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633-2021 山地风电场风机微观选址技术规程.pdf

  • DB52/T 1633-2021  山地风电场风机微观选址技术规程.pdf为pdf格式
  • 文件大小:2.5 M
  • 下载速度:极速
  • 文件评级
  • 更新时间:2021-12-21
  • 发 布 人: 13648167612
  • 原始文件下载:
  • 立即下载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 DB52/T 1633-2021  山地风电场风机微观选址技术规程

    事区、自然保护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文物保护区、保护林地、公益林地、森林公园、重要湿地、 次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压覆矿产区等分布资料。 5.6.2应收集涉及风电场区域的候鸟栖息地、候鸟迁徙路线、重要鸟类聚集区和机场净空保护区、电 磁环境保护区及其他环境敏感区分布等资料。 5.6.3应收集风电场区域的铁路、公路、电力线路、通信线路、燃气管道、石油管道、重要输水管渠 等分布资料。 5.6.4应收集风电场区域及附近噪声敏感点的信息资料

    5.7.1应收集风电场所在地政府对项目建设限制性要求方面的资料。 5.7.2应收集开展风电场风机微观选址前各工程设计阶段完成的工程设计报告、设计成果、设计图纸 以及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报告等成果和资料。 5.7.3宜收集周边风电场风机布置方案,以及所采用的风电机组的机型、轮毂高度、功率曲线和推力 系数曲线等资料,

    1风电场风机微观选址阶段,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风电场的风能资源进行复核分析: a)开展风电场风机微观选址时,风电场未进行风能资源评估分析; b)开展风电场风机微观选址时,风电场虽进行了风能资源评估分析,但原风能资源评估采用的 测风数据资料年限不足1年或测风数据有效完整率低于90%,风机微观选址时,风电场测风时 旬在原风能资源评估采用的测风数据基础上已新增1个月及以上:或风电场原测风塔(点)新 增测风时间已超过3个月; c)风电场内新增了补充测风塔(点),补充测风塔(点)的测风时间已满1个月及以上; d)风电场微观选址前后的设计单位不是同一家设计单位。 2山地风电场风能资源分布模拟计算应满足下列要求: a)计算应采用适用于山地风电场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或经过验证的其他模型,或仿真技术: b)计算采用的地形图应满足5.3节中对地形图的要求; c)粗糙度文件宜根据风电场实际地形、地貌进行制作。 3山地风电场测风塔的控制半径应根据风电场场区的地形和风况的复杂程度确定。风电场场区的地 、风况越复杂,测风塔的控制半径越小;风电场场区的地形、风况越简单,测风塔的控制半径相对越 ;通常山地风电场测风塔的控制半径宜按1.0km2.5km考虑,具体可参考DB52/T1031中有关测 塔控制半径的相关规定。 4风电场风能资源分析计算应符合GB/T18710、NB/T31147和DB52/T1031中有关风能资源分析计 的相关规定,

    照明设计标准7风机布置与风机微观选址原则和要求

    7.1.1风电场风机布置与风机微观选址应遵循节约和集约用地的原则,用地应符合土地利用 关要求。

    DB52/T1633202

    7.1.2风电场风机布置与风机微观选址应满足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与环境保护等相关要求。 7.1.3在满足风电机组安全性要求的前提下,风电场风机布置与风机微观选址应综合考虑场区风能资 源、场地利用、工程建设条件和工程造价等因素合理排布风机,风机排布应相对紧凑。 7.1.4最终确定的风电场风机布置方案,其风电场全场风机平均尾流损失宜小于8%,单台风机的尾流 损失宜控制在15%以内,单台风机的入流角不宜超过8°

    7.2.1风机微观选址工作应按风机微观选址工作前初步确定的风电场风机布置方案开展相关工作。 7.2.2风机微观选址阶段初步确定的风电场风机布置方案宜有一定的备选风机机位。备选风机机位数 量宜为风电场总风机机位数量的5%~10%。 7.2.3风机机位应选在地势较高、地形开阔、风能资源较好的位置处,不宜选在地势低洼处。 7.2.4风机机位应避开敏感区域和限制区域。 主要应避开基本农田、基本草原、生态红线、军事区、 自然保护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文物保护区、I级保护林地、国家公益林、森林公园、重要湿地、 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压覆矿产区,以及候鸟栖息地、候鸟迁徙路线、重要鸟类聚集区、机场 及机场净空保护区、电磁环境保护区等。 7.2.5风机机位应避开地质灾害区域。主要应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强卸荷带、地裂 缝、采空区等地质灾害 易发区域,以及岩溶强烈发育区域 7.2.6风机机位与居民区(点)、铁路、公路、电力线路等需避让的对象应满足足够的安全距离。通 常距民区(点)的距离宜大于300m,距铁路、高速公路、220kV及以上架空输俞电线路的距离不宜小于 1.5倍风机倒塔距离, 距35kV以上架空输电线路、地面油气管道、国道和省道公路的距离不宜小于1.0 倍风机倒塔距离,距地下油气管道、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和通信光缆的避让距离自风机基础外边缘起算 不应小于10m。 7.2.7风机布置应符合GB3096对噪声限值的规定。风机机位距长期有人居住的居民区(点)、厂矿、 企事业单位等的距离应满足噪声要求。 7.2.8风机布置应考虑阴影闪变的影响,阴影闪变时间每年不宜超过30h,每天不宜超过30min。 7.2.9对于存在凝冻结冰的风电场,风机布置应考虑凝冻结冰造成的脱冰或甩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7.2.10风机布置应满足工程施工作业和运行维护对风机机位场地的要求。 7.2.11两风机间的间距应根据风电场的风况确定。通常垂直主风能方向的两风机间的间距不宜小于3 倍风轮直径,平行主风能方向的两风机间的间距不宜小于5倍风轮直径。对于主风能方向特别集中,且 主风能方向与山脊(山梁)垂直或接近垂直、风机呈单排布置的情况,两风机间的间距可适当减小,但 两风机间的间距不宜小于2倍风轮直径;对于主风能方向不集中的情况,风机间的间距宜调整加大。 7.2.12对于简单地形的风电场,风机布置方案可按常规方式进行;对于复杂地形的风电场,风机布置 方案应根据场区地形条件和风能资源分布,计算各风机机位的风能资源和发电量,并综合考虑各风机机 位的风电机组安全性、工程建设条件、工程造价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7.2.13当风电场风机布置方案中出现两风机间的间距小于2倍风轮直径时,宜对风电场的风机布置方 案进行论证分析。 7.2.14当风电场风机布置为多排布置时,风机排布应尽可能按垂直于主风能方向进行排布,前后两排 风机宜采用交错布置。 7.2.15当风机机位位于口或峡谷地带时,应对拟布风机机位的现场进行详细踏勘考察,并应对拟布 风机机位的风能资源和发电量进行深入分析,经综合分析后,确定其风机机位。 7.2.16当风机机位不位于山顶或山脊时,风机布置方案应考虑山顶或山脊的影响,风机机位处风电机

    DB52/T 1633202

    组轮毂高度的高程不宜低于山顶或山脊的高程,风机机位距山顶或山脊应有足够距离。对于风机机位处 于迎风面的情况,风机机位距山顶或山脊的水平距离宜大于10倍风机机位地面高程与山顶或山脊高程 的高度差;对于风机机位处于背风面的情况,风机机位距山顶或山脊的水平距离宜大于15倍风机机位 地面高程与山顶或山脊高程的高度差。 7.2.17当风机机位附近有障碍物、小山丘等突变地形时,风机布置方案应考虑其影响。突变地形位于 主风能方向时,风机机位距突变地形的水平距离宜大于突变地形高度的10倍;突变地形位于非主风能 方向时,风机机位距突变地形的水平距离宜大于突变地形高度的5倍。 7.2.18当风机机位处于悬崖附近时,风机机位距悬崖边缘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风机机位应满足风电 机组安全性、风电机组基础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要求。 7.2.19对于风能特征参数变化较大、存在多个安全等级的风电场,可采用多种风机机型混合布置方案, 但风机机型不宜超过3种,轮毂高度不宜超过3个。 7.2.20对于施工和运输难度大的风机机位,应根据风电机组塔架、叶片和机舱的尺寸及其重量对运输 和施工费用的影响,综合考虑发电量后,确定风机机位是否采用。 7.2.21对于工程施工后风机机位基面较原天然地面高度降低超过10m、且发电量较低的风机机位: 宜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风机机位是否采用。 7.2.22对于距离其它风机较远的单台风机机位,宜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和生态影响分析后确定。 7.2.23对于紧邻周边其它风电场的风机机位,应考虑风电机组的安全性和风机的尾流影响是否满足有 关要求。 7.2.24现场风机微观选址时,应核实风机机位现场信息与设计图纸是否存在差异、风机机位处及周边 地形条件是否满足风机安装平台布置和设备运输道路布置等要求

    8风机微观选址前期准备工作

    8.1初步风机布置方案的确定

    3.1.1根据收集的基础资料,从风电机组的安全性、风电场的发电量和技术经济合理性等方面,宜对 风电场风机微观选址前工程设计确定的风机布置方案进行复核 3.1.2根据对风电场风机微观选址前工程设计确定的风机布置方案的复核结果,宜对风机机位进行适 当优化调整,并确定现场风机微观选址的初步风机布置方案。

    8.2资料和设备物资准备

    现场风机微观选址前,应准备以下资料: a)风电场初步风机布置方案的风机坐标表:现场风机微观选址前,应根据风电场的地形地质条 件、风能资源条件以及各类限制性因素等,编制出风电场的初步风机布置方案,并整理出风 电场初步风机布置方案的风机坐标表。风机坐标表宜包含各风机机位的大地坐标、平面坐标 和高程等信息,风机坐标表中还应包含备选风机机位的坐标信息; b)风电场初步风机布置方案的风机布置图:现场风机微观选址前,宜制作风电场风机布置图, 风电场风机布置图宜为在不小于1:2000比例尺全要素地形图上的风机布置图,图中应包含备 选风机机位,图纸宜采用彩色打印; C 现场微观选址记录表:现场风机微观选址前,宜制作现场微观选址记录表,现场微观选址记 录表宜包含风机编号、坐标、高程、周边环境信息以及交通运输和施工安装条件等信息,每 个风机机位应有1张现场微观选址记录表:

    DB52/T1633202

    d)微观选址现场工作手册:现场风机微观选址前,宜编制风电场微观选址现场工作手册;开展 现场风机微观选址时,现场工作人员宜每人携带1份微观选址现场工作手册,微观选址现场 工作手册宜包含工程基本情况,风电场微观选址期间的天气预报,风电场项目现场的社会环 境、地理环境,微观选址工作内容、工作人员、工作进度安排,微观选址工作每天的工作内 容、选址顺序、进退路线,现场工作注意事项,微观选址工作危险源辨识,应急救援组织机 构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9.2风机机位调整与确认

    a)风机机位附近出现地形陡变、障碍物遮挡 b)风机机位附近出现凸起的山头、山梁:

    DB52/T 1633202

    c)风机机位跨越省、市(地区)、县级行政区域边界; d)风机机位与文物保护距离不满足有关规定; e)风机机位位于地质灾害区域; f)风机机位位于采石场或取土场附近,且相互间的距离不满足风机基础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 g)风机机位与应予避让对象距离不满足有关规定。 9.2.5风机机位调整后,工程设计方和风电机组厂家应对调整后的风电场发电量和风电机组安全性进 行复核。 9.2.6对于调整后发电量降低至不满足经济性要求或风电机组不满足安全性要求的风机机位,应通过 满足要求的备选风机机位予以置换。 9.2.7现场风机微观选址应对每个风机机位进行确认定位,并应填写风机微观选址现场定位记录表, 参与现场风机微观选址的各方应在记录表上签字。风机微观选址现场定位记录表宜符合附录B的规定 9.2.8风机机位经现场核实后,风机机位若发生了调整变化,现场微观选址人员应及时填写风机微观 选址前后风机机位坐标变动表。风机微观选址前后风机机位坐标变动表宜符合附录C的规定。

    9.3.1对于选定的风机机位,应在现场确定其位置、坐标。 9.3.2对于选定的风机机位,宜在现场对其位置进行标识,所做标识应鲜艳、耐久,易于查找。 9.3.3对于处于植被茂密地区的风机机位,宜扩大标识范围。

    9.3.1对于选定的风机机位,应在现场确定其位置、坐标。

    10.1在风电场现场风机微观选址工作结束后,参与风电场风机微观选址的人员应及时对风电场的工程 建设条件进行分析,及早确定风电场的最终风机布置方案。 10.2工程建设条件分析主要应包括对风电场每个风机机位的工程地质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和施工安装 条件等方面的分析。 10.3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内容宜包括对每个风机机位及其周边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场地 稳定性、场地建设适宜性、是否存在地质灾害等方面作出分析、评价。 10.4交通运输条件分析内容宜包括对每个风机机位的道路交通的修建条件、设备设施的运输条件等方 面作出分析、评价。 10.5施工安装条件分析内容宜包括对每个风机机位的施工建设条件和设备安装条件作出分析、评价

    11.1.1在风电场现场风机微观选址工作开展前,对于初步确定的风电场风机布置方案,工程设计方应 对该初步风机布置方案的各风机的发电量进行计算, 1.1.2在风电场现场风机微观选址工作结束后,对于最终确定的风电场风机布置方案,工程设计方应 对该最终风机布置方案的各风机的发电量进行计算。 1.1.3山地风电场发电量计算的软件应采用适用于山地风电场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软件,或经过验证 的其他模型软件。 11.1.4山地风电场发电量计算采用的基础资料应为经相关方确认的资料,

    11.2发电量计算条件

    DB52/T1633202

    发电量计算应符合GB51096、NB/T10103、NB/ 风电场发电量计算的相关规定。

    2.1.5在风电场现场风机微观选址 用定的风电场风机置, 各风机机位的风电机组安全性进行详细评估,确定最终风机布置方案的各风机机位的风电机组安 否满足有关要求,并给出风电场风电机组安全性的最终评价结论。

    12.2场址环境条件评估

    风机场址环境条件评估应主要对风电场各风机机位点的环境条件是否满足风电机组的环境设 进行评估。 风机场址环境适应条件评估主要应对下列环境参数进行评估:

    DB52/T 1633202

    a)与机组载荷相关的环境条件参数。宜包括空气密度、年平均风速、参考风速、50年一遇极大 风速、端流强度、风切变、入流角、风速威布尔分布、风机间的尾流影响、地震和冰载等; b)与机组零部件设计适用范围相关的环境条件参数,宜包括温度、湿度、雷暴、海拔高度、绝 缘等级和防护等级等。 2.2.3根据计算得到的风电场各风机机位点的环境条件参数,与风电机组的环境设计值进行对比,当 风电场风机机位点的坏境条件参数不满足风电机组的环境设计值时,应对风机机位进行调整。 2.2.4当风电场处于地震烈度大于VI度的区域时,应计算地震载荷与风电机组运行载荷的叠加,并对 风电机组的安全性作出评估。 12.2.5当风电场处于一年结冰时间超过24h的区域时,应对风电机组在运行和停机情况下叠加覆冰 载荷后的风机荷载进行复核计算,并对风电机组的安全性作出评估。 2.2.6根据风电场各风机机位点的环境条件参数,应对风电机组零部件设计使用范围相关参数是否在 风电机组零部件的设计包络范围内进行评估。当风电场风机机位点的环境条件参数不满足风电机组零部 件设计允许值时,应对风机机位进行调整、或调整风机机型、或修改风电机组零部件的设计。

    12.3载荷安全性评估

    .3.1风电机组载荷安全性评估应主要对风电场各风机机位点的实际环境条件下风电机组载荷是否 足风电机组设计载荷值的要求进行评估。 3.2风电机组载荷安全性评估通常宜分为以下2类: a)根据场址风机机位点环境参数,通过与设计环境参数比较,进行安全性评估。该评估方法适 用于风电机组的设计值在场址各风机机位点的环境参数包络范围内,或者可以通过定量的等 价表达式进行风电机组安全性评估; b)根据场址风机机位点环境参数计算的载荷与风电机组的设计载荷比较,进行安全性评估。该 评估方法适用于复杂地形条件的场址,其场址风机机位点环境参数一个或多个超过风电机组 设计值,且不能通过本文件12.3.2条a)款申描述的通过等价表达式计算的情形。 3.3风电机组载荷安全性评估主要应包括以下评估内容: a)极限载荷评估; b疲劳载荷评估。 3.4风电机组载荷安全性评估主要应对叶片截面、叶片根部、轮毂中心、塔筒顶部和塔筒底部以及 筒各截面极限载荷和疲劳载荷进行评估。V 3.5根据计算得到的风电场各风机机位点的载荷值,与风电机组的设计载荷值进行对比,当不满足 电机组的设计载荷值时,应对风机机位进行调整或取消。

    13风电场微观选址报告编制要求

    13.1风电场微观选址报告内容宜包含项目概况、编制依据、风能资源、微观选址、工程建设条件、风 电场发电量计算、风电机组安全性评估、结论及建议,以及附录等。 13.2风电场微观选址报告应附风电机组厂家编制的风电场风电机组安全性评估专题报告。 13.3风电场微观选址报告编制目录宜采用附录D所列目录。

    风电场风机微观选址工作宜按下列工作流程开

    DB52/T1633202

    附录A (资料性) 风电场风机微观选址工作流程图

    附录A (资料性) 风电场风机微观选址工作流程图

    图A.1风电场风机微观选址工作流程图

    DB52/T1633202

    附录B (资料性) 风机微观选址现场定位记录表

    B.1风电场风机微观选址现场定位记录宜采用下表进行记录。

    B.1风电场风机微观选址现场定位记录宜采用下表进行记录。

    附录B (资料性) 风机微观选址现场定位记录表

    附录B (资料性) 风机微观选址现场定位记录表

    表B.1XXX风电场风机微观选址现场定位记录表

    高速铁路标准规范范本附录C (资料性) 风机微观选址前后风机机位坐标变动表 C.1风电场风机微观选址前后风机机位坐标变动表标宜采用下表

    DB52/T1633202

    表C.1XXX风电场风机微观选址前后风机机位

    DB52/T1633202

    附录D (规范性) 风电场微观选址报告编制目录 D.1风电场微观选址报告的编制宜按以下目录进行编制: 项目概况 1.1工程概况 1.2项目业主概况 1.3 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2 编制依据 2.1技术标准 2.2 相关资料 2 风能资源 3.1区域气候及风能资源概况 3.2 参证气象资料分析 3.3测风资料分析 3.4 风能资源成果 3.5 风能资源成果复核分析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3.6 复核结论及建议 微观选址 4.1 微观选址原则 4.2 初步风机布置方案 4.3现场微观选址 工程建设条件 5.1工程地质条件 5.2交通运输条件 5.3 施工安装条件 风电场发电量计算 6.1风机机型

    附录D (规范性) 风电场微观选址报告编制目录

    市政管理DB52/T1633202

    ....
  • 相关专题: 风机  

相关下载

常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