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779-2021 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工程设计规范.pdf
- 文档部分内容预览:
Q he = 0.92 × Lsw xq t.
Q ne = 0.92 x xq
5.4热源站安装场地要求
5.4.1安装场地选址勘查时,安装场地周围环境应符合NB/T104162020中5.1.1的规定。 5.4.2流经安装场地的空气,在进出空气源热泵后单位时间提供的热量应大于第4章计算的热负荷。 5.4.3安装场地为密闭空间时白砂糖标准,空间内总热量(含辅助热源)应满足供热区域供热量需求。 5.4.4安装基础应考虑通风、排水、隔震等要求,高度应大于当地历史最大积雪厚度+300mm,且不 低于500mm,承重能力应大于设备运行重量的1.5倍,支架、吊架和托架等承重能力应大于设备运行 重量的4倍。
5.5.1空气源热泵应根据实际运行工况、场地条件、用户控制要求及使用习惯进行选型,所选设备应 符合安装场地的摆放空间、承载能力和空气质量等条件。 5.5.2空气源热泵实际运行工况包含空气源热泵进风温度、进风相对湿度、出水温度、热媒传输损耗、 化霜曲线、热泵运行温度范围和当地空气密度等,不同工况修正应符合以下规定: a 空气源热泵机组选型的环境温度宜考虑设备所处地理位置、通风条件和冷岛效应等造成机房周 围环境的温降;
NB/T107792021
△te 系统传输平均温降,单位为摄氏度(℃): Q 一热媒分配系统传输时损耗,单位为千焦(kJ); Cpw 当前工况下水的比热,单位为千焦每千克摄氏度(kJ/(kg·℃)); m 热媒分配系统中热水质量,单位为千克(kg)
5. 6空气源热泵布置
5.6.1多台空气源热泵集中摆放时,摆放间距应满足维护要求,进风通道内有明显负压时应增设防进、 排风短路措施。最小进风通道截面积应不小于公式(3)计算结果。
式中 A 进风通道与风速垂直方向上最小进风通道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单台设备额定进风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3/h); Vmp 一空气源热泵进风通道上最大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宜取1.5m/s~3m/s。 5.6.2进风通道无法满足进风条件时,应设置补风或增加其它形式热源。 5.6.3设备摆放场地应设可通风的安全防护措施,有效通风面积应不小于5.6.1中规定的最小面积要求 的1.5倍
5.7.1冷凝化霜水应根据安装场地情况选择直接无害排放或收集后排放。 5.7.2环境温度低于2℃场所,冷凝化霜水管道应在收集、传送和排放环节设置防冻措施,排放点不 应对热泵运行和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5.7.3与其它排水设施连接时,应有足够的空气隔断层,连接的排水设施应有防冻设施。 5.7.4直接排放冷凝化霜水管道支管的坡度应不小于3%,干管的坡度应不小于1%,整个系统应无积 水位置。 5.7.5冷凝化霜水管道水平超过5m应设通气孔,通气孔内径应不小于连接管道1/4且大于15mm,通 气孔高出当地历史最大积雪厚度200mm以上,且应设置防尘、防雨雪倒灌措施。 5.7.6冷凝化霜水的水平干管两端应设置维护口。 5.7.7冷凝化霜水管道及连接配件的内径应满足所选空气源热泵在实际安装环境运行时产生冷凝化霜 水量的排放要求。
5.8热媒分配系统附属设备
NB/T 10779202
闭式系统利用水箱蓄能时过滤器标准,水箱的有效容量应按其作用单独计算后取最大值: a)水箱以减少空气源热泵启动次数为目的时,其最小有效容量按公式(4)计算; b)水箱以缓解化霜时系统循环水温降为目的时,其最小有效容量按公式(5)计算。
式中: Lmin 水箱最小有效容量,单位为立方米(m3); k1 最短开关机时间,单位为小时(h),推荐取0.15h; Ve 空气源热泵额定循环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3/h); L 系统循环管道及室内换热设备内总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3)
QeiXnw Lmin = 1000 × k,xAt..Xp
5.9.1供暖期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系统所在地的环境温度低于2℃,应设置相应的防冻措施。 5.9.2供暖系统应设置备用动力或应急热源,工艺性供暖要求场所,备用动力及应急热源应足额配置, 备用动力或热源应与系统联动,故障时实时切换。 5.9.3长时间不供暖场所,管网应设排水和充氮装置, 5.9.4使用防冻液时,防冻液不应对管道及设备造成腐蚀,并应设置清洗阀门和管道, 5.9.5使用膨胀水箱定压时,膨胀水箱应保温。膨胀水箱周围环境温度低于2℃,应采取加装伴热带 或热水盘管等防冻措施。 5.9.6软化水系统和补水定压系统应设置于环境温度不低于5℃处,否则应增设相应的防冻措施
空气源热泵节能控制系统应遵循以下运行原则
肉制品标准NB/T10779202
....- 供暖标准
- 相关专题: 供暖