的安装方向应一致,螺杆长短适中,丝扣露 6支架安装完成以后,对支架的水平度、垂直度及倾角进行 校正,使组件的安装平面平整;《 7支架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2的规定:
表5.2.2支架安装充许偏差
5.3.1光伏组件安装前应做下列准备工作: 支架的安装应验收合格; 2光伏组件的外观及各部件应完好无损,并测试每块组件的 导通性; 3对于不同规格光伏组件进行分类存放并妥善保管。 5.3.2光伏组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光伏组件的型号、规格应与图纸设计阵列编号对应安装: 2光伏组件安装时,相邻组件之间的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组
件安装时上下、左右对齐,不应出现梯形、弧形现象; 3安装组件时,不得损坏组件接线盒、连接线缆以及MC插 头,防止沙土等异物进入插头; 4组件现场开箱后不得平置于地面,应随取随装,当天未安 装完的光伏组件应及时收回,妥善保管; 5光伏组件固定螺栓的力矩值应符合产品或设计文件的规 定;
表5.3.2光伏组件安装允许偏差
6.1.3预留洞、预埋件应符合设计要求,电缆支架安装完毕。
6.2集电电缆施工 6.2. 集电电缆安装前应做下列检查: 电缆数量无误,附件齐全; 2 电缆无断头,表面均匀无破损,绝缘良好。 6.2.2电缆保护管的加工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保护管应采用热镀锌金属管,不得有穿孔、裂缝和较大的 可凸,内壁光滑,保护管内的电缆容量不得超过管内径的40%; 2沟内敷设的保护管接头紧固,无松动,起始端应有防划伤 措施;
3进入箱体处垂直保护管的管口应光滑,并加设护口, 6.2.3集电电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埋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集电电缆宜采用边穿线边连接保护管的敷设方式,保 护管连接处应紧密、牢固; 2)多根管路并行时,管路要摆放整齐,不得互相交叉; 3)电缆沟深度符合设计要求,沟道沙土易滑落,电缆敷设 时应先清理后敷设,保证电缆的埋设深度; 4)穿越道路时必须设加强保护管,且长度超出路基不小 于1.5m; 5)敷设完毕应铺一层厚度不小于100mm的细沙,平整均 匀,细沙上面再加盖大层砖或厚度不小于50mm的盖 板;砖或盖板平整紧密; 6)进入箱内的集电电缆应绑扎整齐,正负极及回路标识 清楚。 2组件支架上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型钢内敷设时线路应顺直、整齐,绑扎牢靠,电缆不 得露出型钢; 2)电缆接头处留有余量,终端正负极及回路标记清楚; X3)组与组之间电缆应采用镀锌钢管保护。 6.2.4电缆极性编号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缆敷设到位后,进行汇流箱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清 断; 2电缆敷设结束后,进行极性标识,同一回路的极性相对应 不得接反
6.2.5电缆压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箱内电缆的压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箱内电缆的压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回路编号、正负极接线正确,排序合理;
)回路编号、正负极接线正确,排序合理:
2)线头裸露部分与针片套管长度相同,不得虚接,无松 动。 2组件回路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组件回路按设计要求进行连接,极性正确; 2)集电线路连接宜采用快速接头,连接可靠、极性正确。
5支架安装固定要牢靠、稳固; 61kV以下电缆支架固定点间距水平方向不大于1.0m,垂直 方向不大于1.5m35kV及以上电缆水平方向不大于1.5m,垂直方 向不大于2.0m; 7电缆支架全场均应有良好的接地,接地线应在电缆敷设前 与支架进行焊接。
6.3.3电缆敷设应符合下
电缆沟的检查应符合下列 女: 1)直埋电缆沟的宽度深度>平整度符合电缆敷设条件, 沟内杂物应清理干净, 2)电缆沟转角应满足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 ×电缆搬运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缆搬运前,应检查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和线芯 截面; 2) 电缆盘不宜平放运输,在运输或滚动电缆盘前,必须保 证电缆盘牢固,电缆端头应固定,电缆线圈不应松弛: 3)装卸及运输时应使用机械设备,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 电缆受到损伤。 3直理电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埋电缆敷设前应在夯平的电缆沟先铺一层100mm
享的细沙或软土,作为电缆的垫层: 2)电缆在转弯处、终端头及中间接头附近应留有余量 理地电缆的中间接头部位设检查井: 3)电缆理设深度距自然地面不应小于1.0m;35kV及以上 的电缆与光缆和信号线缆之间的最小平行间距不应小 于1.0m,交叉敷设时不小于0.5m,35kV的电缆同沟敷 设时水平间距不小于250mm; 4)电缆敷设完毕后,覆盖100mm厚的细沙,并加盖保护 板,板厚度不应小于35mm,盖板宽度超出电缆边缘不 应小于50mm 5)直埋电缆在拐弯、接头、终端和进出配电室等建筑物的 地段加设明显的方位标志;注明线路编号、电压等级 规格型号、起止地点、线路长度等内容;直线段上每隔 50m~100m处应增设标桩,露出地面不应小于0.15m 6)直埋电缆回填土前,应经过隐蔽验收合格;对电缆的 埋深<走向坐标、起止点及埋人方式等做好隐蔽工程 记录 4砌筑电缆沟内电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同一条沟道内敷设时,按顺序分层敷设; 除1kV以下电力电缆外,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应敷 设在同一层支架上;当沟内两侧均有支架时,1kV以下 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宜与1kV及以上的电力电缆分 别敷设在不同侧的支架上; 3)高低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按由上而下的顺序敷设,但 在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弓入盘柜时,可由下而上敷 设,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支架上宜单层敷设; 4)电力电缆在电缆沟内并列敷设时,水平净距宜为 35mm,且不应小于电缆的外径:
2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制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制作电缆终端头与中间接头时宜在晴朗天气进行,遇 风沙、雨雪等恶劣气候,应采取防潮、防尘、保温等措 施;
4)根据接线端子的型号,选用相应的热镀锌螺栓将电缆 头压接在设备相应的接线端子上;螺栓应由上向下或 从内向外穿,平垫和弹簧垫应配置齐全 电缆头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热收缩时不应使用喷灯做热源; 2) 热缩管充分收缩后外观紧致,表面光滑、无皱纹、无气 泡; 3) 制作完成后应清除表面的油污。
6.4.1控制电缆敷设应符合下
6.4.1控制电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敷设前应根据施工图纸核对电缆清册及敷设通道、就地设 备的布置;核查电缆的型号,规格与施工图纸要求相一致,绝缘层 完整; 2控制电缆应按电压等级分别排列; 3敷设时应使用专用电缆盘架,防止电缆扭结、断裂; 4电缆支架上敷设电缆时,控制电缆与电力电缆应分开或分 隔敷设,同一层托架电缆排列以不交叉为原则不同单元的电缆宜 分开放置; 5电缆每敷设一根绑扎一根;绑扎时应从头至尾依次进行 绑扎时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 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表5.1.7的规定,并做好标记; 6电缆支架宽度不够时,相同规格型号、相同起止点的电缆 可以重叠布放; 7电缆整理完毕后,应在终端头、拐弯及穿管进出口处挂标 识牌;标识牌采用PVC百色塑料牌,用专用的打号机打印,内容包 括电缆编号、型号规格、长度、起止点等。
6.4.2电缆头制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控制电缆头制作安装时,位置应在同一直线上,线号管天 小适宜、长度相同,编码打印,字迹清晰不褪色、美观统一; 2屏蔽电缆头制作时,电缆的总、分屏蔽线保留完整;屏蔽线 从电缆头的下部弓出,并隐蔽在电缆的后面
1控制电缆头制作安装时,位置应在同一直线上,线号管天 小适宜、长度相同,编码打印,字迹清晰不褪色、美观统一; 2屏蔽电缆头制作时,电缆的总、分屏蔽线保留完整;屏蔽线 从电缆头的下部弓出,并隐蔽在电缆的后面。 6.4.3电缆芯线绑扎及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缆芯线在成束绑扎前必须进行调直,电缆的芯线绑扎成 圆柱形,线束紧密无松动: 2芯线在接人端子前需要预留一定的长度,端子排前的弯曲 弧度一致、线芯间距排列均匀美观; 3导线与元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均应 牢固可靠;盘柜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线芯无损伤; 4电缆的屏蔽线单独绑扎成束,在端部压接接线鼻子后统 人 接到专用的接地部位; 5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1根,不得超过2根;对于插 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中;螺栓连接端 子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 6配线外观应整齐、美观; 7接线前必须进行校线.接线后再进行复校,配线正确
7.1一般规定 7.1.1设备到达现场后,施工、监理、建设、供货单位共同进行开 箱检查。 7.1.2根据设备装箱清单和随机技术文件对设备及其零部件按 名称、规格和型号逐一清点、登记和检查,外观应完好无损,电气装 置及元器件齐全、无缺陷。 7.1.3设备搬运时,应根据重量及形体大小,结合现场施工条件 确定采用运输及吊装机械;搬运过程中要固定牢靠,防止磕碰,避 免元器件、仪表及外壳损坏。T 7.1.4露天安装的设备应有防雨 防尘措施;室内设备安装前建 筑工程的基础验收合格,装饰工作完毕并清扫干净。 7.1.5电气设备安装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7.2.1支架制作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支架宜选用角钢制作,规格根据箱体重量选用,确保安装 后支架无变形;落地安装时支座宜选用槽钢制作: 2支架加工完,应进行打磨、防腐; 3支架安装时,应找平找正,固定牢靠。 7.2.2箱体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箱体安装时,应找好箱体正面和侧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应
大于1.5mm; 2箱体应采用镀锌螺栓固定: 3箱体必须做接地连接;接地线应采用黄绿双色铜芯软线或 镀锡铜编织线,其截面面积不小于16mm,与支架可靠连接; 4箱体安装完毕后,必须将全部开关置于断开状态。 7.2.3通电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人 1集电线缆压接完成后,逐路合闸,电压、极性指示灯应显 示正常; 2检查正常后,应将全部开关置于断开状态,并做好检查记 录。 7.3逆变器安装 7.3.1基础型钢制作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柜体位置以施工图为准,如图纸无明确标注时,安装时距 墙体不小于800mm; 2柜体基础宜选用槽钢制作,按图纸要求加工,并进行除锈、 防腐处理; 3型钢基础制作完成后,与土建预埋件焊接固定; 4基础型钢安装的不直度及水平度允许偏差应小于1mm/m, 全长时应小于3mm;基础型钢宜高出室内成品地面10mm; 5柜体的基础型钢应有明显的可靠接地:焊接处应做防腐处 理。 7.3.2柜体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柜体独立安装时,盘面垂直度应小于1.5mm,成列安装时 相邻两盘顶部的水平偏差应小于2mm;柜体间缝隙不大于2mm; 2柜体找平找正后,盘面应一致,排列整齐,柜与柜及基础之 间应采用镀锌螺栓连接;柜体固定好后,应进行内部清扫,柜内无 杂物:
7.3.3柜体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台柜体应单独与基础型钢做接地连接,接地线采用不小 于16mm的铜芯软线可靠连接: 2柜体上装有电器的可开启柜门,应采用不小于4mm铜芯 软线与柜体接地端子可靠连接。 7.3.4通电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柜体安装及线缆压接完成后,会同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进 行检查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 2柜体经调试结束后,进行送电试运行,空载运行24h无异常 现象,办理验收手续: 3逆变器直流侧电缆接线前必须确认汇流箱侧有明显断开 点; 4电缆接引完毕后,逆变器本体的预留孔洞及电缆管口应进 行防火封堵。
7.3.5组串式逆变器的安装与集中
7.4.1基础型钢制作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基础型钢宜选用槽钢制作,并做除锈、防腐处理: ×2型钢支座加工好后,应采用垫铁进行调整,每处垫铁不得 超过3块,与预理件进行焊接,焊接前应先找正、找平; 3基础型钢安装的不直度及水平度充许偏差每米不大于 1mm,全长不大于3mm。 7.4.2箱式变压器就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箱式变压器就位应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 行; 2安装时,应对箱体进行找正,固定,应采用镀锌螺栓连接。 7.4.3箱式变压器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箱式变压器接地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基础型钢接地线 采用不小于40mm×4mm的镀锌扁钢与主接地网连接,且不少于两 处,焊接处做防腐处理; 2外露的接地线应涂刷黄绿相间的油漆标识。 7.4.4箱式变压器安装完毕应依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 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做好以下项目的试验,并做好相关记 录: 1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2 检查所有分接头的变压比; 3 检查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和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 性; 4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 5 测量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及铁芯接地线引出套管对外 壳的绝缘电阻;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o; 7 非纯瓷套管的试验; 8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 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 10 绕组连同套管的局部放电试验: 绝缘油试验; 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和试验: 13 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 14 测量噪音; 15 检查相位。
7.5.1高压电器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 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7的相关规定
7.5.1高压电器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
7.5.2电力变压器和互感器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 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48的相关规定。 7.5.3母线装置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 7.5.4低压电器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 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的相关规定。
7.6.1光伏发电站防雷与接地系统的施工应按照设计文件的要 求进行。 7.6.2光伏电站防雷与接地系统的施工工艺及要求除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的相关规定外,还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7.6.3光伏系统的金属支架应与主接地网可靠连接。 7.6.4带边框的光伏组件应将边框可靠接地;不带边框的光伏组 件,其接地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7.6.5盘柜、汇流箱、逆变器及箱式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接地应 可靠、导通良好,金属盘柜门应用裸铜软导线与金属构架或接地排 可靠接地。 7.6.6光伏发电站的接地电阻值应满足设计要求
7.6.5盘柜、汇流箱、逆变器及箱式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接地应 可靠、导通良好,金属盘柜门应用裸铜软导线与金属构架或接地排 可靠接地。 7.6.6光伏发电站的接地电阻值应满足设计要求
8.1.1电气设备试验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 试验标准》GB50150的规定 8.1.2保护定值应由具备计算资质的单位出具,且应在正式送电 前再次复核。 8.1.3电气设备应包括35kV高压柜主变压器、电流、电压互感 器、断路器、隔离开关。 8.235kV高压柜试验与验收 8.2.1真空断路器试验项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测量绝缘电阻; 2 测量每相导电回路的电阻; 3交流耐压试验; 4测量断路器主触头的分、合闸时间,测量分合闸的同期性 测量合闸时触头的弹跳时间; 5'测量分、合闸线圈及合闸接触器线圈的绝缘电阻和直流电 阻; 断路器操动机构的试验。 8.2.2 互感器试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 交流耐压试验; 3 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
4测量变比和极性; 10%误差测量; 6 伏安特性。 8.2.3 支柱绝缘子试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测量绝缘电阻; 2 交流耐压试验 8.2.4 避雷器试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测量绝缘电阻; 方标准 2 测量直流泄漏电流: 3 检查放电计数器动作情况及监视电流表指示, 8.3主变压器试验 8.3.1 主变压器交接试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绝缘油试验;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3 检查所有分接头电压比; 4 检查变压器的三极接线组别和极性; 测量与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及铁芯绝缘电阻; 6 非纯瓷套管的试验; 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检查和试验;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 9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10 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漏电电流: 11 绕组连同套管的长时感应电压试验带局部放电试验: 12 变压器的绕组变形试验; 13 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 14 检查相位。 8.3.2 主变压器验收的主要内容:
1在额定电压下对变压器冲击合闸试验应进行5次,第一次 受电后持续时间应大于10min,变压器应无异常现象,冲击合闸宜 在变压器的高压侧进行,每次间隔时间宜为5min;变压器中性点必 可靠接地,方可做冲击合闸试验:冲击合闻变压器的三相电流应 平衡,无明显差别,保护装置无误动作现象; 2空载状态下变压器连续运行24h,应无异常现象;其空载电 压、空载电流、空载损耗、温升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规定,) 3负载状态下变压器连续运行12h,三相电流及三相电压应 对称平衡;变压器的过流、速断、零序及超温保护不应有误动作;负 载运行应严格按照变压器运行规程进行,做好试运行记录。 8.4电流、电压互感器试验与验收 8.4.1检查电流、电压互感器的铭牌参数应完整,出厂合格证及 式验资料应齐全。 8.4.2电流、电压互感器安装完成后,应进行下列检查: 1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变比、容量、准确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测试互感器各绕组间的极性关系,核对铭牌上的极性标识; 互感器各次绕组的连接方式及其极性关系应符合设计,相别标识 是否正确; ×3自电流互感器的一次分相通入电流,工作抽头的变比及回 路应正确: 4'自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端子箱处向负载通人交流电流,测定 可路的压降,计算电流回路每相与中性线及相间的阻抗,所测得的 组抗值经验算,应符合10%的误差要求。 8.4.3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被保护设备的断路器、电流互感器以及电压回路与其他 单元设备的回路完全断开后方可进行; 2检查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所有二次接线的正确性及压接的
1在被保护设备的断路器、电流互感器以及电压回路与其他 单元设备的回路完全断开后方可进行; 2检查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所有二次接线的正确性及压接的
可靠性;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必须分别且只能有一点接地;由多 组电流互感器二次组合的电流回路,应在有直接电气连接处一点 接地。
接地。 8.4.4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检查电压互感器所有二次回路接线的正确性及端子排引 人 线螺钉压接的可靠性: 2经控制室中性线连通的几组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只应 在控制室将一点接地,各电压互感器二次中性点在开关站的接地 点应断开;为保证接地可靠,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线不得接有可能 断开的熔断器(自动开关)或接触器等;独立的与其他互感器二次 回路没有直接电气联系的二次回路,必须在控制室或开关站分开 不得共用; 3电压互感器二次中性点在开关站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 安装应符合规定; 4检查串联在电压回路中的熔断器、隔离开关及切换设备触 点接触的可靠性: 5测量自互感器引出端子到配电屏母线的电压回路每相直 流电阻,并计算电压互感器在额定容量下的压降,其值不应超过额 定电压的3%。 8.4.5二次回路绝缘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对二次回路进行绝缘检查前,必须确认被保护设备的断 路器电流互感器必须全部停电,交流电压回路隔离完成后,才允 许进行测试: 2用1000V兆欧表对二次回路绝缘电阻测量,其阻值均应大 于10MQ; 3对使用触点输出的信号回路,用1000V兆欧表测量电缆每 芯对地及对其他各芯间的绝缘电阻,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 MQ;
8.4.4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4若母线差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所 呆护的设备不能同时停电时,其绝缘电阻的检验应分段分回路进 行; 5每完成一项绝缘试验后,须将试验回路对地放电。 8.5断路器、隔离开关试验与验收 8.5.1断路器、隔离开关试验与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断路器的跳闸线圈及合闸线圈的电气回路接线方式(包括 防止断路器跳跃回路、三相不一致回路等措施)应正确: 2检查保护回路的辅助触点的开闭情况>切换时间、构成方 式及触点容量; 3断路器的跳闸、合闸时间及跳闸、合闸线圈电压等参数,其 值应满足《高压交流断路器》GB1984的规定; 4断路器的传动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2)断路器远方分闸、合闸传动: 3)防止断路器跳跃回路传动: 4)断路器三相不一致回路传动; 5)断路器操作闭锁功能检查; 6 断路器操作油压或空气压力继电器、SF6密度继电器 及弹簧压力等触点的检查;各级压力继电器触点输出 应正确;检查压力低闭锁合闸、闭锁重合闸、闭锁跳闸 等功能正确: 7)断路器辅助触点检查,远方、就地方式功能检查; 8)在检查操作箱的防止断路器跳跃回路时,应检验串联 接入跳合闸回路的自保持线圈,其动作电流不应大于 额定跳合闸电流的50%,线圈压降小于额定值的5% 听有断路器信号检查正确
4若母线差动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所 保护的设备不能同时停电时,其绝缘电阻的检验应分段分回路进 行; 5每完成一项绝缘试验后,须将试验回路对地放电。
国家标准8.5.2断路器操作箱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8.5.2断路器操作箱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行每一项试验时,宜减少断路器的操作次数: 2操作箱中的出口继电器,应进行动作电压范围的检验,其 值应在55%~70%额定电压之间;其他逻辑回路的继电器,应满足 90%额定电压下可靠动作: 3操作箱的检验根据厂家调试说明书并结合现场情况进行 并重点检验下列元件及回路的正确性; 1)防止断路器跳跃回路和三相不一致回路;当使用断 路器本体的防止断路器跳跃回路和三相不一致回路, 则检查操作箱的相关回路是否满足运行要求; 2)交流电压的切换回路; 3)合闸回路、跳闸1回路及跳闸2回路的接线正确性,并 保证各回路之间不存在寄生回路。 8.6屏柜及装置试验与验收 8.6.1检验时防止装置内部元器件损坏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断开保护装置的电源后牙允许插、拔插件,且必须有防止 因静电损坏插件的措施; 2调试过程中不宜频繁更换芯片:必须更换芯片时,应注意 芯片的方向,经检查无误后方可通电检验; 3如元件损坏必须在现场进行焊接时,应用内热式带接地 线烙铁或烙铁断电后再焊接; 4在装置检验的全过程应保持减缓电磁干扰器件的措施处 于良好状态; 5为防止误投,应将保护屏柜上不参与正常运行的连接片 取下,或采取其他的措施
8.6.2绝缘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按照装置技术说明书的要求拨出插件,断开与其他保护
的弱电联系回路: 2在保护屏柜端子排内侧分别短接交流电压回路端子、交流 电流回路端子、直流电源回路端子、跳闸和合闸回路端子、开关量 输入回路端子、厂站自动化系统接口回路端子及信号回路端子; 3装置内所有互感器的屏蔽层应可靠接地;在测量某一组回 路对地绝缘电阻时,应将其他各组回路接地; 4用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值,要求阻值均大于20MQ 测试后应将各回路对地放电。 8.6.3上电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打开装置电源,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2按照装置技术说明书描述的方法,检查并记录装置的硬件 3校对时钟。 8.6.4 开关量输入回路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保护屏柜端子排处,按照装置技术说明书规定的试验方 法,对所有引人端子排的开关量输回路依次加人激励量,观察装 置的反应; 2按照装置技术说明书所规定的试验方法,分别接通、断开 连接片及转动把手,观察装置的动作情况; ×3全部检验时线材标准,仅对已投入使用的开关量输入回路依次加入 激励量,观察装置的反应; 4部分检验时,可随装置的整组试验一并进行。 8.6.5输出触点及输出信号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全部检验时,在装置屏柜端子排处,按照装置技术说明书 规定的试验方法,依次观察装置已投入使用的输出触点及输出信 号的通断状态; 2部分检验时,可随装置的整组试验一并进行。
8.7.1每根电缆应分别做相间和对地绝缘电阻测量,测量结 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 规定。
8.7.2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下
....- 相关专题: 发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